?

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見

2023-03-23 05:47王興穎
基礎教育論壇·上旬 2023年3期
關鍵詞:農村教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

王興穎

摘? 要:文章指出了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基本情況,并對此就教育途徑進行了探討,以期改善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狀態,使他們健康成長。

關鍵詞:農村教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

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關于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廣大教師需要共同研究、探索,并與家長合力協作,以有效地改善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基本情況

1. 情感缺失,易形成自卑心理

在農村地區,很多家長為了改善生活條件會選擇外出務工,導致孩子留守在家中,由家中的其他長輩照顧。很多家長由于工作太忙而長時間不與孩子聯系,他們認為只需要滿足孩子的溫飽問題即可,很少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在此情況下,這些學生長期處于缺少情感關懷的狀態中,無人傾訴,容易產生孤獨感,與人相處缺乏自信心。他們的情感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所以其心理容易失衡,逐漸產生自卑感、焦慮感,也容易因缺少家長的引導而形成偏激人格。這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一旦形成,需要長時間的專業心理疏導來調節。如果這類問題不能得到及時關注,會阻礙這些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2. 缺少溝通,易產生逆反心理

有些農村中小學生對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且由于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情感溝通,缺乏父母的關愛與交流,內心情感相對匱乏,不愿去表現,甚至羞于表達。這種狀況增加了長輩和監護人與其溝通交流的障礙。除此之外,部分農村中小學生刻意追求與眾不同,加之家長不科學的教育觀念,導致他們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當家長的要求與他們的興趣愛好、追求相背離時,會加深他們內心的不滿與疏遠,進而產生不愿受人約束、不愿他人過多干涉的思想,表現出故意不聽家長的話、不服從教師的教導等行為,自我傾向表現突出?;诖?,如果沒有合適的教育方法,這些學生容易形成沖動易怒、孤僻偏激、自負冷漠等不健康的心理,不喜歡與人交流互動,對待事物易情緒化,想法易偏向極端,消極看待外界。

3. 缺乏動力,易產生厭學心理

許多農村中小學生存在學習動機不足的問題,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由于家長存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嚴格督促孩子重視學業成績,導致孩子難以發展自我,對學習容易產生排斥。另外,許多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都是以其學習成績為參考,沒有全面關注學生的發展情況,沒有給予學生較為全面的評價,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的學習動力減弱,出現厭學心理。有些學生長時間得不到教師、同學、家長的認可,他們逐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行動表現上容易出現遲到、早退、曠課等現象,甚至棄學、退學。

二、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討

如何有效加強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處理農村中小學生所面對的特殊情況,需要全社會的思考與推進。

1. 建立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

農村地區由于經濟、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長期缺乏專業的教師。面對當下的特殊情況,不僅需要大力培養更多的專業教師,還要更加合理地分配教師資源,使得教師愿意來農村長期任教。

第一,國家層面需要從政策方面擴大心理健康教師的專業建設與人才引入,只有培養足夠多的專業人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地區心理健康教師師資不足的問題。

第二,建立完善人才引入渠道。通過制訂合適的管理政策,將符合要求的人才引入到有需求的農村地區。各地也可以采用定期交流、跨校競聘、對口支援、其他學校教師走教等多種途徑和方式,重點引導合適的專業人才向農村學校流動。

第三,完善農村教師的職業成長通道。通過積極提高現有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定期舉辦農村心理健康教師溝通交流,完善農村心理健康教師的進修途徑,讓有心投身農村教育事業的優秀教師無后顧之憂。

2. 與各學科教學融合,促進全員參與

當前的心理健康教師相對于學校的眾多學生來說明顯不足。教師很難準確把握所有學生的情況,也很難將工作做到面面俱到。這時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與各學科教學融合,全員參與,共同創新教學方法,讓教學效果最大化。

第一,培訓各學科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科學地融入各學科的教學中。通過培養各學科教師,讓其他教師在其日常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能夠緩解學生的緊張學習心理;另一方面,通過不同學科教師搜集學生的實際情況,將重點需要關注的學生歸納匯總,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第二,帶動更多的人員參與,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化。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是教師和家長的工作,還需要更多人員的參與。例如,學??梢匝埳鐣睦碜稍儥C構、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定期來校開展心理疏導活動,宣講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只有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才能減少影響農村中小學生成長的不利因素。

第三,創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讓中小學生更加容易接受與喜歡。心理健康教育與傳統的學科教學有很大不同,過于死板、教條的教學方式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教師只有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從而對一些學生進行更加積極的引導。

3. 提升家長和學校的重視度

農村中小學生家長由于面對各種現實情況,再加上自身的思想意識和教育水平有限,大多數家長都不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這種情況需要學校和教師經常與家長保持溝通,可以借助班級群或相關平臺,通過宣傳教育、論壇討論等多種方式,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講解。學校和教師要確保與家長,尤其是外出務工的家長密切聯系、交流,提升家長對孩子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度,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掌握切實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技能和方法,與教師共同教育孩子,從而有效解決其心理健康問題。這還需要社會層面加強宣傳力度,讓廣大家長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性。

三、結束語

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需要解決與研究的重要問題。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共同的責任,只有大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讓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政策切實落地實施。

參考文獻:

[1]馬彩云,祁志山. 農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J]. 學周刊,2019(32).

[2]曹光義. 農村中學如何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9).

[3]周后輝. 論當前農村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和對策[J]. 教師,2010(7).

[4]關文武. 淺析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20).

[5]劉園. 提升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質量的幾點思考[J]. 教育藝術,2022(12).

猜你喜歡
農村教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關于如何優化農村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的探索
淺談如何改善農村小學體育教學
城鎮化進程中農村教育發展問題探究
城鎮化進程中農村教育發展問題探究
影響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要素庫及權重分析
古代社學對發展農村教育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