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普通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助力教育強國建設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行政專業委員會2023 年學術年會綜述

2023-03-23 12:19李兆靜陳霞玲王彩胤
中小學校長 2023年12期
關鍵詞:普通高中優質辦學

□李兆靜 陳霞玲 王彩胤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及指示批示精神, 遵循教育規律, 促進普通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 9 月23日至24 日,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行政專業委員會以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動普通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 為主題, 在云南昆明成功召開2023 年學術年會。 論壇設主旨報告與平行論壇, 邀請教育行政部門、 科技企業、 高中學校等17 位專家學者發表演講,共有300 余名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 高中校長、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工作者參加本次會議。

建設教育強國, 基點在基礎教育, 龍頭是高等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在人才培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辦好普通高中教育, 對于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 增強高等教育發展后勁, 推進教育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023 年8 月, 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聯合印發 《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 提出“實施普通高中內涵建設行動, 促進優質特色發展”。 2022 年, 我國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已經達到91.6%, 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4 年, 意味著新增勞動力受教育水平已經達到高中階段以上教育。 當前, 我國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普通高中內涵式發展已成為政策要點與普遍共識。 本次年會以 “推動普通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 為主題, 與會專家們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 以期為推進普通高中內涵發展, 助力教育強國、 人才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 擴大優質高中教育資源

優質高中率先構建學校范式,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通過集團化辦學擴大優質高中教育資源, 優化教育布局, 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這種通過一所優質學校帶動若干所薄弱學校發展提升的 “以點帶面” 方式是區域教育聯動發展的普遍方式。 昆明市加強 “教育優質均衡” 頂層設計, 圍繞 “優質帶動、 優勢互補、逐步覆蓋、 共同發展” 的工作思路, 采取名校加小校、 名校加弱校、 名校加新建校、 名校加農村學校等形式實施集團化辦學。 擴大高中優質均衡, 也離不開優質高中的積極參與和有效治理, 如昆明八中教育集團以 “文化同根、 管理一體、 師資交流、 資源共享” 的思路, 加強對集團校的文化引領和專業引領; 通過一體化管理, 增量擴優, 實現辦學質量高位進階的跨越式發展; 通過集團化辦學, 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極大促進了辦學治校水平的提升。

此外, 各地區積極探索加強地區間、 部門間協同, 結對幫扶、 托管幫扶, 新建和改擴建優質高中等促進高中優質均衡發展的有效方式。 如昆明市教育局創新實施 “三名” 工程, 即引進 “名師、 名校、名校長”, 先后從清華附中、 華東師大、 上海師范大學等省外名校引進人才, 合作舉辦30 余所學校,新增優質學位7 萬余個。

縣域高中要發展, 除了政策“輸血” 支持, 更重要的是要立足學校實際, 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因地制宜走出一條內生發展道路。我國一些縣域高中校長不斷提高學校治理水平, 積極探索高中有效辦學模式, 諸如昆明市安寧中學、 龍巖市漳平第一中學等縣域高中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 積極探索縣域高中振興新路徑, 努力建設優質高中學校。

二、 加快普通高中多樣化建設

普通高中教育面臨著高考升學的壓力, 也擔負著成人、 成才的責任。 如何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 以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是教育行政部門面臨的一大辦學困境。 教育部黨組書記、 部長懷進鵬在2023 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指出, 高中階段學校突出 “多樣化”, 要加快構建融通融合融匯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持續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 需要系統化、集成式的制度創新來增設、 拓寬學校和每位學生的賽道, 進而引發育人方式的深度轉型。

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通過制度創新, 引導學校進行育人方式轉型, 以破解普通高中片面追求升學率、 同質化發展等問題。 第一, 全面實行等級評價, 推進中考改革。通過優化評價方式、 完善錄取方式等一系列中考機制的改革創新,賦予每所高中學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權和每位初中學生更多的選擇權, 拓寬學生個性化通道, 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 第二, 深化普職融通, 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設立綜合高中, 推動普職在課程、教師、 教研和家庭四個方面進行融合, 打通學籍互換通道。 第三,推進專家辦學和依法自主辦學,賦予普通高中更多辦學自主權。建立四級九檔的校長職級序列, 取消所有學校行政級別, 校長按照專業水平高低來成長和落實待遇; 下放包括教師聘任權、 干部選聘權、財務管理權、 教學學生管理權在內的辦學自主權; 構建 “基礎規范+創新發展+滿意度” 的學校評價體系。 第四, 辦好家長學校, 促進家校協同共育。 開設面向高中家長的課程, 組建 “家校社” 共育委員會, 增進家長對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的認同和尊重, 擴大新的普通高中變革空間。 第五, 通過評價引導政府堅持正確的政績觀, 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 通過建立黨政履行發展職責、 區域教育治理、 學校立德樹人、 教師教書育人和學生 “五育” 并舉的教育治理評價體系, 把教育需求轉化為黨政需求, 引導政府堅持正確的政績觀和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 營造普通高中輕負優質良好生態。

三、 加快普通高中特色化發展

高中教育特色化需要學校持續發力, 立足自身進行內涵式建設,辦高品質學校。 高中校長是基層的實踐者與破冰者, 他們積極探索高中有效辦學模式, 建設了一大批優質特色高中學校。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探索 “開齊、開足、 開好” 課程體系建設, 推進校本化課程開發, 通過 “立德樹人” 目標指向落實頂層課程設計,圍繞 “德智體美勞” 全面發展的育人取向設計豐富多彩的課程活動, 建設指向 “自主發展” 的課程體系, 打造多樣化、 層次化的課程, 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養分充足的成長土壤。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二中學堅持課程育人理念, 將課程作為學校核心產品打造, 構建拔尖創新素養課程、 拔尖創新興趣課程與拔尖創新志趣課程三類特色拔尖創新課題體系, 高考奧賽雙向發力; 開設生涯規劃與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 “積極教育” 課程守護身心健康, 與多所航空大學聯合打造特色航空特色課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打造 “青少年航空特色學?!?名片。

四、 促進教育數字化轉型

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 教育要擁抱技術,把握好科技這把 “雙刃劍”, 讓數字技術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 更好地服務育人本質。 阿里巴巴集團認為, 教育行業在面向數字化轉型時, 要通過構建數字基座創設原生環境, 打造數據中心, 盤活數據、 融通數據、 管理數據、 利用數據, 最終反哺教育。 教育數字化轉型不僅賦能學校管理, 還持續不斷助力教學、 教師發展、 作業設計等方面變革, 為教師、 學生等多主體減負。

實踐中, 教育行政部門在加強教育數字化建設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 濟南市積極探索 “互聯網+教育” 改革路徑, 加快推進教育數字轉型和智能升級: 大力推進數字資源系統化建設, 市級統籌全市名校名師, 建設 “五全” 數字教育資源總庫, 打造濟南市的教育數據中心; 積極探索檢驗數據賦能個性化教與學的實施路徑, 聚焦資源高效利用和深入挖掘數據價值, 推動學情大數據分析服務落地, 構建 “人人有數” 的數據賦能生態。 在 “雙減” 背景下, 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對教育進行提質增效顯得尤為重要。 新疆兵團教育以命題技術培訓提升信度效度, 以網上閱卷降低數據獲取難度, 以數據分析結果提高工作精度, 有的放矢, 打造校本作業, 設計更符合學情的練習題, 精準訓練, 不斷在學生的臨界知識處發力, 促進學生階梯式發展。

五、 推動普通高中治理現代化

教育治理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普通高中內涵式建設要向治理要質量、 要效益、 要發展,要進一步推進普通高中治理現代化。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副院長、教育行政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于京天指出, 推進普通高中治理現代化, 要提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 尤其是地市教育局局長這一教育系統內關鍵少數群體的治理能力與治理水平, 各級各類教育干部要率先垂范, 弘揚教育家精神,見賢思齊, 爭做有理想有志向的實干家, 以實際行動不斷推動教育改革發展。 校長作為學校行政部門的負責人, 是一校之長, 切實關乎一個學校的成長。 因此教育管理部門要選好、 用好、 管好校長, 推進專家辦學和依法自主辦學, 賦予普通高中更多辦學自主權, 充分發揮校長在學校建設中的前線引領作用, 為普通高中治理現代化培養出更多優秀校長。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楊振峰提出, 要從轉變觀念、 優化課程、 變革課堂、 改革評價、 培訓教師、 開發資源等多方面推動高中學校變革。 云南省高度重視評價改革, 堅持 “以評促建, 以評促改,以評促發展” 的原則, 自1992 年起出臺與高中辦學質量評價相關的方案。 歷經6 次修訂完善, 既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辦學特色與發展趨勢等內部管理要素, 也評政府對辦學的人財物等外部投入要素,以實現學校管理科學化、 辦學條件標準化、 教育質量優質化。 昆明市安寧中學在高中辦學質量評價的驅動下, 以規劃導航, 五年為一個發展期, 明確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 堅持精細化過程管理。 浙江省青田縣教育局多方面推動高中學校治理變革, 通過外改評價、內植生涯, 重構動力系統; 國家課程校本化, 重塑培養路徑; 分布分類分層走班與教學管理重組管理模式, 引導學生發展興趣,擴大學生個性化調整與發展空間,不斷提高育人質量。

建設教育強國, 高中教育何為?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仍有諸多不足與困難, 需要我們不斷探索與創新, 堅持系統謀劃, 統籌推進, 深化改革, 破解難題, 扎根中國大地, 辦好中國自己的教育。

猜你喜歡
普通高中優質辦學
果桑優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優質
蔬菜桑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嘗試、困境與思考
淺談如何優質開展“三會一課”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擇校生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