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了37年

2023-03-24 18:59立新
關鍵詞:周師傅妻兒發廊

立新

兩年前,我搬進新家,看到了周師傅在小區不遠處開的“木子理發店”。在那兒理過幾次發后,感覺不錯,價格合理親民,理得也很好,于是決定每月都去他那兒理。

去的次數多了,便跟周師傅熟悉了起來,也知道一些關于他的故事。今年57歲的他,從20歲時就開始給人理發,“我的第一個店開在省委大院附近,當時叫‘木子發廊,生意很好?!敝軒煾嫡f,那時自己年輕,每天站著工作十多個小時,一點都不覺得累,“改革開放不久,我是第一批開理發店的個體戶,有錢賺!”

但幾年后,房東不愿意把房子租給他了,周師傅只好搬店,“搬店三年窮啊,得重新找店面,然后裝修,購買新設備:椅子、鏡子、轉燈牌……”最主要的是,因此丟失了很多老主顧,“理發都是就近,我只能重新一點點地積累顧客資源?!?/p>

周師傅結婚后,愛人也成了一名理發師,兩人把理發店經營得風生水起。但等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他們又把店搬到兒子學校附近,只為接送孩子方便。

“實際上,只能說是送,很少接過?!泵康椒艑W時,夫妻倆就有點著急,因為店里的生意忙,根本走不開,只能讓孩子自己走回來。

孩子上中學后,周師傅又再次搬店,在中學附近開了新店,曾經的顧客資源再次丟失,“沒辦法,一切為了孩子,離他近些,心里就會踏實一些?!?/p>

現在的這個店,是周師傅經營的第4家店,已經租了13年了,顧客大多是附近的住戶。為了不讓顧客流失,6年前,周師傅開始建微信顧客群,目前他已建了8個群?!懊總€群里有七八十人,都是我的顧客,我經常在群里發紅包,提醒他們有空來理發,怕他們不來,去別家理?!?/p>

周師傅也有些“鐵粉”,住得較遠,但每月都會開車來理發,就是因為信任他,“有個小伙子5年前常在我這理發,后來他留學去了,沒想到回國后,他還愿意來我這理發。還有好幾個小伙子,結婚的頭也在我這理的,這讓我感到很自豪、很驕傲?!?/p>

除了兒子結婚他歇業了一天外,37年來,周師傅幾乎從未休息過,也從未外出旅行過,“沒法歇,天天都有人來理發,總不能讓他們白來一趟吧?!?/p>

從早年的“木子發廊”到后來的“木子理發店”,再到現在的“木子美容美發店”,周師傅說,變的是叫法,不變的是多年如一日的堅守,“有的祖孫三代人都在我這里理過發,有些人,我是看著他們的頭發一點點變白的,直到最后再也不用到我這里來理發了?!?/p>

周師傅從不會推銷卡,他理發規規矩矩,本本分分,認認真真地守著老手藝,不搞花里胡哨的,翻新不多,也因此自感跟不上現在的潮流,“有些年輕人進來理發,從頭到尾都在表達不滿,說我這也理得不好,那也理得不對,我只能笑著賠禮,顧客是上帝嘛?!?/p>

日日需站著,站久了難免會腰酸背痛,脖子不舒服,周師傅說,他也曾厭倦過理發這門手藝,覺得它太乏味,重復性太強,也因沒有休息日而對不起妻兒,但也只是想想而已。每天結束工作后,他還是要認真地掃清地上的每一根毛發,再仔細地擦擦剪刀,給剃須刀上上油,為第二天的開門營業做準備,為一家人的明日謀劃。

又累又乏味,一站就是37年,雖不是很喜歡,但卻依然堅持在做,周師傅也應該算得上是個了不起的匠人吧。

沒錯,將平凡的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認真做,就是了不起。

(摘自《思維與智慧》2023年第9期上半月,有刪改)

賞析

文章采用以小見大的手法,展現了生活中的一個小人物——周師傅的風采,從早年的“木子發廊”到后來的“木子理發店”,再到現在的“木子美容美發店”,周師傅用自己執著的堅守,從事著平凡的工作,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用37年的時間詮釋著一個匠人的精神,這何嘗不是一種美好的品行?文章娓娓道來,語言質樸,尤其是周師傅身上閃爍著人性的光芒:疼愛妻兒、善待顧客、手藝精湛、價格公道……這一切都打動了讀者的心靈,讓人肅然起敬!

猜你喜歡
周師傅妻兒發廊
我不是一把秋扇
八旬老太和她的兩元“發廊”
妻兒幫陳寶國走過更年期
修車攤兒
行為藝術的自行車(微篇小說)
謀生之道
孫建平
鐵門關
燙頭
路的盡頭是故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