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措并舉,讓生本教育思想回歸體育課堂

2023-03-28 11:19季家俊
教育界·A 2023年5期
關鍵詞:體育課堂措施

【摘要】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引入生本教育思想,主動依據學生的需求、個性,進行課前準備工作、課堂教學活動的優化,能夠有效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在踐行“以學定教”“因材施教”等理念的過程中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生本;體育課堂;措施

作者簡介:季家?。?994—),男,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

引入郭思樂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思想,有利于為學生設計更好的學習活動,推動教育改革。生本教育思想提倡改變傳統師本的教育結構,真正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為了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教師有必要引入生本教育思想,采取多種措施,在“以學定教”“少教多學”理念的踐行中提升體育教育實效。

一、以生為本,做好課前工作

生本教育思想強調教師要從學生出發,高度尊重學生,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教育準備是教師開展教育工作的依據,教師如果在教育準備工作中忽視學生本位,那么在實際開展教育工作時,將難以在課堂上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1]。所以,在實際引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前,教師應當立足學生的成長規律以及學生的體育素養等,確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課堂活動,以便在做好充足準備的同時,提升教育的精準性,讓整堂體育課更加契合學生的發展需求。

(一)以學定教,優化備課

課前備課環節是教師事先為教育活動進行準備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通常會預先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活動,以便之后有序地開展課堂教學[2]。但是,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會直接根據自身的教育經驗,為學生設計學習目標、學習活動,較少考慮學生當前的喜好、發展水平,致使實際的課堂教育效果與預期相差甚遠。對此,教師不妨在生本教育思想的指導下開展備課工作,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運動水平,以及學生期待的體育訓練形式,以便真正地立足學生,優化備課。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排球前,教師可以基于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從而根據學生的意見完成課堂活動的安排。在教學前,教師可以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分發電子問卷,了解學生期望的活動形式、積累的排球知識以及打排球的經驗。隨后,教師可以瀏覽網絡上同行分享的公開課視頻資料,預設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從而更加精準地把握學情。之后,教師可以結合排球運動的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自主練習、合作練習、玩游戲等學習活動,并將設計好的學習方案發送給學生,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以便對學習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設計出更加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排球學習活動。

教師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搭建與學生進行線上溝通的渠道,能夠有效了解學生的想法,并基于學生的意見改進教育方案,以便逐步踐行“以學定教”的理念,真正地讓生本教育思想貫穿于整堂體育課。

(二)全面發展,細化目標

生本教育思想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本,期望教師真正地基于學生的發展訴求,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的成長[3]。教學目標是整個教育活動的指南,在通常情況下,多數教師會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育活動的精心安排,以便在逐一開展各項活動的過程中達到相對理想的教育狀態。為了引入生本教育思想,教師有必要對教學目標進行細化,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比如,在投擲實心球這節課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制訂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要求。首先,教師可以對投擲實心球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明確讓學生掌握投擲實心球的技巧、鍛煉上肢力量等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圍繞上述內容,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如下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投擲實心球的基本技巧,熟悉實心球的球性,提升球感;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多次練習,提高投擲能力,通過“手推車”等游戲,發展上肢力量,鍛煉反應能力,通過合作練習的方式,提高團隊協作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獲得勇氣,在相互協作中強化互助意識、團隊意識,基于練習的過程,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隨后,教師可以基于上述目標進行學習活動的安排,促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后,達到相應的效果,逐步實現體育運動能力、身體素質、德育素養的全面發展。

教師重視教學目標,主動地以教學目標中的各項要求為導向,合理地安排課堂的活動,能夠在推動目標落實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凸顯生本教育思想的優勢。

二、以生為本,助推自學活動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習慣于采用“先示范,再指導學生訓練”的模式。在這一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只能亦步亦趨地按照教師的要求開展體育鍛煉,長此以往,學生將難以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學習體育的積極性會大打折扣,參加鍛煉的欲望也會逐漸降低[4]。為了讓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具備自主練習的能力,教師有必要利用微課、合作活動等,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逐步踐行生本教育思想。

(一)巧用微課,自主學習

微課是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產物,具有短小精悍的優勢。利用微課能夠在短時間內為學生呈現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知識,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利用微課還能夠迅速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簡化學生的學習過程,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因此,在基于生本教育思想組織學生自學體育運動時,教師不妨利用微課,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資源,促使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學習相應的體育運動技巧,從而通過自學的方式提升體育學習的效果。

比如,在健美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讓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和自學健美操的效果。教師可以對健美操的基本步伐、手型進行分析,明確需要學生掌握的內容。隨后,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學習規律,合理地安排微課中各個知識點的出現次序,并利用視頻、圖片等,豐富微課內容。做好微課后,教師可以將其發送給學生,引導學生對微課進行觀看,促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初步了解健美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學生可以先利用網絡進行自主檢索,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再對仍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整理,反饋給教師,以便得到教師的專業解答,準確地掌握健美操的各種動作技巧。

教師利用微課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資源,能夠充分發揮生本教育思想的優勢,便于學生完成對體育運動的自主學習,從而讓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快速的發展。

(二)合作互動,協同共進

生本教育思想倡導學生通過合作互動的方式,進行未知內容的探索。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總是在提醒學生,糾正學生的動作,這使得學生難以依照自身的節奏練習體育運動技巧[5]。而開展合作學習活動,能夠促使學生基于同伴的指導,共同探究標準、正確的體育運動的動作、技巧。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綻放風采,擁有更加自由的練習空間,教師有必要根據自己對學生的了解,組建合作互動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協同共進中,共同提升體育運動的實效。

例如,在乒乓球運動的教學中,為了加快學生的自學進度,讓學生以互助的方式掌握乒乓球運動的技巧,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你打過乒乓球嗎?你對乒乓球運動了解多少呢?”等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以便根據學生的回答,對學生有無乒乓球運動經驗進行判斷,再對學生進行分層,并按照互補的原則,對組員進行恰當的分配,使各個小組內既有打過乒乓球的學生,也有未接觸過乒乓球的學生。在分好組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出本組的組長,讓組長負責統籌整個小組的練習活動。隨后,教師可以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依靠同伴的力量,逐步掌握乒乓球運動的動作、技巧,提高練習的質量。

教師先對學生的運動經驗進行了解,再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能夠讓學生共同完成對體育運動的探究,從而提升練習實效。

三、以生為本,提高教學質量

生本教育思想要求將學生看作課堂的主角,而教師作為輔助人員,應當滿足主角的需求,讓主角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但是,在傳統的體育課堂中,不少學生的個性無處釋放,學習興趣也難以被激發。所以,在將生本教育思想引入體育課堂后,教師應當正視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尊重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的需求,并主動利用游戲等活動,為學生創設有趣的練習氛圍,促使學生在積極參加鍛煉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身體素質和體育運動能力。

(一)尊重個性,滿足需求

在生本教育思想的引領下,多數教師期待學生表達自己的合理訴求,從而按照學生的訴求開展教育活動。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未將每個學生看作獨立的個體,基于學生個體的獨特性以及個體的訴求,為學生設計有針對性的學習活動,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對此,在基于生本教育思想開展體育訓練時,教師應當更加關注每個學生個體的需求,有意識地開展可自主選擇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遵從自己的內心,讓每個學生都可以釋放自己的個性。

例如,在短跑教學中,為了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奔跑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短跑訓練,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練習方式。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正確的短跑姿勢,發展學生的跑步能力。隨后,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接力跑等活動的訓練方式,讓學生基于對自己的了解,選擇自己喜愛的訓練方式。對于一時選不出訓練方式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意見。在做好選擇后,選擇同一訓練方式的學生成為一組,共同開展短跑訓練。

教師尊重學生的喜好,為學生設計可自主選擇的訓練活動,能夠彰顯學生的個性,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求,讓學生有效完成體育訓練任務,從而逐步提升練習質量。

(二)巧用游戲,趣味施教

生本教育思想需要教師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和態度,保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利用游戲能夠迅速地點燃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激發練習的欲望。但是,部分教師片面地認為游戲只會消耗學生的精力,無法助推高品質體育課堂的構建。實踐證明,開展恰當的游戲活動,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玩樂的同時完成學習任務。在生本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教師應當積極地利用游戲引導學生開展體育鍛煉。

比如,在足球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活動,為原本枯燥的課堂增添趣味。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足球運動的停球、腳內側踢地滾球等動作技巧,提高學生的足球運動能力,并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簡單地介紹“定點傳球”游戲的規則,讓學生對游戲的玩法有直觀的了解。隨后,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場地布置,讓學生更有主人翁意識。在布置好場地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按照規則參與游戲,促使學生在玩樂中自覺練習停球、傳球的技巧,從而進一步提高足球運動能力。

教師根據體育運動的訓練內容,為學生引入恰當的游戲活動,能夠有效活化學生的練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不斷提升運動能力,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教師有必要深入學習生本教育思想的內涵,找準在體育課堂上引入生本教育思想的落腳點,以便優化傳統的備課方式、教學形式,讓學生經歷自學的過程,更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更主動地團結同伴,從而在不斷練習中逐步達到相對理想的練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旺霞.生本理念下小學體育教學中師生互動對策探究[J].考試周刊,2021(A2):1-3.

[2]仇中付.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學體育教學探究[J].情感讀本,2018(15):27.

[3]白甜.生本理念下農村小學體育游戲的校本課程開發[J].家長,2020(11):12-13.

[4]丁賽紅.“生本理念”下的小學體育教學課堂構建研究[J].新課程(綜合版),2019(09):14-15.

[5]周敏慧.巧設游戲,創新教學: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2(03):165.

猜你喜歡
體育課堂措施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環境保護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討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20條穩外資措施將出臺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體育課堂教學中口令與隊伍調動規范策略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談體育課堂創設“和諧互動”的認識
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益
關于高校體育課堂“手機”現象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