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是亞太區域和平與穩定的破壞者

2023-03-30 15:24金君達
環球時報 2023-03-30
關鍵詞:盟友區域

金君達

中國始終堅定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對美政策也是清晰透明的,那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遺憾的是,美國及其盟友一方面組建“小圈子”抱團對付中國;另一方面歪曲事實,污蔑中國“不遵守國際規則”。近期,美國加快戰略布局,整合歐亞同盟體系,意圖打造“印太版北約”。事實證明,美國已成為亞太區域和平和地區安全的最大破壞者。

賊喊捉賊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去年5月發表的對華政策演說中稱,“中國是唯一既有重塑國際秩序'的意圖,又有不斷增長的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實現這種意圖的國家”口事實上,美國及其盟友蓄意在亞太等區域挑起矛盾,恰恰成為了亞太區域和平與穩定的最大破壞者。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沒有主動發起過一場戰爭,堅定支持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但是,少數國家和國際組織意圖操縱國際規則、壟斷國際領域的釋法權,中國向來不認同“小圈子”談判訂立、強加于他國的“私規”。在所謂的南海仲裁案上,美國及其盟友多次發聲支持“臨時仲裁庭”的仲裁結果,并聲稱中方破壞“國際法溜',而美國甚至沒有加入《聯合國海洋海公約》。美國及其盟友炮制的“中國挑釁論”大多源于其對國際規則的歪曲解讀,帶有明確政治目的。

美國及其盟友還意圖將中國的內政問題國際化。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但美日澳英季國單邊劃定所謂兩岸局勢“現狀”,并將中國抹黑為“改變現狀”的一方。'美日等國更是向“臺獨”分裂勢力釋放出嚴重錯誤信號,給臺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損害。

美國及其盟友阻撓區域發展合作

中國是亞太經濟合作、治理合作的積極倡議者。中國已與日、韓、澳、新、東盟共同簽署全球最大規模的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RCEP涵蓋人口超過35億,占全球總人口的47.4%,成員國GDP總量占全球GDP的32.2%,外貿總額占全球外貿總額的29.1%。RCEP是目前全球覆蓋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協定,它有助于促進本地區產業和價值鏈的融合,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強勁動力。

近年來,盡管面臨新冠疫情沖擊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因素,但中國始終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繼續加強對外貿易。中國已與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東盟等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雙邊自貿協議,同時也積極推動中日韓自貿區等多邊貿易協定談判。在美國單方面挑起貿易戰后,中國穩步推進削減關稅、通關便利化等開放措施,取消汽車、金融等行業的外資股比限制等。面對疫情沖擊,中國東盟雙邊貿易更是逆勢上揚,從2019年的6415億美元躍升至2022年的9753億美元,已連續多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區域經濟合作進一步增強??傊?,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致力于與周邊國家攜手發展、共同繁榮。

與此同時,美國及其盟友則熱衷于挑動區域內國家的意識薩態對立,在合作框架內部制造分裂。以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為例,三國貿易開放和經濟一體化不但有利于中日韓企業和民眾,為世界經濟注入新的動力,還將為化解半島問題創造有利條件。但是,一些國家頻繁挑起中日、中韓矛盾,制造“薩德”風波等事端,為三國談判制造障礙。,通過RCEP,中日兩國終于首次達成自貿安排,2022軍上半年的數據也證明中日可通過自由貿易達成雙贏。但是,美國拉日韓兩國加入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芯片四方聯盟”等,這些都對未來的中日韓經濟合作制造了潛在風險。

美國聲稱自己致力于亞太區域的經濟發展,在實踐中卻是“雷聲大雨點小”,空頭承諾大于實際投入。以東或為例,在2022年5月舉行的美國-東盟特別峰會上,美國許諾向東盟追加投資1.5億美元,其中還包括6000萬美元由美國海岸警衛隊支配的“協助防衛支出”等“私貨”。與美國國會同樣在5月批準的400億美元援助烏克蘭資金比起來,1.5億美元顯然過于微薄了。美國還大打意識形態牌,意圖拉東盟進行反華表態,但東盟并不愿意隨美起舞。

有分析認為,“言行相詭”“虛多實少”正逐漸成為美國政府東盟外交的標簽。事實確實如此。美國總統拜登上臺以來曾數十次表達對東盟國家的重視,然而實際行動卻與表態有點矛盾。去年11月,拜登在印尼參加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后就直接返回了華盛頓,沒有參加在泰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去年5月的美國-東盟特別峰會上,拜登也因為“太忙”沒有與到訪的東盟國家領導人進行雙邊會晤。如此沒有誠意的投入,美國對東盟的外交自然難以如愿。

美國及其盟友加劇大國對抗風險

在烏克蘭危機持續發酵的背景下,即便是部分熱衷于意識形態對抗的美西方政客,也難以掩飾對大國沖突毀滅性后果的擔憂。但要知道,當前激增的國際安全風險正是美西方的冷戰思維所致。例如,俄烏沖突爆發的原因之一就是北約的不斷東擴,伊核問題僵局也是特朗普政府單方面退出談判、對伊“極限施壓”造成的。在亞太地區,華盛頓的遏華制華策略同樣導致中美直接沖突的風險激增。盡管美國務卿布林肯宣稱“中美發生軍事對抗,甚至僅僅只是朝著這個方向走,都將嚴重違背中美兩國利益”,但美國及其盟友的所作所為恰恰與此背道而馳,加劇了中美在臺海、南海等區域擦槍走火的風險。

美國在冷戰后成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在全世界打著“普世價值”旗號維護其霸權,為轉移國內矛盾、維護同盟體系尋找假想敵。盡管中國始終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旗幟,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我序,美方卻固守意識形態偏見,對華抱有錯誤認知、存在戰略誤判。華盛頓視中國為最嚴峻地緣挑戰和戰略競爭對手,在這種錯誤中國觀主導下,美方正運用一切手段對中國進行封堵打壓。目前,美國采取全方位的遏華制華策略,不僅試圖在安全上拉盟國打造“印太版北約”,而且在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領域強化對華設限,甚至將防疫等全球治理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

當前,美西方試圖挑起大國對抗的一系列做法,已導致不少嚴重后果"第一,中西方經濟合作遇阻,跨國企業及相關產業利益受損明顯。2022年美國半導體企業的業績表現普遍慘淡,營收和利潤大都出現顯著下滑。第二,包括疫情防控、氣候變化在內的全球治理合作受到沖擊,全球治理赤字凸顯。在3月2日舉行的G20外長會上,印度總理莫迪曾坦言,“最近幾年發生的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大流行、恐怖主義和戰爭都清楚地表明,全球治理失敗了”。第三,美國盟國內部關于擔憂被卷入與己無關沖突的聲音越發強烈。在美英澳公布“奧庫斯”協議細節的第二天,澳大利亞前總理、工黨前領袖保羅?基廷對協議提出嚴厲批評,稱其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交易”和澳大利亞工黨政府作出的“最糟糕的外交決定”。第四,美國政治精英逢華必反的慣性思維與行動傾向有著一較高的失控風險。長期以來,兩黨就“誰對中國更強硬”開展“競賽”,互相指責對方的對華政策軟弱。隨著美國又一個選舉季的開始,可以預見的是,美國拿中國說事的調門只會更高,整個社會將不得不為少數政客的意識形態狂熱買單。

美國學者卡拉?弗里曼曾指出,美國的對華“組合拳”包含了諸多要素,唯獨缺乏與中國對話的政策。究其根本,美國從未以平等的方式看待中國,一味追求自身絕對安全,毫不反思其在試圖挑起大國對抗中的偏見與錯誤,將所謂“維護規則”視作維護單邊霸權的借口,其結果當然是越“防御”越不安全。

美國繼續聯合盟友對華施壓,繼續以喝則維護者”自居“威懾”中國,這無疑損害了原本就十分脆弱的中美互信,.也是中美關系陷入低谷的癥結所在?!ㄗ髡呤侵袊缈圃菏澜浾?、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助理研究員)

猜你喜歡
盟友區域
官員和專家說,伊朗對伊拉克的襲擊表明對美國在該地區盟友的藐視
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禁廢”
分割區域
中國東盟友誼歌
在敘利亞遭美國拋棄,庫爾德人從美敵對勢力中找到新盟友
好好玩創意營盟友唯我獨尊
是對手,更是盟友
好好玩創意營 盟友唯我獨尊
區域發展篇
基于嚴重區域的多PCC點暫降頻次估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