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2023-03-31 13:51高勁松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23年6期
關鍵詞:農作物病蟲害農產品

高勁松

(遼寧省農業經濟學校,遼寧錦州 121007)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發展為整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先進生產工具的制造,我國農業正從人力、畜力、機械力階段向科學力階段轉變,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向農業領域的不斷延伸,使農業信息化成為發展農業生產、提高勞動效率、提升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計算機在農業多個領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在農產品預測評估、農業科學計算、病蟲害預測防控、農產品推廣營銷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1]。此外,我國建立的農業數據庫與網絡中心等平臺為農業管理人員和一線農民研究學習提供了知識支撐,為更多農技、農產品推廣等提供了便捷方式。介紹計算機在農業生產中的主要應用,分析計算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提供參考。

1 計算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1.1 數據計算

計算機的快速運算能力在農業領域制定方案、預測、監測等數據計算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利用計算機對多個設計方案進行比較,能快速準確地篩選出投入低、效益高的方案,大大縮短篩選時間。建立的動植物資料、農業科技資料、水土資源資料等數據庫,農業管理人員通過簡單的檢索,便可找到需要的數據。計算機可批量處理圖片、環境等傳感信息,實現對農作物的生長監控,再將采集到的數據作為參數依據來控制執行器,從而實現自動化管理。例如,研究人員研究某地雜交水稻種植,可通過數據庫獲取當地環境和適應品種,再利用計算機模擬種植,從而縮短針對當地的雜交水稻的研究進程,還能對地下水位、降雨量、光照、溫度等信息進行實時監測和計算,從而獲得最佳灌溉時間,指導農民合理灌溉。

1.2 氣象預測

氣象條件對農作物的生長有著重要影響,如光照、水分、溫度、氣象災害等。計算機可通過各類傳感器對氣溫變化、風向風速、光照強度、土壤飽和度等環境指標進行實時測量,還能根據模型對這些指標進行預測,從而為作物種植提供最佳方案、調整農藝方法;對旱、澇、冰雹、霜凍等極端天氣進行預測并爭取災害預防時間,以此來減少農民損失,從而達到提質增產的目的。

1.3 農作物病蟲害預測

病蟲害一直是農作物減產的罪魁禍首,對病蟲害進行精準預測,可大幅度提高農作物產量,增加收益。傳統防治病蟲害的方法主要通過經驗分析和數據統計來預防,但這種方法準確度較低。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運用光譜分析、周期分析等數學及物理模型對病蟲害進行預測,準確度得到了很大提升。種植前利用計算機對土壤進行特性測試,提前防治病蟲害,再讓農民更加科學合理地選用作物品種和種植方法,從而幫助農民增產增收、提高農作物質量。

1.4 農業信息搜集

建立一站式開放的農業綜合服務平臺,上傳各地農業相關信息,并利用計算機大數據平臺,創建便捷的瀏覽方式,使電腦、手機等終端均能使用,從而方便廣大農民查找和學習,使其通過網站搜集相應信息便能掌握所需信息,如搜集農產品的價格、供求信息,向農產品參與者提供商品價格曲線、市場趨勢等重要信息、提供利好的農業政策和技術指導[2]。這樣的綜合服務平臺可為廣大農民和農業管理部門帶來便利。

1.5 監控系統

計算機監控系統可完成農業中的很多任務,如監視農產品增長設備,及時有效地記錄農產品的生長情況以及成長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水、空氣、病蟲害等指標,從而為農作物生長研究提供數據,并逐漸改善耕作方式[3];農業作業補助項目中的監測設備可準確有效地監測作業面積、質量等信息,從而為作業補助提供支撐材料;養殖業中的檢測設備可作為環境傳感器來為執行器提供數據,從而完成自動化養殖。

1.6 精密農業設備

精密農業設備是計算機現代農業熱衷的耕作方法。精密農業設備可利用計算技術準確計算出農業生產中所需的農藥、照明等生產要素的數量,可有效避免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如計算機精密灌溉系統可應用于農作物灌溉中,并通過計算農作物不同時期所需的用水量來嚴格控制噴頭噴灑水的量,以便進行合理灌溉,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增加農產品產量,同時節約水資源。

1.7 電商平臺

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使農產品以一種新形式呈現在大家面前。近些年電商發展迅猛,阿里巴巴、京東等平臺的商家在網絡平臺上對農產品進行圖文視頻等詳細介紹,顧客在網站上便能瀏覽購買,這極大推進了農產品貿易規模的擴大。網上下單、物流配送、精確宣傳、準確定位,不僅擴大了農產品銷售市場、增加了農民收益,也為購買者提供了便利。隨著抖音、快手等平臺的崛起,直播帶貨等方式更是豐富了農產品銷路,在網上客戶如臨現場般選擇心儀農產品,同時也為農民打開多種銷售渠道[4]。

2 計算機技術在農業生產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尤其玉米、小麥都超過了90%,但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還較少,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2.1 缺乏對新技術的認知

農業中計算機主要使用群體是農民,而大部分一線農民學歷較低、年齡較大,對計算機技術生疏,學習積極性不高,平時也很少接觸計算機相關知識。部分農民對網絡信息持懷疑和抵觸態度,對農業現代化概念和推廣存在排斥心理,依舊習慣靠經驗來做決定,并堅持傳統的農業種植和銷售方法。

2.2 所需費用昂貴

目前,我國農村地區村村通寬帶已經基本普及,但電腦普及率依舊不高,且運用計算機技術所使用的套裝設備更是較為昂貴,導致很多農民不愿意購買,擔心購買后不能“回本”。同時家庭成員對計算機的操作和使用不是很熟悉,不能很好地將其應用到農業中。此外,政府對這方面的補貼尚不完善,這對農業計算機的普及產生了阻力。

2.3 難以區分真假網絡信息

通過計算機網絡可以獲得大量有用的信息,例如如何解決農業生產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如何選擇高效的網絡銷售渠道等。但是當今互聯網飛速發展,網絡信息在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也充斥著各種虛假、欺詐信息。農民朋友一般無法區分信息的真假與否,一旦被虛假信息蒙蔽,將會造成嚴重后果。經常會有網絡騙子利用這一點來欺騙農民,這也導致農民對計算機產生抵觸。

3 計算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的對策與建議

3.1 加強政府引導,加速技術普及

政府相關部門要結合實際,將計算機技術合理應用到現代農業中去,認真研究政策,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現代農業的總體規劃、政策引領、監督實施、評估評價中,使計算機技術能夠充分發揮作用、服務好農民。同時在網絡全面覆蓋的今天還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用于農業使用的計算機進行補貼,從而加速農村計算機的普及。

3.2 重視人才培養,保障技術應用

加大對農村基層計算機人才的培養力度。組織農業信息部門、職業院校等相關人員在“新農民培訓”中提高計算機類培訓比例,并利用農閑時間,免費組織農民到學校中參加培訓,從而提高農民的計算機使用水平。爭取為每個村培養年輕的計算機技術員1名,使其可以隨時解答農民問題,從而為村里的農用計算機使用提供人才保障。

3.3 組建權威“官網”,防止農民受騙

由農業相關部門下設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并安排專門部門來維護網站。在平臺中做好頂層設計,將政府政策、農產品供需求、農產品價格、農機補貼等農民較多關注的信息涵蓋在內,同時做好信息維護工作。由農業部門組織鄉政府、合作社等大力宣傳“官網”,防止農民在“釣魚網站”落入詐騙陷阱中。

4 結論

在農業中應用計算機技術,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不僅可以節省很多人力物力,還可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綜上所述,要強化計算機在農業生產中的功能,充分展現計算機技術的優勢,縮小城鄉差距,使得農民能夠有效利用計算機來獲取信息。計算機在我國農業上的應用雖然起步較晚,但隨著我國對農業的大力支持,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中會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猜你喜歡
農作物病蟲害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高溫干旱持續 農作物亟須“防護傘”
俄發現保護農作物新方法
夏季農作物如何防熱害
春季葡萄苗病蟲害咋樣防治
厲害了!農作物“喝”上環保酵素
夏季玉米主要病蟲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蟲害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