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產業互聯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

2023-04-04 11:34劉坤媛
今日財富 2023年7期
關鍵詞:商業模式價值產品

劉坤媛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數字智能技術的發展,產業互聯成為新的趨勢,面向產業互聯的商業模式成為企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的新方向。本文通過對相關文獻進行梳理,分析面向產業互聯商業模式的內涵、特征、前因以及創新結果,以期為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提供理論與實踐啟示。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為特征的“新產業革命”的出現,用戶的需求變得更加多樣化,只有定制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才能滿足市場需求。產業互聯成為現代產業發展的新特征和新趨勢,對產業經濟產生了深刻影響。通過不同產業間技術、產品、業務和市場的相互滲透和延伸,形成新型競爭協同效應,產生了更大的綜合經濟效應,從而提高產業的競爭優勢。目前,產業互聯成為制造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趨勢,過去不相關的產品或服務被聯系起來,企業間形成了相互依賴、互聯互通、共生共存的網絡化和動態化的生態圈,企業競爭也從傳統的產品與個體層面發展到商業模式和企業網絡層面的競爭階段,亟須商業模式變革以充分發揮新技術的潛在經濟價值,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以更好地應對激烈的企業競爭。

二、產業互聯商業模式的內涵

產業互聯是指通過價值主張、技術和市場等要素的融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產業邊界的模糊。產業邊界的模糊是指不同產業生產的產品和服務,使用相同或類似的知識或技術,在相同的產品或服務市場上相互競爭或互補。產業互聯強調產業鏈的融合,體現在產業鏈的橫向和縱向整合。技術變革是推動產業互聯的最主要因素,對于新行業的出現至關重要。產業互聯取代或補充了傳統行業和部門,形成了新的替代性或補充行業和部門,使得智能和顛覆性解決方案的設計成為可能。產業互聯顛覆了競爭邏輯,扭曲了機制和競爭,導致了商業模式的重構,模糊了行業間的邊界。價值轉移到行業邊界之外,導致價值分配、創造和捕獲方式的變化,產業互聯可以被視為一種技術變革,它產生了新的配置,并允許通過新的應用和徹底創新的商業模式創造新的價值。行業或部門結構的變化導致公司不得不重新設計業務模式,正是因為價值遷移。產業互聯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迫使企業面對新技術、消費者和需求。企業開始采取產業互聯戰略,改善資源分配,以獲得進入其他業務領域所需的專業知識,從而更好地應對挑戰。

產業互聯商業模式是以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數字智能技術為依托,構建產業互聯平臺,通過產業鏈的橫向和縱向整合,創造一種新的生態或業態。不同領域的技術、產品等要素通過產業互聯相互滲透和相互交叉,形成綜合網絡效應。產業互聯商業模式以“價值經濟”為主,一方面企業運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智能技術,實現了與消費者的直接聯系,降低了代理成本,提高了運營效率,不斷完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另一方面,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張,企業不再是傳統式的以產品為導向,而是轉變為以用戶和服務為導向,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和定制化需要,注重消費者在設計環節的參與,通過互聯平臺與客戶建立聯系。在產業互聯商業模式下,企業把線下資源與線上平臺相結合,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擴大市場,提高市場價值。

產業互聯商業模式創新的出發點是顧客個性化需求和客戶價值主張,價值邏輯由傳統鏈式結構轉變成復雜動態網絡。在數字化平臺的基礎上,企業間實現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商業模式創新向模塊化方向發展,變得智能化和互聯化,增加了商業模式模塊的系統性,實現了復雜、多層和網絡化的全新商業模式架構。

產業互聯商業模式的核心在于參與者共同的價值創造。在這種商業模式中,企業與其供應商、客戶和其他合作伙伴之間轉變為共生關系,當外部合作伙伴與價值創造活動緊密結合時,他們的角色將從被動實體轉變為企業生產和創新過程中更積極參與的合作伙伴,實現價值的共同創造。因此,面向產業互聯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關鍵重點是,了解核心企業如何協調由相互依賴的成員企業組成的生態系統,為最終客戶的利益創建數字解決方案并將其商業化。

三、產業互聯商業模式的特征

第一,數據化。數據化是產業互聯商業模式的典型特征,在大數據技術的基礎上,企業轉變為以數據驅動的組織,以數據為基礎的新產品和服務不斷涌現,業務流程和運營模式得到優化。在采購方面,隨著制造技術的發展,采購系統逐漸變得更加靈活,小批量、及時采購已進入歷史階段。EOQ采購、MRP采購、準時制采購、供應鏈采購、電子商務采購等適合精益生產的采購模式應運而生。在生產方面,在大數據技術的基礎上,通過互聯平臺,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數據可以實時反饋到生產設備,用于研發和銷售環節,節省了企業的成本,改善了決策質量,提高了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谟脩粜枨蟮膫€性化定制,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用戶能夠準確參與整個生產過程,實現交互式定制。高度互聯和基于信息的生產過程可以滿足客戶的任何合理需求。在生產的各個方面,客戶參與整個過程,并實時跟蹤生產動態。當產品偏離客戶期望時可以及時糾正,實現客戶和制造商之間的無縫、透明和可視化,減少供應鏈的損失。

第二,平臺化。平臺是數字智能技術發展的產物,其實質是組織的多個成員通過持續的資源合作實現共同增長,通過數字化網絡協調機制,使得資源配置更加高效。面向產業互聯的企業商業模式的核心是構建一個惠及各方的可持續電子商務平臺生態系統。平臺是產業互聯商業模式價值創造的基礎,能夠連接多個用戶和供應商,吸引眾多客戶群體的加入,促進了雙邊或多邊參與者之間資源主體的協調,并通過降低成本提高了價值。通過將整個行業的頂尖資源整合到平臺中,能夠實現供應鏈全過程中人、機、物的快速響應,如采購平臺整合了整個行業的采購需求,并將其與行業資源基礎相匹配,從而實現行業資源的均衡配置。平臺為產業互聯的參與者架起了橋梁,基于共同的價值主張,吸引運營商、企業及服務提供商的加入,能夠整合各種閑置資源,達到“互動關聯、共贏共生”,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服務化。產業互聯商業模式底層邏輯由商品主導邏輯向服務主導邏輯轉變,企業經營的重點由“貨”轉變成“人”,以顧客價值為導向成為商業模式創新的出發點。在產業互聯背景下,價值需要企業與用戶通過互動合作來共同創造。產業互聯商業模式堅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讓用戶參與企業價值創造過程,通過內部系統,協調內外部資源,提供滿意的服務。此外,企業通過平臺在新產品的可持續開發設計或解決方案的提供中與用戶實現實時互動,用戶為企業提供產品創意和解決方案,在創造價值的同時共享價值。在商業模式中構建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產品+場景”組合,實現功能滿足、情感連接、價值共振和亞文化塑造,進而創造和傳遞顧客價值。

四、產業互聯商業模式創新的前因

首先,技術創新被普遍認為是商業模式創新的主要推動因素。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造在整體上具有較強的相關性,且存在相互促進作用,但只有當它們達到一定門檻值時,該促進作用才會顯著呈現。在產業互聯時代,驅動商業模式創新的主要因素是以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為代表的等數字智能技術。數字智能技術的出現,通過減少企業與消費者、上下游供應商及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滿足消費者碎片化、個性化需求,與利益相關者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從而改變了企業價值創造和價值獲取的方式,進而改變了企業商業模式。

其次,市場需求也是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的驅動力。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消費者需求發生了改變,不再滿足于傳統的產品,需求向個性化和定制化方向發展,要求參與產品的設計環節。這種改變迫使企業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通過搭建互聯平臺,消費者與企業可以實現實時溝通與反饋,企業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完善產品的質量。

再次,動態能力、CEO變革型領導行為、IT與業務融合、雙元創新、高管團隊認知等內部因素也會對組織商業模式創新產生影響,作用方式各不相同。商業模式創新可細分為新穎型商業模式創新與效率型商業模式創新,這些因素對這兩種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也不完全相同。

綜上所述,產業互聯商業模式創新是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等外部環境的變化,在企業家精神的影響下,企業家會感受到外部環境變化,進而做出相應改變,從而重新設計商業模式,以提高效率和創新。

五、產業互聯商業模式創新結果

第一,面向產業互聯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最常見的結果體現在企業績效中,對于解釋公司績效起著核心作用。通常情況下,商業模式創新對企業績效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商業模式創新產生的利潤高于產品和流程創新,使商業模式創新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可持續性的戰略流程,其中動態能力在商業模式創新和企業績效之間起到部分傳導性作用。從商業模式的細分維度來看,在二元創新的傳導作用下,效率型與新穎型商業模式創新對企業績效有顯著影響,新穎型商業模式改變了舊的經營方式,可以給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

第二,面向產業互聯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使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在如今不斷動蕩的商業環境中,盡管企業大量投資開發新產品,但未來的回報充滿不確定性,產品易受競爭對手模仿,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商業模式創新作為競爭優勢的來源。面向產業互聯的企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且競爭者受路徑依賴的影響通常難以模仿,從資源基礎觀的觀點來看,這種商業模式創新帶來的競爭優勢是可持續的。

第三,面向產業互聯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促進企業跨界成長。商業模式不斷調整、豐富以及創新的過程也就是企業跨界成長的過程,二者存在共生演化關系。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自身成長的需要,企業逐漸關注外部資源,通過并購或者建立合作關系來實現跨界成長,并不斷完善商業模式,以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

結語:

產業互聯與商業模式創新正在成為管理學領域的熱點問題,吸引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其中,探索性成果不斷涌現。本文通過分析產業互聯商業模式的內涵及特征,探求面向產業互聯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前因及結果,得出如下結論:首先,產業互聯商業模式是以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數字智能技術為依托,構建產業互聯平臺,通過產業鏈的橫向和縱向整合,創造的一種新的生態或業態。該種商業模式以價值經濟為主,具有數據化、平臺化和服務化的特點。企業以服務為導向,在大數據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構建平臺實現與消費者和供應商等的互聯,數據實時反饋到企業生產設備,有效整合閑置資源,完善產品質量。其次,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等外部因素以及管理者認知等內部因素共同推動面向產業互聯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等外部環境的變化,在企業家精神的影響下,企業家會感受到外部環境變化,進而做出相應改變,從而重新設計商業模式,以提高效率和創新,實現企業績效的提升、競爭優勢的獲得和企業跨界成長。

猜你喜歡
商業模式價值產品
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關注科技、環保創新應對商業模式之變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從星巴克的成功談商業模式創新
小黑羊的價值
新產品
產品
放大你的價值
下一個酷產品是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