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探討

2023-04-05 03:56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北辰小學鞏文娟
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 2023年1期
關鍵詞:知識點小學生作文

◇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北辰小學·鞏文娟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環節,語文教師需要借助生活化的視角分析當前小學生在寫作期間所存在的思想認知缺陷,盡可能借助生活話題、生活元素來引導學生對作文知識點進行積極、正向的遷移學習,形成生活教育、寫作教育、閱讀教育三方育人,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品質。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所面臨的困境分析

(一)提升小學生全面寫作能力的困境分析

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環節,大部分語文教師單方面認為小學生不具備基礎的寫作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側重于講解基礎語言詞匯方面的知識,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寫作意識以及寫作情感,導致小學生的寫作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素材并且將其轉變為寫作素材,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寫作方法,即語文教師需要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不斷增強小學生的寫作素養以及寫作能力。無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使得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需要關注并提升小學生的核心能力,還需要在教學環節重點培養學生的寫作素養,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得小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二)教學模式轉變所面臨的困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語文教師還存在嚴重的應試思想。比如部分語文教師為了在短時間內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成績,往往選擇開展基礎詞匯以及文章閱讀的教學講解工作,將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唯一指標,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愿意投入過多的時間到無法在短時間內產生實際效益的作文教學工作層面上,同時,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斷給予學生學習壓力,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將相關知識點死記硬背。而語文作文講究靈活、變通,但是大部分小學生由于存在定式思維,無法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同時也無法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限制了自身的成長和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錯誤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未引起對寫作教學足夠的重視,單方面地將分數作為衡量語文教學工作的唯一標準,采取故步自封的教學方法,使得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正視挑戰,轉變教學方法,豐富寫作教學模式,才能夠增強學生的寫作素養。

(三)重視學生寫作思維的訓練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不僅是實現文字短語的拼接,語文教師也需要通過語文寫作教學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具體來說,語文作為語言文化知識方面的教學科目,其最終是要引導學生實現對相關語文知識點靈活高效的使用,而寫作恰好能夠體現出學生的語言水平。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轉變學生的寫作思維,同時引入生活化的情景、生活化的元素來指引學生完成寫作學習,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空間中釋放自身的天賦、天性,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但是部分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注重講解寫作技巧,比如單方面地讓學生引用好詞佳句,而不注重講解好詞佳句在不同語境下的具體表達含義,同時也未關注學生在寫作學習前是否積累了足夠的素材,其語言文字表述是否生動得體。

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也缺少規劃和設計,同時也未站在學生寫作思維訓練的角度來給予學生差異化的寫作指導,使得學生在寫作訓練過程中接受到相對較為嚴重的應試思想壓力。教師采取此類教學方法會限制學生思想、思維的發展,久而久之也會使得學生寫出的文章呈現出千篇一律的狀況。除此之外,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語文教師還需要從多個方面來進行,比如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對外在事物的分析能力,使得學生能夠以辯證的思維看待事物。因此,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講解基礎的寫作技巧,還需要加強對學生語言思維的訓練提升,使得學生能夠在習作過程中將語言知識點進行靈活高效地使用,同時,語文教師還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在寫作期間融入真實的情感,確保寫出的文章更加具備新意、創造力。

二、引入生活化的視角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探討

(一)引入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完成對生活素材的積累

上文說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語文教師應當做好打持久戰的工作準備,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期間借助生活化的元素來完成文章的寫作。為此,教師需要積極引入生活情景,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完成學習積累,而教師所引入的生活場景也需要與基礎的語文教學課程知識內容存在密切的關聯,簡而言之,生活素材需要實現對學生積極正向的課程知識的遷移教學指導,能夠幫助學生在生活情景中完成對知識點的正向遷移學習。例如,在完成《貓》的講解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嘗試觀察家中小貓的行為習慣,比如讓學生觀察小貓吃飯、喝水的動作,觀察小貓的性格變化、性情特征,完成對課程知識點的正向遷移學習,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以“貓”為主題寫作,此時學生將游刃有余地將小貓的形象傳神地描繪出來。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生活情景中結合自身所思所想完成知識點的積累總結,并且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獲取心得、感受、領悟。比如在低年級的寫作教學環節,語文教師需要重點增強小學生的觀察能力,而教師引進的生活元素也需要凸顯出其中的生活細節部分,比如在講解《小公雞和小鴨子》的課程文章之前,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嘗試在生活中觀察小公雞和小鴨子。在此期間,語文教師可以布置具備實踐探索性的課后作業,引導小朋友在父母的帶領下完成對小公雞以及小鴨子的探索,讓小學生記錄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形象特征,結合課文知識材料,將相關知識點進行有效整合,讓小朋友探索在課文中不曾描述到的細節部分,并且將此細節轉變為自身的寫作材料,使得小學生能夠通過細節刻畫、細節描寫以及精細化的觀察掌握更多的寫作知識。

又比如在講解《中國美食》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小朋友在學習期間借助生活話題來完成主題作文的寫作,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以家庭美食為主題,讓學生書寫父母給自己準備的一次豐盛的晚餐,讓小朋友探討在晚餐上自己吃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讓小朋友從美食的味、色、形三個方向完成主題作文的寫作。在此期間,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小朋友回憶并且總結生活中所接觸過的美食,讓小朋友寫出自身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進餐活動??傮w來說,語文教師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環節需要將課文知識與生活知識進行有效聯系,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總結生活,并且將所產生的心得融入到作文書寫環節,使得小學生能夠借助生活元素完成對生活化作文的寫作,增強小學生語言表達的正確性、完整性,而在此之前,語文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小學生的語言知識學習狀況,在布置生活實踐作業的過程中盡可能引入淺顯易懂的元素,鼓勵小朋友觀察生活中有趣的事物,逐漸豐富并夯實小學生的語言文字知識基礎,使得小學生所書寫出的作文更加具備新意和真實的感受。

(二)引導小學生進行思考學習

在素質教育環節,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還會陷入相應的誤區,即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只需要實現對小學生語言文字基礎的培養提升即可,忽視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學習的重要性。小學生所書寫出的語文作文應當具備思想性、人文性,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還需要盡可能地幫助學生完成語文作文中內在文化情感的表露和展現。為此,語文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在寫作期間進行持續不斷地思考、總結、探究,使得小學生書寫出的作文不僅實現了對語言詞匯更加科學合理地應用,還能在其中融入自身獨特的認知和看法,才能夠增強語文作文的思想性。比如在以“第一次”為主題講解作文知識時,教師需要讓學生嘗試用思維導圖繪制出“第一次”,將其中的新鮮感、興奮感以及“第一次”所帶來的好奇心記錄下來,讓學生分別將自身印象深刻的“第一次”書寫下來,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對其中的事件案例用語言文字進行總結提煉,以此來完成學習思考。比如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通常會引入“××的第一次”,有的學生會寫到第一次騎自行車、第一次吃冰淇淋、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游泳等,教師借助此類“第一次”為主題的作文元素可進一步引發學生在寫作期間進行深入思考探究,將自身在寫作過程中所產生的心得和感悟在字里行間進行有效表達,此類具備生活化元素的寫作主題能夠促使小學生完成對文章知識點的寫作學習,同時也能夠引發小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

但是教師在引入此類具備思考性、思想性的寫作教學項目時也應當緊緊圍繞著語文閱讀課程知識來進行。具體來說,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進行有效結合,再引入生活情景,可使得小學生在“閱讀”以及“生活”的共同帶動下完成對文章中核心思想的提煉、總結、構造,使得小朋友能夠進一步放飛自身的思想、思維。比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語文教師在講到《落花生》時,可以開展主題寫作教學,比如讓學生提煉出《落花生》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讓學生嘗試以“做人要做有用的人”為作文線索,引入生活情境、生活元素,完成對文章的寫作,讓學生嘗試從生活中總結經歷過的人和事,將其中與《落花生》文章具備相同思想文化情感以及人文精神信仰的部分總結出來、書寫出來,以此來引發學生進行相應的寫作思考。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嘗試借助象征的手法,書寫出在國家民族發展過程中具備與花生品質相同的人物事跡,讓學生對花生的品質進行思考、總結、探索,而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嘗試借用多媒體工具來完成對典型人物事跡的收集,比如有的學生會將錢學森、鄧稼先等共和國棟梁有效地融入到作文素材中。

(三)開展讀后續寫

讀后續寫是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關鍵步驟,在當今生活化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師在完成對閱讀篇章的講解之后也需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寫作練習。讀后續寫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法、教學手段,能夠及時反映出學生在學習期間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對學生所寫出的作文進行有效探究、探討,以此來幫助小學語文教師調整寫作計劃、寫作教學方向,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高閱讀教學品質,使得學生在寫作期間能夠將自身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完全暴露出來,從而幫助語文教師完成對學生更加科學高效的閱讀寫作教學指導。此外,開展讀后續寫教學也能夠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進行完美融合,節約課程教學時間,在當今“雙減”政策的號召下,讀后續寫對于提高教學工作的品質和效率具備積極正向的作用。

讀后續寫教學作為一種常態化的教學工具、教學手段,語文教師所選取的閱讀篇章也應當具備生活化的特性。在讀后續寫教學環節,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聯系前文,完成對后文的創作,將自身對前文的所思所想聯合生活元素,引進全新的主題,完成文章的續寫、改寫和創造。通過讀后續寫教學模式,語文教師能夠在發展學生寫作思維的同時增強學生對基礎文章知識點的理解認知能力。比如在完成對《少年閏土》的講解之后,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對文章進行仿寫、改寫或延續文章還未講解完的故事內容。大部分學生在完成對《少年閏土》的學習之后,對其中所描述的童趣畫面十分向往,同時在完成學習之后,部分小學生也迫不及待地想向老師以及其他同學講述自己的童年經歷,將童年中的趣味活動進行寫作。教師通過此類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在進一步滿足學生表現欲望的同時也能夠調動學生參與寫作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再比如,在完成對《窮人》的講解之后,學生對文章中所描繪的故事情節也會產生全新的思想認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借助讀后仿寫、讀后改寫的方式對整篇文章背后可能潛在的故事進行寫作,比如“漁夫也有可能因為在某一次捕魚作業中丟失生命,而家中的婦人將承擔撫養自家孩子以及鄰居孩子的重任”,也有學生會書寫“漁民夫婦在收養鄰居家的孩子之后似乎得到上天的眷顧,漁夫的捕魚事業一帆風順,生活越來越好,而兩家的孩子也在幸福的生活中長大成人”。教師通過此類教學模式在進一步發展學生想象空間的同時也能夠檢驗學生內心深處的思想觀、道德觀以及認知觀,通過分析學生對文章的改寫、仿寫以及對故事情節延伸的方向,教師能夠大致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以及性格特征,開展具備針對性的情感教育工作,從而使得小學語文教學更加具備思想性、人文性、啟發性。

(四)培養學生的創作興趣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環節,將讀與寫進行有效整合是一類十分重要的教學手段,通過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連接,教師能夠培養學生的創作興趣,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語言學習基礎,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得學生學會從寫作中進行反思,從閱讀中進行領悟,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文字素養以及語言表述能力。在小學寫作教學環節,語文教師也需要適當借助閱讀教學來實現對學生積極正向的思想啟發以及思想引導,培養學生的文字創作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環節,語文教師還需要轉變過往被動開展相關寫作教學工作的局面,使得小學生能夠主動投入到作文創作學習進程中。而生活元素、生活話題恰好能夠激發學生的創作欲,由于每一位學生具備不同的生活經歷,生活經歷的多姿多彩也使得小學生更加愿意向他人講述自身的生活經歷,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字創作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當發揮催化劑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的寫作創作興趣,增強學生的寫作創作意識,使學生能夠正視寫作學習以及寫作鍛煉。

比如在完成對《去年的樹》相關課程知識點的講解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嘗試對本篇童話故事內容進行總結學習,將其中的悲慘故事、悲慘經歷向學生進行有效描述、講解,此后教師便需要引導學生嘗試將生活中所見到的事物以童話故事的形式書寫或描述出來,讓學生嘗試編寫童話故事來完成寫作訓練,對其中的故事細節、人物形象進行更加靈活高效地刻畫、展示。學生可以結合當前工業社會的發展給自然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危害和影響,以“地球媽媽在哭泣”為主題完成童話故事的寫作,將地球母親在哺育人類從原始人發展為現代人的經歷進行刻畫,將地球母親看著人類的成長感到欣慰進行描述,并且將人類無節制地開發自然資源給地球母親所造成的破壞進行有效描述、講解,通過鮮明的對比以及生動的細節刻畫,使得學生能夠借助生活中的污染話題來完成對文章論點、論據的寫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作興趣,借助生活話題、生活主題,聯系文章內容,將閱讀與寫作進行完美融合,放飛學生的創作思維,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使得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更加科學、高效。

結語

總體來說,在現階段生活化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環節需要對現有的寫作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改良,進一步豐富小學生的寫作學習體驗,給予小學生更加完整、全面的寫作教學指導,從而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水平。

猜你喜歡
知識點小學生作文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關于G20 的知識點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