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的創新實踐研究

2023-04-05 03:56廣西桂林市勝利小學莫林佳
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 2023年1期
關鍵詞:雙減整體作業

◇廣西桂林市勝利小學·莫林佳

現今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向逐漸落實到課堂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優化教學方法的同時對作業布置的內容也要進行優化,教師通過學生的作業完成程度能夠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進行了解,進而針對性開展教學培養。在課堂教學與作業優化中,老師要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設計綜合化的課堂教學模式與作業任務內容,讓學生可以強化語文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索能力,通過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學生可以不斷地提升語文學習質量。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開發的方向,為學生提供更多有效的課后學習路徑,而不是簡單地背誦教材上的單詞或者文章。同時,教師要融入更多新穎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思維拓展,幫助學生獲得小學語文學習和創作的靈感,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語文的方法,提升課后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幫助學生在減輕學習壓力的同時獲得較好的語文素養的培養。

一、小學語文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的創新設計原則

通過對以往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的內容進行調查與分析,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很多教師教學經驗非常豐富,難免在教學中形成一種慣性思維,缺少教學形式的變化。而作業布置主要以考試試卷、練習題冊以及單一的背誦和抄寫作為作業內容,教師對小學語文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缺乏原則性,也無法保障教學與作業布置的合理性,進而學生課上課下的學習過程中無法發揮出最大價值,也不利于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對此,筆者對小學語文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的原則進行分析,為教師提供更為明確的設計準則。

(一)主體性原則

在新課程理念下首先應該更正錯誤的教學理念,要將學生作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這樣學生才能不斷地獲得創新和探索的動力,學習效率和效果得到顯著提升。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很多知識都是以硬性灌輸的方法開展教學,學生對知識無法完全理解,經常以死記硬背的方法進行學習,并未從學科思維角度進行思考,語文的重要性以及學習的意義都不了解。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完成的主體應該是學生,學生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應該對知識掌握更為深入、靈活,也能夠提高自身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對此,在小學語文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布置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主體角色的轉換,讓學生能夠在課上課下學習的過程中成為主體,確保學生有充分的思考和探索的學習空間,進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都能夠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二)趣味性原則

當下很多教師缺少改進教學不足的意識,學生很難找到最為適合自身的學習模式以及思考路徑,所以這也是當下小學語文教師亟需解決的教學問題之一。目前很多教師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的落實還存在不足,沒有融入大量新穎的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興趣的牽引。教師一味地灌輸式教學和講解也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造成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動力,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在語文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多元化、趣味性的教學策略,結合自身的創新能力來進行教學設計,使語文課堂變得充滿活力與趣味。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學習形成體系,學生在學習中也能夠更為專業、認真、自主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入,也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而在作業布置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成長發育的需求為學生制定合適內容的家庭作業。家庭作業完成的過程中多數都是學生自主完成,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提不起學習興趣等問題,對此,在小學語文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與優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遵循趣味性原則,在構建趣味課堂的基礎上,在作業內容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使學生能夠更為長久地將注意力集中在作業完成上,也能夠激發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學生也能夠更為高效地完成作業的同時熟練對知識進行掌握。

(三)互動性原則

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同樣要遵循互動性原則,語文是強調理解的學科,學習過程如果沒有良好互動的引導,學生就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內容中,理解能力的提升也無從談起。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角度構建課堂,讓學生在學習方向上有了更多的思路。強化教學活動,讓學生盡快投入到學習中。學生積累的知識越多,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開闊學生的視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促使學生在互相合作交流中對知識進行討論與學習,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程度,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家庭作業布置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遵循互動性原則,讓學生之間可以在課后也延續課堂上的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生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也可以共同探索,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高,作業完成效率和質量都得以保障。

二、小學語文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的創新設計策略

(一)結合信息技術創新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

教師應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注重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礎,不是僅僅只是灌輸學生知識,而是教學生如果去學習,教學生學習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情境教學屬于一種靈活性比較高的授課形式,在情境課堂當中,教師不僅會為學生模擬更加真實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而且還會根據情境改變具體的授課形式,讓學生不單單坐在課桌前學習,而是通過更多具有趣味性、感染力的方式讓學生感受語文閱讀的魅力,這樣語文閱讀課堂整體環境將發生改變,學生的興趣意識將有效地激發出來,帶動學生主動研究閱讀知識,以此讓小學生語文閱讀的效率不斷提高。信息技術包含豐富多彩的應用資源以及教學模式,可以為情境創設提供有效助力。俗話說得好,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根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知識不僅僅知識利用書本上的知識去學習,也可以利用網絡學習知識。老師可以通過信息化課件布置趣味的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舉例來說,在二年級《植物媽媽有辦法》的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中,教師就可以抓住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布置教學內容。很多學生都會對生動的畫面感興趣,而信息化作業中的網絡資源能夠提供大量的學習素材。植物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包含的種類非常多,不同植物也有不同的傳播種子的方式。教師可以結合教學互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信息情境中不斷的思考,比如文中主要講述了幾位植物媽媽呢?不同的“媽媽”送孩子去旅行的方式都有哪些呢?而在作業的布置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去查找與植物傳播種子有關的資料,然后帶著自己所查找的資料去思考文章。這一過程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這樣便能夠逐漸構建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完成趣味化的作業內容,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以此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通過信息技術創新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讓學生在良好的教學資源、情境引導下,逐漸進入學習狀態,將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在語文學習中。

(二)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中實現教育生活化

生活化教學方法對當下學生的心理成長情況與特點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夠為學生提供完善的語文學習空間,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成長,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得到更多獲取知識的路徑,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思考和分析,掌握一定的文章結構,并幫助學生在作業中得到深化,培養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完成素質教育的任務,促進小學生在學習中更好體會語文知識。舉例來說,在一年級上冊《菜園里》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課文里的內容,利用生活化的教學素材,比如茄子、辣椒、黃瓜、豆角等素材來構建生活化互動課堂。教師可以領讀課文,比如讀到黃瓜身穿綠衣裳,就可以舉起一根黃瓜,讀到辣椒長個尖尖嘴,就拿起辣椒給孩子們展示一下“尖尖嘴”。這種趣味的互動模式讓學生感覺到非??鞓?,也愿意跟隨著教師的指導去閱讀文章,學習生字、生詞。同時在作業布置中,教師適時結合課文的重難點設計實踐性作業,可以讓家長帶領學生到菜園里去認識蔬菜,比如看到大白菜的時候,就可以告訴孩子大白菜三個字怎么寫,看到西紅柿就可以告訴孩子西紅柿三個字怎么寫。如果家附近沒有菜園的話,小區的綠地、草坪也可以,家長帶領孩子認識一些花花草草,比如看到蒲公英就告訴孩子蒲公英的書寫方法,以此類推。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生字,可以靈活地根據家庭實際情況來選擇教學資源。在完成實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受到自身認知水平的限制,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有些孩子可能忘記了課堂上教過的漢字,也有可能出現了孩子不會的生字。教師需要告訴家長耐心指導學生,讓學生在鍛煉自身的識字能力的同時,能夠勇敢面對學習中的困難,進一步提升家校合作模式下的作業設計有效性,這也是德育教育的一種體現。讓語文作業多一點生活氣息,真正體現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學生也愿意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中去完成學習任務,付出汗水與努力,不斷地提升自身知識儲備,這樣學生能夠在作業完成中找到學習的路徑,語文作業的質量也會顯著提高。

(三)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中構建讀寫一體化模式

讀寫本就是密不可分的教學組成。老師要想讓學生們通過讀寫一體化的方式進行寫作的有效掌握,就要和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結合起來,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讓學生們能夠采用多樣化的方法進行深度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通過互動閱讀和寫作的內容引出來,從不同的角度對多種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設計,這樣方能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也要盡可能把寫作元素給學生進行直觀的展示,將文章的內容、重要信息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一目了然地掌握寫作技巧,這樣學生對寫作素材可以進行深度思考,并產生自己的想法,既可以提升頭腦印象,也有利于想象力的發展。舉例來說,在《慈母情深》這一課時當中,教師利用談話導入“當母親兩字映入腦海時,你會閃過怎樣的回憶畫面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記憶說一說對母親的愛,并引出本節課的課程主題“慈母情深”,此時教師利用板書對“深”這一詞匯加下著重號,讓學生在文章中尋找能體現母親對子女深情的段落,通過互動幫助學生完成深度閱讀。事實上,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是比較有限的,而學生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是一個自主思考文章、學習寫作技巧的過程,對發展寫作能力有重要作用,能夠使學生以刻苦鉆研的心態參與到讀寫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學習深度,帶動學生去探索問題。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的學習素材,自身想象力得到鍛煉,并開闊視野。接著在課后作業中布置寫作任務,教師根據教學要點可以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指導,讓學生可以更加清晰易懂地掌握寫作素材,也能夠促使學生去追逐自己喜歡的事物,提升學習主動性,使學生的作文更具生活氣息、更加生動,將學生從面對作文時,無從下手、無話可寫的窘境中解脫出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寫作作業的布置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插上夢想的翅膀,進行聯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發揮自己的個性和想象力,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的發展需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完成寫作作業后,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寫作評價,提高學生積極性,并讓學生在寫作中感受快樂,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及時就作文的內容給予學生反饋,讓學生能夠依據教師的建議來改進自己的寫作方法,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繼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教學質量,增加小學語文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的有效性。

(四)結合學生的發展規律,布置作業任務

小學語文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展開分層次的教學形式,利用分層次教學法來推動差異化課堂。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位學生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對于接受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教師要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要讓學生學會進行自我總結,在課后教師要結合當前教學內容,將重難點內容整理成習題,讓學生去溫習所學習的知識,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教學目的。例如,教師在講解古詩詞后,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習的內容,去翻譯古詩詞,將古詩詞變成白話文。學生在進行整理的過程也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有助于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而對于接受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教師要完成基本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適當地拓展和延伸學生的學習,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語文,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由此可見,利用智慧作業課堂展開語文分層次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其應有的教學目標,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結語

新時代要求培養全方位高素質綜合型人才,語文教師要借助智慧,作業等教學形式來展開多樣化的語文課堂,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讓學生享受學習的過程,真正地熱愛上語文這門科目,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最終達到其應有的教學目的,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興趣、喜好作為基礎標準創設課堂教學與作業內容,與此同時,教師要對傳統課堂教學與作業布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掌握,進而創設更為有效的教學與作業整體設計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水平。

猜你喜歡
雙減整體作業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歌曲寫作的整體構思及創新路徑分析
關注整體化繁為簡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設而不求整體代換
作業
改革需要整體推進
我想要自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