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技術條件下圖書館古籍保護與修復工作研究

2023-04-05 21:08黃斐斐
中文信息 2023年3期
關鍵詞:古籍紙張資料

黃斐斐 劉 巖

(青州市圖書館,山東 青州 262500)

一、古籍保護與修復現狀

由于古籍保護與修復工作本身的專業性與繁復性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外加古籍修復工作的特殊性,導致了古籍保護與修復工作存在著許多其他的問題。

1.古籍保護與開發之間的矛盾

由于古籍是由紙張制成,而紙張本身就具有脆弱性,在經過百年乃至千年的洗禮之后,變得愈加脆弱,所以出于保護古籍的目的,對于古籍的開發變得慎之又慎。而有些圖書館甚至將古籍束之高閣,僅僅只是為保護古籍。也有些圖書館由于保護,修復,收藏技術落后,保護意識淡薄,開發力度大,對古籍造成了二次損毀。不可否認,在古籍保護與開發之間確實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因為在既要保證古籍實現傳播價值的同時又要對古籍進行保護是非常困難的。其實歸根結底還是保護與修復古籍技術落后。

2.古籍修復技術落后

古籍修復是一項精細度非常高的工作,對開展工作所需的設備以及場地要求都是非常嚴格的。古籍的紙張大多都是植物纖維制成的,因此在修補過程中,顯微鏡等精細設備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相關部門對于古籍修復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資金短缺,設備達不到要求,修復工作難以進行。古籍修復對于場地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因此符合要求的場地是非常少的,有時會出現多個團隊在一個場地進行工作的情況。因此古籍修復的質量難以保證。古籍修復的好壞,與設備的好壞以及場所的好壞都是分不開的,因此硬件條件的不足造成了古籍修復工作難度的增加。

3.缺少古籍修復人才

至今,古籍的保護與修復工作的主力都還是人力,古籍修復成果與其手藝的好壞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古籍修復的專業人才都需要歷經時間的考驗。在古籍的修復過程中,人是去完成機器替代不了的那部分工作的。因此,一個古籍修復人才的長成是需要經年累月的練習的,因為修復古籍工作,工序煩瑣,時間長久,是極其考驗修復人員的心理素質以及修復技術的。但是二者兼而有之的還是占據少數,因此精湛的修復人員是非常稀缺的。也正因如此,許多圖書館至今都沒有開展古籍的修復工作。

二、應用新技術保護與修復古籍的重要性

目前,古籍的修復工作主要是由修復人員來完成,但是技術的介入可以很大程度上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因此將新技術投入到古籍保護與修復的工作當中去,能夠更好地推動修復工作的開展。

1.有利于更好地搶救和保護古籍

古籍修復是一項傳統工藝,但是在新型的社會發展面前,現代的觀念以及現代環境都在不斷沖擊著這項傳統手藝。因此,為尋求發展,將科學技術與傳統手工藝相結合,古籍修復這項手藝不僅能夠得到庇護,加快古籍修復事業的進程,而且能夠盡快提高古籍修復工作規范化以及科學化水平,推動古籍保護修復工作快速發展。因為技術的不斷更新以及不斷發展能夠為古籍修復和保護工作提供更高精尖的設備,保證古籍修復的質量以及數量。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古籍修復的方式也在不斷地增多,能夠減少在修復古籍過程中的技術限制。

2.有利于更好地傳承古籍保護修復技術

一項技術要想煥發蓬勃的生命力,是要不斷與時俱進的。而古籍的修復保護工作作為一項傳統手藝要想不斷地傳承與發展同樣避不開革新的命運。因此,對于古籍修復工作而言,必須打破自身的局限性,改變單純地依靠手工藝人的經驗的現狀,將新技術,新材料應用到古籍修復工作當中,修復工作才能變得高效化。經驗與科技之間的完美結合,將不斷推動傳統手工藝科學化、規范化進程,以便能更好地傳承發展這項手藝,使這項手藝煥發新的生機。

3.有利于實現古籍保護的現代化

新的歷史形勢下,對古籍修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籍不再單純地承擔文化載體作用,而是應當作為一張文化名片,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內涵,因此,在新時代的要求下,古籍修復的工作應當實現從經驗化向科學化轉型,因為只有不斷地提高系統化,規范化水平才能提高古籍修復的效率,保證古籍修復的質量,加快古籍保護與修復的現代化建設。

4.有利于實現古籍保護修復的資源共享

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能夠幫助建立古籍保護的資源庫,信息庫,能夠為修復人員提供有參考性應用性的資料。修復人員能夠隨時隨地地登錄資源庫,搜索所需的資料,同時,修復人員也能在數據庫上分享自身的研究成果,使古籍信息得到完整記錄,完善信息庫的資料,實現資源的共建與共享,以便實現對古籍資源的實時統計和調用。

三、如何在新技術條件下開展古籍保護與修復工作

古籍修復工作要想在新技術條件下尋求新的發展,就必須以古籍保護修復原則為準則,秉持著科學保護與修復的理念,在完善的體制下,通過古籍保護人員的共同努力,提高保護和修復古籍的技術水平,實現古籍保護與修復的現代化,科學化以及規范化建設。

1.培養古籍保護與修復高素質人才

在新技術的加持下,古籍保護、修復等工作的開展,都需要有了解技術的人員參與其中,因此對于古籍修復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有熟練的修復水平,還應當有著對新技術的了解,將自身技術與科技結合,更好地推動古籍修復事業的發展。但是由于古籍保護專業人員十分匱乏,仍舊面臨著人員數量不足,年齡老化,后繼無人的情況,各圖書館的古籍修復工作難以繼續,因此,目前的圖書館的首要任務是培養科技和技術的復合型人才[1]。第一,加強高校的專業課程建設,培養古籍保護專業人才,保證保護人才的專業水平。同時,開設科技類課程,保證豐富的專業知識的同時,學習先進的科技,并將其應用到保護工作當中。通過探索古籍保護人才培養新模式,以“師帶徒”形式進行古籍修復,穩健有序地擴大了古籍保護人才培養的規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增設實踐類課程,定期對保護人員進行實踐培訓,培養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素質人才,彌補專業人才缺口,改善保護專業人才稀缺的現狀,確保古籍保護專業人才之間的傳承,保證古籍保護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第三,留存現有的古籍保護人才,提高現有古籍保護人才的待遇水平,定期對古籍保護人才進行培訓,不斷提升古籍保護人才的專業技術水平。

2.對古籍保護與修復實現數據化管理

建設古籍保護修復的數據庫,保存古籍的文本、音像,圖像,材質資料,為其提供具有參考性,實用性的資料,保證在開展古籍保護工作時,有據可考,有料可依。首先,建立文本類資料數據庫,規范古籍保護和修復的體系和制度,制定古籍保護修復的標準,明確古籍保護修復的流程體系,以此在保證開展修復工程中能夠有相應的規章制度作為依據,以便更順利地開展保護工作。例如,2021年新年伊始,青州市圖書館地方文獻特色古籍數據庫正式上線開放,秉持著珍貴古籍優先入庫的行事準則,總容量達170種、1200多冊古籍善本,成為省市內重要的古籍數據庫,為學者搭建了文史研究互動交流的平臺。其次,建立音像資料數據庫,錄制修復工作的音頻資料,對各個工序操作規范以及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展示,形成系統化、體系化的音像資料,其他保護人員能夠依據此資料進行學習交流演練。再次,建立圖像資料數據庫,在修復開始之前進行圖像留存,記錄未修復的初始樣式,然后實時拍攝修復工序,記錄工作流程,最后記錄修復成果,對修復工作進行全流程留存,形成規范化的資料,以便隨時查閱和調取。最后,建立材質類資料數據庫,第一步要錄入其中的是常規使用的修復材料,例如紙張的選取類型,修補工具等,第二步要錄入的是新型的修復材料,有哪些新型材料是可以被應用到修復過程中。第三步要錄入的則是修復的注意事項,盡量接近原始材料,保證修復質量,提高古籍的使用效率。

3.樹立科學保護和修復理念

目前古籍的修復人才大多數都是老一輩的手藝人,雖然他們具有精湛的技藝以及豐富的修復經驗,但是缺乏的是對于新技術的認知和應用意識。因此,對于經驗豐富的修復人才,我們應當幫助他們樹立科學保護和修復的理念。第一,由政府和單位聯合行動,定期開展對國家新政策的學習,了解國家最新的指導方向與指導原則,在開展工作過程中以此作為指導理念。比如,我們圖書館專門組織館員觀摩學習了首部中華古籍活化紀錄片《穿越時空的古籍》,該紀錄片記錄了許多關于古籍修復的人和故事,同時在該片中闡釋了我們現今應當面向公眾開展古籍保護和古籍修復知識傳播的理念。第二,開設科學技術的課程培訓,通過了解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激發其開展科學保護和修復的熱情,在應對修復工作出現的難題時,能將新技術融入日常的古籍保護工作當中,借助新科技,加強古籍原生性保護和再生性保護的力度,讓古籍文字活起來[2]。

4.建設健全古籍數據化管理制度

在古籍修復工作發展的初始階段,由于資金缺乏,人才稀缺,技術落后,古籍修復的數量一直無法得到提高,因此,我國即便有著浩如煙海的古籍,但是并沒得到好的保護,因此也仍舊不能起到文化傳播的作用。而此種種都要歸結于我國古籍修復管理制度不完善,數據化程度不高,而為改變這一現狀,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國家對于古籍修復工作的重視程度,完善古籍修復工作的相關法律法規,奠定古籍修復工作的理論基礎。其次,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對古籍修復工作的資金投入,為其提供充足的資金,采用全新的設備,將古籍修復的圖文資料建成數據庫,建立數字化平臺,便于古籍資料的利用。將“養在深閨”的古籍,通過數字化,實現一對多、點對面、虛對實的傳播,實現數字化管理,保證古籍資源共享。最后,健全數據庫管理制度,制定建立數據庫的標準,以便在錄入數據庫的資料過程中能夠參考,形成數據集成、交換共享的流程與規范化體系[3]。

5.提高保護和修復古籍的技術水平

古籍修復作為專業性以及技術性都很強的工作,其修復的水平直接影響到修復古籍的成果,因此如何在新技術的加持下,提高保護和修復古籍的技術水平成了必要的研究課題。在紙張的修復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是脆化,紙張主要的成分是植物纖維,而由于氣溫、光線以及微生物等的影響,都會造成紙張發生氧化、水解等問題,因此年代久遠的紙張容易一碰就碎,針對此類破損時一般都是先憑借修復人員的經驗對紙張進行分析,再選用與原紙張相近的修復紙進行修復,但是伴隨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在修復過程中,能夠借用高科技設備對其進行分析,能夠得到精準的資料,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同時也提高了紙張選用的精準化程度。正如我們都熟知的古籍修復師徐曉靜通過紙張纖維測試儀,判斷古籍以及修復用紙的成分、配比等,同時使用壓力器讓古籍定型和壓實,在徐曉靜和她團隊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耗時6個月修復完成了30冊《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6.比照國外古籍修復技術,取其精華

相較于國外古籍修復的發展時間而言,我國的修復事業發展的時間是較短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國的古籍修復技術是相對落后的,因此針對國外的古籍修復技術而言,無須厚此薄彼,我們只需采取取長補短的態度即可,相較于西方的結構恢復方法,我國古籍在修復工作中采用揭、補、托等紙張修復技法相對比較單一,因此,我們應當學習西方的書芯加固、重做書殼、書殼書芯連接加固等結構恢復方法,將其技術進行改進,讓其適用于我國的古籍修復工作,因此在面對西方的先進技術時,我們應當學習并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去,以修舊如舊、搶救為主、安全可逆為原則,提高古籍修復工作的效率,保證古籍修復的質量,推動我國古籍保護事業的發展[4]。

7.嚴格遵循古籍保護修復原則

古籍作為我國重要的文物,修復工作中應當保有其原有的文物價值,因此在修復時會制定各種準則來限制我國的修復人員。其一,搶救為主,為了能更好地保護古籍,我國一直秉持著不主動發掘的原則,只對古籍進行搶救性保護,確保對古籍進行有計劃性地開發,避免因為草率開發而對古籍造成二次損壞,做到有針對性地修復還原。其二,整舊如舊,盡量減少人為干預,這項原則是在經年累月的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因此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它能夠最大程度地保有原有的文物價值,留存時代特色和風格面貌,使其看不出修補痕跡。其三,過程可逆原則,是指修復中采取的措施都可以采取可逆措施,在必要時可采取措施比較容易地把修復材料從古籍上取出來,使其回到原始的狀態[5]。市場上經常出現新型的修復材料,即便它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便利古籍修復,但是在選用時要慎之又慎,因為有些非傳統材料會引起原紙張的變色變形??傊?,在對古籍修復的工作當中要嚴格遵循古籍修復的原則,保證古籍的安全性,將古籍安全作為第一要義。

結語

綜上所述,新技術條件下開展古籍保護與修復工作從來就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秉持著古籍保護修復的原則,堅守科學保護與修復的理念,用最先進的古籍保護修復技術,在所有古籍修復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保護好,利用好古籍,為傳播中華傳統文化保留一份文字載體,推動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與進步。

猜你喜歡
古籍紙張資料
中醫古籍“疒”部俗字考辨舉隅
近期國內市場紙張價格(2020年3月)
關于版本學的問答——《古籍善本》修訂重版說明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關于古籍保護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復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