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崤函古道上的兩座雄關

2023-04-06 23:41張健張悅編輯王芳麗
中國三峽 2023年1期
關鍵詞:函谷關潼關古道

◎ 文 | 張健 張悅 編輯 | 王芳麗

函谷關

西安灃河生態公園,西周首都曾在灃河兩岸變動。

崤函古道:

山河表里,襟帶兩京

崤函古道早在商代甚至更早就已開辟,其在周王朝的繁榮與發展,與 “兩京制”的實施關系密切。

一條狹長的陸路交通線路,南依崤山,北臨黃河,東起洛陽,西至潼關,其間曾設置過戰國時期秦國的函谷關,被后世稱為“崤函古道”。古道北面的黃河由北而南,出龍門峽谷,至風陵渡口,南據秦嶺東段余脈,北塞中條山體,由此直拐東流。整體而言,秦嶺余脈與黃河天險,構成了崤函古道南北兩側的天然屏障。

在歷代軍事戰爭中極負盛名的兩座關隘——函谷關與潼關皆位于這段路線上,可謂古代中原通往關中的咽喉之地,因而又有“山河表里,襟帶兩京”之鎖鑰形勝,尤其是在西周至唐實施“兩京制”的歷史時期,崤函古道成為連接東西兩座都城的京畿之道。正如唐太宗李世民途經此道,曾作詩述其險要:“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霜峰直臨道,冰河曲繞城。古木參差影,寒猿斷續聲。冠蓋往來合,風塵朝夕驚……”

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

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石碑

據史料記載,崤函古道早在商代甚至更早就已開辟,其在周王朝的繁榮與發展,與“兩京制”的實施關系密切。兩京制,顧名思義即實施兩個都城的制度,源于“周公輔成王”的西周初期。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兩年后離世,其子成王即位,因其年幼,由周公輔佐,掌控西周中央大權,召公協助分管政事,當時二公以陜原(今河南三門峽市陜州區)為界,其東由周公管理,其西由召公管理。因武王分封的三位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周公獨攬西周朝政大權,于是伙同商紂王之子武庚,以及東方諸部落發動叛亂,即歷史上的“三監之亂”。周公平定叛亂之后,為進一步鞏固和強化周王朝對中原地區的控制,便開始選址營建東都洛邑(洛陽),洛邑及其周圍土地肥沃,又有山河險阻,可謂既有發展農業的先天優勢,又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戰略要地。

陜西省西安市,豐鎬遺址車馬坑陳列館,陳列館外庭院的豐鎬遺址,是西周都城舊址。

崤函古道作為古代黃河中游東西之間最為捷徑的通道,以及交通咽喉之地,可以將中原與關中緊密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西周實行兩都制度,包括了“首都”與“陪都”,首都曾在今陜西省西安市灃河兩岸變動,文王時期的豐邑在灃河西岸,武王時期的鎬京則處灃河東岸,這里又被稱為“宗周”。之所以如此稱呼,主要由于此地是西周部族的聚居地及其宗廟所在地。而在銘文與其他史料中的“成周”,是指今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洛邑遺址。從地理空間上看,西起周原,東至洛邑,在灃、涇、洛、渭等黃河及其支流流域,便形成了西周王朝的王畿之地,分為兩部分,西部以“鎬京”為中心,即“宗周”;東邊則以“洛邑”為中心,即“成周”,也是宗周的東部門戶。而“崤函古道”則作為連接西周王朝兩京之間最重要的交通線路,與王朝政治、經濟與文化繁榮和發展密不可分;與此同時,崤函古道作為夏商周時代的一條交通大動脈,對當時東西方之間各種交往具有重要作用與意義。

崤函古道作為古代黃河中游東西之間最為捷徑的通道,以及交通咽喉之地,可以將中原與關中緊密聯結成一個有機整體,因此崤函古道歷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相傳,夏禹疏導黃河于華山之北、砥柱山等即是此處;這里有夏侯皋戰死并葬于雁翎關的故事,其陵墓古跡依稀尚存;亦有周文王曾途經此道躲避風雨之處;周武王伐紂東進,曾途經崤山北路;春秋時期,晉軍曾在崤函古道設伏全殲秦軍于崤陵峽谷內。其后,歷朝各代發生在崤函古道上的重要戰事多達幾十次。

唐代詩人杜甫曾途經崤函古道,夜宿石壕村,親眼目睹石壕吏乘夜捉人事件,由此寫下《石壕吏》。這首詩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給普通民眾帶來的深重災難,同時也表達了對普通民眾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

崤函古道展現在當今世人面前的僅剩石壕段遺址,屬于古道東段的一小部分,石壕段遺址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硤石鄉車壕村東南約1 千米處的金銀山北麓。由于往來車輪經年累月的碾軋,古道之上的車轍印痕異常明顯,位于山坡巖石之上,呈西北-東南走向,車轍寬窄不等、深度不一,其印痕最寬處可達8.8 米,最窄處約5.2米,淺處有數公分,深處約0.3米。從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看,真可謂是“車不并轅,馬不并列”。如今,古道遺址保護范圍以古道中心線為基點,兩側各外延300 米,遺址兩端西北、東南各外延300 米。

“絲綢之路:長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網”崤函古道段。

洛陽市新安縣漢函谷關遺址

函谷關:

天開函谷壯關中,萬古驚塵向此空

函谷關位于崤函古道,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函谷關與崤山并稱“崤 函之固”。

唐代胡宿有一首詩句描述了曾為一座雄壯關隘的函谷關:“天開函谷壯關中,萬古驚塵向此空?!焙汝P位于崤函古道,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函谷關與崤山并稱“崤函之固”。函谷關南依崤山,北臨黃河,關在谷中,從地理位置上看,可謂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南面的崤山山脈是秦嶺東段支脈,山脈呈西南-東北走向,地質構造特征表現為褶皺斷塊山地,長度約160千米,寬度約40~50 千米,海拔約1500米左右,整體山勢的高度變化由西南向東北逐漸趨于低緩。黃河自北而南穿行晉陜峽谷,沖出龍門繼續南行,之后轉折向東,穿越中條山與崤山之間的三門峽,即崤函峽谷。相傳大禹治水時,以開山神斧將阻擋黃河向東的山地劈為“人門”、“神門”和“鬼門”三道峽谷,滔滔黃河之水方才一路進入東部平原。

函谷關最早設置應該是在戰國時期,至于函谷關設置的具體年代,學界存在幾種不同觀點,此處不做討論贅述。當時的秦國據守關中,在不斷東擴的過程中,同時也為了防止東方諸侯國向西進攻,就在崤山與黃河之間設置了這個著名的關隘。西漢初期的賈誼,在其著述《過秦論》開篇即說:“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睉饑鴷r期,山東諸侯國總共組織過5 次“五國伐秦”的戰爭,幾乎每次戰爭都與“崤函”之地有關,也就是說六國合縱攻秦基本是以函谷關為主要戰場,但其他六國還是難逃“至函關,皆敗走”的最終結局,即賈誼所說的:“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庇纱丝梢?,函谷關對戰國時期的秦國有著非常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

然而,秦統一之后盡管仍擁有崤函之固,也擁有當時的天下,卻歷經二世而亡??梢妰H靠堅固雄關發揮軍事上的攻守之優勢,并非是統轄治理國家的唯一靈丹妙藥,而真正的妙方必須要施行仁政,也就是說缺失仁政,即便有固若金湯的崤函天險,也無法阻擋秦國衰敗的歷史趨勢。正如《過秦論》所講:“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p>

函谷關有“秦關”與“漢關”之分,秦關在今河南省靈寶市函谷關鎮王垛村,后世稱“秦函谷關”,而漢關則是在漢武帝時期遷至今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城東500 米處的城關鎮東關村,稱為“漢 函谷關”,又稱“新 安函谷關”。

函谷關不但具有軍事地理的重要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地理區劃意義。在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地理空間劃分有兩種方式,以函谷關為界,可以分為“關東”與“關西”;以崤山為界,可以分為“山東”和“山西”。盡管劃分的依據或者標準不一樣,但劃分的兩大區域基本是一致的。

函谷關有“秦關”與“漢關”之分,秦關在今河南省靈寶市函谷關鎮王垛村,后世稱“秦函谷關”,而漢關則是在漢武帝時期遷至今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城東500 米處的城關鎮東關村,稱為“漢函谷關”,又稱“新安函谷關”。此次遷移事件被后世稱為“武帝廣關”或“楊仆徙關”,其中涉及一位關鍵人物名叫楊仆,他是漢武帝時期的一位將領,家住宜陽縣南灣村。除了“南下平叛”之外,關于楊仆流傳最廣的故事是“楊仆徙關”。故事發生在西漢武帝元鼎三年(114),當時的樓船將軍楊仆,曾因南下平叛,有功不求賞,只想成為一個關中人,于是上書漢武帝,請將函谷關東移至新安縣東,漢關在“秦函谷關”東方300 余里的位置洛陽附近,這樣就可以把自己戶籍所在地包括在函谷關之內,因此也就成為“關中人”。以前秦關所在的地區,設置為弘農縣。從此之后,中國歷史上便有了秦、漢兩座函谷關。

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函谷關歷史文化景區

時過境遷,在歷史的諸多真相中,我們也只能依據歷史文獻知其片段,很多細節仍需要后人通過不斷的解讀和推斷分析,逐漸梳理和復原歷史史實。關于這則有意思的“楊仆徙關”故事,如今不少學者已經懷疑并論證了“楊仆徙關”故事的真偽,主要認為是故事中的移關之事是真,但并非因為楊仆的功勞之大,漢武帝才將移關作為一種獎勵品賞賜于楊仆,并且完成移關的所有費用,也不大可能由楊仆一人承擔。實際上,西漢時期的這次“武帝廣關”事件,并非只是針對函谷關一個關隘,而是對當時作為漢朝京畿之地的關中,在軍事布防方略上的一種拓展調整,將整個崤函之地,統統囊括入關內,從而對崤函以東的洛陽加強控制,用以防備關東地區出現變故。

自戰國時期秦國設立秦函谷關以后,與之相應的通關憑證也有具體的規定。通關憑證是一種被叫做“節”的物件,同時還要附帶“傳”同時使用,方可順利進出關卡。

與函谷關有關的歷史文化故事非常多,著名的“紫氣東來”成語典故就發生在函谷關。根據《史記》的記載,在春秋末期,曾任職東周王朝“柱下史”的老子李聃,發現當時周王室已經開始衰敗,于是沿著崤函古道,準備西出函谷關開始隱居。據說老子還未行至函谷關,就已經被當時看守函谷關的一位名叫尹喜的關令預測得知。某日清晨,尹喜出門上班當值,途經一處土臺,站立之上遠翹東方,遂見紫氣升騰,似有萬道霞光,天象祥瑞異常。尹喜高興萬分,根據紫氣東來判斷,之后必有異人將要通過函谷關,于是令人清掃官道,恭候異人到來。隨后果然得知,有一位倒騎青牛、氣宇不凡的老翁自西而東,走向函谷關門。尹喜急忙恭敬迎接相互見禮,通報名姓,得知是老子李聃,更是大喜過望。自此以后,便有了“紫氣東來”的成語流傳后世。唐代著名詩人杜甫詩句中“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的典故即來自于此。

函谷關,老子騎青牛雕像。

據傳老子在函谷關隱居逗留期間,寫就了《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之言,實乃一部充滿智慧的天下奇書。魯迅曾說:“不讀《道德經》,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蓖袪査固┮苍f他的良好精神狀態來自老子,主要歸功于閱讀老子的《道德經》,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

發生在函谷關的其他精彩歷史故事亦有不少,其中諸多是因“通關憑證”而起。自戰國時期秦國設立秦函谷關以后,與之相應的通關憑證也有具體的規定。通關憑證是一種被叫做“節”的物件,同時還要附帶“傳”同時使用,方可順利進出關卡。例如《周禮》上曾經有記載:“凡通達于天下者,必有節,以傳輔之。無節者,有幾則不達?!逼浯笠馐钦f,倘若要通行天下,當然包括關卡或關隘等重要的道路節點,必須持有通行憑證“節”,且須以“傳”作為輔助使用;若沒有這些憑證,當遇到通關檢查時,就無法自由出入。戰國時期秦國曾聘任商鞅主持變法,期間也制定過嚴格的通關憑證制度,當秦孝公死后,商鞅遭到守舊貴族的清算,被迫逃離秦國,據說行至函谷關時,因沒持通關憑證而難以出關,只能潛回秦國,最終被捕處以極刑。

中外學界函谷關“云話”老子文化國際交流。

之后,還有齊國的孟嘗君田文,曾入秦拜相,隨后又面臨危機迅疾離秦,至函谷關時正值半夜,夜間關門緊鎖,幸好在他的諸多門客中,有一位身懷公雞打鳴的口技絕活,因此憑借“雞鳴狗盜”之術,騙得看管函谷關城門兵卒提前開門,從而才快速出關,東歸齊國。這就是著名的“雞 鳴函關”故事,也是“雞鳴狗盜”成語的來源。

這些故事都與通關憑證有著直接聯系,古代對“傳”和“過所”等通行的證件管理制度相對嚴格。例如在西漢時期的《二年律令》之中,就有相關規定,出入津關必須持有節、傳等證件,否則一律不得通過。倘若違反相關法令,重者要被剁掉腳趾。而值守吏卒若未及時逮捕私自越關者,則要對吏卒判處“耐刑”(剃去兩鬢部位的頭發),或者允許其出錢以贖罪行,即“贖耐”。在越關“偷渡”的事件中,涉及的關令、關丞以及其他令史等官員,也同樣要被處罰,其規定是“罰金四兩”。

陜西潼關黃河日落

1941 年潼關街景

1941 年潼關城門樓

1933 年潼關古城

潼關:

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

古代的潼關是崤函古道的西端,由此連接西北、華北以及中原,作為要道的咽喉所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潼關位于關中平原東部的陜、晉、豫三省交界,南依秦嶺,北瀕黃河。所處地區屬于暖溫帶大陸性雨熱同季的季風型干旱氣候,光能資源較充足,熱量和降水量相對偏少;周邊地貌主要包括秦嶺山地、黃土臺原溝壑以及黃、渭河谷。黃河在此處出現了一個大拐彎,自北轉折向東流。古代的潼關是崤函古道的西端,由此連接西北、華北以及中原,作為要道的咽喉所在,其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據史料記載,在潼關城周圍發生的重要戰爭將近50 次之多,在唐代崔顥《題潼關樓》詩句中,潼關被描述為“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另外,元代張養浩途經潼關時,曾寫過一首《山坡羊·潼關懷古》,首句“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也描述了潼關雄偉險要的地形地勢。

由于目前未見到歷史文獻的具體記載,潼關設置的準確年代很難考證確認。若根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一》中記載曹操曾在潼關戰敗馬超的相關信息,可知潼關在此之前已經設置,之后曾歷經隋唐至明清等不同時期的持續修葺。在唐代,由于城北黃河河床不斷下切,導致河流水勢降落,流水逐漸不經過關隘,人們可以經過河畔自由通行,因此關城開始向北遷移。

自明朝洪武初期開始,潼關城及其周邊的軍事防御建筑自然也得到不斷地建設與完善,同時設置了潼關衛。

現在留下的關城遺址,大約始建于明代初期。所處位置地形險阻,乃控扼東西交通的咽喉所在,因此為歷代兵家倚重。

明清時期的潼關城遺址,周長大約5 千米,城的北面主要是板筑土墻,高16 米寬8 米,墻體外層有青磚包裹,再向北就是黃河。城的南邊與東南則依秦嶺山地地形起伏,設置了防守的垛口,加之潼關東面有一條禁溝,為防止由此私自越關,沿著禁溝兩側夯筑了方形土臺12 個,與潼關城連接為一體,從而由單個的軍事堡壘,構成為一個完整的軍事防御關隘體系,被稱為潼關“十二連城”。

明代比較重視軍事駐防,是歷史上修筑城墻的高潮時期之一。自明朝洪武初期開始,潼關城及其周邊的軍事防御建筑自然也得到不斷地建設與完善,同時設置了潼關衛。

潼關城城墻依山勢而建,把潼河匯入黃河的一段擴進了整個關城之內,潼河穿城而過。在此后明清時期,潼關有了一段相對較快的發展階段。

民國時期有一位美國的傳教士,名叫克勞德·畢敬士,曾在1933~1936 年之間來到我國西北地區進行考察,他拍攝了大量照片,其中不少涉及潼關的自然與人文情形,這些老照片也為我們回望近百年前的那座潼關古城風貌,留下了無比珍貴的歷史瞬間。

1938 年侵華日軍攻進山西,太原、運城等相繼淪陷,之后日軍又占領了風陵渡,隨即以此為據點,開始對河對面的潼關發動多次炮擊和偷渡進攻,甚至一直持續到抗戰末期。潼關原本作為一個內地型關隘,此時卻淪為中日兩軍對峙的前沿陣地,抗日戰爭期間的這次長時間頑強阻止日軍進攻潼關的戰爭,被稱為潼關保衛戰。

猜你喜歡
函谷關潼關古道
走古道
茶馬古道的前世今生
新莽時期“函谷關門”畫像磚研究
一路走來,一路歌——記潼關中學校長侯潤生
潼關方言的文白異讀
睢寧九女墩漢墓“老子西出函谷關圖”考
抗戰大劇《兵出潼關》
漢函谷關遺址考古 千年古關露真容
訪茶馬古道
古道興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