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博數字人 有外形也要有內功

2023-04-08 08:44《人民日報》
非公有制企業黨建 2023年2期
關鍵詞:內功文博數字化

11世紀的蘇東坡,穿越千年而來,與21世紀的年輕人暢談“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的快意。前不久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中華書局推出的全息虛擬人“蘇軾”帶來了一場跨越古今的對話。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提出,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數字化文化新體驗。近年來,虛擬數字人成為文化數字化探索的熱點。從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艾雯雯”、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文夭夭”,到秦腔藝術推薦官“秦筱雅”、數字敦煌文化大使“伽瑤”……一批文博機構、文化場館紛紛推出數字代言人,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開新的方式。

數字作舟,加速科技與創意的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動畫等技術創新,推動著數字人的創制。一方面,隨著專業制作平臺的出現,原本需要幾個月才能誕生的高精度、超寫實數字人,生產周期可以大幅壓縮至數周。數字人精致美麗的面龐、栩栩如生的神態、活靈活現的動作,可以滿足視頻、直播乃至舞臺演出、智能交互等多種文化場景的需求。另一方面,日益成熟的交互功能,讓數字人擁有更強的互動性和吸引力。比如“文夭夭”在直播講解時,口型合成準確率高達98.5%,能與觀眾有情感地對話,展現出虛擬形象“擬人”的魅力。

文化鑄魂,實現傳統與時尚的碰撞??梢哉f,數字人本身就是一本“行走的”文化指南。人們或觀外貌,或聽講述,或賞舞姿,在互動中收獲新知。與此同時,青春時尚、不失萌趣的個性設定,又為數字人注入當代審美的色彩,引發觀眾尤其是年輕人的情感共鳴。

也要看到,大量涌現的數字人中,真正能持久活躍、深度互動的并不多見。特別是在文博領域,衣袂飄飄、古風古色的畫風似乎成了“標配”,其背后是建模的同質化以及想象力的缺乏。著眼長遠,數字人發展不僅關乎技術之“形”,更在于創意含量與文化內涵之“芯”,既要有外形也要有內功。具備持續輸出深層次人文內容、講好文博故事的能力,才是數字人真正走進觀眾內心的關鍵。在此基礎上,虛擬形象進一步實現辨識度、故事性、認知力上的動態完善,從而成長為一個豐滿的數字人格。

博物館里最動人的風景,從來不是華麗的展廳、炫技的講解員,而是一件件彌足珍貴的文物,以及一道道渴望讀懂它們的目光。期待更多文質兼備、形神并茂的數字人,聚攏更多求知的期待,釋放穿透歲月、歷久彌新的文博魅力。

猜你喜歡
內功文博數字化
音樂評論家的“內功”修煉——論八項追求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廣州文博》征稿啟事
文博揚帆起航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文博學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淺談高職院校文博人才的培養
數字化制勝
“練好內功”;企業逆勢而上的秘密武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