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禪街和官園大厝

2023-04-10 08:33的然
閩南風 2023年3期
關鍵詞:古厝淑英廳堂

的然

晨起,步出君臨天下小區大門。家門口的這條“竹禪街”年頭不長,而通衢越巷,枕傍著城市核心商圈,街頭熙攘,日夜喧喧,飯店、餐館毗連,五味雜陳,如近悅遠來的王者,集聚著往來的食客……

對老漳州人來說,蔡竹禪似乎是個如雷貫耳的姓名,“竹禪街”街名即取自這位近代漳州實業家。君臨天下小區大門斜對面即是官園巷大學甲37號其舊居:閩南民居三落大厝,一座劫后余生的深宅大院。

臺風捎來了入秋天氣,在陰晴不定的涼爽中,我們行至古厝前。時近晌午,我敲開官園“大學甲37號”的大門(其實是按了木門上的電鈴),說了來意,大厝的主人施淑英便將我們讓進了屋里。

清末民初,一代名醫蔡潮初享譽漳州東廂。蔡潮初生有三子一女,長子蔡竹禪名滿閩西南,其創辦經營的漳龍汽車公司是當時閩西南唯一的交通運輸企業,支撐起福建大半個運輸干線。大學甲37號是蔡竹禪故居,俗稱官園大厝,位于今漳州市新華東路段。漳城南昌路東拓和丹霞路新辟,讓市區僅留的這一閩南民居的典范之作異彩綻放。大厝具備明清時代閩南民居的典型特色,屋宇寬敞,由三座大厝次第形成三進深宅院,前設石埕,兩側有廂房,呈圍拱之勢,是閩南民居里典型的前埕后院“三落大厝”。

深宅大院的傳奇早有耳聞,300多年了,屋宇幾經風雨,重修多次,仍舊骨格奇拔,為后人留下劫波度盡的蒼涼。三落大厝坐北朝南,“燕尾式”雙翹脊為屋頂平添神采;左右護厝有廳房27間,“馬背”屋頂顯得隱忍低調、主次關系不言自現;古厝前有圍墻、大埕,后有花園、假山。雙口鳳眼石井設于大埕東南側,已是時下難得見到的稀罕物;門廳屋頂的“三山脊”式疊落“燕尾”造型,讓拔地而起的門廳有了撲面而來的氣勢,也不乏振翅欲翔的靈動。廳堂及護厝前的大埕、天井都由青石鋪成;門框、臺基、砛坎、砛墘、巷路用材俱是花崗巖石條,廳堂的砛墘石長達7米,在城市民居中極為罕見。

蔡竹禪的人生頗多傳奇,曾任漳州市首屆人民政府副市長??姑涝瘯r,漳州人民為志愿軍捐贈飛機大炮,蔡竹禪一人認捐了近一半。1966年,蔡竹禪謝世,享年68歲。

蔡竹禪的大兒媳施淑英儼然大厝的守護者。老人耳聰目明,只是腿腳不靈、記性差了,家里有了來客,便取出本子讓人“簽到”,留下姓名電話;老人家謙細嫻靜,屬虎,以前就聽老爺子說過,施淑英是他在岳口小學念書時的班主任,這么論起來,眼前這位鶴發慈眉的阿婆還是師奶級的前輩了。

我們在大厝轉悠,享用著廳堂里的穿堂風。施淑英的男孫蔡毅立為我們泡起功夫茶,眼前的這位帥哥在郵局工作,臉龐眉眼酷似他太爺爺蔡竹禪。吃茶聊天中,我的目光不覺在廳堂里的蔡竹禪遺照和小蔡的臉面間流連,心里暗暗嘆服遺傳基因神奇。

蔡家后人托庇在祖上的余蔭里,而如今占地4畝的古厝其實并非當年大院的完整格局,古厝的后花園因為歷史原因缺了產權登記,將近1000多平米的后院已經改建,早被商家占地開發出了剩余價值。說到這事,施淑英還一再說惋惜……

大厝內遺存一石碑,碑石雖小,卻完好無損,碑文是這樣的:“七月七日日寇犯我盧溝橋,八月十三日又侵上海。經我軍痛擊屢敗,惱羞成憤,竭其海軍之力封鎖華南,卅一日以飛機轟炸漳州。因辟斯室以避無謂犧牲,藉留綿力抵抗。愿子孫毋忘雪此仇,以爭取我民族之平等自由。廿六年雙十日落成,計縻國幣千三百緡。蔡竹禪識 弟大燮書”。

從留存至今的蔡竹禪署名文獻(《漳州公路建設和汽車公司創辦與經營概況》),我們了解到,“七七”盧溝橋事變后,不久即全面抗戰,日軍占領金門,虎視廈門,當時福建省的最高學府廈門大學擬遷往長汀,蔡竹禪創辦的漳龍公司即負責將廈門大學全部設備包括科學儀器、圖書和全體師生員工一千多人運遷到閩西。這通來歷不凡的石碑印證了主人公“以避無謂犧牲,藉留綿力抵抗”的決心,石碑其實原本并不在古厝內,蔡竹禪的小女兒蔡玉衡女士曾向我回憶說:“那石碑記述的是蓋菜市街老宅防空洞的前因后果。因為那防空洞要拆毀用來蓋房子,我們把這碑拿回古厝保存?!?/p>

蔡大燮是蔡竹禪弟弟,聰明倜儻,與彭沖同為薌潮劇社成員,中共早期黨員,是彭沖的入黨介紹人,抗戰期間曾于菲律賓收集日軍情報,1949年后曾任福建省文化局副局長。

出得門來,街道熱鬧。古厝藏身鬧市里,儼然自持的鄉紳,也像洞察世情的老叟,在風云變幻前聲色不動、淡然如僧。一切俱往,留下一聲喟嘆。

猜你喜歡
古厝淑英廳堂
蔚淑英作品
兵王要飛(連載)
兵王要飛 (連載)
秋夜(1)
兵王要飛(連載)
古典藝術審美——閩南古厝特色窗格
夢中古厝
陳修俊 甘做古厝守護者
登堂入室
紅磚古厝 珍藏的記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