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幼兒建構游戲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的探索

2023-04-12 07:25徐子明
海外文摘·學術 2023年17期
關鍵詞:中華建構幼兒園

建構游戲是對幼兒極有意義的學習方式。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包含了民俗、戲曲、棋藝、茶道、中國傳統樂器、文人字畫等。這些都為幼兒園的建構游戲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能讓教育工作者從中獲取到源源不斷的靈感。在孩子喜歡的游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孩子能通過游戲,獲得傳統文化給他們帶來的愉悅感,深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了解家鄉特有的民風民俗和民間文化,能樹立文化自信,形成民族自豪感?;诖?,本文以幼兒游戲為切入點,以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公園街道中心幼兒園為例,針對目前幼兒和教師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不足、幼兒園教材中的游戲部分傳統文化知識的融入略顯單薄、家長對于傳統文化的關注度低等問題,開展在幼兒建構游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

1 幼兒園建構游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狀

本研究伊始,對幼兒園建構游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狀進行了梳理:

(1)幼兒園課程設置的現狀。通過梳理現有省編教材發現,中、大班創造性游戲中與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相對單薄,與當地有關的地方特色文化更少,且分布較為零散、不成系統。(2)教師與幼兒對傳統文化認知的現狀。通過談話、走訪發現,教師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不夠,底蘊薄弱,孩子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識不足,所知甚少。(3)家長對傳統文化認知的現狀。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發現,淄博當地家長中只有9%在孩子的傳統文化教育中參與程度較高;21%在孩子的傳統文化教育中參與程度一般;70%的家長參與程度低。僅有30%左右的家長認為應該通過各種游戲活動引導幼兒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家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比較片面,缺乏科學的指導方法。

針對當前現狀,特開展此次在幼兒建構游戲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的研究。

2 建構游戲的含義

建構游戲,是指幼兒利用各種建筑和結構材料(積木、積塑、金屬結構材料等)進行建筑構造的活動,是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在《中國學前教育百科全書》心理發展卷中將創造性游戲定義為幼兒以想象為中心,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而其中就包含建構游戲,建構游戲是學前期幼兒典型的、特有的游戲,對擴大幼兒眼界,豐富幼兒的知識,對幼兒逐步認識并體驗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各種關系有著重要意義。

3 研究在幼兒建構游戲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的意義

在建構游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極大程度地豐富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內容,加深幼兒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讓幼兒獲得身體、認知、情感,道德品質、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建構游戲活動具有很大的選擇性,幼兒有很大的自主性,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經驗參與相應的建構活動。

在參與建構游戲過程中,幼兒之間的合作會更加頻繁,他們會嘗試通過協商等形式解決游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在真實、開放的活動情景中,幼兒的社會性會得到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不斷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也會獲得極大發展,樂意在其他活動中主動表達自己的意愿。同時,游戲與幼兒日常生活聯系非常緊密,通過游戲能潤物細無聲地浸透傳統文化教育,讓幼兒了解一些文學知識、科學知識、社會常識,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對于他們今后的整個人生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4 在幼兒建構游戲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實施原則

根據教育規律,3-6歲的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要想更合理地設計建構游戲,要重視幼兒的生活經驗。在建構游戲中將本土文化融入幼兒建構游戲,不僅可以豐富游戲內容,還能讓幼兒感到新鮮感,促使他們游樂興趣。淄博市張店區公園街道中心幼兒園把淄博本地特色建筑海岱樓、齊長城列入計劃。選取具有經典性和代表性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如長城、天安門,和經典古詩詞中提到過的傳統建筑,如《烏衣巷》中的江南民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茅草屋等作為建構游戲的素材,最終形成了幼兒園獨有的建構游戲特色。

4.1 應依據幼兒身心特點,保證游戲內容的可接受度

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極其豐富,如何充分合理地挖掘傳統文化資源,是本課題予以重點關注的內容。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公園街道中心幼兒園選擇優秀的、適合幼兒的傳統文化,吸納富有地域色彩的民間文化。選取的經典的亭臺樓閣、古拙的鄉土建筑接近幼兒生活,又能開拓幼兒新的審美思路、開闊他們的創造空間。在對這些素材進行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要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需要出發,將來自生活的文化還原為生活,返璞歸真,使傳統文化具體化、感性化,使之成為能讓幼兒感知和體驗的、有利于幼兒發展的,有機的、生動的、現實的經驗體系,從而提高他們的素質,讓他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4.2 要注重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意義,關注不同方面的教育價值

要有意識地發揮民間文化資源的德育功能、審美功能、游戲功能等,從關注形式上的操作到注重對文化內涵的理解。就搭建天安門這項建構游戲而言,孩子們在搭建天安門的過程中不僅能通過觀察天安門感受到中國古建筑端莊大氣的特點,還能讓幼兒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游戲中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潛移默化的熏陶。

4.3 要貼近幼兒生活,讓游戲可持續發展

幼兒的建構游戲是建立在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基礎之上的,一些衍生出的游戲情節是幼兒對生活經驗的整合、加工、想象、遷移演化而成。所以,老師們要梳理游戲資源,規劃實施思路,多途徑豐富游戲的內容。游戲體系從低到高,依次為:接受——引起幼兒興趣,重視幼兒的全面、整體的發展;反應——引導幼兒對優秀傳統文化產生探索的欲望,能夠刺激幼兒學習的主動性,使之生發學習的內在動機;情感——能促使幼兒對優秀傳統文化生成深厚情感。同時,重視個性和諧教育,使每個幼兒的情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4.4 積極整合社區家長資源,夯實游戲的基礎和助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多來自民間,是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文化,是人民智慧的結晶。因此,整合社區家長資源,會讓游戲開展得更加順利。比如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公園街道中心幼兒園在建構游戲設計中,鼓勵家長帶領孩子去實地觀察海岱樓,了解結構,在玩建構游戲時,孩子們能抓住其主要特征,進行創造性地建構,這促使他們養成創造性思維。

5 探索出創造性游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指導策略

為保證幼兒游戲質量,本文提出了立足一個定位、探索一種路徑、實現一次蛻變的“三個一”策略。

5.1 立足一個定位:孩子在前,教師在后,給孩子更多的主動權

當前兒童發展理論指出,只有當兒童深度參與自主性學習時,學習效果才最佳。深度參與的前提是,幼兒必須對活動感興趣。兒童自己選擇的活動才能深深地吸引他們,反之,則會壓抑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游戲中,要注意放手,給孩子提供讓他們自主思考、表現的機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積累傳統文化相關知識經驗,得到成長。

首先,給幼兒自主的機會。游戲前,讓幼兒根據游戲的需要自己選擇場地,用以物代物的方式解決道具等問題,打破區域界限,從而提高他們游戲的自由度。游戲中,讓幼兒通過自主討論,解決難題、解決矛盾沖突等。游戲后,孩子自己商討整理材料、作品呈現、下一步的游戲方案等,提升幼兒能力。讓孩子充分自主,教師會發現,孩子往往可以給他們很多的游戲方向,更多的驚喜。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

其次,給幼兒思考的機會。孩子遇到困難時,努力做到“管住手,閉上嘴”,先留一點時間讓孩子獨立思考,給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例如在一次建構大雁塔的建構游戲活動中,孩子們一開始信心百倍,稱“我要建一個很大很大的四世宮保坊?!笨纱罱ù笱闼母邔訒r,下面的部分就倒塌了。這時,堅持讓孩子們通過不斷實踐,發現錯誤,思考問題,找出解決辦法,比教師直接出手幫助有意義得多。經過幾次的挫折,小朋友們想了個用膠帶粘住下層的辦法,最后終于成功了,成功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也讓他們更了解輝煌壯麗的唐文化。

最后,給幼兒表現的機會。游戲后,開展多樣化的游戲體驗分享活動,例如對話式、討論式、表征式、回放式來調動幼兒參與分享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充分表現、表達,圍繞自己的“游戲故事”進行回憶,再現游戲情景。種種游戲體驗分享活動為幼兒自我發展提供平臺,能讓他們得到全方位發展。

建構游戲結束后,很多孩子對自己建構出來的作品是很珍視的,他們不允許別人破壞自己的作品,經常欣賞自己的作品。為了鼓勵和尊重孩子,教師要好好保存幼兒的建構游戲作品,在建構區對優秀的作品進行展示,書寫評語,吸引更多幼兒參與到下次的建構游戲中來。

幼兒建構游戲后的經驗梳理和交流反思,對優化幼兒游戲體驗有很大的支持價值。有的孩子團隊合作關系好,有的孩子個體語言表達能力強、創造力旺盛,所以采取不同方式,讓孩子對游戲進行回憶和反思,讓語言表達能力強的說一說他的游戲故事,讓繪畫能力強的孩子拿著畫講一講他的游戲故事,請孩子們觀看游戲視頻,進行討論,能鞏固幼兒游戲經驗,拓展游戲方向。

5.2 探索一種路徑:求同存異,順勢而為,促進游戲深入開展

為了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融入游戲中來,游戲前要全面了解幼兒的游戲興趣和需要,可以與孩子一起準備大量材料。游戲中,提供均等的游戲機會,有針對性地進行游戲指導。游戲后共同分享游戲帶來的快樂和經驗,培養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教師要觀察各個幼兒選擇的建構游戲材料、搭建方式的不同,不斷優化游戲流程,因材施教,提高游戲設計質量,讓幼兒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

建構游戲除了觀察和感知,還需要有相關的建構技能。以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公園街道中心幼兒園為例,在海岱樓建構游戲中,整體的游戲設計就是:發放家長一封信——帶孩子參觀海岱樓——看一看、摸一摸、走一走、畫一畫——相關建構技能的知識——幼兒園創造性建構——分析、反思、改進。

5.3 實現一次蛻變:一個身份,多重角色,給孩子適宜的回應

想給別人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在指導幼兒游戲的過程中,老師要不斷地切換多重身份。當孩子迷?;蛘邲]有方向時,老師是游戲的支持者和引導者;當幼兒缺少游戲伙伴時,老師便化身參與者;當兒童不需要時,老師是游戲的觀察者和記錄者;在游戲結束時的分享階段,老師又變身成傾聽者和欣賞者?;顒又?,老師們不僅要關注游戲,而且要關注細節,學會從孩子的游戲行為中去探究他們背后的動機,從動機去分析孩子思維邏輯及動機背后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教師不僅要愛孩子,更加要懂孩子。

6 結語

本文梳理了建構游戲的含義,研究了幼兒建構游戲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的意義,及在幼兒建構游戲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的實施原則,探索出了幼兒建構游戲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的指導策略,有助于在幼兒園內創設富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環境。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幼兒能在建構游戲中獲得身心愉悅的感受,語言表達、社會交往、問題解決等能力都可在游戲活動中獲得發展。

本文系2022年度淄博市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項目“本土建筑文化融入幼兒建構游戲的實踐研究”(22ZBSKB089)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徐子明(1988—),男,山東淄博人,本科,一級教師,就職于淄博市張店區公園街道中心幼兒園。

猜你喜歡
中華建構幼兒園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建構游戲玩不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