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教融合視域下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研究

2023-04-15 19:35林偉藝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23年5期
關鍵詞:體教體校后備

林偉藝

(瓊臺師范學院 海南 ???571100)

引言

近年來,體育和教育部門在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青少年體育活動開展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對話與合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雙方在實踐層面仍然缺乏目標任務的深度統一,工作舉措協同不夠充分,有限資源未能充分共享。在發展方式上,宏觀層面上要求國家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破除機制壁壘;中觀層面上要求黨政機構轉換陳舊封閉的思維,堅持以加強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為工作目標導向;微觀層面對個人、家庭及學校提出要求,優化相應的組織路徑,為體教融合提供切實有效的發展路徑和社會氛圍。在具體舉措上,要求體育和教育部門兩個主體要實現思想融合、目標融合、資源融合。

1、體教融合的機制分析及要求

鐘秉樞教授在“從體教結合、教體結合,到體教融合”的報告中闡述了以下觀點,“在體教融合的機制中,體育和教育需要融為一體、同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新時代體教融合雖然在學術領域還沒有清晰的學術積累和研究思路,但是在國家政策層面已經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1.1、國家高度重視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關注青少年和兒童的身體健康。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不同場合下發表了一系列有關青少年健康問題的講話,可以看出,“健康第一”和“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已經成為新的時代熱詞。新時代體教融合思想的提出和《意見》的提出及審議通過,正是對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深入貫徹實施。

1.2、青少年健康問題亟需得到關注

青少年身體健康問題已經成為新時代實現國家發展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難點和痛點了。為此,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就如何加強青少年健康問題出臺了系列文件,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為新時代體教融合地提出并審議通過提供了政策基礎。

2、體教融合視域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目標

2.1、推動體育強國建設,加強多元機制建設

體育強國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競技體育肩負的使命不言而喻,競技體育改革發展的道路任重道遠。而作為競技體育的根基及體育強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近年來卻逐漸呈現出多元培養主體匱乏。例如,僅靠“三級訓練網”或學校單一的培養方式,人才輸送鏈斷裂,以致不能高效地完成為國家贏得榮譽的目標。因此,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多元化培養是必由之路,《“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也明確指出要堅持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多元培養體系。通過探索建立學校、“三級訓練網”、社會力量、家庭等多元化培養方式,使多元培養機制源源不斷為競技體育提供后備人才,為體育強國建設提供不竭動力,切實推動我國競技體育走向新時代的新征程。例如,上海市多元化培養出的多名優秀運動員,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需要,加速了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的遠景目標。

2.2、實現資源多方共享,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通過構建體校、學校、社會等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多元培養模式,可以有效突破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的機制壁壘。如教育系統設立專兼職的教練員崗位、解決運動員等級標準認定、支持社會力量進入學校等,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多元協同培養治理的桎梏,在多方資源共享的基礎上,通過調動各部門的力量,共同實現多方共商、共建、共治多元培養模式及運行機制,解決后備人才培養問題。在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體育提供人才基礎,社會力量參與并促進運動技能提升,多元培養模式可以為學生充分營造體育競技能力學習與提升的優質環境與條件,幫助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3、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存在的現實問題分析

3.1 縣區級業余體校訓練體系規模逐漸萎縮

由于資金和社會觀念的影響,導致縣區級業余體校的辦校規模和訓練水平呈直線下降趨勢。主要表現在體育項目數量上的萎縮,一般縣區級業余體校的項目以田徑為主,加上縣區級體校的運動員選拔工作做得較差,導致縣區級體校的運動員成材率低??h區級業余體校的成材率低又導致社會的認可度低,加上地方財政的限制最終使得體校的辦校規模萎縮。負責三線運動員培養任務的縣區級業余體校規模的萎縮,必將使整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體系出現問題。綜上可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整體數量的下降,是我國運動員隊伍水平下降的主要癥結所在。

3.2、學校課余訓練體系水平不足以培養人才

學校課余訓練體系一直是社會關注的重點,長期以來,學校體育教育把體育項目的普及當作自己的主要任務,并不注重提高訓練水平。訓練水平低這一現象并不僅僅出現在中小學訓練隊中,在大多數高校運動隊也是存在的。有的高校運動員甚至只是在大學掛學籍,都不在學校參加訓練,而是在省隊或者市體工隊訓練。學校運動隊訓練水平跟不上,自然也就沒有辦法代表國家出戰世界性比賽。所以,長期以來,高校運動隊和職業運動隊之間存在較大差距。以CBA聯賽為例,從2015年開始從CUBA球員中進行選秀,但CUBA球員能在CBA聯賽中生存下來的卻屈指可數。CBA聯賽的選秀現狀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學校訓練體系出了問題,耽誤了運動員的黃金訓練期。這時應該警醒,對于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的改革已刻不容緩。

3.3、競技體育后備人才文化教育保障不力

“育人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靈魂,體育作為教育的一部分,理應將此內容滲透到青少年培養過程中。所以,應當根據每個項目的運動員成才規律以及青少年身心成長發育的基本規律,量體裁衣,為每名運動員提供合適、有效的體育教育。但事實是,各級體校只注重運動員運動技能的培養和身體能力的提高,而忽視對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導致培養出來的運動員是有缺陷的,以至于在整個社會中讓體育人貼上了“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標簽?!皼]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離開教育的體育是不牢固的”,由于競技體育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淘汰率,而文化教育的缺失勢必會導致眾多被淘汰運動員和退役運動員的再就業成為巨大難題,甚至生活都成問題,這會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

3.4、體教結合與體教融合體制機制實施不力

在推進體教融合舉措的路上,需要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的攜手努力。當然,這一實施過程并不是兩大系統簡單的合并,而是目標和價值觀念統一。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不能離開學校,這是體育學界的共識。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的融合是明顯出現了問題,并沒有達到人們所期望的狀態。無論是在體教結合階段還是當前新時代體教融合背景下,體育部門的放權都是不夠的,教育部門的責任感也不夠,正因為雙方都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我國高校在招收高水平運動員時,向來都是有著明文規定,具體內容就包括試點高校必須嚴格控制招生規模,每年的招生數不得超過試點高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計劃數的1%。以足球項目為例,經過國家10年來的戰略部署,目前我國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已經達到2933所,不過,具有招收高水平足球運動員資格的高校卻少之又少,這也成了校園足球運動員的升學途徑的主要障礙。這就是體教融合體制在實施中落實不到位的表現,應該找準切入點解決關鍵問題。

3.5、競技體育人才的連續培養模式失新

探索建設既充分符合國際現代科技體育理念同時又更加符合國家現代科學教育新理念發展趨勢的適應新時代國際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多元培養模式,是當下破除學校系統藩籬、深化體教融合創新進程下的重大現實要求。

首先,學術界關于體教融合視域下的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機制重點關注仍然以青少年體育文化環境嚴重割裂、不能平衡共存的新現實為主流,體育市場和學校的運行機制以及校外體育的訓練體系平衡點難以顯現,大學校園內部的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依然是制約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的一大痛處。此外,中央領導機構的體制改革對于地方探索競技體育的人才培養思路造成迷茫,垂直機構的管理職能難度依然不小,總之思路受到很大限制;

其次,競技體育逐漸走向多樣化,越來越多的小眾項目走進奧運賽場,項目類型及項目特點出現垂直分化的特征,面對新項目,需要更新青少年運動員選拔與訓練的模式,體育與教育的融合已然成為大勢所趨。尤其是在青少年作為體育后備人才開展各類運動的過程中,體教融合則更為重要。但在實際體教融合背景下實施運動員人才培養過程時,無疑會出現各類障礙,諸如不同項目運動員選材培養周期不一致。例如,體操項目運動員,需要從兒童時期選拔并培養,十年磨一劍,在青年時期嶄露鋒芒,而籃球項目運動員培養周期相對較短;不同項目運動員的市場接受程度及商業價值各不相同;除此之外,還有群眾基礎、市場前景等因素。上述因素極度考驗體教融合同步推進工作的執行力,也勢必會對體教融合產生一定的阻礙;

最后,由于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疊加和復雜利益訴求沖突,體育、教育、社會發展之間依然存在著諸多利益障礙,在政策具體方案融合協調和具體實施等過程實施中,聯動主體責任機制尚不甚清晰,分工仍不明確,沒有具體有效務實的政策破壁的辦法。

4、體教融合背景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運行策略

4.1、深化思想融合,營造發展環境

體育的發展需要良好的社會氛圍支持,青少年競技體育的良性發展更加需要依托懂體育、愛體育、敬體育、重體育的社會環境氛圍。這就需要體育部門、教育部門、社會與家庭理解體育,正視體育對青少年社會化的重要價值,實現思想融合。

(1)改變體育部“錦標主義”的異化觀念。

在新時代體教融合的大背景下,要利用各類媒體平臺發聲,通過公益廣告、校園講座、社區大課堂、校企聯合活動等形式,充分向學校、社會、家長宣傳普及“健康第一”的理念,要使全社會理清思路,深刻認識“體育在教育中起到基石作用,沒有教育的體育是不扎實的,體育促進青少年社會化”,在教育系統中設置青少年運動員選拔、培養與管理,努力構建競技體育人才文化教育、運動技能訓練、人格培養三位一體的育人格局。

(2)改變長久以來“重文輕武”的教育觀念。

向全社會輸出“健康第一”的新時代育人理念,幫助學校、社會充分理解競技體育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教育體系的控制與管理之下推進競技體育各項工作,把運動習慣的養成納入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指標體系,擴大青少年運動員的總體基數,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要以運動技能培養與提高為目標。

(3)強化“以人為本”的理念。

凝練體育對青少年社會化的獨特意義與重要價值,把體育的意義與價值從后臺推向前臺,通過不同的平臺與渠道傳遞體育的社會價值,引起全社會廣泛而深刻的關注,改變群眾戴有色眼鏡看待職業體育的刻板印象,尊重青少年成長成才規律,以促進青少年社會化,青少年“五育”全面均衡發展作為教育的最高目標。

4.2、確立共建目標,強化機制指導

構筑以體育人平臺著眼于共同的體教融合發展目標,探索新時代背景中教育系統管轄下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運行機制,是深化體教融合,贏得國際競技體育榮譽,提升我國體育國際影響力,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必由之路。從培養目標上看,培養高水平運動員與奪冠種子選手是舉國體制下的運動員培養目標,我國也確實培養出了許多站在國際領獎臺的優秀運動員。然而時移勢易,長久以來,受“金牌至上”理念的影響,對于競技體育人才的培養目標逐漸僵化、固化、模式化,運動員培養輸送與切實需求之間出現斷層?!耙泽w育人”的教育思維模式一定要在體育教育第一線,即學校體育中找到實操方法。

作為教育的基石,身體教育扮演了基礎性角色,然而在我國的教育系統實踐中,身體教育與文化教育長期割裂且分離,“重文輕武”的陳舊觀念使身體教育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體育教育長期缺位,直接導致學校體育很難發揮真正的“以體育人”功能。因此,身體教育要主動融入到學校體育的教育過程之中,體育寓于教育,教育包含體育。通過督促學校開齊開足體育課、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設置校際-區際-市際的體育競賽等方式,使青少年上好體育課,愛上體育課,上高質量地體育好課。我國競技體育發展過程中衍生出的諸多問題都需要教育系統的協助配合,競技體育逐漸融合到國民教育體系也是大勢所趨。

4.3、促進資源共享,暢通協同培養

優化我國當下的青少年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運行機制,充分革新與融合體育和教育部門的工作,需要從新時代的國民教育背景出發,從青少年成長成才的實際情況出發,腳踏實地,實事求是,打通各項資源之間的壁壘,實現優質資源的開放共享,共同推進體教融合背景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走向新征程。通過整合體育資源,將優秀師資力量注入學校體育師資系統。各級各類學校通過人才引進政策,吸納競技體育系統中退役的、取得過優異競賽成績的高水平運動員、教練員,邀請他們擔任學校的體育老師,學校通過人才引進,設置校內體育教師技能培訓考核機制,不斷促進體育教師專項技能與授課水平的提升。

(1)全面認識體教融合的內涵,找準體育與教育的切入點、著力點。

張瑞林教授在《體教融合視域中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報告中指出,隨著體教融合政策的頒布實施,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理念、培養模式、制度保障、評價體系等均會成為研究和實踐的新課題,中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也將會更見成效。

從體教結合的提出到體教融合的提出是一次非同凡響的改革?!叭诤稀睂τ凇敖Y合”而言有了更深層的內涵,是一個由外到里進行追溯的過程,是一個將“兩個平面”變成一個“整體”的過程。本文認為融合的本質就是回歸,讓體育回歸到教育體系中。體育本身就是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部分。當體育回歸到了教育體系中,必然就會賦予其學科性,有了學科性在體育訓練中必然會提升其科學水平。有了科學的運動訓練會使學校運動隊的訓練水平得到提升,也就解決了學校業余運動訓練水平不夠的問題。未來將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納入學校教育層面上,必將帶來多方面的優勢:一是擴大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選拔范圍與整體基數;二是各個學校開始籌建運動隊會增加就業崗位,可以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教練員。

(2)消除體制下人才培養壁壘,加速“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

當前,中國的競技體育由于多種體制并存,《意見》為了消除這些壁壘,在各個領域都提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和融合目標,其中涉及了學校體育、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體育傳統特色和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體校、社會體育組織、體育教師和教練員等方面。在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方面,國家允許校外體育資源為學校體育服務;體育教師課外輔導可計算報酬;體育納入中考并且逐步提高分值;體育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高校大力培養教練員和裁判員。在青少年體育領域夯實校園競賽基礎、激勵參與選拔精英、統一等級評定標準。在體育傳統特色和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領域,將體育教育資源互通納入業余訓練體系,暢通人才培養渠道。在傳統體校方面,提高體校辦學質量、創新體校辦學機制、開放體校辦學模式??偟膩碚f,《意見》在“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中,渴望促成的是多方面互相融合的局面,大家一同來承擔起國家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責任。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教融合戰略的制定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的正確方向,是建設體育強國的必經之路。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要把握時代機遇,用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寬的視野,在推動全方位、全鏈條體教融合的同時,以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立足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全面發展,謀求前沿發展引領,開創新時代青少年體育工作新局面。

猜你喜歡
體教體校后備
“對分課堂”在體校語文課堂應用初探——以《囚綠記》為例
后備制動系統可在緊急情況下為輪胎放氣
后備母豬的選擇和培育
中國特色體教融合發展思考——對《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詮釋
中國體教融合推進的現實困境與應對策略
我國冰球“貫通化”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2019年全國體校杯足球比賽總決賽在廣東清遠舉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業余體校
體育運動學校如何落實體教結合辦學模式
業余體校擊劍訓練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