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生活化的寫作教學思考

2023-04-15 20:13劉思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響樂 2023年11期
關鍵詞:教材內容生活化教材

劉思

當前,在我國教育改革背景下,各學科教師需要全面提升授課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他們的各項能力。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教師可以巧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采用更直觀、更實際、更有趣的方式開展寫作教學,激發小學生的寫作熱情,幫助他們積累更多素材,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與寫作效率。

一、利用信息化模式開展生活化寫作教學

1.圍繞教材內容進行直觀化寫作教學

當前,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多樣,這些課文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寫作素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不過,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有限,他們很難快速理解課文內容,無法積累成寫作素材。因此,為了使學生快速投入寫作學習中,教師在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時,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展示課本中與生活相關的內容,將課本素材以最為直接的方式呈現出來。

在授課之前,教師需認真梳理教材中與生活相關的內容,然后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制作直觀的生活化寫作課件,將課文中的故事、人物、動物、風景等以圖片、影像、動畫等形式呈現出來。當正式開展寫作教學時,教師通過播放器展示課件內容,并根據寫作主題進行詳細的教學規劃。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較為直觀地了解課本內容,進而積累較多寫作素材,快速完成寫作任務,有效提升寫作效率和質量。

例如,在部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工具制作相關課件,將明清故宮、秦始皇陵、莫高窟等著名的文化遺產直觀展現出來。通過這種授課方式,學生能直觀了解我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內容,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降低寫作難度,高效進行寫作訓練。

2.運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生活素材

在學習教材內容時,雖然學生可以積累一部分素材,但對于寫作來說,這些內容遠遠不夠。而在以往的寫作課程中,由于缺少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教師無法展示更多教材以外的生活化素材,這樣就會阻礙學生的寫作學習進程,無法有效提升寫作的效率與質量,降低了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資源來拓展教學,將教材之外的內容呈現給學生。

在備課階段,教師需總結課本中的文章類型及寫作相關主題,而后根據教學需要在網絡中搜索相應的拓展素材,將更多的生活化素材保存下來。在正式進行授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工具拓展授課,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影視劇等方式,了解教材之外的生活化內容。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大量課外知識,豐富了他們的素材儲備,能夠助力他們寫出更加豐富有趣的文章;而且在觀看課外素材內容時,學生的注意力將會大大提高,可以快速掌握相關的寫作技巧,有效提升了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部編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家鄉的風俗”時,教師可利用網絡資源搜集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做月餅、祭祖先等。實際授課時,教師將這些生活化資料通過多媒體工具播放出來,并結合相應的寫作知識進行授課。這樣能使學生以最直觀的方式積累大量課外素材,有助于他們寫出更為精彩的風俗類文章。

二、開展生活化活動,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1.組織表演活動,讓學生演繹生活故事

在寫作課堂中,教師通常利用口述模式進行授課,這樣既不能展示生活元素及生活事件,也會降低學生對生活和寫作的興趣,無法調動學生主動寫作的積極性。

因此,在生活化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表演生活中的故事,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深刻理解生活中的素材內容。教師需根據教材內容或寫作主題,提前設計活動,以確保學生在表演之后可以快速完成寫作任務。在實際開展寫作教學時,教師需結合教材內容完成常規授課任務,而后將表演主題告知學生,并讓學生根據主題、寫作題目來設計生活化的表演內容。學生需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課文內容進行設計,最后完成實際的表演活動。

這樣的方式可以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通過表演活動,學生可以掌握大量素材,有助于提高寫作的整體質量。

例如,在教學部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故事新編”時,教師將學生分為四個表演部分,每個部分的學生要自行演繹出生活中的故事內容。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自行設計生活化表演的內容及臺詞,而學生在團隊中需要分配好演繹角色及臺詞,之后完成表演活動。

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充分回憶生活中遇到的人或事,并通過實際的表演,積累更多寫作素材,高效完成寫作任務。

2.通過模仿游戲,激發學生寫作熱情

筆者發現,很多學生缺少寫作興趣,究其原因是寫作課堂缺少樂趣。小學生喜歡生動有趣的事情,而寫作過程往往單調枯燥,若教師不能根據學生的興趣安排教學內容,小學生就無法投入進去。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比如開展生活化模仿游戲活動。

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具有生活化和模仿性的內容,教師在制定課程內容時,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安排模仿活動,并將活動與生活關聯起來。在實際授課時,教師需先讓學生自行研究課文,并讓每名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經驗完成模仿活動,將課文內的人物、動物、動作、聲音、事件等內容模仿出來,而后根據模仿的內容完成寫作任務。

這樣的方法有效增強了寫作課程的活躍性和樂趣,調動了學生主動研究教材內容以及寫作素材的積極性,而當學生實際進行模仿時,可以加深對生活元素的認知,能夠快速積累寫作素材,寫出精彩的文章。

例如,在教學部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把一個人的特點寫具體”時,教師可以開展模仿人物的游戲,提前將描寫人物的方法和技巧教給學生,為模仿游戲的順利開展提供技術保障,而后讓學生隨意模仿班級的同學,而其他學生猜猜模仿的人物是誰。這樣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樂趣,激發了學生觀察人物的興趣。學生在實際模仿時,對人物的觀察會更加細致,便于掌握多樣的寫人方式。

三、創建更加真實的生活寫作環境

1.在寫作課堂中展示生活化元素

在以往的寫作課中,教師缺少好的素材來源,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導致學生不能明確寫作的方向,也無法掌握寫作的相關技巧,無法進行高效的寫作。因此,教師要想提升寫作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就應當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內容。教師在進行生活化的寫作教學時,需展示更多生活中的實際元素,以此來豐富寫作課堂,讓學生可以深入理解寫作的主題。

在授課之前,教師需明確寫作的主體內容或教材內的相關內容,并收集生活中的素材,比如生活日常用品、生活中的植物等,還可以利用相機、手機等工具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正式授課時,教師要將準備好的生活元素帶到課堂中,并結合寫作主題內容進行授課。這樣的方式使得寫作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給學生帶來更多生活化的素材和寫作思路,而且通過近距離觀察生活物品,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描寫,可以提高文章質量,寫出更加豐富多彩的作文。

例如,在教學部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我的植物朋友”時,教師可以將自己家中養的花帶到課堂中,讓學生近距離觀察,同時將描寫植物的方法教給學生。這樣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積累寫作素材,幫助他們學會如何描寫植物。

2.在生活中進行現場寫作授課

在課堂中,教師開展生活化的教學并不能完全體現生活實際,學生也不能將生活與寫作進行有效融合,無法體會生活和寫作的真諦。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教師應讓學生更加親近生活,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入實際生活中開展寫作教學,讓學生近距離感受生活。

在開展寫作教學前,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寫作主題挑選合適的生活場所,并制定詳細的活動計劃。正式授課時,教師將學生帶入生活場景中,并根據設計好的內容開展教學,讓學生深入體驗生活。這樣可以使學生完全融入生活,以實現生活化教學的目標,高效完成寫作任務。同時,在生活情境中學習與參加活動,學生可以感受到生活的魅力,從而健康成長。

例如,在教學部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變形記”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到學校附近的公園,也可以帶到動物園。在授課時,教師要求學生以“變形記”為主題,隨意挑選公園或動物園的動植物展開調查研究,詳細觀察動植物的外形、特征、習性等內容,然后寫作。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更加親近生活,充分體會生活的樂趣與美好,把寫作和生活完全融合。學生在觀察動植物時,就可以積累很多寫作素材。

四、提高教學引導的實效性,培養學生寫作自主性

1.提出生活問題,引導學生的寫作思路

目前,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墒遣糠纸處熞廊粚懽魉悸?、技巧等知識直接教給學生,既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也無法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進行生活化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創設一定的生活化問題情境,通過不同的問題引導學生研究寫作技巧、文章內容、寫作思路等,鼓勵學生自主完成寫作任務。在實際授課時,教師要完成角色轉變,讓學生成為課堂主導者。還要創設問題情境,讓他們自主研究。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主體性與自主性,為學生創造更加自由的環境,同時借助生活化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能夠使學生在關照生活的同時,快速理解寫作知識點,充分鍛煉寫作思維,深刻理解寫作技巧,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部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的心愛之物”時,教師為了讓學生快速明確寫作方向與內容,可以設計相關問題,如你喜歡的物品具有什么特點,如外形、顏色、功能等,而后讓學生自主探究。這樣學生可以深入思考,鎖定自己的心愛之物,并在問題引領下從不同角度分析物品特征,快速明確寫作方向,高效創作。

2.小組合作,課后練習

現如今,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之間需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而在小學寫作教學中,課后練習是極為重要的環節,不過由于小學生的個人能力相對有限,很多學生無法找到寫作方向,也不會使用寫作技巧。因此,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寫作任務,并給他們制定具有引導性的生活化寫作題目。

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寫作能力劃分練習研究組,而后根據教學內容確定生活化研究主題,要公布各小組的分配情況以及合作研究課題。在課后,小組成員需根據寫作主題進行調查、討論、統計、分析,而后根據主題完成創作。這樣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學生寫作的自主性,通過合作的方式,學生將快速確定寫作的方向,并且通過生活化的調查與合作討論,小組成員可以掌握大量的寫作素材,學會使用不同的寫作手法,能夠有效提高寫作效率與質量。

例如,在教學部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寫觀察日記”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寫作研究小組,并讓學生圍繞日記主題進行合作調研。學生需以小組為單位,觀察生活中的人物、景物、事物等元素,并通過交流討論,總結觀察元素的特征。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掌握觀察日記的寫法,并通過觀察和合作交流,快速積累寫作素材,不斷發散寫作思維,高效完成寫作任務,提高寫日記的能力。

猜你喜歡
教材內容生活化教材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整合教材內容,為寫作教學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內容的比較及啟示
高中歷史必修與選修教材內容融通之初探——以選擇性必修一的復習課為例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