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民造福的生成前提、內容向度與實踐理路

2023-04-17 18:26俞光華尹同錄
甘肅理論學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幸福感民生勞動

俞光華,尹同錄

(1,2.南華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1)

習近平分別在黨的十九大和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1]1,“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2]。由“為人民謀幸?!钡健盀槊裨旄!?習近平深刻指明了跨入“第二個百年”奮斗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人賡續“為人民謀幸?!笔聵I,必須在思想上確立更為主動的“為民造?!庇^,同時也必須在實踐中提升為民造福的能力和水平。而進一步深切解答人民幸福何以能造、造什么、如何造等基本問題,是提升為民造福能力,實現為民造福目標的前提。

一、何以可造:為民造福的生成前提

眾所周知,為民造福的目的是實現人民的幸福。幸福在詞典中被解釋為“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歷史唯物主義者也通常將幸福視為人們在需要得到滿足后擁有舒暢心情的生活狀態??梢?人民幸福與否主要取決于兩方面因素,其一是人民在客觀上是否過著符合一定標準的“好生活”;其二則是人民在主觀上是否享有舒暢心情[3](幸福感)(1)此處以“幸福感”替代“舒暢心情”。筆者認為,此處所述舒暢心情與心理學概念“幸福感”所述快樂、愉悅、安寧、滿足、自豪、期望等良性心理體驗內容是一致的,故此,無論何種表述方式,二者要表述的內容都是相同或相似的,本文采用“幸福感”一詞加以表述和論證。?!霸谛腋W說中,經驗原則構成了全部基礎”[4]109,故而客觀生活是人民一切幸福感受的來源和基礎,滿足人民的需要則是人民享有幸福感的前提,而“勞動是滿足需要的前提”[5]。把握好這些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要素,為民造福便具備了可知的基礎,優化這些要素的結構和功能,促進人民幸福的生成與提升,為民造福便具有了可行的條件。

(一)現實生活:人民幸福的發生場域

馬克思指出,“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6]519,“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6]525?,F實生活是人的生命展開樣態,是人存在與發展的形態,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基礎和情感的來源,也是人民統一主客觀世界,追求和實現幸福的根本場域。

古漢語中,“生活”具有兩層含義?!吧敝干?、生長、生命、生計等與人“生存于世”的概念,“活”則指生命的狀態,是人如何保持生命存在的概念;“生”與“活”合在一起通常表示人如何保持生命存在?!吧睢币渤1恢袊习傩辗Q為“過日子”?!叭兆印笔亲匀贿\行的法則,“過”則要求人們能動把握“日子”,使“日子”更安寧、順暢?,F代漢語中也有“日常生活”概念,其中“?!钡母拍顝娬{規律性、秩序性?!俺U?道之紀也”(《易論》卷六,李顜),所謂“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道德經·第十六章》),意即認識和把握事物規律,才能明理,才能生活得好;不認識和把握規律,胡亂作為或肆意妄為,就會陷入危難困頓??梢?中國人所理解的幸福生活,通常是人契合自然運動規律的生命運動形態,是將自然世界與人的主觀生活聯系起來的生活狀態,是在理解和把握生活世界中獲得幸福感的生存樣態。而通過實實在在“過日子”,人民可以將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聯系起來,將自然生活和觀念生活統一起來,實現幸福生活。

在國外,人們對幸福的看法,則存在客觀幸福論和主觀幸福論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陀^幸福論者認為客觀的物質生活造就人的“好生活”,主觀幸福論者則認為人的幸福主要由個人的精神生活決定。二者將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割裂開來,將自然生活和觀念生活對立起來,實質上均囿于形而上的生活概念,讓人們生活在一個割裂的片面生活世界里而不能體悟生活,使人們談論的生活不是偏于機械,讓人毫無念想,就是偏于幻像,讓人無法捉摸。然而,人的生活世界是超越經驗主義、心理主義的真切生活世界,是跨出“彼岸生活”、虛無態度的真實生活世界。在這個世界,人既受自然生活的規制,又在受動中能動地改造生活;在這個世界,人既保持自身的存在,又享受人生的幸福;在這個世界,人的“生活和幸福原本就是一個東西”[7]??梢?人的幸福的產生,必然以包含自然生活和觀念生活的現實生活為基本前提,人民的幸福,歸根結底,只能在人民的現實生活中生成和實現。

現實生活是人民幸福的發生場域,牢牢把握住人民的現實生活,把握住實現人民幸福的基礎條件,為民造福就具備了腳踏實地的實踐基礎。

(二)滿足需要:人民幸福的生成基礎

“古往今來只有滿足需要的幸福,未有需要從來得不到滿足的幸福?!盵8]滿足需要是人民實現幸福的前提和關鍵。一方面,需要是人民追求幸福的動力。馬克思恩格斯曾明確指出,“個人有許多需要”[9]326,人是“各種需要的整體”[6]236且“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9]514。毋庸置疑,人的需要是人之為人的前提,是正常人性的體現,人生來就有需要,沒有需要的人就沒有人的幸??裳?。并且,馬克思認為人的需要是一個不斷升級的“需要的歷史序列”[10],這個歷史序列包含時間上的繼起性和層次上的擴展性。首先,人需要獲得“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6]531以維持生存,這是人與生俱來的“第一個需要”,也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其次,“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6]531,這個“新的需要”在時間上是由于“第一個需要”得到滿足而繼起的需要,在層次上則是高于“第一個需要”的第二層次的需要,包含比維持生存的基本物質需要更高的物質需要,以及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結成社會關系的需要,即人作為人,作為社會存在物的需要,也是馬克思所稱的享樂和發展需要(人類參與社會歷史生活的需要);再次,人有擺脫“異化”,“從動物的生存條件進入真正人的生存條件”[11],尋求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第三層次的需要。這三個層次需要的遞進是馬克思所指明的人的自發需要的升級規律,意即人們有對“更好生活”[12]的向往和追求,也就是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建構,不斷驅動生活樣態升級,成為人類追求幸福的動力之源[13]。

另一方面,滿足是人民實現幸福的現實前提和心理基礎。需要反映人對自身匱乏的主觀認知,幸福則反映人的主觀體驗。一種主觀認知轉化為主觀體驗,需要一定的轉化條件,這個條件就是需要的滿足。滿足是指人的需要的實現,包含滿足事實和滿足認知。滿足事實是人的需要得到實現這一客觀存在的事實,主要指自然生活的滿足,是滿足的客觀方面;滿足認知則是人們在主觀上認識到的自身需要已經獲得實現或部分實現,通常指觀念生活的滿足,即“知足”,是滿足的主觀方面?!皩τ谖覀兇嬖诘臐M足,并非是生來具有的,或者說天賜的”[4]12,而是外界條件與主觀因素互相作用得來的。人的需要在事實上得到滿足,并在主觀意識中得到“承認”,形成主觀上的“知足”,人才會在主觀上形成具有情感體驗性質的滿足感。換言之,一個人能否產生幸福感,主要取決于他是否對滿足事實有正向的認知,而不是滿足事實是否發生。舉例來說,“抓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一邊吃肉,一邊罵娘”等“幸福逆反”現象的產生,在心理層面不是滿足事實的缺失,而是對滿足事實不能產生正向認識和評價而不能使人產生滿足、滿意等幸福情感。反過來,如果人“知足”,主觀上認為自身需要已得到滿足或部分滿足,則不管客觀滿足的實現程度如何,人都可能產生滿足感。滿足事實是人的幸福感產生的現實前提,滿足認知則是幸福感產生的主觀條件。滿足事實及人們對滿足事實的正確認識和評價是人的需要轉化為幸福感的橋梁,是實現人民幸福的充要條件和必經途徑。

滿足需要為人民實現幸福提供客觀基礎和主觀認識與體驗前提,深刻認識人民的現實需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把握實現人民幸福的主客觀條件,為民造福就具有切身據要的實踐可能。

(三)勞動奮斗:人民幸福的成就保障

“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6]196,勞動是人類產生的前提,是需要獲得滿足的來源,也是人民實現幸福的保障。首先,勞動是人的類本質體現。恩格斯指出,“勞動創造了人本身”[14]550,“動物僅僅利用外部自然界,簡單地通過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變化;而人則通過他所作出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這便是人同其他動物的最終的本質的差別,而造成這一差別的又是勞動”[14]559。只有通過勞動,人才能區別于其他動物,回歸人的本質;只有通過勞動,人才能發揮人的才智,創造人類歷史。其次,勞動是滿足需要的前提,是實現幸福的手段。生產勞動是創造物質財富的唯一手段,是我們獲得生活資料的外在前提,“生活所必需的一切東西,能使生活愉快和舒適的一切東西,都是人類的勞動創造出來的”[15]11;精神勞動則是人們把客觀滿足轉化為主觀滿足和體驗幸福情感的條件,“一個受過腦力勞動鍛煉的、有修養的人,……能比一個僅有感性的人達到更加高度的快樂和內心的滿足”[15]8;并且,“生產勞動給每一個人提供全面發展和表現自己的全部能力即體能和智能的機會”[14]311,滿足人們作為有理智的生物所特有的需要。人們通過勞動生產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料,在勞動中結成基本的社會關系,同時也在勞動中實現自我,享受生活。再次,勞動也是人們體悟生活,建構美好生活需要的動力和源泉。勞動成果是滿足“第一個需要”的前提,勞動過程是創造人類現實生活的基礎,勞動工具則是引起新的需要的重要方面。只有在勞動中,人類才能認識自然,創造生活,發現本我;只有在勞動中,人類才能享受快樂,體驗生活,體味自我;也只有在勞動中,人們才會向往生活,感悟生活,探求超我。最后,創造性勞動是人的幸福感最深刻的發源地?!叭耸篱g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盵16]人的創造性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美好事情的源泉。只有通過創造性勞動,人們才能發揮自身才干,獲得全面發展,享受創造樂趣;只有在創造性勞動中,人們才能產生創新的靈感火花,產生創造性成果,豐富人類社會歷史生活,將人類生活樣態不斷推向前進。

勞動是人民獲得幸福生活的實踐前提,故而,增強人民的勞動本領,激發人民的勞動熱情,鼓勵人民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改善人民的勞動環境,改進人民的勞動狀態和勞動體驗,為民造福就擁有踏踏實實的“煙火氣”。

概言之,具體的、歷史的現實生活是人民追求和實現幸福的根本場域,不斷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實現人民幸福的基本途徑,全體人民的辛勤勞動、刻苦奮斗則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幸福的根本保證。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中,人民的生活、人民的需要及其滿足、人民的勞動均具有可知、可導、可控的歷史,因此,人民的幸福也就具有可“望”、可“謀”、可“造”的實踐基礎,為民造福也便具備了理論可能性與實踐可行性。

二、造什么:為民造福的內容向度

深刻把握影響人民幸福的關鍵要素,才能把握為民造福的內容向度,才能提升“為民造?!钡膶嵺`能力和水平。據上文分析,人民的生活、人民需要的滿足、人民的勞動是人民追求和實現幸福的基礎和關鍵要素,與之對應的“為民造?!钡膶嵺`展開向度則是民生、人民的幸福感和勞動環境。

(一)民生:為民造福的基礎向度

人民的客觀“好生活”是實現人民幸福的基礎要素??陀^“好生活”如何評價,民生是重點。民生是人民的日常生活事項,是人民“過日子”最關心、最現實的部分。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為民造福最根本的實踐抓手。

第一,民生是人民幸福生活展開的根本領域,是為民造福的基礎性抓手。民生是人民生活最基礎、最根本的利益載體,直接反映人民最本質的需要。馬克思指出,“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是人的“第一個需要”,這些東西是人民獲得“好生活”的最基礎方面,也是人民生活幸福與否的最根本保障?!靶腋!祟愐磺衅笄蟮淖罱K目的——在我們的自然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以前,是無法達到的?!盵15]8因此毛澤東也強調,“衣、食、住、用、行”等民生的基礎事項,安排得好不好是關系“人民安定不安定的問題”[17],也是關系人民快樂不快樂、滿意不滿意的問題?!耙磺锌赵挾际菬o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18],要讓全國人民都“有衣穿,有飯吃,有事做,有書讀,總之是要各得其所”[19],才能讓人民“建設自由幸福的新生活”[20]。民生關系人民的生死存亡,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直接影響人民的生活體驗,因此,關注民生、重視民生,才能抓住為民造福的根本,釋放為民造福的潛力。

第二,民生是實現人民共同幸福的普惠通道,是為民造福的普及性抓手。民生是惠及全體人民的重大利益載體,民生好壞決定人民整體生活的好壞。民生看似是人民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等“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卻是事關人民安居樂業,事關社會和諧穩定的大事;民生看似是人民求學就業購房醫療等煩心事,但卻是事關“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事關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根本利益的大事;民生看似是人民生老病死的個人事,但卻是事關民心民情,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因此,“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民生好壞事關人民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是否充實、是否有保障、是否可持續。解決好民生問題,除去人民的那些憂愁,保障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守住人民的心,才具備實現人民生活幸福的群眾基礎。保障民生,保障全體人民基本生活的可及性和均衡性,才能實現人民共同生活的共同幸福。

第三,民生是提升人民幸福水平的現實途徑,是為民造福的成長性抓手。民生的改善是人民幸福水平提升的重要前提。如前文所述,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是一個不斷升級的歷史序列,那么,提升滿足水平才能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現實出路。據亞當·斯密研究,“進步狀態實是社會各階級快樂旺盛的狀態”[21],生活持續改善時期是人們最容易獲得幸福的時期。人民幸福的不斷實現與持續提升,與民生的持續改善高度正相關,因此,改善民生是提升人民幸福水平最現實的實踐追求,保持“永續的社會經濟發展”[22],持續改善民生,才能實現人民的長久幸福和提升人民的幸福水平。

(二)幸福感:為民造福的成就向度

主觀上享有幸福感是人們幸福得以實現的基本表征。幸福感是人類在現實生活過程中基于對自身需要得到滿足的判斷和評價而產生的一系列良性心理體驗,是幸福主體實現幸福的終極體現,是衡量幸福的主觀標準,是幸福追求的最終目的。讓人民享有更多幸福感是實現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為民造福,就要不斷實現、增強和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第一,幸福感是人民實現幸福的標志。沒有人民的幸福感,就談不上人民幸福的實現??陀^的“好生活”是實現人民幸福的現實前提,但人民生活幸福與否,最終由人民的切身感受得以體現,必須由人民自身作出評價?!案杏X是幸福和不幸的媒介;幸福存在于通過感覺的媒介作用而給予我們的愉快的印象之中,不幸則是由于不愉快的印象而生的”[15]7,沒有人民對“好生活”的良好體驗和評價,沒有人民的幸福感,一切外界的努力都只是一種客觀世界的歷程,而不會轉化為人民實實在在的幸福生活。為民造福的成效,最終由人民快樂不快樂、滿意不滿意,即是否享有幸福感來衡量。將人的需要的滿足轉化為人的幸福感,是實現人的幸福的唯一途徑,無法轉化為幸福感的人的需要的滿足,不僅不是幸福生活的體現,有時還會催化人的欲望,成為社會罪惡的源泉?!白テ鹂曜映匀?放下筷子罵娘”、“一邊吃肉,一邊罵娘”等現象均說明,不能轉化為人民的幸福感的“好生活”,對幸福主體來說毫無意義。為民造福就要為人民創造更多享有幸福感的機會,就要為人民創造更多的幸福感。

第二,幸福感可通過加以引導實現。幸福感是一種經主體評價而產生的良性心理體驗,不會自動產生。滿足需要是人們產生幸福感的前提,但人的需要的滿足并不必然轉化為人的幸福體驗。就性質而言,幸福感是主觀的,通常包含人們對生活狀況的認知和評價,以及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情感體驗兩方面成分,二者相伴而生,缺一不可。認知成分是情感體驗成分產生的前提,“需要及其滿足是幸福心理的認知基礎”[23],沒有對自身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認知和正確評價,就不會有好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成分與認知成分相伴而生,是認知成分的附生物,正向的認知和評價伴生良性心理體驗,負向的認知和評價伴生不良心理體驗。因此,健全認知、理性思維和正確評價,是保障人的需要得到滿足這一客觀事實在人的主觀意識中得到積極反映,保證人的需要得到滿足后產生良性心理體驗的必要條件。完善這些條件,有助于改善人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人民的幸福水平。

第三,幸福感需要不斷創造。與需要的升級運行規律不同,人們在幸福感的研究中觀測到一條幸福感的遞減規律,即人們對同一滿足引起的幸福心理體驗隨次數增加而減少,或對某種滿足引起的幸福心理體驗隨時間推移而減弱。如吃第一個包子,感覺非常好吃,吃第二個包子,感覺味道還可以,吃第三個包子,就會感覺味道不怎么樣了,再多吃幾個,甚至會感覺惡心。同理,隨同一滿足的次數增加,產生的幸福感的數量與程度也會越來越少而低。并且,幸福感的遞減規律反過來也會影響需要的層次和水平,“人們得到一個幸福后,那么,人們對同一個或同一類幸福的渴求度就會遞減”[24],需要的減少又引起幸福感的進一步降低,如此循環,幸福感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回復到一個穩定的水平。因此,要讓人擁有長久的幸福,就要讓人不斷產生新的需要,讓人的需要不斷得到滿足,從而不斷產生新的幸福感。故此,人民的幸福不僅可以通過提供滿足去創造,而且需要通過不斷滿足新的需要去持續創造。為民造福也不僅可以通過提供滿足去實現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且需要通過不斷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去持續創造更多的幸福感。

(三)勞動環境:為民造福的保障向度

勞動是人的生存與生活得以維持的現實條件,也是人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得以滿足的可靠保障,更是人民幸福生成與升級的保障環節。創造良好的勞動條件和勞動氛圍,才能持續改善人民的生存、生活環境,夯實實現和提升人民幸福的基礎,保障為民造福落實落地落細。

第一,良好的勞動環境涵養人民的幸福生活。勞動是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實踐“陣地”,“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子都知道的”[25]。同理,任何一個個人,都要通過勞動才能實現幸福。人類通過勞動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通過勞動獲得生存資料和發展空間,通過勞動認識世界、改造自然、變革社會,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勞動是人類主動實踐創造生存物資和生活環境的唯一途徑。不勞動或無法參與勞動,人們將失卻對現有生活的把握掌控,失卻對未來生活的確定期待,失卻對幸福生活的信仰信心。為民造福就要為人民創造良好的勞動環境,才能保障人民通過勞動創造幸福生活。

第二,公平的勞動環境,是人民享有安全感、獲得感的客觀前提。勞動機會公平和勞動成果分配公平是公平勞動環境的基本特征,創造共享勞動機會和勞動成果的勞動環境,讓人民人人都有勞動機會、人人都能享受勞動成果,才能夯實為民造福的社會環境。一方面,共享勞動機會,是人民享有安全感的基礎。安全感是人格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成分,是人民心理需要的第一要素。人民通過勞動獲得生存安全、生活安全和發展安全,創造人人都有勞動機會的勞動環境,個人才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才能保障人民普遍享有安全感。另一方面,共享勞動成果,是人民享有獲得感的前提。獲得感是人們獲得某種滿足事實后產生的滿足感,反映人們的實際獲得和精神享受,是人們因得到所需而產生的幸福感,近年來也常被視為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26]。勞而少得、勞而不得是一切階級社會勞動分配的重要特征,也是給勞動人民帶來痛苦的主要根源。人們通過勞動創造幸福生活的各種條件,但只有在享受勞動過程和勞動成果中才能享有獲得感和幸福感。創造都能享受勞動成果的勞動環境,才能保障人民享有公平感、獲得感。構建人人都有勞動機會、人人都能享受勞動成果的勞動制度和勞動環境,才能筑牢為民造福的保障根基。

第三,積極奮斗的勞動環境,是人民享有更多幸福感的根本保障。良好的精神狀態是人們生活幸福的主要標志,也是人民幸福感的重要衡量指標。勞動是人民創造生活、面對生活、體悟生活、駕馭生活的首要實踐形式,每個勞動者在勞動中體現的精神狀態,深刻影響勞動者自身的心理幸福感,同時也構成整體勞動環境。如馬克思所言,“這種活動,這種連續不斷的感性勞動和創造、這種生產,正是整個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6]529。積極的勞動奮斗,不僅創造人類生活世界,而且構成人類情感世界的實踐基礎。人人都“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27]的勞動氛圍,是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建構美好理想,享受美好心境的實踐前提。培育積極奮斗的勞動環境,才能順利創造美好生活,構建更好生活理想,夯實為民造福的環境保障。

質言之,民生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基礎,實實在在的幸福感是人民實現幸福的具體表征,積極奮斗的勞動環境則為實現人民幸福提供實踐保障。故此,為民造福必須緊靠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情感和人民的奮斗環境,創造好的民生基礎、好的心理狀態和好的勞動環境。

三、怎么造:為民造福的實踐理路

人民幸福的生成邏輯表明,實現人民的幸福,就要為人民創造“好生活”,提供滿足條件,就要讓現實的“好生活”轉化為人民的幸福感,“讓人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28],幸福感的遞減規律則證明,實現人民的長久幸福,必須“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1]45。因此,為民造福就要緊緊抓住人民的現實生活,把握和引導好人民的合理需要,持續提升社會滿足能力和水平,在勞動“共建”、社會“共享”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盡量多的需要的滿足轉化為人民的良性心理體驗,才能為人民造實實在在的幸福,讓人民享有充滿“煙火氣”的幸福感。

(一)立足現實生活,持續改善民生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為民造福,要把握實現人民幸福的前提向度,立足現實生活,依托“新時代”這一歷史方位,以人民的自然生存、觀念生活為基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一步步改善民生,“讓群眾有更好教育、更穩定工作、更滿意收入、更可靠社會保障、更高水平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居住條件、更優美環境”,真真切切地持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在保障人民生存基礎上提升道德生活,在豐富物質生活基礎上追求精神生活,在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基礎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不斷構建現實的美好生活中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實現“人民的現實幸?!盵6]4。

第一,尊重人民及其生活的現實性。人民是歷史的、具體的、全面的生活承載物。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己”,“歷史什么事情也沒有做,……正是人,現實的、活生生的人在創造這一切”[6]295。任何時代都是實實在在的人民創造的,而人民的幸福與人民在創造歷史時的生存狀態密切相關,且生存狀態由人民生活的歷史環境決定,并對人民的幸福產生影響。以觀念的、假設的、幻想的“概念人”代替現實生活中的人,無法實現“現實的人”的幸福。并且,人民的生活也是現實的,人的自然生活總是與一定歷史階段的生產力、社會制度、思想觀念等結合在一起的,人們只有結合具體的歷史方位追尋自身的發展,才能獲得幸福。不關注人民所處的具體歷史方位,形而上地、抽象地談論人民幸福,不僅毫無意義,甚至還會讓幸福追求脫離現實,走向“虛幻”。中國共產黨為民造福就要回到具體的人民身上,把人民代入新時代這一歷史方位,尊重人民的現實生活需要,將人民的生命和利益放在治國理政的首要位置,在保障民生基礎上逐步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的本質”在現實中實現,而不是“在幻想中的實現”[6]3。

第二,實現人民生活的幸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29]。人民群眾如何實現生活幸福?中國人民追求和實現幸福的傳統觀念包括儒家“克己”幸福論、道家“心靈”幸福論和佛家“天國”幸福論等。儒家提倡以主體感受適應客觀環境,內求于己;道家“強調心靈的自然即為?!?將幸福寄托于“心靈”;佛家則認為人生本苦,幸福根本就不存在于人世間,只有通過“涅磐”擺脫“輪回”,進入“極樂世界”才能求得幸福[30]。中國傳統幸福論將幸?;蚣挠凇靶撵`”,或置于“天國”,然而,“心靈”與“天國”的幸福只存在于“真理的彼岸世界”,卻無法追尋到“此岸世界的真理”[6]4。從現實的物質生活中追求精神的愉悅,從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實現心靈的安寧,才能在現實生活中追尋和實現人民的“現實幸?!?。新時代為民造福,就要摒棄人民彼時彼岸的“虛幻幸?!?為人民造此時此岸的“整個文明人類的實在的、可感覺到的幸?!盵31],就要將人民生活的物質、社會、生態等環境一步步改善,將世界弄得更“美好”,實現人民“生活的幸福、團結的幸福、和平的幸福、平安的幸福、健康的幸福、藍天的幸福、精神的幸福、勞動的幸福和共享的幸?!盵32]。

第三,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質量發展是實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保障民生是維護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改善民生是提升人民幸福水平的關鍵。新時代為民造福,一是要推動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創新型、協調型、綠色型、開放型、共享型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才能使“蛋糕”越做越大,使社會公平正義更加突顯,使生活環境越來越宜居;二是要推動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馬克思主義者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追求。推進高質量發展成果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讓更多人民享受“蛋糕”紅利,能讓人民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心情越來越舒暢。三是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民生有保障,人民的安全感才更有保障,民生有進步,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才會更加充實、更可持續。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要在制度上下功夫,要完善分配制度,讓全體人民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發展帶來的好處;要健全就業促進機制,讓勞動人民都能有機會參與到高質量發展中來并保障自身的生存與生活福利;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保障基本民生,讓老幼孕殘病等弱勢群體的利益福祉得到關愛和保障;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有奔頭??偟膩碚f就是要推進幸福社會的共建共享,讓高質量發展成為民生的基礎,讓民生成為人民生活幸福的保障。

(二)提升滿足能力,循序滿足需要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為民造福,也要不斷提升社會的滿足能力和滿足水平,保持滿足事實的充分性、有序性、持續性,發揮滿足在人民幸福生成中的中介作用和能源要素作用,驅動需要的社會滿足向人民的良性心理體驗轉換,持續增加人民的安全感、獲得感、滿足感、滿意感等幸福情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

第一,提升社會滿足能力和滿足水平。滿足是幸福感生成的能源性要素,是需要到幸福感的中間環節,也是人民幸福生成與升級的核心環節。為民造福不僅要通過不斷提升社會的滿足能力和水平來持續滿足人民的需要,同時也要通過提升人民的信息處理能力來優化人民的心理體驗,使人民需要不斷實現的同時讓人民享有更多幸福感。一方面,持續提升社會的滿足能力,豐富滿足的內容,提升滿足的層次。從整體來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內容日益豐富,層次漸次提升,對滿足的空間秩序和時間次序要求也水漲船高,相應地,只有保持滿足事實的充分性、有序性、持續性,漸次改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環境,逐步擴展滿足內容,才能使人民的需要不斷得以滿足,持續增加人民的獲得感、滿足感等幸福情感。另一方面,持續提升社會的滿足水平,不斷調整滿足的方式和時序,改善幸福感生成系統的運行效率,急人民所急,供人民所需。對于人民的需要,“要分清輕重緩急、妥善解決”[33],對于影響國計民生的人民的基本需要和重大共同需要,應盡量及時充分滿足;對于人民的急難性需要,如災害、公共安全、公共衛生事件等造成的臨時性緊急需要,要即時滿足;而對于那些長期性的,需要逐步改善條件才能滿足的人民的需要,也要做好總體安排,持續創造條件分階段滿足,才能彌合人民日漸提升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二,引導合理需要,漸次排解矛盾。社會主要矛盾通常表現為人民的需要與社會滿足能力之間的矛盾,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往往需要理順人民需要與社會滿足之間的關系。一般而言,需要通常隨時間發展升級,但處于同一歷史時段,同質環境中的人民的“基本需要”大致相同,即在一定范圍內存在較為普遍的共同需要[34]。當人民的共同需要偏離人的發展規律、社會滿足能力時,偏差的需要常常被認為不合理。這種不合理一般表現為:其一,共同需要水平與現有社會滿足能力不匹配,如日本、韓國“廢宅”和“喪文化”的流行致使年輕人的共同需要低于社會滿足能力而陷入“低欲望社會”(2)參見:大前研一.低欲望社會[M].姜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陷阱;其二,個體需要與共同需要不協調,如某些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既想“錢多事少離家近”,又想“位高權重責任輕”,卻只能徒嘆“懷才不遇”。形成合理的共同需要,才能消除群體共同需要與外界環境滿足能力的沖突,才能排解個體需要與共同需要的矛盾,才能抹平個體需要與個體主觀滿足標準的差距,才能調整人民幸福生成過程中需要水平和滿足能力的關系,實現人民的幸福感不斷生成和提升。因此,為民造福一方面要關注人民的基本需要和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共同需要,引導共同需要適切社會滿足能力,消解社會主要矛盾,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個體的差異性需要,引導個體需要融入共同需要,排解人類發展與環境制約、個體需要與群體利益等矛盾。

第三,實現社會滿足向人民幸福感的高效轉化。為民造福不僅要通過不斷提升社會的滿足能力和水平來持續滿足人民的需要,同時也要通過提升人民的信息處理能力來優化人民的心理體驗,使人民需要不斷實現的同時讓人民享有更多幸福感。優化人民的心理體驗,一方面要提高人民處理正向信息和正向處理信息的能力,增進人的自我覺知,提升人民體驗幸福的能力和水平。有研究表明,使“人腦內的感情性信息與認知的高級功能相聯系”的個體的自我覺知對心理體驗的好壞“起核心作用”[35]。個體愿望和需要得以實現時,正向的自我覺知往往帶來積極情緒體驗,負向的自我覺知則常伴隨消極情緒體驗。故此,大力發展教育,提高人民的自我覺知能力,改善人民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有助于人民正向處理從外界攝入的刺激信息,將“好生活”信息轉化為積極情感。另一方面也要增加人民的良性心理體驗,控制人民的不良心理體驗程度和水平。積極情緒體驗往往“能提高人的積極性和活動能力”[36],對人的生活帶來正向、積極影響,消極情緒體驗則給人的生活造成負面影響。研究顯示,只有“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的比例控制在3∶1到11∶1的范圍內”,人才可以“處于積極愉悅而又符合現實的生命存在狀態中”[37]。因而消除那些讓人產生社會壓迫感、失落感、不公感、挫折感等不良心理體驗的因素,創造更多的“美好”生活環境,也能增加人的安全感、獲得感、滿意感、成就感等良性心理體驗,增進人的幸福感。

(三)優化勞動環境,創造美好生活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為民造福,還要優化勞動環境,營造“勞動受尊重,勞動者光榮”的社會風氣,創造良好的勞動條件和勞動氛圍,激發人民的勞動欲望和勞動熱情,逐步引導勞動成為人民生活的“第一需要”,依靠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突破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創造更好的人類現實生活平臺,持續改善人民的生存、生活環境,不斷開創人類“美好社會新圖景”[38],夯實為民造福的根基。

第一,重視勞動,尊重勞動者,處理好勞動、勞動者與人民幸福的關系。一方面,充分重視勞動,重視勞動的幸福價值。相對于勞動的經濟價值,勞動對人的幸福的影響更深入、更全面。勞動是人民幸福生成與升級的保障環節,只有在勞動中,人類才能將物質與認知結合,將經驗與心理結合,滿足各種需要;只有在勞動中,人類才能結成復雜關系,體驗愉悅心情,實現各種目的;也只有在勞動中,人類才能真正認識自然,改造自然,讓自然界與人的本質相聯系,讓自然界為人的需要服務,為人類的幸福服務。營造重視勞動、崇尚勞動、合理評價勞動價值和回饋勞動者的勞動氛圍,才能保障社會生產的順利進行,社會服務的順利開展,才能滿足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才能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才能保障人民幸福的持續生成與增強。另一方面,尊重勞動者,實現最廣大勞動者的幸福。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39],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但勞動創造了人本身,而勞動人民創造了人類社會歷史生活,沒有人民的勞動,沒有勞動人民的幸福,就不可能有全體人民的幸福。在物質資源相對短缺社會,人們對勞動成果的關注甚于對勞動者的關注,但撇開勞動者處理勞動、勞動成果及其分配問題也帶來了人類社會各種各樣影響人民幸福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就要關注勞動者,就要解決勞動倫理中關注勞動成果甚于關注勞動者本身的問題,解決滿足勞動者需要與勞動成果配置矛盾的問題,解決勞動者勞動中的主體地位問題以及勞動成果分配中的話語權問題等諸多問題。

第二,加強勞動教育,提高勞動覺悟,處理好勞動能力、勞動意愿與實現個人幸福、群體幸福的關系。首先,加強勞動教育,讓勞動成為個人致福的首要因素。勞動教育一方面能培養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增加人民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獲得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機會,為實現個人幸福積累條件,另一方面也能讓讓勞動者都參與到建設性、創造性勞動中來,在勞動中發揮才干,促進全面發展,享受參與感、安全感、獲得感和滿足感,進而產生安寧、愉悅的心理體驗,實現自身的幸福。其次,提高人民群眾的勞動覺悟,讓勞動成為人民互相造福的主要途徑。勞動能力受人的認知能力、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影響,同時也受勞動覺悟影響和制約[40]。人民的勞動覺悟程度越高,勞動意愿越高,勞動效率就越高,勞動成果和貢獻也就越大;反之,人民的勞動覺悟程度越低,勞動態度就越消極,勞動效率就越低,勞動成果和貢獻也就越小。進行勞動教育,端正人民的勞動態度,提高人民的勞動覺悟,解決“怎樣勞動、為誰勞動”問題,讓人民既有能力,又有意愿為社會共同目標奮斗,不僅有利于實現勞動者自身的幸福,也有利于實現社會整體幸福條件的積累和集聚。

第三,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處理好共同奮斗與創造幸福的關系。一方面,鼓勵共同奮斗,確保人民幸福的廣泛性和均衡性。社會主義中國為民造福是要造共同富裕的幸福?!鞍炎约旱男腋=ㄖ凇箘e人受痛苦’的基礎上,是一切剝削者的共同特點……無產階級與共產黨員就與此相反,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使別人同享幸?!幕A上?!盵41]共同富裕的幸福要求在實現人民幸福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全體人民都要在物質上共同富裕,在精神上共同幸福。共同勞動則是共同富裕的前提。人類發展的歷史證明,離開人民的共同勞動奮斗,社會將勢所難免地墮入階級分化、割裂、對立的深淵,從而對實現人民幸福帶來災難性傷害。鼓勵共同奮斗,讓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到創造美好生活的勞動中來,并且創造人人都有勞動機會,人人都能共享勞動成果的公平勞動環境,才能避免依靠部分人或大多數人的勞動奮斗來成就個人或少數人幸福的局面,才能讓勞動成為人民的本質需要,而不是謀生的外在折磨,才能讓人民在勞動中感到幸福,而不是感到不幸,才能讓人民團結起來,創造共同的美好生活。另一方面,鼓勵共同創造,確保美好生活的共同性和多樣性。創造性勞動是社會發展的源泉,是實現和提升人民幸福的“推進器”,全體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須依靠全體人民的共同創造來實現。人民的需要各有差異,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各有側重,鼓勵共同奮斗,才能在共同參與中尋找“公約數”,凝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識,鼓勵共同勞動,才能在共同行動中畫出“同心圓”,實現人民的共同利益,鼓勵共同創造,才能在共同作為中結起“齊心鎖”,推進人民的共同事業。鼓勵共同奮斗、共同勞動、共同創造,才能團結全體人民持續創造美好生活。

總之,新時代我國依然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3)馬克思原著中的歷史時代大致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馬克思已經指明和批判的時代,包括一切非共產主義的歷史時代;另一類是馬克思所設想和憧憬的時代,即共產主義時代。的根本定位沒有變,人民依靠勞動滿足美好生活需要的現實生活環境沒有變,因此,理順為民造福的生成邏輯,締造勞動致富、勞動致福的社會氛圍,不斷提升社會滿足能力,逐步提升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水平,持續滿足新時代人民不斷豐富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和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才能推進社會主義中國為民造福偉大事業的落實落地落細。

猜你喜歡
幸福感民生勞動
7件小事,讓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奉獻、互助和封禁已轉變我們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熱愛勞動
民生之問飽含為民之情
“錢隨人走”飽含民生期盼
民生銳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