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抑制實驗范式的衍變及其理論貢獻*

2023-04-18 10:55劉艷艷李國刊
心理學探新 2023年6期
關鍵詞:靶子范式研究者

秦 月,李 杰,張 禹,劉艷艷,李國刊

(1.北京體育大學心理學院,北京 100084;2.杭州師范大學臨床醫學院認知與腦疾病研究中心,杭州 311121;3.杭州師范大學心理科學研究院,杭州 311121;4.北京理工大學徐特立學院,北京 102401)

1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身邊的場景進行搜索時,對原先注意過的客體或位置進行反應時所表現出的滯后現象,這種現象叫做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IOR)現象。最初,返回抑制現象是在Posner 和Cohen的研究中發現的。研究先在屏幕上呈現三個水平的正方形占位符,兩側的占位符隨機呈現線索化刺激(邊框變粗再變細),在兩側的方框中隨機呈現靶刺激(實心小方塊),發現線索與目標之間呈現的時間間隔(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SOA)小于300ms時,靶刺激出現在線索位置時反應增快,SOA大于300ms時,靶刺激出現在線索位置時反應變慢(Posner &Cohen,1985),這就是基礎的返回抑制實驗范式。后來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線索-靶子范式和靶子-靶子范式。線索-靶子范式(cue-target paradigm,CT)將三個水平排列的方框作為目標潛在位置,線索化的方式是兩個外周位置的方框其中一個變亮,之后三個方框任意一個出現目標,兩次刺激呈現完成(Posner &Cohen,1985);靶子-靶子范式(target-target,TT)要求被試對每個刺激都要做出相應的反應,以抵消抑制性反應的影響(張明,劉寧,2007)。

IOR范式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IOR的基礎實驗范式不斷的發展和改進。研究者在基礎范式中設置了感覺運動任務以研究IOR的感覺機制和運動機制的疊加效果(Wang &Pomplun,2012)。在IOR范式中引入了圖片材料以提高生態學效度以及增加實驗的真實性(Klein &MacInnes,1999;關薦 等,2018)。在跨通道領域的研究中研究者的關注點由視聽覺靶子先后出現轉向視聽靶子同時出現(唐曉雨 等,2020;Stoep et al.,2017)。(2)將IOR范式與其他范式結合。如與Stroop任務(呂婷婷,牛盾,2015)、Go/No-go任務(劉幸娟,2012;唐曉雨 等,2020)、Simon任務(Hilchey et al.,2011;羅琴,2018)、隧道任務(范海楠,許百華,2014)等結合。(3)IOR范式在不同場景中的應用。如社會情景中的社會IOR現象研究(Welsh et al.,2005;Atkinson et al.,2018)、體育運動情景的IOR現象研究等(王新宇 等,2015)。(4)將IOR范式與計算機以外的新技術相結合。如有研究將IOR范式應用到三維虛擬現實中可以有效地解決“深度”問題(沈模衛 等,2007;王愛君 等,2017),與眼動技術的結合有助于考察視覺搜索過程中眼動神經系統的變化(Klein,1988;Wang &Pomplun,2012),與ERP、fMRI和經顱磁技術的結合有助于探究個體在完成IOR任務時的腦部神經活動特點及機制(王愛君,2016;Martín-Arévalo et al.,2019)。鑒于近年來IOR范式的研究及其在多個領域的應用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本文就上述新進展進行系統綜述,并在生態學效度提高、范式結合以及多種新技術結合等方面做出展望。

2 返回抑制基礎實驗范式的新進展及其理論貢獻

2.1 感覺運動任務(SM)的出現

有觀點認為IOR效應源自于感覺機制和運動機制(Satel et al.,2012;Wang &Pomplun,2012)。感覺機制認為,一定的時間間隔內重復出現的外周視覺刺激導致上丘腦神經元接收的視覺輸入信號減少,當靶刺激與線索刺激在視網膜上的同一位置上時,神經細胞的潛伏期長于非線索位置,出現感覺不應期。這一機制下的IOR效應通常由外源線索誘發,感覺機制的范式與Posner等人提出的傳統范式一致,稱為S任務(Sensory)(Hübers et al.,2008)。運動機制認為內源線索(中央箭頭)引起的眼球掃視動作會導致上丘腦細胞的不對稱激活,若掃視動作沿同一方向進行,則同側已被激活的構建神經元動作電位難以完全恢復時,再次被激活時所需要的刺激強度會下降,再次激活的速度更快,而當掃視動作沿相反方向進行時,驅動掃視動作的對側構建神經元激活需要的刺激強度大,激活時間較長,從而形成新的映射過程,產生IOR效應(Wang &Pomplun,2012),該任務范式將傳統范式的的外源線索刺激改為內源線索刺激,在中央占位符呈現一個有指向性的箭頭,要求受試者從中央占位符看向線索化位置(箭頭指向位置),然后返回中央占位符,此為M任務(Motor)(Klein &MacInnes,1999)。

Wang等(2012)將上述兩個任務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新的IOR任務——SM任務,即在傳統范式基礎上先呈現S任務,再呈現M任務。結果表明受試者在完成SM任務時的IOR量接近于分別完成S任務和M任務時的IOR量之和。隨后,為了探討運動機制下的IOR是否取決于眼動反應,Satel等人(2012)對Wang等人的研究進行改編,在M任務中加入聽覺線索返回信號作為新的運動任務—M’任務(即受試者先對箭頭所指方向作反應,而后出現一個聽覺線索,與此同時要求受試者的目光再次回到中央占位符并將此反應作為對聽覺線索的回應),研究結果驗證了運動機制IOR會受眼動系統的限制。SM任務的出現為IOR效應背后的感覺機制和運動機制提供了實證依據和新的研究方法。

2.2 刺激材料的豐富

隨著IOR現象研究的不斷深入,有研究開始從簡單的方框或箭頭的人工材料拓展為更豐富的材料,如跆拳道人物圖片(王新宇 等,2015)、應急圖片和風景圖片(Cao et al.,2017)。尤其是為了探討注意與情緒的關系,將帶有情緒面孔圖片引入IOR實驗范式(關薦 等,2018;楊婷,2021;張明 等,2022;Klein &MacInnes,1999;Stoep et al.,2017),并通過改變情緒面孔圖片出現的位置來探討IOR的不同效應。例如,當情緒面孔圖片只出在線索位置時,負性面孔刺激下的IOR反應時和IOR量均顯著小于正性面孔刺激(Zhang et al.,2019)。當情緒面孔圖片只出現在靶子位置時,受試者在情緒判別過程中IOR與對情緒信息的反應發生分離,表現出情緒加工的優先性(王敬欣 等,2013);內隱記憶也會影響IOR效應(吳曉剛 等,2017);不同情緒面孔識別的IOR存在差異(Baijal,2011)。當線索和靶子位置均出現情緒面孔圖片時,IOR效應出現且情緒信息的加工表現出了自動化傾向(關薦 等,2018)。圖片的引入使刺激材料更具真實性,也提高了IOR實驗中情景還原力與生態學效度,同時方便了IOR范式與其他范式、技術的結合使用。

2.3 雙通道的結合

3 返回抑制實驗范式與其他范式結合及其理論貢獻

3.1 返回抑制實驗范式與Stroop范式的結合

IOR任務與Stroop沖突任務結合可以探討定向網絡和執行功能的交互作用。以往IOR線索—靶子范式與Stroop范式結合研究中使用了簡單的色詞沖突(付佳,張明,2009)并發現IOR效應的出現使得Stroop效應減小。近期研究將Stroop任務的沖突劃分為語義沖突條件和雙沖突條件(語義沖突+反應沖突)(張陽,2011;Chen et al.,2006),語義沖突條件即字的含義和字的顏色屬于一對;雙沖突條件即字的含義和字的顏色不屬于一對,結果發現IOR效應只能使語義沖突條件下的Stroop效應減小。除此之外,研究者還在IOR靶子-靶子范式中加入了Stroop沖突色詞并將其作為外源性線索和靶子(呂婷婷,牛盾,2015),結果發現在TT范式中對認知沖突的覺察和控制導致IOR效應反轉。該類研究為主動操縱受試者對線索的認知控制程度,考察復雜任務下認知控制對注意定向的影響提供了一條可行途徑。

3.2 返回抑制實驗范式與Go/No-go任務的結合

以往在IOR實驗范式中,按照反應方式的不同,可將辨別任務分為反應/不反應(Go/No-go)任務和定位任務。其中,Go/No-go任務常用來回答靶子出現與否(Taylor &Therrien,2005)。劉幸娟(2012)使用干擾和知覺負載范式與IOR范式相結合以探討不同知覺負載水平下干擾對IOR時程的影響。實驗結合了IOR基礎范式和Go/No-go辨別任務,在無關刺激與靶子和搜索范圍同時呈現時,要求受試者搜索靶子時忽略干擾刺激(與靶子一致/不一致),對字母M(Go-trials)做反應,不出現M時(No-Go-trials)不反應。結果發現只有在低知覺負載短SOA且干擾與靶子一致時才出現顯著的IOR。研究者還在IOR基礎實驗范式中使用了跨模態外源性空間注意的內隱空間辨別任務—Go/No-go定位檢測任務(McDonald &Ward,1999)和多感覺整合的RTE(redundant target effect)任務(Satel &Wang,2012;Stoep et al.,2017)以研究多感覺整合和跨模態外源性空間注意對感知覺事件反應的影響(唐曉雨 等,2020;Stoep et al.,2017;)。例如,Stoep等(2017)在實驗中將非信息性的外源性視覺空間線索在聽覺、視覺和視聽覺靶子開始前呈現,采用Go/No-go任務,要求受試者對呈現在左或右側(Go-trials)的視覺、聽覺和視聽覺靶刺激進行定位檢測反應,呈現在中間的靶刺激(No-Go-trials)不反應,發現在雙通道分配性注意條件下視聽覺靶子不存在 IOR 效應。Go/No-go任務與IOR任務的結合為研究者在注意的研究上提供了便利。

3.3 返回抑制實驗范式與Simon范式的結合

Posner和Petersen(1990)在大量的腦損傷及腦成像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人類大腦中有三個注意的子網絡:警覺網絡、定向網絡、執行網絡。警覺網絡能夠增強對威脅刺激的警覺性(Federico et al.,2013);定向網絡能夠將視覺空間注意靈活地或者自主地定位到由感覺輸入進來的特定空間位置上(Kincade et al.,2005),如IOR任務;執行控制網絡能夠在完成目標或者解決沖突的情況下控制行為表現(Posner &Petersen,1990),如Simon任務。近年來研究者們對定向網絡和執行網絡之間的交互關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Chen et al.,2010),例如IOR任務與Simon沖突任務相結合的交互作用(Hilchey et al.,2011;Ivanoff et al.,2002)。結果表明Simon效應受IOR效應的影響,在線索化位置上的沖突量增大(Hilchey et al.,2011;Ivanoff et al.,2002;Wang et al.,2013)。這表明,定向網絡和執行網絡能夠在跨通道的注意條件下發生交互作用,這拓展了注意網絡交互作用的研究領域。

3.4 返回抑制實驗范式與隧道的結合

以往動態線索-靶子范式多采用路徑明確的旋轉運動方式分離客體與空間環境中的位置(張明,張陽,2006),后來研究者將IOR范式與隧道結合,來探究路徑不明確的IOR效應(范海楠,許百華,2014)。范海楠和許百華(2014)在動態線索-靶子范式中引入了“隧道”刺激,考察了顏色特征在單向或雙向隧道中對IOR產生的作用。單向隧道(空間位置信息明確)是客體進入隧道后只能從一條對應的出口離開;雙向隧道(空間位置信息不明確)是客體進入隧道后存在兩個出口,且每個客體從每個隧道出口離開的概率均相等,進出口不再一一對應。以單向隧道為例,實驗先在屏幕上呈現隧道和兩個不同顏色圓盤,隨后其中某一顏色圓盤先變大再恢復原狀(線索化),兩個有色圓盤同時從起始位置向隧道內運動,并從對應出口出隧道,客體開始出隧道到靶子呈現前,均被淺灰色圓盤遮擋,最后靶子呈現(隨機移除其中一個淺灰色圓盤,顯示有色圓盤,與線索化顏色相同的圓盤即為有效試次),受試者做按鍵反應。結果表明單雙向隧道中均有顯著的IOR效應。此范式拓展了對路徑的明確程度以及非空間特征在IOR中的作用。

4 返回抑制實驗范式與情景的結合及其理論貢獻

4.1 返回抑制實驗范式與社會情境的結合

社會返回抑制(Social inhibition of return,social IOR)范式是基于兩個受試者共同完成具有社會性質任務的基礎上而延展出的范式。傳統返回抑制范式是一個人完成的,而social IOR考察當該范式出現在人際交往社會場景中,如兩個人輪流對一個靶子做出反應,當前一個人作出反應后,另一人對相同位置靶子作出的反應是否會因第一人的動作而變慢。研究者們對此現象進行了考查(Welsh et al.,2005,2007),并深入探討了該現象產生的可能原因(Atkinson et al.,2014;Cole et al.,2012;Dalmaso et al.,2021;Nafcha et al.,2020;Welsh et al.,2009)。

Welsh等(2005,2007)在探討social IOR現象時令兩個受試者輪流交替完成任務,并采用了3種實驗條件:1.受試者完全看見、聽見對方的行為反應;2.通過護目鏡調節視野范圍以及佩戴減噪設備,讓受試者只看見靶子的位置;3.利用投影儀投影操縱白色方框模擬受試者同伴的反應。結果表明,當受試者遵循同伴的反應時,反應會變慢,且只有真實同伴的行為才可產生IOR現象。后續對social IOR產生的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研究,發現手臂的動作和注意定向能夠引起SIOR(Cole et al.,2012),社交線索(動作相同與否)會導致基于位置的social IOR(Atkinson et al.,2014,2018),聽覺提示傳達的同伴反應位置信息(Welsh et al.,2009)和社會互動性質(競爭與合作)不能產生SIOR(Atkinson et al.,2018)。此外,Nafcha等(2020)研究了在沒有直接觀察的情況下能否產生social IOR效應,實驗時受試者不直接觀察靶子,僅告知受試者其同伴做出反應的位置,結果發現同伴的反應位置信息足以令受試者產生social IOR。他們還發現那些認為自己是和合作者一起完成任務的受試者,會表現出social IOR效應。這一研究表明,受試者的信念是產生SIOR的重要條件。

4.2 返回抑制實驗范式與體育運動情境的結合

近年來,研究者將IOR與體育運動情境相結合以對IOR的跨情境、跨人群現象進行探討(王新宇 等,2015)。在研究跆拳道運動員IOR的時程特征時,在IOR基礎實驗范式中融入了跆拳道背景,實驗將線索和靶子改為清晰度為30幀/秒做高橫踢動作的flash動畫,以增加真實感,并要求受試者對跆拳道中位橫踢控腿動作中的左側控腿按“F”鍵,右側控腿按“J”鍵。研究發現基于跆拳道背景的IOR實驗范式在普通人群和跆拳道人群中都出現了IOR現象,從IOR的角度揭示了跆拳道運動中運員使用連續擊打動作的有效性,表明訓練和比賽中應考慮連續打擊同側及控制出腿節奏。IOR實驗范式與體育運動情境的結合為指導運動員科學開展訓練提供了重要意義。

5 返回抑制實驗范式與其他技術的結合及其理論貢獻

5.1 返回抑制實驗范式與虛擬現實(VR)技術的結合

目前對于人腦如何從二維的視網膜圖像中重構真實世界中三維客體的結構和深度位置已有很多研究,然而,對于IOR有關“深度”問題的研究及如何在三維空間中不同深度位置之間進行轉移的機制知之甚少。近年來,借助VR技術對三維IOR問題的研究層出不窮(羅琴,2018;劉艷艷 等,2022;潘鑫婷 等,2023;沈模衛 等,2007;王愛君,2016;王愛君 等,2017;Liu et al.,2021;Wang et al.,2015),該方法提高了研究的生態學效度。前人研究表明人們能夠將注意投放到跨深度的三維傾斜平面上(He &Nakayama,1995),由視差線索構造的三維傾斜平面中存在與注意有關的IOR效應(沈模衛 等,2007)。近年來,研究者開始研究基于VR技術模擬的帶有深度線索的三維空間中的IOR效應(羅琴,2018;王愛君,張明,2015;王愛君 等,2015,2017;Wang et al.,2015),研究表明IOR效應并不是“深度盲”。后續研究在三維空間中將定向網絡的IOR范式與執行網絡的Simon或Flanker范式結合,均發現了顯著的IOR效應(羅琴,2018;王愛君 等,2015;Wang et al.,2015)。

5.2 返回抑制實驗范式與眼動技術的結合

研究表明,根據動眼神經系統是被激活還是被抑制,有兩種形式的IOR。當允許眼動時,會生成基于輸出(運動機制)的IOR,而當禁止眼動時,則會產生基于輸入(感覺機制)的IOR(Hilchey et al.,2014;Redden et al.,2021;Wang &Pomplun,2012),但是對于兩種形式的IOR的出現取決于何種條件尚不清楚(Eng et al.,2017,2018;Hilchey et al.,2014)。Eng等(2017)在實驗中使用相容(目標和按鍵在同側)和不相容(目標和按鍵不在同側)任務,外源線索提示后,會出現帶有顏色的“+”刺激(紅色做不相容反應,綠色做相容反應),若線索和靶子出現在相同位置則進行相容反應,否則做不相容反應。結果發現所有任務中在相容試次中都發現了IOR效應,而在不相容的試驗中沒有IOR效應,表明基于輸入和輸出的IOR之間的分離不僅僅取決于動眼神經的激活,該研究進一步支持了與手動反應模式不同的抑制性線索效應的存在。

5.3 返回抑制實驗范式與事件相關電位技術(ERP)的結合

近年來研究者常借助ERP技術高時間分辨率的特點來研究IOR的神經基礎(Satel et al.,2019),并發現IOR伴隨著頂枕葉附近的P1、N1等早期成分的幅度有所降低(徐菊 等,2016;Li et al.,2021;Satel et al.,2013;Zhang et al.,2012),即將ERP技術與IOR的線索-靶子范式相結合可為IOR的神經活動提供有力的證據。在新近的IOR事件相關電位的研究中操控受試者對于線索的注意(Satel et al.,2013)、線索的方向(徐菊 等,2016;張陽 等,2019)以及加入干擾事件(Martín-Arévalo et al.,2014)會觀察到不同的指標成份變化。例如,在操控兩種條件(一種注意線索,一種忽略線索)線索時,發現只有線索被注意時P1的調節才能影響IOR(Satel et al.,2013)。ERP研究表明在線索化和非線索化不同位置方向靶刺激誘發的 ERPs 在 250~300ms處存在一個穩定的差異(Nd250),所以研究者采用橫向排列的刺激(Satel et al.,2014)、縱向排列的刺激(徐菊 等,2016)、垂直和水平的刺激(張陽 等,2019)來探究刺激方向位置對Nd250的影響。在實驗范式中引入干擾事件(在注視點周圍顯示一個更小的方框),發現外源線索產生的知覺檢測成本(P1)和空間選擇(N2pc)在有效線索位置上能夠對IOR產生影響(Martín-Arévalo et al.,2014)。為了借助ERP更深入的探索IOR神經基礎,研究者將實驗材料豐富化。在不同情緒面孔對IOR的影響研究中,研究者大多在線索-靶子范式和ERP設備結合中引入圖片作為線索或靶子來進行實驗。結果表明不同的情緒面孔會引起不同的ERP指標的變化,如引入正性、中性、負性面孔圖片作為靶子時,有效線索與無效線索相比P1波幅減小、N1波幅增大(王敬欣 等,2013;吳曉剛 等,2017);另外,Cao等(2017)使用應急圖片(自然災害、意外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圖片)和風景圖片為線索時,ERP結果顯示在緊急情況下右腦頂葉及鄰近腦區的P3可作為IOR效應產生機制的指標。

5.4 返回抑制實驗范式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的結合

關于IOR的時程、廣度、成分及產生的神經機制研究,研究者除了使用ERP設備外,也使用fMRI技術來嘗試識別與IOR相關的神經回路(Satel et al.,2019)?;趂MRI技術高空間分辨率的特點,研究中多將該技術應用于腦部損傷病人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的IOR現象研究中,并且新近的研究開始嘗試在加入情緒圖片、IOR與其他范式結合或IOR與VR技術結合的基礎上,在雙通道結合下的IOR、IOR范式中結合fMRI技術(王愛君,2016;Abbott et al.,2012;Dai et al.,2018)。對于普通人的研究中,王愛君(2016)在fMRI結果中發現IOR效應特異性激活雙側上頂葉皮層,Simon效應特異性激活雙側中額葉皮層,并且左側中央前回參與空間IOR和Simon效應之間的神經相互作用。在研究三維空間中遠近空間視覺加工時,他們還發現受試者在完成任務時,雙側上枕葉和頂枕聯合區是負責優先性加工的特異性腦區,且頂枕聯合區與大腦中的背側通路和腹側通路都存在著較高的功能連通性(王愛君,2016)。Abbott等(2012)在研究精神分裂癥(SP)患者在視覺任務過程中表現出注意力重定向和IOR兩方面的缺陷時,使用雙通道結合的IOR方法讓受試者根據左右耳中出現的靶子做反應,發現額頂葉網絡的特征性激活。Dai等(2018)使用fMRI觀察抑郁患者、抑郁治愈者和健康者的IOR神經基礎。實驗在線索中引入情緒面孔圖片,發現重度抑郁癥患者對所有面孔都表現出IOR效應,fMRI結果顯示這一IOR效應的產生與眼窩前額皮層(OFC)中的靜息狀態激活相關,這為抑郁癥的臨床治療提供了生物標志物。

5.5 返回抑制實驗范式與經顱磁(TMS)技術的結合

TMS技術是利用脈沖磁場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改變皮層神經細胞的膜電位使之產生感應電流,影響腦內代謝和神經電活動,近年來研究者將TMS技術與IOR范式結合探討外源性空間定向效應機制(Martín-Arévalo et al.,2019;Martín-Signes et al.,2019)。例如,Martín-Arevalo等(2019)使用線索-靶子辨別范式,在辨別任務前呈現一個非信息性的外圍線索,接著操縱中央事件(在注視點周圍顯示一個更小的方框)的有無來觀察是否存在IOR效應。受試者需要辨別字母(“X”或“O”)并做相應的按鍵反應,實驗在靶刺激出現后的135~160ms時間窗內對受試者左側上頂葉(left superior parietal lobe,SPL)施加TMS刺激,結果發現該TMS刺激使受試者對出現在線索位置的靶刺激反應加快。上述實驗和結果為空間定向效應機制的后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6 總結與展望

綜上所述,近年來,研究者們對IOR的研究有了相當大的進展。在IOR基礎實驗范式研究中,通過形成SM任務更好的了解感覺機制和運動機制的疊加效果;刺激材料的豐富化使得IOR實驗范式適用于各類相關研究,情景還原力與生態學效度不斷提高;并且多通道的結合也使得IOR實驗范式在跨通道領域的研究不斷深入。IOR除了在基礎實驗范式上得到拓展外,在范式結合、情景結合、技術設備結合中都得到了創新和拓展。將IOR范式與其他范式相結合的研究中,了解到定向網絡和執行功能網絡的交互作用、更加方便IOR范式的不同現象研究;將IOR范式與不同情景相結合,可有效探討社會環境、運動場景中是否也存在IOR現象;將IOR范式與各種儀器設備相結合,使IOR產生的神經生理機制研究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以及探討三維空間中的深度問題和注意轉移問題。

在未來IOR的研究中,研究者們可從IOR的生態學效度、與訓練結合、以及神經機制等方面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將IOR應用到更多的領域和場合,以對注意的研究上有更深入的了解:

(1)返回抑制范式生態學效度的提高。在IOR基礎范式研究中會根據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線索、靶子。最初的線索和靶子是簡單的小球等,范式單一,所以研究者對實驗材料不斷的豐富化以提高生態學效度,比如將小球替換成五角星、各類圖片等。在未來研究中還可以將線索和靶子更加形象的體現出來,比如在三維空間中使用生物來研究不同類型的生物對IOR效應的影響,借助虛擬現實通過情境再現來還原現實生活場景。此外,未來IOR的研究中更趨向于各種范式結合在各種場景中使用,現有研究將IOR基礎范式應用于社會場景、體育運動場景中,未來還可以將范式應用于射擊場景、警察訓練場景、駕駛員學車場景等等,使得IOR范式的研究更加深入,獲得更高的生態學效度。

(2)返回抑制范式與訓練的結合??梢钥紤]把IOR作為訓練干預的手段,或把其作為訓練干預效果的評價方法。將IOR實驗與長時訓練結合研究注意力的改變已經得到了一些成果,因此未來可以將短時訓練與長時訓練與IOR結合比較對注意影響、體育運動訓練對IOR效應的影響、不同負載任務訓練對IOR效應的影響等等。除此之外,IOR在認知訓練領域應用的發展也可作為未來的研究方向,尤其將其與VR技術進行結合,將IOR范式落實到生活或接近生活,通過訓練任務與IOR實驗范式的結合對注意的研究,可以幫助解釋專家和新手的差異,以及為運動員、警察、電競選手等特殊群體獲得特殊技能提供一定的指導,并使特殊疾病人群通過認知訓練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視覺搜索能力。

(3)返回抑制神經機制研究的深入。在研究IOR機制上,研究者們通常在實驗中單獨使用ERP、fMRI和TMS等技術設備。未來的研究可以考慮把多種儀器設備與虛擬現實技術結合在一起進行研究,如借助ERP和fMRI技術來考察三維空間深度位置上IOR的神經機制,以及采用經顱直流電刺激技術和真實損傷的腦損傷病人來考察三維空間深度位置上IOR的神經機制,同時可將近紅外等設備應用于IOR實驗范式中,可為IOR機制研究的提供更加便利和精確的依據,也能更好的了解人們在注意搜索時的腦部及生理變化。

猜你喜歡
靶子范式研究者
靶子
以寫促讀:構建群文閱讀教學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維
高等教育中的學生成為研究者及其啟示
孫惠芬鄉土寫作批評的六個范式
找準“靶向治療”的靶子
研究者稱,經CRISPR技術編輯過的雙胞胎已出生??茖W將如何回應?
管窺西方“詩辯”發展史的四次范式轉換
研究者調查數據統計
獨特的靶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