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23-04-18 14:59山東省青島市青西新區寶山小學楊金平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23年22期
關鍵詞:教材內容教學活動教學方法

山東省青島市青西新區寶山小學 楊金平

一、保證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重要性

小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語文學習能力,其閱讀理解能力與題目分析能力才能有所進步,其在其他學科上的學習才能更加順利。語文是一門具有較強工具性質的學科,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學習語文知識、培養語言能力對學生有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調查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在學生時代有著較好的語言學習能力,其在成年后通常會具備更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與較高的情商,其全局意識與人際交往能力也會更強,更容易受到身邊人的認可與肯定,其更能在社會中彰顯自身價值。

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仍有完善空間

當前我國正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但是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做到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尚未適應當前階段的教育形式,沒有跟隨時代發展腳步完善自身教學理念,仍遵循傳統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沒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與發展需求創新教學模式。這種情況就會導致語文課堂充斥著枯燥沉悶的氛圍,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有效激活,其注意力難以實現長時間集中,其學習效率與學習效果自然無法得到保障。與此同時,這樣的教學模式也限制了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發展,無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與思維拓展能力,為學生的成長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二)教學方法仍有創新空間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受到傳統教育理念影響較深,仍采用“教師在講臺上專心講課,學生在課桌前認真聽講”的傳統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認為自己只要講好教材中的知識點,就能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實現自身教學目標。這種較為落后的教學方法會導致語文課堂缺乏必要的開放性與互動性,無法保證學生的參與度與學習進度,無法激活學生的學習欲望。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適當創新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營造活躍歡快的教學氛圍,以此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索欲望。

(三)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應成為開展教學活動的最高指導理念與核心宗旨。但是部分教師沒有做到這一點,沒有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將自身放置在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指導者這一正確位置,而是將自己放在了教學活動主導者、支配者的位置,這顯然是不符合當前階段學情的。教師應當結合實際情況放低姿態,通過適宜的溝通交流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發展需求,結合學生需求為其營造和諧高效的學習氛圍,保證教學內容具有啟發性與針對性,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其后續個人成長發展打好基礎。

三、解決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的對策

(一)教師完善自身教學理念與模式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自身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提高自身教學研究能力與教學設計水平,切實了解學情,選擇與學情相適配的教學模式,以此起到“對癥下藥”的作用,為教學效果提供保障。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學生學習情況與學生發展需求制作調查問卷,并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分發給學生,也可以與每一位學生進行平等交流,以此了解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個人興趣愛好、希望學習的內容、希望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等信息。之后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情況制訂兼具針對性與實效性的教學方案,以此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小學階段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較弱,在閱讀教材內容和表述語言文字時經常會出現表述進程緩慢、詞不達意的情況。這種情況就阻礙了其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的提升。這時教師需要以“逐層遞進,循序漸進”教學理念為指導,激活學生對閱讀和表達的興趣。

以《呼風喚雨的世紀》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問題引導方法開展教學活動,激活學生的閱讀與表達興趣。教師需要深化自身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將文章分為數個部分,在每個部分為學生設置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等到學生找出問題并表述出來后,再讓學生自行探尋下一個問題的答案。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幫助學生快速進入閱讀狀態,激活學生的閱讀興趣,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與文字表述能力。

(二)教師創新教學方法

當前階段我國信息技術水平發展迅速,不同種類的信息技術與互聯網設備設施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因此教師需要深化自身對信息技術的認識與理解,提高自身對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掌握程度,依托其創新教學方法,以此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可以提前在互聯網上為學生下載與教材內容、教學目標相關的動畫短片或影像資料,將其作為教學材料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給學生觀看,以此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強化課堂的開放性與趣味性,引導學生深刻認識相關理論知識。

眾所周知,敢于質疑且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其個人學習道路會更加平坦,腦海中也能儲存更多的知識。因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敢于并善于提出質疑,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應當及時分享出來,以此幫助學生打牢語文知識的地基。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較為旺盛,容易對新鮮事物產生探究欲望。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征開展教學活動,可以依托多媒體教學設備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轉化為趣味橫生的影像資料,帶領學生就影像資料內容進行理解與分析,并引導提出與內容相關的問題,與學生共同討論探究問題的答案,以此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與質疑精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敢于提出問題的學生和積極探究問題答案學生予以肯定與鼓勵,以此起到示范作用,激活學生的質疑心理與探究欲望,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在參加學習活動與探索活動的過程中收獲滿足感,以此進一步強化其學習欲望與探究精神,為其學習能力的提高與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打下堅實基礎。

(三)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重視推動學生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與教學目標為學生構建適宜的問題情境,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索,以適宜、豐富的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就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探索與討論。不同學生在學習領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在設置分組時教師需要保證每一個學習小組內都同時存在學習態度端正積極的學生和學習態度相對散漫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和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語文學科基礎水平較高和基礎水平相對較弱的學生,以此保證課堂的紀律性與組織性,推動一部分學生感染其他學生,幫助其快速認識到自身在學習方面存在的不足與缺點,在其他學生的幫助下加以改進,保證其學習效率與質量。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指導者與協助者的職能,親身參與到各個小組的探索與討論活動中去,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與幫助,避免出現學生因無法完成學習任務而產生負面情緒的情況。

以《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為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先為學生預留幾分鐘時間閱讀教材內容,之后科學地設置學習小組,為學習小組設置諸如“為什么作者認為小興安嶺很美?你認為小興安嶺美在何處?”等學習任務。之后引導不同學習小組的成員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等形式探究問題的答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參與到不同小組的討論中,鼓勵每一位學生將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分享出來,并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引導與幫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以學生的成長發展為中心,以新課程改革內容為導向,提高自身對現代教育資源的運用能力,創新自身教學方法,為學生帶來質量更高、形式更加豐富的語文課堂教學,以此提高其學習效率與質量,充分挖掘其潛能,為其成長發展保駕護航。

猜你喜歡
教材內容教學活動教學方法
整合教材內容,為寫作教學提供更多方向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內容的比較及啟示
高中歷史必修與選修教材內容融通之初探——以選擇性必修一的復習課為例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關于高職院校國學教材內容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