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對小劇種進行保護與傳承的實踐
——以德安潘公戲為例

2023-04-18 18:12廖珊珊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劇種戲曲文化遺產

廖珊珊

(九江職業大學,江西九江 332000)

傳統戲曲是中華民族情感的載體、精神的家園,是我們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證,是歷史變遷的活化石。但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加之外來文化的影響,許多有歷史文化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特別是一些地方小劇種更是存續困難,已經到了滅絕的邊緣,因此小劇種的保護工作迫在眉睫。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高校的基本任務之一,地方高校應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為地方戲曲傳承與保護貢獻應有力量。

一、小劇種潘公戲概述

德安縣地處江西省北部,南潯線中段,東接廬山市,西毗武寧,南鄰永修,北接瑞昌、柴桑。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德安縣桂、李、陶、胡四大家族共十二個村莊均要舉行花棚會,白天游春、祭祀,晚上演出潘公戲,歌舞安康,慶賀新春。德安潘公戲也稱布帳儺,又名太公戲,主要包括杖頭傀儡與面具化妝兩種表演。潘公戲保存了唐代的音樂,宋代的雜劇、街市的傀儡歌舞,是宋代肉傀儡的遺存。它有完整的文學劇本、原始的表演形式,以及珍貴的傀儡造型和古樸的戲劇面具,是一份極其難得的原生態文化遺產,對于認識宋金時期的演劇風貌和中國戲曲發生發展的歷史衍變,有著活性與靜態的雙重文化價值。2011年,潘公戲憑借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潘公戲是江西北部丘陵山區祭祀文化活動的寶貴資源,主要以當地觀眾為服務對象,在農閑和節假日時免費演出。潘公戲曾在經濟較落后、教育資源較匱乏、其他娛樂形式較單一的德安農村地區發揮過積極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以類似自娛自樂的形式滿足了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潘公戲沒落的原因

隨著農村的空心化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我國許多小劇種都面臨保護與傳承的問題,瀕臨失傳的風險,潘公戲也不例外。潘公戲的沒落有著與其他劇種同樣的原因,也與其自身特殊性有關。

(一)共性原因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理念、消費觀念、藝術追求、審美情趣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而正是這些變化使得傳統戲曲失去了生存的沃土。一是農村地區的大多數青年人離開家鄉外出打工謀生,鄉村人口數量日益減少,看戲的人越來越少,小劇種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劣;二是在沒有報酬的情況下,要尋找一個合適的傳承人變得越加艱難;三是技藝不得傳給外人的傳統保守觀念讓想學戲的人又學不了;四是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人們的審美情趣發生了變化,年青人接受不了慢節奏的老戲曲。當下傳統地方戲曲生存發展普遍面臨著諸多困境:專業院團上臺表演人員年齡老化、劇目創新不夠、市場生命力不強;基層和民營地方戲劇院團經費緊張、無表演場所。以上種種原因導致部分流傳于民間的地方特色傳統劇種出現無傳承人、瀕臨消失等情況。

(二)自身原因

潘公戲的沒落也有自身的原因。一是表演難度高,比較難學。潘公戲是唯一現存宋代肉傀儡的遺存,所有傀儡都由肉身(人)來扮演,這就提高了戲曲表演的難度,更考驗表演者的功力。二是面具圖案復雜,制作難度高。潘公戲演員頭戴的儺面具(鬼臉殼)是用實木雕刻的各種人頭像,面具圖案相當復雜,制作工藝要求極高。作為儺戲中重要道具的儺面具,同樣面臨制作的傳承難題。三是劇本演出時間較長,難以完整傳承。傳統的潘公戲一場戲要唱好幾天,但是由于演員演出時間難以掌握,觀眾也難以長時間觀看?,F代儺戲不僅在表演場所、道具、燈光等方面有所變化,在受眾、程式、禮儀及其內在精神方面也產生了變化。這種改變,無疑對潘公戲的完整傳承是不利的。難學、難唱、難懂、難演,導致古老的潘公戲出現萎縮、滑坡的趨勢,嚴重威脅著它的生存與延伸。

三、小劇種保護的路徑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的傳統戲曲,是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如何做好優秀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瀕臨滅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劇種,已成為當下人們需要深入思考又亟須解決的問題。當前,我國對傳統戲曲的傳承與保護,主要有如下幾個層面的支持。

(一)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

戲曲藝術的發展,既需要有穩定的演職人員隊伍,也需要有必備的場所設施,更需要有廣大熱愛戲曲藝術的觀眾。遺憾的是,很多地方戲曲都不具備這些條件。面對新時代我國戲曲藝術的發展困境,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支持戲曲傳承發展若干政策》,出臺了一攬子激勵政策,明確提出要“健全戲曲藝術保護傳承工作體系、學校教育與戲曲藝術表演團體傳習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完善戲曲藝術表演團體體制機制、戲曲工作者扎根基層潛心事業的保障激勵機制,大幅提升戲曲藝術服務群眾的綜合能力和水平,形成全社會重視戲曲、關心支持戲曲藝術發展的生動局面”〔1〕。國家設置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縣級以下(含縣級)轉企改制國有戲曲藝術表演團體和民營戲曲藝術表演團體,在購置和更新服裝、樂器、燈光、音響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地方政府借助“百姓大舞臺”“送戲下鄉”等平臺向民間劇團采購演出服務,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地方戲曲的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盡管國家近年來加大了對包括傳統戲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但由于小劇種數量多,而地方政府財力又有限,地方小劇種的傳承與保護仍然“路漫漫其修遠兮”。

(二)學校人才培養的支持

學校是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陣地,而藝術類院校,特別是戲曲學校則是戲曲教育、傳承和保護的主陣地。很多藝術類學校依照《教育部關于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的通知》文件精神,通過建設以傳承項目為主打的傳統戲曲工作坊,組織開展有關傳承項目的系列主題活動和現場實踐體驗活動,在學生中傳承傳統戲曲。利用基地建設豐富的師資與課程資源,輻射帶動當地中小學校和社區,開展基于傳承項目的傳統戲曲藝術普及活動,不斷擴大覆蓋面和受益面〔2〕。戲曲學校理應是傳統戲曲的主要傳承者和保護者,但是目前我國各地的戲曲學校通常開設在全國或者區域影響比較大的劇種課程,而小劇種的傳承任務基本由地方公辦劇團或民間劇團承擔。因此,戲曲職業院校要主動承擔起傳承和保護傳統戲曲的工作職責,加強與地方戲曲藝術表演團體、地方非遺保護單位的合作,通過“政校企”合作,借助劇團等“外力”的支持在校園開設小劇種課程。戲曲藝術歷來采用以戲帶功、口傳心授的教學方法,戲曲學??赏ㄟ^引進地方戲曲傳承人的方式,以大師工作室為平臺,培養對傳統戲曲有興趣的學生。

(三)社會層面的多形式支持

保護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政府要積極引導民間企業、社會團體進入戲曲藝術的保護領域,鼓勵民間資本對傳統戲曲等非遺文化進行保護性開發和利用。企業、社會團體可以通過興辦實體、資助項目、贊助活動、提供設施、建立專項基金等形式參與扶持地方戲曲的傳承發展。文化學者要深入開展傳統戲曲教育教學研究,為中華傳統戲曲教育教學提供理論基礎和學理支撐。藝術家們要為保護非遺文化做出表率,帶動群眾學習戲曲非遺文化,用自身主動參與的形式來承擔起傳統戲曲的傳承和保護工作。例如,北京舞蹈學院郭磊教授秉承原汁原味地展現儺舞文化內涵與精神態度,多年實地搜集江西南豐儺舞素材,研創舞劇作品《儺情》,把儺舞從民間推向舞臺,使古老儺文化在當代多元的藝術語境中得以表達,帶領當代人走進儺舞中人與神對話的精神世界,實現了儺文化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江西省舞蹈家協會主席劉永紅舉辦舞蹈講座《非遺舞蹈——文化傳承的密電碼》,介紹傳統舞蹈以及江西舞蹈發展的現狀,倡議人們要保護非遺文化,自覺參與戲曲保護的行列。只有形成全社會參與、多元化支撐的良好態勢,我國傳統戲曲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發展。

四、地方高校保護德安潘公戲的實踐

江西省德安縣早在2009年就著手申請潘公戲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制定了潘公戲五年保護規劃,建立了潘公戲傳習所。但由于推廣力度不大、專項研究也不到位、專門人才缺乏,因此潘公戲的保護傳承還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九江職業大學以傳承、發揚、研究地方文化為己任,與地方戲曲保護主管部門攜手共建潘公戲研究和保護體系,為潘公戲的留存和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一)建團隊,共同開展課題研究

作為地方高校,九江職業大學主動承擔傳統文化傳承保護職能,和德安縣文化館、潘公戲傳習所攜手組建研究團隊,共同申報潘公戲保護與傳承研究課題。課題組成員既有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一線舞蹈教師和美術教師,也有德安縣文化館館員,同時聘請地方歷史文化研究領域的專家作指導,為課題組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人才保障。課題組從梳理潘公戲的變遷史、發展史入手,深入考察潘公戲所處的地理位置、分布地區、民俗民風、歷史淵源,深刻把握與劇種有緊密關聯的地域人們的生活形態、文化性格、心理經驗情感方式等,為后續研究奠定基礎。以德安潘公戲傳習所、德安文化館為基地,課題組多次深入地方,搜集、整理文獻資料,和傳承人、老藝人進行溝通和座談,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學校課題組成員多次拜訪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的專家,聽取專家們關于如何傳承和保護區域優秀傳統文化的洞見。

鑒于課題組中兼有舞蹈與美術兩學科教師,因此課題組把潘公戲的舞蹈和面具傀儡作為研究的重點,開展學科融合研究。在美術學科的靜態美和舞蹈的動態美有機的融合之中,舞蹈成為美術展示的載體,美術反過來使舞蹈表達更加生動,從而實現優勢互補。

(二)引進來,傳承與發展潘公戲

為更好促進非遺文化進校園,讓師生學到原汁原味的潘公戲,學校采取引進來的方式,讓潘公戲傳承人走進校園,面對面授課。

1.開設專題講座。學校邀請德安潘公戲老藝人來學?,F場講座,傳授潘公戲基本常識和舞蹈動作。講座采用“動靜結合”的形式——既有理論知識的講解,也有學院舞蹈專業學生現場表演,為講座所提到的不同舞蹈動作作演出示范,并邀請在座觀眾參與。教師也一旁講解不同戲曲的基本手位與動作。臺上臺下互動,現場氛圍熱鬧活躍。通過聆聽講座,學生了解潘公戲作為地方儺文化,它的唱詞很好地保存了當地語言特色和地方文化傳統。潘公戲獨特的表演內容、表演形式和悠久的歷史讓學生倍感自豪。

2.成立大師工作室。2014年,教育部發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提出“鼓勵民間藝人、技藝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參與職業教育教學。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雙向進入’機制,設立技藝指導大師特設崗位,鼓勵有條件的職業院校成立大師工作室”〔3〕。學校邀請潘公戲傳承人來校成立大師工作室,開設潘公戲表演課程,向學前專業教師和學生傳授潘公戲演唱技藝。教師通過學習并模仿老藝人的表演,把握潘公戲的精髓,總結潘公戲的表演特點、表演形式、舞蹈特點、文字特點和音樂特征,然后在此基礎上提煉本土文化課程資源,并以試點的形式投入課堂教學,不斷摸索和嘗試新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小劇種之所以不被傳承,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能與時俱進,不能滿足審美日益提高的觀眾,才逐漸被冷落被遺忘。舞蹈教師在老藝人的指導下,以現代人的視角挖掘潘公戲的精髓,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制作了一幕幕潘公戲片段,并將其融入舞蹈課程教學之中。傳統戲曲只有以一種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沒有接觸過戲曲的大學生們都能看懂,才能得到當代人的喜歡,才能得到延續和留存。

(四)走出去,向社會宣傳潘公戲

九江職業大學學前教育專業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不僅擁有優良的師資、優秀的教學傳統和悠久的文化底蘊,還在市內擁有十多處實習實訓基地。多年來,學前教育專業先后將區域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剪紙藝術、扎染藝術和采茶戲引入學前課堂,讓幼兒在創造美、感受美的過程中,在心中播下保護和傳承非遺的美好“種子”,增強幼兒的民族認同感、自豪感。

自2020年以來,九江職業大學學前教育專業借鑒以往成功經驗,將潘公戲引入專業實踐基地——本校附屬幼兒園、九江市中心幼兒園。為了讓古老的戲曲能被小朋友喜愛,課題組將戲曲與游戲相結合,讓幼兒在游戲與舞蹈、音樂、美術的交匯中接觸儺文化,感受古老戲曲之美、儺文化之美,從而在幼兒心中埋下傳統文化的種子。此外,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師還帶領學生到社區義務表演潘公戲片斷,宣傳地方非遺文化,增進市民對地方傳統文化的了解,激發他們對地方傳統文化的熱愛。

地方戲曲是地方文化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寶貴資產,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這些地方小劇種,保護好地區的文化生態,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際社會文明對話的必然要求。在堅定文化自信的今天,將古老的地方戲曲引入大學校園,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推陳出新、活態保護,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內涵,而且彰顯了高校文化育人特色,更加體現了高校的責任擔當。

猜你喜歡
劇種戲曲文化遺產
與文化遺產相遇
戲曲其實真的挺帥的
“秧歌”的戲劇化與“劇種”定型
《中國戲曲劇種劇種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論戲曲批評的“非戲曲化”傾向
亂譚小劇種
《中國小劇種的搶救與研究》序
《文化遺產》2016總目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