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富裕背景下科技特派員服務浙江鄉村振興策略研究

2023-04-19 08:45堅,許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特派員共同富裕農民

沈 堅,許 燦

(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浙江 紹興 312088)

0 引 言

共同富裕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當前,縮小城鄉差距是我國真正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方面全面振興鄉村。浙江省作為“共富鄉村”的先行者,自2003年“千萬工程”啟動以來,以農民最迫切的需求為抓手,以城鄉一體化為主線,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因地制宜地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在鄉村振興上進行了先行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全國其他省份的鄉村共同富裕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科技特派員作為人才資源重要組成部分,對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動能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1]。1999年2月,福建省南平市下派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員,開創先河。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在《求是》雜志發表署名文章《努力創新農村工作機制—福建省南平市向農村選派干部的調查與思考》,推動科技特派員制度在全國施行。2003年開始,習近平同志率先在浙江省對科技特派員制度進行了系統謀劃,在全省范圍內從科研單位、高等院校選派科技人員到農村擔任科技特派員,扎根實地、廣泛服務“三農”。到2023年,20年來歷屆浙江省委、省政府持續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形成了“1333”的工作體系和浙江標準、經驗,在服務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中取得了較好成效,成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一項重要和有力的舉措。

研究表明,科技特派員制度對促進農業生產力的變革和發展,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經濟體系具有積極作用[2],特別是對欠發達地區而言,科技特派員可以有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3]。有學者以高職院校為角度,表明科技特派員可以促進鄉村振興中產業、行業高質量發展[4]。隨著科技特派員制度在全國各地的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已然成為鄉村振興的科技生力軍,為推進共同富裕進行了成功的探索。因此,在積極推進共同富裕之際,通過對浙江省科技特派員服務鄉村振興策略進行研究,具有現實意義和作用。

1 科技特派員在共富鄉村建設中的成效

共同富裕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我國還有近5億農村人口,城鄉在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等方面存在著非常明顯差距,是均衡化發展中不可小視的社會問題和關系國家全局發展、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的根本問題。只有提高農民的收入,才能帶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而農業科技人才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撐力量。

1.1 科技特派員在共富鄉村建設中的作用

20年前,習近平同志親自擘畫了浙江率先開啟省域現代化先行的“八八戰略”,在浙江打造“千萬工程”和試點科技特派員制度??萍继嘏蓡T制度通過技術下鄉、人才下沉,直接對接“三農”、服務“三農”,推動農業科技由傳統向現代化轉變,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農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

浙江是全國“共富鄉村”的生發地[5],20年奉行習近平倡導與推動農業現代化指引的科技特派員制度,農村發展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的“千萬工程”到高質量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區“共富鄉村”的先行探索,從農民迫切需求入手,選派科技特派員為欠發達地區農民致富領雁,走出了一條中國農村脫貧開發的特色道路,使浙江成為全國農民收入最高、城鄉差別最小的省份之一。

1.2 科技特派員在共富鄉村建設中的實踐

20年來,科技特派員投身偏僻山村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創造了萬千鄉村精彩蝶變的非凡奇跡,已經成為覆蓋全國90%以上縣(區、市)農村的科技強農富民的“金鑰匙”“金名片”。

“浙江是習近平新時代‘三農’思想的重要萌發地”[6],科技特派員的浙江實踐也就顯得尤為矚目。在科技特派員隊伍中,“農業院校作為農村農業科技創新發展和推廣服務的主體力量,具有獨特的人才和技術優勢,是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和服務‘三農’的中堅力量?!盵7]杭州市淳安縣楓樹鎮下姜村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的基層聯系點,在他的親自安排下,首任駐村科技特派員俞旭平根據下姜村的自然環境,幫助農民選擇了種植中藥材黃梔子,讓村民們的錢包鼓了起來。之后,一任接一任科技特派員持續服務當地中藥產業,如浙江農林大學的中藥學科專家幫助下姜中藥產業迭代升級,成為浙江省“新時代美麗鄉村十大模式”之一。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是浙江省供銷合作社的社屬高職院校,多個團隊參加所在地紹興市茶葉生產、美麗鄉村咨詢規劃服務、文化旅游開發、休閑農業、汽車等多個科技特派員鄉村服務,為紹興市的越城區、嵊州市、新昌縣等地開展“三農”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村共同富裕。

1.3 科技特派員在共富鄉村建設中的影響

20年來,科技特派員“把技術服務帶到鄉村,送到田間地頭,實現科技與農業的緊密結合,為現代農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盵8]如習近平同志親自關心的下姜村,浙江農林大學先后組織逾300人次科技特派員駐村指導,手把手傳授技術,幫助藥農解決實際問題,引導種植業轉型升級,使下姜村的中藥材、香榧、高粱等產業興起,“大下姜聯合體”建設入選全國首批“村級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從這些成功實踐可以看出,科技特派員是農民的“財神爺”,依托農業科技為農民打開財路;是開啟農民農業發展格局的“窗口”,通過農業技術為農民放飛夢想;是深刻影響農民增收致富和農業農村新發展的“領雁”。

2 科技特派員在共富鄉村建設中的困境

盡管科技特派員在共富鄉村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當前鄉村仍存在一些發展中的困境與困難,對于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實施成效造成了一定的制約。

2.1 農村現狀與農業現代化新需求的矛盾

截至2022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5.22%,鄉村常住人口49104萬,比上一年減少731萬。人口銳減,尤其是偏遠欠發達地區更為突出。偏遠鄉村人口銳減的根本原因還是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區域差距、城鄉差別?!翱招拇濉焙屠夏耆恕傲羰卮濉比绾螒獙r業現代化、通過農業科技推進鄉村振興吸引村民回流和外來投資,是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時需要解決的問題。

2.2 供給配置與農業現代化相匹配的矛盾

當前,我國的“三農”問題與科技特派員誕生時發生了巨大變化??萍继嘏蓡T最初肩負的是幫助農民脫貧致富重任,現在是推動農業產業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重擔?!稗r業從業者不僅是當地農民,以家庭農場、農業企業、專業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新型主體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9],但當前農村創新創業基礎仍然薄弱,供給配置如何面對農業現代化的政策、措施,是科技特派員選派上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

2.3 項目支持與科技特派員流動性的矛盾

科技特派員制度通常采取短期項目的方式,一旦項目完成,一些科技特派員可能會離開鄉村地區,并前往下一個鄉村或其他地方執行新的任務,導致科技支持的穩定性不足,對接鄉村地區難以獲得穩定的科技支持。因此,人員流動性限制了科技特派員對對接鄉村的深入了解和參與,影響了他們與幫扶村民的互動和合作,進而影響了后續特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 科技特派員促進鄉村振興建設的對策

202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發布《關于2023年高水平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提出聚焦共同富裕大背景下的鄉村振興,加快打造高效生態農業強省,持續縮小“三大差距”,構建“千村未來、萬村共富、全域和美”新格局,強化農業科技,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同時提出“省市縣聯動選派科技特派員5000人次以上”。這對促進新型農業科技轉化、應用、提效均有現實意義。為更好地發揮其重大效能,提出了相關對策。

3.1 建設服務站進一步完善支持政策

為吸引更多的科技特派員到農村開展服務鄉村,首先需要有政策支持,包括覆蓋農業科學、農村經濟發展、農產品加工等領域的支持科技特派員的專項資金。通過專項經費,為科技特派員開展鄉村服務提供設施設備等必要科研條件,優化選拔與培訓機制,為招聘專業人員提供咨詢和指導服務等。其次是加快科技特派員服務站建設,作為科技特派員與當地農民、鄉村企業合作的重要平臺。通過貼近鄉村實際需求的規劃和設計,滿足科技特派員擁有與當地農民、鄉村企業深入交流和組織科技交流活動、開展農業技術示范、提供農業科技咨詢等知識的固定場所。再次是通過相應機制,助力科技特派員策劃與開展包括農業技術、鄉村企業管理等課程的培訓活動,把服務站辦成農民農企與農業科研院所、高??蒲袌F隊聯系平臺,支持共同開展科研項目和技術合作,讓農民農企及時了解最新科研成果,為鄉村提供前沿科技支持。

3.2 服務定制化進一步推廣典型經驗

針對不同的鄉村發展階段和特色產業,科技特派員可以提供定制化的專業化服務。首先,科技特派員可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開展產業發展需求評估,深入了解當地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其次,科技特派員可以針對性地制定服務計劃,為所在鄉村地區量身定制技術指導、培訓和咨詢服務,并根據不同的產業類型和發展階段,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和措施。如在農業生產方面,通過現場指導和技術培訓,幫助農民掌握高效環保的種植技術、科學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知識,推廣節水灌溉、精準農業等現代農業技術,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和質量。通過定制化服務,科技特派員能夠更好地滿足鄉村實際需求,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鄉村經濟全面振興。同時,也能夠吸引更多的農民回鄉就業,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

3.3 探索新模式進一步強化創新引領

創新引領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方向之一??萍继嘏蓡T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推動農業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首先,科技特派員可以引導、指導所在鄉村的農民采用先進的種植、養殖、加工等技術。其次,科技特派員可以通過與當地農民合作,探索適合本地實際的新型農業模式。如推廣精準農業技術,通過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實現農業生產的精細化管理和智能化決策[10];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建立農產品供應鏈,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倡導綠色農業,推廣有機農業、無公害農業等,保護生態環境,提升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再次,科技特派員可以開展辦培訓班、示范田、示范戶等活動,向農民傳授先進的農業新技術和新模式,幫助他們改變傳統的種植養殖方式,提高生產效益和農產品品質。同時,科技特派員還可以提供實施方案和技術指導,解決農民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

3.4 推進數字化進一步增強智慧農業

結合浙江省數字化改革,在推進數字化農業方面,科技特派員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幫助農民實現智慧農業的轉型。首先,可以推動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協助農民安裝傳感器和監測設備,實時收集農田的環境數據,這些數據將通過互聯網連接到農業管理系統中,農民可以隨時利用手機或電腦查看并分析數據,并且幫助農民學習如何根據這些數據進行精確的灌溉、施肥和病蟲害防治,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其次,可以推廣大數據分析在農業中的應用,為農民提供大數據分析工具使用的相關培訓,引導農民了解大數據分析的重要性,并幫助他們建立農業數據平臺,通過整合農業生產數據、市場行情數據和消費者偏好數據,更準確地預測市場需求、調整生產計劃。最后,可以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幫助農民了解農村電商的機會和優勢,指導他們在線銷售農產品。

3.5 產培研融合進一步激發院校動能

已有研究表明,高職教育對人才培養中技術的重視與鄉村振興對技術的需求和依賴相耦合[11]。因此,農業院校通過專業技術優勢在鄉村振興工作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科技特派員選培上擔當了重要責任。首先,要重視優秀人才選拔,通過院校內部選拔或者招聘外部人才的方式,選擇具備農業科技專業背景和實踐經驗的優秀人才作為新型科技特派員的候選人。其次,要重視跨學科培養,為適應鄉村全面振興的需求開設跨學科的培養計劃,將農業科技與管理、經濟、環境科學等相關學科相結合,培養新型科技特派員掌握多領域知識和技能,更好地滿足鄉村發展的綜合性需求。再次,要重視導師指導,為新型科技特派員建立導師制度,導師可以是農業院校的教師、科研人員或相關領域專家,負責指導特派員科研項目、實踐活動,并提供專業建議和支持,促進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最后,要重視聯合培養與交流,通過與其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進行聯合培訓、研討、考察和交流,共同培養新型科技特派員,提升他們的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

4 結 語

綜上所述,科技特派員制度在服務鄉村、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僅為鄉村帶來了先進的科技理念和技術手段,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而且增強了科研機構與農村的聯系和合作,促進了農業科技的創新和升級。今后在各級政府和科技人才選派機構的政策支持下,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建設和推廣,在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加強對鄉村人才的培養,不斷提升鄉村人才的科技水平和綜合素質,我省的農業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必將早日實現。

猜你喜歡
特派員共同富裕農民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農民為什么歡迎這樣的特派員
專職科技特派員進駐架起農民與產業的致富橋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饸饹面“貸”富農民
來自寶島的農業科技特派員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