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時性空間在城市活動中的應用研究

2023-04-22 05:24甘奧蘭
居業 2023年11期
關鍵詞:城市化空間建筑

甘奧蘭

(西安美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5)

0 引言

在廣袤無垠的時間長河中,人類所建造的一切被稱之為永久性的建筑空間都只是存在于瞬間。通過建筑空間的建造目的和建造過程,可以將建筑空間的類型分為兩個概念,臨時性建筑和永久性建筑?!芭R時性”的含義是短暫的、瞬間的、流動的,而跟它相反的“永久性”的含義是固定的、恒久的、不變的。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多元化的環境決定了這個現實社會需要通過一些“臨時性的事物”來支撐起當下這個社會的一部分空間。

1 臨時性空間的相關研究

迄今為止,國內外的相關理論研究都沒有對臨時空間有明確的定義。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臨時性空間的使用集中于各種城市活動空間之中,在城市中,臨時性的展示空間與景觀空間也是隨處可見。針對臨時性空間的研究在目前國內研究領域占比較少,可研究空間較大。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國城市化發展歷程

在我國建國初期,城市化水平較低,共有城市132個,僅有5.1%的城市化水平。在1956年末,城市化達到了176個,在這一時期,我國的城市化發展趨勢逐步穩定。從“大躍進”時期直到改革開放時期,我國的城市化發展由一開始的急劇擴張到急劇收緊,在渡過一段漫長的低迷時期后,中國的城市化又再一次開始了急速發展。從1950年到2010年,我國已經由最開始約10%的城鎮化水平上升至約50%。

2020年,中國城市化發展的百分比上升了14.21%。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表明,中國城鎮化率已高達63.89%。中國城市數量在1978年為30座,建成總用地為3.6萬平方公里,至今城市數目已發展為600余個,面積增大至9萬余平方公里[1]。從世界各國城鎮化發展的規律來看,當城市化率增加到50%,證明城市化發展已開始趨于快速發展,對城市空間構成、發展規劃、公共管理等方面都帶來了全新要求[2]。在發展城市化進程中,人地矛盾已經逐漸成為了不可忽視的矛盾之一。我國的城鎮住宅竣工面積從1998年到2010年,由一開始的4.76億平方米增加到8.68億平方米,每一年的住宅總建造面積加上農村住宅總建造面積,可達到15億平方米[3]。

1.1.2 針對城市發展中空閑土地的相關政策法規

從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我國為了解決大量土地閑置的問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手段,例如對城市中低效用空間和廢舊工業空間的更新改造和恢復重塑城市中廢棄土地的生態系統等,以此來改善和優化當前的城市環境。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就已經頒布了《土地管理法》,出臺了一系列針對于城市內的閑置與廢棄土地的優化開發和使用管理的方法。許城市的大量閑置與廢棄土地在政府嚴格把控后,一部分進行回收一部分督促建設,已成為城市中居民有效的活動利用空間。

目前,大部分城市在開發建設進程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如何解決城市中的“碎片化”空間并對其進行合規使用與合理利用,可以對這些仍然具有開發空間和利用價值的碎片化閑置空間進行設計優化,讓設計師們對這些空間大膽的開展更新改造,通過對其景觀化的途徑,不僅能夠改善城市中部分臟亂差的廢棄空間環境,而且對于修復整合城市中的斑駁碎片,形成具有連貫性的城市整體化發展,改善城市土地稀缺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1.2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城市可能會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而變化,經歷各方各面的從繁榮與興盛到落后與衰敗。城市是在不斷發展的,其發展過程每時每刻都在經歷變化。但其從根本上來說不斷地發展和更新是為了提升人居環境,增強城市的各項宜居功能性。揚·蓋爾在其《交往與空間》一書中寫道:“30年過去,許多的建筑流派都已慢慢消失不見,但在這一段時間中,在城市和居住區的人居性研究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研究熱點問題?!盵4]

1.3 國內外研究概況

臨時性的景觀、建筑和商業展示空間等多種具有臨時性特點的空間目前在國內外的空間研究中占比相對較少,可供參考文獻數量有限。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臨時性空間使用率與需求也隨之增加,因此需要我們重新審視臨時性空間的定義,探索臨時性空間的實際使用與空間布局,推動城市空間的正向發展與空間的高效利用。

從理論的研究視角來看,臨時性空間研究一部分是在城市舉行大型節慶活動和城市商業事件的背景下進行的臨時性研究,另一部分對于臨時性空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于理論的探索和城市空間中的實踐應用。國內外目前有大量關于“臨時性空間”的數據和文獻,通過收集和閱讀,對于城市公共環境中臨時性空間的研究,這些國內外的相關學者們的視角十分廣泛。從國家地區的數據整合分析來看,臨時性空間研究文獻數據量貢獻最大的國家首先是美國、然后是中國、澳大利亞、巴西、英國等國家,由此看來,全球對于臨時性空間的研究也有著嚴重的地區不平衡。

2 臨時性空間形態探索

隨著城市化的高速發展,臨時性空間作為一種新的城市中實際存在的空間形式,具有搭建時間周期短、配件標準化、組合靈活多樣化等特點。并且臨時性建筑在服役周期時間結束后,進行拆除與零部件回收,完成循環利用。

2.1 臨時空間形態特點

臨時性空間在當前的城市化發展和規劃中已有了更加豐富和更加深刻的含義,臨時性、經濟性、靈活性、生態性是臨時性空間的主要形態特點,臨時性空間出現在城市內居民活動的各種社會公共場所之中。通過對臨時性空間的重新認知和審視,不難發現,它已經是當今城市化進程中無比重要的組成部分。

2.1.1 臨時性

臨時性空間特點之一體現在時間上的臨時性。從傳統意義上看來,在公眾認知中普遍認為堅固和耐久是建筑空間必須具有的特點。對一個新時代設計師來說,沒有傳統理念的束縛,能夠更加容易創造出優秀且大膽富有創意的作品。

2.1.2 經濟性

臨時性空間經濟性首先將用地集約放置于首位,對土地的長期占用和臨時性功能需求過后出現的物資閑置浪費現象具有明顯的改善。其次,臨時性建筑的使用周期較短,具有節約成本、后期維護費用低的材料上的優勢。

2.1.3 靈活性

靈活性也是臨時性空間特點之一。利用多種靈活的部件將空間進行重現結構與重組,形成功能多樣化、機動性較強的靈活空間。根據場景應用需求,臨時變更分割空間功能。其次,由于豐富多樣的材料來源,在臨時性空間設計中,根據場地功能需求設計師可以大膽靈活地進行設計和建造。

2.1.4 生態性

臨時性空間生態性主要體現在其使用的材料上,例如集裝箱、紙、竹農作物纖維等此類能被二次利用的“廢棄”和環保材料,也被廣泛運用到臨時性建筑建造中。在當下臨時性空間設計和建造中,人們變得更加注重其生態性和可持續性,也更加符合對未來環境保護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2.2 臨時空間形態探究角度

2.2.1 從經濟發展角度出發

相對于傳統意義中永久性空間,臨時性空間搭建與維護成本較低。受到空間使用周期限制,臨時性空間搭建材料與建造工藝相對簡易,在保證空間正常使用之外應當具備易拆卸、易挪動、易組裝,實現空間重復使用與空間的功能靈活轉變。

臨時性空間一般后期維護成本可降低至零,所以針對于臨時性空間后期的維護成本基本不計入。臨時空間經濟價值相對較高,這也是其一大優勢。

2.2.2 從觀賞角度出發

傳統的永久性空間與臨時性空間相比,臨時性空間具有靈活多變,組合多樣特點。在城市公園與大型城市灰空間地帶,臨時性景觀與臨時性建筑空間搭建為城市空間問題提出了新的解決策略。定期展會與商業活動,為城市空間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為空間環境構成增添了新色彩,為城市形象打造提供了千變萬化的形式。

今天,景觀是指原始自然、農業生產以及人工結構等多種元素的融合體,其中自然是其最主要推動力,并且一直處在變化當中[5]。

英國學者格迪斯1915年在《進化中的城市》中就明確指出:一個城市的拓展是因為其諸多功能都跨越了城市的邊界,各個城市影響范圍相互重疊而構成城市區域[6]。

2.2.3 從空間的形態出發

臨時性是在固定時間周期內相較而產生的概念,世界上的所有物體都將有其存在的時間周期。即使在建造時以永久性為目的而建造的空間,也會隨著時間與氣候空間環境變化而變化,所以換個角度去討論,當時間尺度被擴展時,永久性建筑也可以被看做臨時性建筑[7]。

3 臨時性空間與多元城市發展關聯

3.1 臨時空間的社會價值

臨時性空間出現,并不是偶然,有著其必然性。在全球城市化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全球一部分城市在城市規劃中沒有對場地現狀進行精心考察和深入研究,這就導致許多城市公共項目在建造完成后,有很大可能性會在極其短暫的時間里被閑置荒廢或者重建,也造成了城市公共資源的大量浪費與消耗,從而嚴重阻礙了城市的發展速度和質量。

3.2 臨時空間對城市發展的作用

城市迅速擴張城市化進程逐漸的轉向為存量發展,隨著城市化急速發展期所產生的經濟、環境問題頻發,大眾對空間的使用需求也不斷地隨著時代變化。臨時性空間的出現緩解了以上由于城市化的高速發展產生的部分城市空間問題,它的出現也成為了城市發展存量階段的一個必然產物。臨時性空間目前處于初步探索的階段,并且在后疫情時代成為了一種新的探索趨勢。它為空間的可持續發展與循環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臨時性空間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城市化發展中解決諸多現有的城市空間問題“交融”與“更新”的必然手段。因此,城市化在經歷了急速發展期之后,開始成熟轉向緩慢發展的存量階段,在未來城市發展中,大量的“優化”、“縫合”、“應急”、“替換”的空間形式,都需借助臨時性的空間理念來發展。

3.3 臨時空間在城市發展中的價值

臨時性空間的發展的形式也具有著多元化的特點,不僅僅只是局限于建筑空間,商業空間,在隨著城市空間發展與使用需求的轉變,臨時空間的限定逐漸的開始轉入景觀空間,甚至在疫情時代產生了以方艙醫院為代表的的大體量綜合體。臨時性這一概念也因為時代的變化而產生了不同的展現形式。臨時性空間分為很多類型,例如銷售會場、展覽會場等等。翻開臨時性空間新篇章的建筑是建于1851年的倫敦海德公園內的“水晶宮”,它是一個臨時性展覽建筑空間,這座在當時熠熠生輝的臨時性建筑是為萬國工業博覽會而建的?!八m”對于整個建筑設計史的價值在于它第一次運用了新的技術形式,讓整個展覽空間現代化、情感化。它的出現也將臨時性建筑空間變成了設計史上一個永恒的概念。

3.4 臨時空間在城市發展中的優勢

臨時性空間對于設計師設限比較少,其設計形式方法和所選用的材料也能更大膽創新,首先臨時空間不用考慮自身長期維護問題,其次臨時空間設計也有非常強的實驗性,設計師們能夠沒有顧慮的使用最新的材料和技術,作為短暫存在的事物,臨時性空間為敢于大膽創新的設計師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和平臺。

目前,城市的多元化高速發展,城市面積急劇擴張,而與其相配套的公共設施、生態環境等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而臨時性空間以其建造時間短、組裝靈活、材料經濟可循環的特點,完善了在城市在高速發展過程中的一些不足之處?!芭R時性”以其創新的價值理念、靈活多變的設計形態,與當代設計專業的概念相輔相成,綜合調整和配置各種“專業資源”,合理合規的應用臨時性空間,以城市發展為背景有效地面對和解決城市活動中的海量問題,對推動未來城市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重大意義。

4 結 語

在人類空間設計和城市規劃的歷史長河里,臨時性和永恒性從一開始就是相互對立的,人們當前的建造方式與設計理念并不一定能夠適用并作用于于未來的城市環境,設計師們通過設計構建大量臨時性的空間,不斷地創新然后不斷地淘汰,讓現代城市之中的內部結構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和不斷的發展優化,篩選出能夠融入到時間的長河里的,一個又一個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空間片段,讓這些片段能拼接成一個完整連續的城市發展空間。

臨時性空間的產生是在特定的社會發展與時代背景下的必然產物,其對于空間發展和空間的高效利用都提出了新啟示,對空間的多元化發展與空間的重新定義都有著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猜你喜歡
城市化空間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空間是什么?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遐思
創享空間
建筑的“芯”
失衡的城市化:現狀與出路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城市化”諸概念辨析
軌道交通推動城市化工作
QQ空間那點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