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視角下中緬跨境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交流研究

2023-04-24 20:06寸亞玲李冬穎
曲靖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文化交流兩國邊境

寸亞玲,李冬穎,王 鑠

(云南民族大學 體育學院,云南 昆明 650031)

1 中緬兩國跨境民族簡介

跨境民族是當前國家交往中的重要因素,因為其共同的情感認同、風俗和習俗往往能在國與國之間的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中發揮出關鍵性的作用[1].中國和緬甸是關系密切的友好鄰邦,是中國當前和未來“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合作伙伴,中緬兩國長期保持友好關系,而兩國跨境民族間的傳統體育文化交流在兩國長期友好關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緬跨境民族主要有傣族、哈尼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景頗族等.這些跨境民族具有“史源久、地緣近、文源深、血緣同、語緣通、神源合、商源廣”的特點,他們之間語言相通,習俗相似,世代通婚,毗鄰而居,親如一家.在這些跨境民族生活的區域,很多民族只是在國家的政治地緣上劃分開來,但在生活習慣、宗教信仰上都存在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地方,因此,中國和緬甸的跨境少數民族之間的傳統體育文化交流有更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緬兩國就有交流往來,在當時的古籍中還出現了有關當地物產和當地社會狀況的記述,并且兩國貿易往來也十分頻繁,這便是中緬兩國交往的早期雛形,此后兩國相互之間的交流交往不斷深入、領域不斷擴大.由此可見,中緬兩國交流交往由來已久,中緬關系友好符合雙方利益,兩國在雙邊區域、國際框架下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間,但多數局限在地方政府和民間層面[2],在此背景下兩國跨境民族之間體育文化交流的意義和價值更加凸顯.

2 中緬跨境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交流活動的開展狀況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積極加強與沿線國家的交流已成為中國的一項重要任務.中緬兩國以民族節日為活動平臺進行民族間傳統體育文化交流,傳統體育文化交流其他形式也不斷出現,包括國家積極組織的兩國傳統體育文化交流、以國內高校為代表進行的跨境民族間的傳統體育文化交流活動等,豐富多彩的交流形式,對中緬兩國友好互助關系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從2001年至今,中緬政府每年都要聯合舉辦一次中緬胞波節,節日的主題是“和平、發展、吉祥、共歡”,在胞波節中除了有大型中緬文藝演出、潑水狂歡、中緬牛車彩繪、民族服飾評選等活動,還會舉辦民族民間傳統體育競技活動如抵棍、扭棒、藤球、賽象腳鼓、民族武術、拳術、棍術、刀術、竹筏競賽、民族焰火、水燈祝福等,以及代表中緬兩國共同的民間藝術.中緬胞波節舉辦規模在逐漸擴大,內涵不斷豐富,影響力也在日益提升,邊境民族節日不僅是邊境民族的盛會,也是促進中緬友誼、雙方經濟發展和邊境和平穩定的重要平臺.除胞波節外,每逢民族節日還會舉辦相關的體育比賽,如中緬籃球賽、足球賽和藤球賽,以及展示各民族拳術、棍術和刀術的展演和比賽等.云南德宏隴川縣與緬甸山水相連,這片土地上的景頗族在緬甸也有分布,并且每年在隴川舉辦目瑙縱歌時會邀請緬甸的景頗族,甚至是遠在美國的景頗族兄弟姐妹一起狂歡,在此期間不僅會有大型的歌舞表演還有很多當地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展示和表演.2016年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首次領導人會議提出瀾湄大學生友好運動會項目,雖然這次體育交流主要是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等現代體育項目,但在開幕式上由云南民族大學帶來了很多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展示.由此可知,我國與緬甸的體育交流不僅涉及內容廣,而且體育交流方式也呈現多樣化,這種現代體育和傳統體育的和諧共生,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鑒作用.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期間,許多國家之間不同程度地停止了一些文化交流活動,中緬兩國跨境民族間的傳統體育文化交流也暫時停止,如今如何有序恢復這種跨境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交流,需要我們去探索更多的路徑和形式,以此促進中緬兩國體育文化交流的健康發展.

3 中緬跨境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交流的當代價值

體育活動作為人類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古至今一直是人們生存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正因為他是最為簡單的身體活動,所以更能讓人們產生共鳴.在中緬跨境民族的節日文化活動中,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充當重要的角色,呈“無節不體育”狀況,彼此間跨境交流主要是體育交流.不管是中緬胞波節中的體育交流還是其他邊境節日活動中的體育文化交流,都逐漸由民間自發組織轉向政府為主導的活動,并且組織規模上不斷擴大,參與人數上不斷增加,其影響廣泛而深遠,通過總結影響主要分為以下兩個層面:

3.1 國家層面

3.1.1 促進我國邊境穩定發展,強化中緬兩國睦鄰友好關系

中緬邊界線全長2 186公里,治理好國家邊境,對保障國家安全和穩定有著特殊的意義.在邊疆的治理方式上,軍事、政治與文化認同相比較,文化認同較其二者更為長久、有效.這是因為許多跨境民族生活在中緬邊境,對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民族認同可以上升為一種國家認同.甚至在很多的民族邊境地區允許通婚或是跨境民族之間的“串門走親”,在此環境下中緬邊境民族之間的感情日益深厚,為中緬兩國開展文化交流活動提供了現實條件.而在文化交流活動中,中緬邊境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交流則是兩國人民最樂于接受的形式,是開展最為活躍的文化活動.這些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交流活動不僅僅只是競技體育項目,更多的是源于民族民間傳統的體育活動,在邊境線上的傳統體育文化交流已成為增強邊境人民之間相互信賴,和平共處的方式或途徑之一.人們在平等、公正的氛圍和環境中才能奮勇向上、心情舒暢,對于體育活動來說都需要有相關的規則和秩序,在人們開展這些活動時必須遵守相應的規則,這種公平公正的體育交流活動沒有民族的問題、沒有項目的貴賤之分,沒有國家大小、強弱的限制,所有參加的民族都是平等公平的,這種公平,有秩序的環境是構建邊境和諧、穩定、發展的基礎.

通過跨境民族體育文化交流,能夠有效增強我國與緬甸之間的友好關系,并在文化傳播及國際交流中相互幫助[3].通過積極發揮跨境民族對于增進中緬兩國關系的紐帶效應,利用中緬跨境民族在歷史同源、文化相近、習俗相近等層面的優勢,以跨境而居的族群文化交流為切入點,對于加強中緬文化交流合作具有重要作用[4].

在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家與國家關系變得復雜而又密切,在國際社會中沒有孤立的個體,各個國家間充滿了利益合作、矛盾沖突.但各國都要在彼此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合作,所以在增進合作前各國以外交談判、首腦會晤等多種方式進行了解.對于中國也同樣有通過體育獲得外交成功的案例,所以對于有著特殊地理位置和跨境民族這一群體的云南中緬邊境地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交流活動作為國家之間增進互信、改善國際關系的媒介,可為我國推行以鄰為善,以鄰為伴,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服務,傳遞中華民族和平開放的博大胸襟,為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3.1.2 增強“邊疆文化軟實力”

各民族之間文化是相通的,雖然可能隸屬于不同的國家,但是這種文化之間的關聯以及聯系是難以隔斷的.具有共同血緣關系的跨境民族群體被認為是崇拜同一祖先、接受同一神靈恩澤、榮辱與共、在利益和義務上基本一致的共同體,這些族群的認同感是促進同族人們團結合作的核心力量.由于跨境民族對于國界的概念比較淡薄,在中緬邊境上就出現過“一井兩國”“一寨兩國”“一秋蕩兩國”的奇觀.即使兩個國家處于戰爭狀態,存在禁令,也不能完全阻止民族間的交流與合作,這說明族群認同是實際交流的強大力量,是人們合作的心理動力來源.跨境民族文化交流和發展愿望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需要,同一民族內部交流,是跨境民族之間最基本、最根本的交流形式,特別是現代國家的邊界以政治邊界的形式劃分后,以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形式進行交流的需求特別強烈.中緬跨境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交流不僅僅是族群認同的結果,更多是人們文化交流的需求,所以民族體育文化交流不僅是民族認同的具體體現還是各國人民文化交流互通的新渠道,滿足了民族文化交流、發展的訴求.

在當前社會中,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對于地區人民會產生潛移默化與深遠持久的影響.而西南邊疆地區少數民族較多,使得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文化豐富多彩、特色鮮明,形成了文化資源的寶庫.從現代民族國家的性質與影響力的角度上說,邊疆地區作為一國領土的邊緣地帶,已不僅僅屬于與國家主權完整、軍事裝備相關的“硬邊疆”的概念范疇,他同時也是相鄰國家間經濟、文化交流互動頻繁的地域和重要場所,常被視為展現國家軟實力的“窗口”,所以積極開展中緬跨境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交流活動,對提升我國“邊疆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價值.

3.1.3 有力維護了國家安全

體育可以超越國界,超越文化和意識形態.在中緬邊境許多民族跨境而居,有著千絲萬縷的文化聯系,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周邊各國和平穩定.正常的經濟型、社會型、文化型流動有助于深化中緬民間友好關系,維護和提升國家大局,是基礎設施互聯、民心相通、共建中緬命運共同體的核心[5].

當前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系仍然不穩定,同時中國與西南邊境鄰國的沖突和摩擦不斷,中國周邊的安全局勢變得越來越復雜.在充滿挑戰的國際環境中,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必須利用其國家影響力來確保自身的和平與安全,同時維護地區的和平與安全.中國“以鄰為伴,以鄰為善”的和平思想可以借此傳達給周邊國家,通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交流將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力向外輻射.加強中緬兩國人民的文化認同,同時發揮中緬邊境的前沿和窗口重要作用,加強與緬甸的互利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增強睦鄰友好關系,能夠不斷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最終實現中緬邊境各民族共同富裕和邊疆繁榮穩定[6],擴大中國西南邊境的和平緩沖區,進而維護國家安全和穩定,更好地保障國家安全.

3.2 社會層面

3.2.1 為邊境新農村建設開辟了新途徑

近些年中緬邊境民族組織開展了跨國的籃球、足球、藤球、羽毛球、乒乓球、高爾夫球等比賽.每年在瑞麗還會舉辦群眾游泳、龍舟競賽等,在姐相還組織新農村籃球運動會,各種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開展豐富了邊境文化和娛樂生活.隨著農村體育的發展,出現了新的娛樂休閑方式,可以有效地減少不良社會風氣的蔓延,改善社會氛圍,促進群眾身體健康、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同時,通過在民族節日活動中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競賽,可以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的蓬勃開展,推動全民健身,提高邊境人民身體素質,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從而提高群眾健康水平,讓更多的民眾感受民族傳統體育帶來的正能量,增進民族團結.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作為民族文化的脈絡延伸,是打破中緬邊境各民族及鄉村間“阻隔”的有效利器,充分發揮了其“文化+體育”的利劍作用.在積極傳播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同時,有效整合了中緬跨境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形成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助力中緬邊境地區新農村建設的模式和經驗,拓寬了中緬邊境地區新農村的發展路徑,為中緬邊境地區鄉村振興與鄉村建設增添了新動力.

3.2.2 促進中緬兩地經濟發展

在以政府主導為推動力的全球化及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中,跨境民族的往來便天然地融入這一浪潮,并且其規模和深度得以擴大與強化[7].到2019年,中緬胞波狂歡節舉辦了18次,加強了兩國人民的友誼,擴大了兩國的交流與合作,加快了中國的瑞麗、碗叮、姐告和緬甸木姐、南坎等地旅游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和諧邊境地區的建設.例如,2016年2月2日在中國德宏舉辦的景頗族國際目瑙縱歌節,其中一系列民族活動不僅僅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而且發展了旅游文化事業,促進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隨著綠色健康理念的日益普及,在自然和人文資源豐富的民族地區,尤其是邊境地區,迫切需要加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中緬邊境地區擁有豐富的地理、民族文化和人文資源,開發該地區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將吸引更多的游客到邊境地區旅游,從而促進邊境地區的經濟發展.民族體育作為目前世界范圍內最具活力的體育產業門類之一, 對于國民經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當地政府和旅游局利用傣族和德昂族的潑水節、景頗族目瑙縱歌節和中緬胞波狂歡節來發展當地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這些活動包括孔雀拳、棍術、刀術、抵棍、扭棒、蔑彈弓、射弩箭、爬桿、蕩秋千、丟包、牛車賽、竹筏賽、大象拔河等,他們擁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元素.讓這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舞臺上大放異彩,同時豐富了節日活動內容,讓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參與其中,樂在其中,這種形式為更多人參與民族傳統體育開辟了道路.邊境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交流將成為社會和諧與經濟發展、文化融合與互利的平臺,對于拓寬兩個國家的經濟交流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中緬跨境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間的交流互動,進一步將云南建設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借鑒中緬跨境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之間的交流互動,為云南省建設和諧共融、民族團結與安定和諧的邊疆提供經驗模式.通過加強中緬跨境民族間的文化溝通交流,有助于實現云南邊境穩定、睦鄰友好、民族團結、區域發展、傳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為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經濟交流打下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的基礎,不斷擴展在其他相關的經濟共同合作領域,推動西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促進兩國經濟發展,提高中緬兩國睦鄰友好關系,鞏固兩國合作伙伴關系,進而促進兩國共同繁榮發展.

猜你喜歡
文化交流兩國邊境
中尼邊境守護營
飛馬圖彩色絲巾:中朝兩國友好情誼的見證
邊境揚威
兩岸賞石文化交流線上展覽
以“春風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強兩國“心通意和”
邊境小城馬斯特里赫特
充滿期待的中韓文化交流年
中美兩國學生高考和求職之路的比較研究
從中日兩國宗教基本概念的語意表達看兩國對宗教的認識
文化交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