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寧夏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篇)

2023-04-27 03:37鐘培源
寧夏畫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寧夏紡織學院

鐘培源

相比較中等職業教育面臨的升學“任務”,高等職業教育(以下簡稱高職)則明確指向了就業。

在整個職業教育體系里,高職院校扮演著承前啟后的角色——往前,它們接納了大部分中職畢業生以及相當一部分普高學生,往后,它們要把這些年輕人送進廣闊的職業世界。

2021年4月12日,全國職業教育大會明確提出,推動職普融通,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其中“職業教育適應性”直接點明職業教育的重中之重,那就是職業教育要適應當前社會的產業發展,隨時跟得上產業發展的變化,為產業培養可用、能用之才,為受教育者提供能及時就業的能力。

2022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也再次強調,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已成為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職業教育領域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使命,它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發展道路”,強調立德樹人、崗位針對性和職業技能培養。

一所高職院校的辦學經驗

高職從學歷上可分為大專和本科。在寧夏,本科高職院校有限,招生也較少,學生大多就讀大專高職院校。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便是一所這樣的學校。

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位于吳忠市,2001年,它由原吳忠師范、吳忠職工中專、吳忠職教中心三所學校合并而成,具有職業院校的典型特征。

記者采訪了該學院主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李奇志。

記者:高職的主要任務是什么?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走過了一個什么樣的發展道路?

李奇志:經過十幾年的探索,高職的主要任務是培養企業生產一線所需的經營、服務與管理的技術技能人才,這些人才要契合產業需要,服務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作為一所職業學校,首先要適合當地的產業發展,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之初,學生人數不到3000人,專業主要以學前教育、小學教育、英語教育等師范教育類為主。而地方中小微企業所需如機電、工業機器人等裝備制造類專業很少,職業教育適應性弱。

2014年后,學院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大幅壓縮招生火爆的師范專業,進行了艱難的專業結構調整,新開設專業11個,停招了3個專業,削減4個專業,發展成現在的七大專業群,28個專業。目前服務自治區確定的“六新六特六優”產業的專業占比達91.3%。

記者:學院設立專業的標準是什么?有哪些特色專業?專業與就業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李奇志:學院的辦學理念是靈活辦學、開放辦學,要體現高職院校辦學的“適應性”。

具體而言,就是“四所”辦學原則,第一是政府所想,政府要干的事情,學院在專業設置上要緊隨其后。比如設立的專業要切合自治區提出的“六新六特六優”產業發展要求。第二是市場所需,也就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產業、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院就辦相關的專業。第三是學生所盼,學生有什么樣的期盼,如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學院考慮的因素。第四是學院所能,不能辦超出能力的事,要符合教育規律,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開設專業。

學院的培養模式是“兩聯一促”,就是和企業聯合招生、聯合培養、共促就業。2015年,吳忠市利通區政府從山東引進恒豐紡織有限公司,作為紡織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企業用工遇到很大困難。當時,學院并沒有開設紡織類專業,我們以有情懷、有擔當、有創新、有干勁“四有”精神,克服無基礎,無專業、無師資的“三無”短板。學校黨委創新提出“專業+優質企業+高水平職業院?!蹦J?,與恒豐紡織聯合開辦現代紡織專業,同時又與成都紡織高等??茖W院聯合辦學。學生第一年在本校學習基礎課程,第二年整班(專業教師和全體學生)移至成都紡織高等??茖W院學習,采用高水平學校教學體系,學習所設課程并參加實訓實踐等。最后一年在恒豐紡織采取師傅帶徒弟方式頂崗實習。通過這種模式,我們學校的現代紡織專業做到了全區紡織專業學生人數規模最大。

利用這種模式學院還成功創辦了其他專業,如 “六新六特六優”產業中的奶產業。當前全區奶牛存欄大概是68萬頭,吳忠地區就有33萬頭。2021年我們向教育部申報了畜牧獸醫專業,首次招生就有114人。合作企業我們找到了伊利集團、寧夏農墾集團等。我們的老師學生可以免費使用伊利集團研究探索積累了20多年的奶牛養殖一線視頻、資料等,我們的老師可以去伊利集團、寧夏農墾等牧場學習,與企業專家聯合開展科研,共同開發“活頁式”教材,企業的專家則來校講課。

何會記得15級有位女生,經過老師們的開導教育,重新樹立信心,畢業時通過專升本考試進入寧夏醫科大學本科全日制教學班。畢業后應聘到了自治區人民醫院。

職業教育同樣需要“家校共建”。

“現今社會仍然普遍存在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很多家長認為讓孩子上高職院校是無奈之舉。家長的這種情緒會‘傳染給孩子,使他們在學習上不夠用心、隨意請假、學習態度差,這也給老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焙螘J為學生自我期望值的降低是件可怕的事情,會影響一個人的人生道路的走向。針對這種情況,學院在每位學生入學后會為其建立一套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告訴他們什么是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升學、就業情況是怎樣的,樹立信心知道人人皆可成才?!睂W校也通過各種網絡平臺與家長加強聯系溝通,讓他們更多地了解職業教育,與學校共同完成孩子這段時期的教育,從而更好地步入社會。

就業,我們比較順利

劉靖瓏和馬君杰,畢業于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目前均就職于寧夏京澳電梯有限公司銀川分站。這對“師兄弟”都是機電工程系的學生,系統學習了電梯的電氣控制、PLC等核心專業課程。學校的校企聯合模式,讓他們在上學期間到寧夏京澳電梯有限公司跟崗見習和頂崗實習,并在畢業后順利進入這家電梯公司工作。

回憶起上學時的個人情景,兩人不約而同都是在第一年對專業課程學習有點發怵,但學院聘請了企業技術員到校開展實訓課教學,期間還將課程搬到企業,利用真實環境和設備實操提升他們對專業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減輕了他們的緊張情緒。到了第二年,特別是進入企業實習后,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得到快速提升,能在較短時間勝任企業交付的工作。

“學到了一門技能,又對口企業需求,在就業上我們是比較順利的,甚至比一些普通高校的畢業生還要順利?!睂τ诋斈曜吒呗氝@一步,劉靖瓏還是比較滿意的。

劉靖瓏和馬君杰在公司同一部門工作,工作內容是維護保養居民小區的電梯。他們覺得這份工作靠技術“吃飯”,干起來還算輕松,作息時間也比較規律,除去“五險一金”到手工資是4000多元。對于參加工作一兩年的年輕人來說,他們覺得“挺不錯”。

談到未來,他們表示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下,雖然找到了工作,但學習不能停止,要隨時跟上所從事行業的技術發展腳步,除了自我學習,還可以請教企業專家,“只有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的技能,才可以更好地為企業服務,規劃好自己的人生道路?!瘪R君杰說。

猜你喜歡
寧夏紡織學院
澳洋紡織
初等教育學院
紡織屆的“兩優一先”
寧夏
寧夏煤電博弈
寧夏
學院掠影
寧夏:首辦立法論辯會
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思考
獨立學院:“我該如何存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