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基水產養殖技術的研究與探討

2023-04-29 18:00文祖毅
河南水產 2023年5期
關鍵詞:水產業陸基水產

文祖毅

(廣西省欽州市欽北區水產技術推廣站, 廣西欽州 535000)

我國傳統水產養殖以池塘養殖為主要形式,此種方式占地面積大, 受自然氣候和水質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影響了水產業高質量發展。 陸基水產養殖作為一種新型的水產養殖模式, 通過對水產養殖水體進行科學的調控, 達到節水、 節能和環保的目的,是對傳統水產技術的創新,符合農業高科技的發展與我國的基本國情。 下面就陸基水產養殖技術進行分析研究,旨在為水產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一、陸基水產養殖技術優勢

陸基水產養殖技術, 是一種使用完全封閉水循環系統進行水產養殖的方法。 在裝備上,利用環境友好的高科技,開展密集式的水產養殖。 在生產上,陸基水產養殖技術的生產效率比傳統水產養殖高出幾倍,養殖系統具有智能化、產業化、效率高的特征,不但能夠克服傳統水產養殖所面臨的嚴峻的自然條件限制, 還能夠確保水產養殖品種的與品質和水產養殖技術的安全性[1]。 在養殖控水方面,采用封閉式水循環,對水質環境進行有效控制,具備用水量少、污染小、 受地理環境影響小、 提高單位養殖產量等優勢。

二、陸基水產養殖技術應用情況

目前,全國各地都大力發展都市農業,部分農業率先進入到現代化階段, 作為大農業重要組成部門的水產業,也要盡快發展現代水產業,這就需要改變傳統的養殖模式,在技術上進行突破與創新。 創新方案應具有前瞻性、先進性、可行性,同時應符合我國實際情況。 陸基水產養殖是一種利用高科技手段,實現對水體環境狀況的自主調控, 并利用全封閉水循環系統進行綜合利用的養殖技術。

陸基循環型養殖是一種不挖塘、 以養殖箱作為載體、利用高科技對養殖環境、養殖過程進行全方位人工調控的新型模式, 養殖水體采取封閉式的再循環方式,能消除天然水環境對養殖的影響,從而更好地延長養殖動物的生長周期, 提升養殖效率。 近年來,陸基水產業在國外迅速發展,丹麥、德國、挪威等發達國家已將高科技應用于水產業, 研發出了先進的水循環技術,解決了水產業發展面臨的環境污染、水資源短缺等諸多問題, 從而出現了一批具有商業價值的陸基水產業公司,收益顯著。 我國在70年代開始實行工廠化養殖, 當時養殖體系大多只是裝備簡易的供熱、膨脹裝置,沒有行之有效的水處理技術,所以經常要進行大量的換水; 也有可能是因為電力消耗太大,造成運行費用太高,經濟利益較差。 如今,為了讓水產養殖走出天然限制,實現健康、環境和集約化的發展, 有必要探索一套符合中國實際的陸基水產養殖新技術。

三、陸基水產養殖技術研究成果

(一)陸基水產養殖節能技術

陸基水產養殖首先要解決電力消耗問題。 基于對養殖過程及凈化過程的需求, 可將空氣提質技術應用于陸基水產養殖中,從而大幅度降低能耗。 一些發達國家對水環境的保護要求很高, 我國也加大了對水資源的養護力度,對從事水產養殖的企業(以近海網箱養殖為主) 要求必須把養殖尾水處理達到標準,才能向外排放。 陸基水產養殖的特征是養殖用水可循環利用,排出的水對環境沒有污染,可以養殖淡水魚,也可以養殖海水魚,實現陸基水產養殖技術高效運用目標, 切實提高陸基水產養殖技術應用有效性[2]。

(二)陸基水產養殖水處理技術

陸基水產養殖水處理技術以物理法與生物法為主要手段。 首先,對池塘進行了優化設計,并對池塘進行過濾,有效地去除池塘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如殘渣、糞便等,從而達到降低系統負荷的目的。其次,采用循環流動處理方法,將廢水中的CO2和其它有害氣體全部排除,使廢水與大氣充分接觸,達到“吐故納新”的目的。 最后,用濾料、人工接種的菌、藻等構成的生物濾床, 分解并利用從養殖池中排出的有機物,與養殖池中的魚一起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

(三)陸基水產養殖智能控制技術

智能控制技術在陸基海水養殖中成效顯著。 以陸基海水養殖為研究對象,利用微機在線監測技術,實現對全海域22個池塘的pH值、溶氧值、鹽度、溫度、氧化還原電位、氨氮、硝酸鹽、亞硝酸鹽等8大水質參數的連續、自動化監測,實現全海域、全海域的實時、無人值守[3]。另外,在陸基水產養殖設施中,還設置停電預警系統,可提示相關人員,在停電前立即恢復備用電源,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魚塘均配有斷流報警、自動加水等功能,當魚塘水位變化超出預設值時,可發出報警聲音,指出出現問題的部位,并能迅速指引工作人員進行處理; 如果因客觀原因養殖水位低于規定的下限,則自動補充水系統將立即進行補充,直至達到規定的標準水位。

(四)陸基推水技術

陸基推水養殖是通過集中曝氣、 傾斜收集和旋流分離等手段, 實現了對水體溶氧和養殖水質的控制。相對于傳統的養殖方式,其陸基推水技術優勢在于低成本、高密度、高飼料利用率及建設周期短,抗自然脅迫能力強、疾病可控制。此種形式的循環箱體符合標準化的要求,制造成本較低,不合格的機率較小,適宜大規模的推廣[4]。

例如, 池塘循環水槽由20英尺的標準貨柜改裝而成,并裝有納米增氧管、魚嘴、污水槽、旋流器及其他功能性構件。 池塘中的上層水被持續地泵入循環槽,通過漩渦過濾器被凈化,再回到池塘中,通過漩渦過濾器將剩余的魚糞過濾出來, 用來種植經濟作物,可降低對環境污染率。陸基水產養殖主要技術內容如下:

1.循環箱置放原理

準備一個循環容器,裝載35 t,必須放在一個堅硬的底部,或者是壓縮的底部。

2.池塘面積和特征

通常每hm2池塘都配有一個循環水箱,循環水箱的抽水和排水點分別位于池塘的兩邊, 使水和池塘的水都能得到充分攪拌。

3.系統功率配置

循環水槽30 m3/h的水,需要小揚程、大流量的水泵,耗電1°。另外,還應另配一臺壓力0.04 Mp、流量不少于0.15 m3/h的空氣泵。 多個循環箱體可以共用一個強力空氣泵。

4.飼養箱

在養殖箱內壁噴上400 um的環氧樹脂涂料,有效地保護箱體不受侵蝕。 頂部設置4個1 m×0.8 m的天窗,可以用來觀察和喂食;底邊配有1/10的斜坡,配合循環的水流收集污物。

5.污水收集池

在底板的最底部是一個污水收集池, 在污水收集池的上面安裝了一個5 mm PVC篩網,排泄物經收集槽排放到養殖池中。 同時, 在盒子的前面安裝了300 mm的魚嘴,魚嘴里面裝了一個擋水板,魚兒從出魚口釋放出來。

6.安裝旋渦式分離器

在控溫管之后還可以加裝一個漩渦式分離器,高效地將養殖水中的懸浮微粒進行分離, 分離出來的殘渣糞便可以在不流入池塘的情況下進行集中排放,大大減輕了池塘的水處理負擔,提高池塘的清淤期。 所分離出的殘渣可以直接輸送到農田耕作中,作植物肥料,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五)水體循環技術

水體循環是陸基水產養殖技術中最為關鍵的一環,也是陸基水產養殖技術的核心,屬于維持水產養殖正常運轉的基本技術保證。 為確保全水循環系統,栽培可持續發展, 不但需要對栽培環境中的各種因素進行有效的調控, 更需要栽培對象能在最適宜的自然環境中成長。 此外,在陸基水產養殖業的整體設計中,要重視各系統間的協調,整個運作過程中的每個小養殖池都安裝獨立運行的水質凈化和水體循環系統,而且針對每個養殖池的具體養殖,進行個體化設置;在不同養殖單位中,根據不同養殖對象,對其進行不同的鹽度、水溫等養殖環境的調節,能有效地避免水產動物發生病害時相互影響[5]。

四、結語

隨著現代科技不斷進步, 陸基水產業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近幾年,對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各種要求。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高效率、低污染的水產養殖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大力開展陸基水產養殖技術的研究, 既是現代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

猜你喜歡
水產業陸基水產
2023,水產業錢兔似錦
陸基圓池循環水養殖模式的優勢
搞養殖,我們都看《當代水產》
停產!斷糧!原料暴漲!節后限電令再升級,水產業遭受暴擊……
加油!水產人!
大咖點評:2020年水產動保誰主沉浮?
讀懂“水產人十二時辰”,你就懂了水產人的一天
這條魚今日在珠海掀起熱浪!7.7億詮釋珠海水產業發展新態勢
投資3,000萬進軍水產料!建100個養蝦服務站,這家豬料公司欲在水產業一展身手
日本正式決定引入陸基“宙斯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