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溪志》述略

2023-04-30 09:31林有能
嶺南文史 2023年3期
關鍵詞:六祖縣志龍山

林有能

寺志,不僅記錄某一寺廟變化發展的歷史,而且從某些方面承載了當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等的歷史風貌,對了解中國佛教的歷史和社會歷史文化的變化,極具參考價值。誠如楊曾文教授在新近出版的《曹溪通志》序中所言:“寺志,是地方志的一種,是記載佛教寺院建置和沿革、歷代住持和高僧、傳法事跡和教示、有關寺院的碑刻和文獻以及著名外護居士等的史書,為人們了解中國佛教歷史文化提供重要文獻,對考察中國社會歷史和文化也有重要參考價值?!盵1]因此,歷史上的大剎名剎多有寺志。

六祖慧能南禪三大祖庭,其剃度受戒地光孝寺有《光孝寺志》,其弘法道場南華寺有《曹溪通志》,其故居和圓寂地國恩寺則有《盧溪志》(民國《新興縣志》及今人編撰的《國恩寺志》均稱《盧溪通志》)。三者中,《光孝寺志》和《曹溪通志》已為教、學兩界所熟知,“盧溪志”則似寂滅無聞,蓋因其早已湮沒,世人難見其真面目。本文旨在對《盧溪志》的相關問題作一梳理。

《國恩寺志》所以稱為《盧溪志》,是因龍山國恩寺寺前不遠處的那條小河。

六祖慧能的出生地新州夏盧村,在唐代曾是索盧縣治所。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修《新興縣志》“舊索盧縣”條云:“在縣南三十里仁豐都,舊址今存,為民居,即下盧村”。[2]乾隆《新興縣志》則曰:“索盧縣在城南三十里仁豐都,唐武德中置,宋乾元中并入新興,遺址今為民壤?!盵3]夏盧村與龍山國恩寺,在唐代有一小河相隔。據康熙二十六年修《新興縣志》所載,這條小河以六祖慧能姓盧而稱為“盧溪”:“盧溪水發源里洞嶺,經盧村周龍山繞縣城東門北流合錦山水,六祖禪師所生之地,以祖姓盧,故名盧溪”。[4]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云:“盧溪水,在縣南。發源李洞嶺,經盧村,過龍山,繞縣城東門,北流合錦山水”。[5]民國《新興縣志》載:“盧溪水在縣南,源出里洞嶺下,經盧村六祖所生之地,因六祖姓盧,故名盧溪。北流過龍山至城南,清溪水來注入。清溪水一源自筆架山之貓爪嶺,一源自高溪河塱,至較剪洞合,北流至義 崗合盧溪水?!盵6]因之,《國恩寺志》就以《盧溪志》代稱,與《曹溪通志》代稱《南華寺志》同理。

《盧溪志》為邑人潘毓珩于清康熙年間所修。關于潘氏其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修《新興縣志》云:“潘毓珩,號他山,明崇禎己卯(1639)鄉榜。聰穎好學,惟誠事父母,和愛弟侄,樸略不修細節,至邑中興革大事,輒毅然有為,不撓傍議,晚年見屈士論惜之”。[7]新興縣檔案館所載新興名人檔案稱:“潘毓珩,字蔥石,號他山,今新興縣六祖鎮官洞村人,明崇禎十二年己卯舉人。聰明好學,所架上卷將萬數,手評處遍及。夙嫻韜略,吳三桂部將馬雄進軍新興,有一卒自斃于官洞,馬雄以為鄉人所殺,發兵圍困。毓珩慨然沖鋒,談笑解圍,鄉人生存者數千人。毓珩安居之日,纂輯群書,刻成《盧溪志》及同修康熙《新興縣志》。又精郭景純書,縣境內山水俱踏遍,起伏遠近,無不洞悉?!盵8]清順治年間,潘氏與國恩寺住持真唯及眾鄉賢募捐、主持重修《國恩寺》,撰《重修龍山國恩寺記》。清康熙十一年(1672),與知縣李超等人編修縣志,志書于康熙十二年(1673)修成,李超撰序,潘毓珩撰跋??滴跄觊g,與鄉賢葉廣祚、簡兆元等重刻《壇經》,請知縣李長慶撰《重刻法寶壇經序》。

潘毓珩參與重修龍山國恩寺竣工后,感嘆龍山國恩寺無志而發心撰《盧溪志》。故廣搜博采,經年余志稿編成,邑貢生陳圖作《盧溪志序》。茲錄如下:

管仲父書載,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新興龍山等諸?嶁而已,無與紀數也。人杰地靈,又何可以無紀?仰稽六祖禪師降祥茲土,接西方圣人心印,開辟迄今,為其宗派特出,不可謂龍山一抔在職方外,遂置之不論不議之列也。邑孝廉潘君蔥石于乙未歲葺寺工竣,慨山之無志,乃廣搜博采,越稔始得成帙,為卷者二,為目者十三。其間有像有圖,繪于卷首,并列本傳,著師之生平履歷,以顯南中大宗,斯志之特重者也。名勝古跡,悉屬山水異觀。創修隆舉,列傳諸賢,鑒往興來,于此分類皆得而備焉。至于刻石為姓字所書,志之以彰不朽;物產為山土所出,志之以表咸若。法物為珍器所藏,志之以示傳守;靈應為佛力所著,志之以顯神通。括羅聞見,罔或遺也。然從來志名山古剎,鮮有及于田賦,茲詳及之,微末弗漏,操筆之苦心具見矣。思染指者,當為咋舌去。寺歷年久,風雨所蠧,碑嚙字剝,存乎序記,實為異日之文獻也。題詠藻采,游客轍跡所至,登高而賦,遇物而名,景翠增華,未可以虛文是視。噫!志之所以為志者如是夫,是可傳也。余臥病林麓,屐不出戶,間閱曹溪、羅浮各志,久欲補此龍山一段故事,奈枯腸燥筆,終不能為溪巒點綴。今得潘君成書,覽之霍然而起。見其種種遍列,若陳諸掌,置之案頭,雜以鳥音松韻,飄然令人如在龍山上行,豈不大快愉也哉!斯舉也,祖道藉以煥揚,山靈藉以表飾,于是公之海內諸人士,按圖索徑,驅車南來問菩提真種子,又為善世一大慈航,功顧不偉歟?功顧不偉歟?余因拂拭荒硯,附辭于后,固推潘君為本山第一功臣,實非阿所好矣。是為序。[9]

從陳序中可知,《盧溪志》共二卷十三目,內容包括:(1)像圖,繪于卷首;(2)六祖慧能生平傳記,是為志書重點;(3)名勝古跡、山水奇觀;(4)諸賢分類列傳;(5)金石碑刻;(6)物產;(7)法物;(8)靈應神通;(9)寺產田賦;(10)題詠??芍^“括羅聞見,罔或遺也”。

另《盧溪志》列盧溪十景為:鏡池魚躍、珠臺荷香、爽閣迎風、寒潭漾月、禪堂磬韻、古塔藤陰、蒼荔披云、欲亭噴雪、盧溪返照、筆架橫煙。[10]

序者陳圖,本早就擬修寺志而終未成事:“余臥病林麓,屐不出戶,間閱曹溪、羅浮各志,久欲補此龍山一段故事,奈枯腸燥筆,終不能為溪巒點綴?!薄敖竦门司蓵?,覽之霍然而起。見其種種遍列,若陳諸掌,置之案頭,雜以鳥音松韻,飄然令人如在龍山上行,豈不大快愉也哉!”予《盧溪志》極高評價,稱“潘君為本山第一功臣”。

據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新興縣志》,除陳之序外,另有張嵩序:“《盧溪志》,潘毓珩輯并序,陳圖序,浙江海寧張嵩序”。[11]然張序未見載錄。

潘毓珩纂《盧溪志》將竣工之時,曾游藏佛坑之化身巖,因有《游化身巖》

詩:“為愛尋奇跡,支筇入險阿。崖懸千仞石,樹老數枝蘿。煮茗分寒瀑,傳飱坐破蓑。僧翻前日偈,閑我悟門多?!盵12]邑貢生簡兆元則和詩一首《潘他山輯盧溪志將竣鐫石于化身巖因步其韻以紀興》以助興:“曩日盧行者,歸全在此阿。巖前懸瀑布,洞口掛藤蘿。地籟生風雨,云陰作笠蓑。文人新點綴,石刻自茲多?!盵13]

除潘毓珩所修《盧溪志》外,據文獻載,還有陳珝、陳璉兄弟兩人合纂的《盧溪志》。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修《新興縣志》載:“陳珝,邑廩生,存心正直,讀書自愛,事親孝,治家嚴,縣尹改修古筠書院及建峽山奎閣,皆珝倡率贊襄,與族弟璉同修《盧溪志》,作《族譜》,筆法謹嚴,皆足信?!薄瓣惌I,邑貢生,孝友慈良,才堪任事,事母孝母,年九十五常侍左右,居喪三年未嘗見齒。與兄瑞友愛,耄年愈篤,貯賞廣祀,樂善好施,歲饑出粟賑濟鄉鄰,減價糶惠桑梓,開復正南門,修古筠書院,倡率贊襄,不憚動勞,與族兄珝同修《盧溪志》,足以信?!盵14]但該志又認為陳氏兄弟只是對《盧溪志》重新校訂而非重修:“《盧溪志》,潘毓珩輯并序,陳圖序,浙江海寧張嵩序,陳珝、陳瑞璉重訂”。[15]

潘毓珩于清康熙年間編撰的《盧溪志》,至民國時修《新興縣志》還多有援引。但不知何時散佚,當下難以覓見。但望坊間有收藏者獻之,惠及世人。

猜你喜歡
六祖縣志龍山
龍山塔
廣東四會市六祖庵遺址考古勘探簡報
六祖禪宗文化視域下石材家具設計
縣志里的鄉賢
戴進與梁楷人物畫之比較——以《達摩六祖圖》與《釋迦出山圖》為例
夏季從阿龍山開始
東漢封龍山碑
龍山村
縣志
源流(2015年5期)2015-06-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