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中麥1 號的豐產穩產、適應性及產量要素分析

2023-05-10 06:25郭元世周淼平姚金保羅德祥
大麥與谷類科學 2023年2期
關鍵詞:淮麥通徑穩產

郭元世,王 文,潘 兵,周淼平,姚金保,趙 潔,梅 佳,厲 婕,羅德祥*

(1.江蘇中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京 225000;2.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江蘇南京 210014)

寧中麥1 號是江蘇中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于2012 年以高產抗病品系華麥9128 為母本、高產廣適推廣品種新麥9 號(國審麥2003008)為父本,雜交配組后按照系譜法選育的高產、抗病的半冬性小麥新品種,2020 年通過江蘇省審定(蘇審麥20200032)。該品種在近2 年的示范推廣過程中表現出豐產性好、抗逆性強的優異特性。本文以寧中麥1 號參加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小麥科企聯合體試驗的匯總結果為依據,分析其豐產性、穩產性、適應性及產量3 要素特性,以期為其大面積推廣種植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本試驗以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科企聯合體2017—2019 年2 年區域試驗和2019—2020 年1 年生產試驗匯總結果(只列出寧中麥1 號和對照淮麥20 的相關數據)為研究對象,其中2 年區域試驗均為11 個試點,生產試驗為12 個試點。3年試驗均按照隨機區組方式排列,其中區域試驗設置3 個重復,生產試驗設置2 個重復。3 年試驗均以淮麥20 為對照品種。

1.2 數據分析

豐產性以寧中麥1 號平均產量較淮麥20 的增產百分數表示,增產百分數越大,則豐產性越好[1]。穩產性以寧中麥1 號的平均產量在當年全部試點的變異系數(CV)和高穩系數(HSC)作為評價指標,其中變異系數越小、高穩系數越高則為穩產性越好[2-3]。適應性則以適應度,即增產試點數占總試點數的百分比作為評價指標[4]。寧中麥1 號產量3 要素對其產量的影響以相互間的相關性及通徑分析法進行[5]。數據分析由Excel 2003 完成,通徑分析過程參考葉青的分析方法[6]進行。

2 結果與分析

2.1 豐產性分析

由表1 可知,寧中麥1 號的3 年平均產量分別為7 408.50、8 922.45、8 229.45 kg/hm2,分別較較對照淮麥20 增產4.16%、3.91%、4.23%,除2017—2018年度的增產點率為72.7%外,另外2 年增產點率均達到100.0%,說明寧中麥1 號在不同年際間均具有較好的豐產性。

表1 寧中麥1 號3 年試驗產量

2.2 穩產性和適應性分析

寧中麥1 號平均產量在全部試點的變異系數和高穩系數列于表2。由表2 可知,寧中麥1 號3年度的變異系數均小于對照淮麥20,高穩系數除了2019—2020 年度低于對照淮麥20 外,另外2年度的均高于對照淮麥20,說明寧中麥1 號的穩產性均優于淮麥20。除了2017—2018 年度其適應度與對照淮麥20 相當外,另外2 年度的適應度均高于對照淮麥20,說明寧中麥1 號具有很好的環境適應性。

表2 寧中麥1 號穩產性和適應性

2.3 產量要素分析

按照不同產量水平將寧中麥1 號3 年34 點次的產量結構列于表3。由表3 可知,其中10 點次的產量水平>9 000 kg/hm2,其產量結構平均數為:有效穗數582.0 萬個/hm2,穗粒數35.6 粒/穗,千粒質量49.5 g;16 點次的產量水平介于7 500~9 000 kg/hm2,其產量結構的平均數為:有效穗數604.5 萬個/hm2,穗粒數34.4 粒/穗,千粒質量45.6 g;8 點次的產量水平<7 500 kg/hm2,其產量結構的平均數為:有效穗數544.5 萬個/hm2,穗粒數34.1 粒/穗,千粒質量45.3 g。

表3 寧中麥1 號產量結構

2.4 產量各要素與產量的相關性及通徑分析

由表4 可知,寧中麥1 號的產量與穗數和千粒質量的相關性有統計學意義,產量與穗粒數的相關性無統計學意義。產量3 要素間均表現出負相關關系,只有單位面積穗數與穗粒數有高度統計學意義。

表4 寧中麥1 號產量及各要素的相關性

為進一步研究寧中麥1 號產量3 要素對產量的相對重要性,本文對2017—2020 年的全部試點數據進行了通徑分析,結果列于表5。由表5 可以看出,穗數對寧中麥1 號產量的直接影響最大,穗粒數的影響相對最小。各產量要素之間由于存在負相關關系,產量3 要素中的單個要素通過另外2 個要素而對產量的影響均為負,產量3 要素對產量的間接影響均小于產量3 要素對產量的直接影響。

表5 寧中麥1 號產量各要素對產量的通徑系數

3 討論與小結

根據2017—2020 年寧中麥1 號中間試驗的產量表現可以看出,寧中麥1 號3 年間較對照淮麥20的平均增產率為4.10%,平均增產點率為90.9%,說明寧中麥1 號具有較突出的豐產性。寧中麥1 號3年間在各試點的變異系數均小于淮麥20,且2 年區域試驗的高穩系數均高于淮麥20,說明寧中麥1 號受環境和氣候因素影響較小,具有較好的穩產性。寧中麥1 號在不同年份間的增產點數占總試點數的比例均大于或等于對照淮麥20,說明寧中麥1 號在江蘇淮北地區具有較好的適應性,適宜在淮北地區推廣種植。寧中麥1 號產量與穗數和千粒質量的相關性有統計學意義,說明提高穗數和千粒質量是提高其產量的主要途徑。通過產量與產量構成因素的通徑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寧中麥1 號的產量3 要素對其產量的直接影響遠大于各個要素間的間接影響,說明通過加強栽培技術研究同步提高產量3要素來提高寧中麥1 號的產量是可以實現的。

猜你喜歡
淮麥通徑穩產
建湖縣供電公司護航“菜籃子”穩產保供
巴陵石化硫酸銨穩產穩銷 確保春耕化肥供應
睢寧地區優質小麥品種篩選
排澇搶收多措并舉 確保秋糧穩產增產
牡丹江市氣象因子與PM2.5濃度影響通徑分析
玉米早熟品種賽德9號豐產穩產
新型全自動氣動通徑機設計要點探究
不同播期和播種密度對小麥新品種“淮麥44”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氣動通徑機設計及使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小麥新品種“淮麥35”基本苗數和氮肥用量及運籌試驗簡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