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的意識形態性及其技術生成與應用*

2023-05-10 20:07
關鍵詞:話語信息

沈 娟

(武漢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武漢 430070)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1]。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的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今天的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然成為新時代的“石油”,數據成為了目前各個國家爭相搶奪的重要資源。畢竟現在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話語權,也就掌握了意識形態的主導權。當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正利用在大數據領域的先發優勢,形成了數據霸權,對我國意識形態進行各種滲透和攻擊。大數據的意識形態問題已成為當前意識形態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研究大數據的意識形態性,在意識形態領域利用好大數據,有助于鞏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維護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安全,有效抵御西方意識形態的入侵滲透。

一、 大數據的意識形態性

意識形態作為觀念的上層建筑,其在本質上是集團性話語,在任何文明社會中的任何國家,其都作為一個必要且重要的社會結構或社會領域而實實在在存在著[2]。而大數據時代的意識形態首先呈現出一種“大數據特性”。第一,大數據時代,意識形態表現出多樣性特征。在大數據時代,萬物皆可數據化,文字、文本、圖片、語音、視頻等都表現為一種數據,總之,只要是能存儲在數字存儲終端或虛擬空間、網絡云的信息,都是“數據”。這種海量、多樣、多維的信息傳播方式,改變了過去單純依靠文字文本表達的局限,而發展為語音、影像等多樣信息形態的傳播模式,使得意識形態的表現方式也隨之呈現出多樣化特征?!按髷祿嘟Y構化、可視化立體資源契合國家意識形態話語內容豐富性及話語方式多樣性的需求?!盵3]第二,大數據時代,意識形態還呈現出“混雜性”。傳統的數據記錄,因為規模小,要求力求精準,保證質量。而在大數據時代,為了掌握更多的數據,降低了容錯的標準,允許不精確的數據出現。所有能在數字儲存終端或網絡云空間儲存的信息都能稱之為數據,包括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在意識形態領域,也存在著混雜性,即使不準確,各種內容還是層出不窮,如新自由主義思潮、民主社會主義思潮、民族主義思潮、新儒家思潮、民粹主義思潮、普世價值觀以及歷史虛無主義等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激蕩交鋒。

然而,大數據的意識形態性除了具有大數據的特性以外,還有意識形態的特性,這主要表現在利用大數據在意識形態領域形成各種霸權。意識形態具有階級性,是統治階級的思想逐漸上升為社會統治思想的階級意識,是統治階級的一種霸權體現。大數據時代,通過對數據的強勢占有,形成了話語霸權、文化霸權、數據迷信和數據霸權。

(一) 話語霸權

在大數據時代,誰擁有了數據誰就擁有了話語權。在社交媒體時代,人們樂于上傳分享各種信息,上傳的各種數據被保存于云端,這些數據實際上已經不屬于發布者了,而是歸屬于數據的保存者,即類似阿里、騰訊之類的網絡公司。另外,還有各種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可能屬于相關的公司和組織,而各種攝像頭錄取的各種影像數據可能屬于政府的有關部門?!笆聦嵣?在大眾傳播領域中,數據信息并不能完全自由流通,也就是說數據信息雖然量大,但是并不完備。政治、經濟等權力體系常常干涉數據信息流通,并試圖占有、制造或阻礙信息?!盵4]數據的擁有者可能為了自身的某種利益,有目的地使用數據,通過控制數據的產生方式以及對數據的解釋方式,只讓公眾知道一部分事實,甚至會篡改數據來欺瞞大眾。比如有些電影上映后,為了營造出影片火爆的假象,數據造假,惡意刷票房,誤導觀眾。電影的口碑不是來自于觀眾,而是來自于數據,控制了數據,就控制了聲音。

“我們強大的意識形態工具就是我們的語言”[5]。當語言變成了數據,強大的意識形態工具就轉化為了數據。數據的擁有者,通過對數據的專業化處理,能夠掌握意識形態的話語權,用數據發出貌似權威的聲音,讓民眾知道他想讓你知道的事實。權力者通過對數據的控制,實現了對話語的控制,進而操縱意識形態以掌控權力。

(二) 文化霸權

統治階級借助各種宣傳手段,通過其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領導地位,讓廣大人民自覺接受他們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或世界觀,從而達到其統治的目的,這就是葛蘭西所說的“文化霸權”。而今天,大數據演變成為了一種新時代的文化霸權,大數據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到人們的想法與判斷,進而引導其世界觀的形成?!皵祿礄嗔?大數據可以用來鼓吹結果、推銷觀點,但卻可以不用交代原因”[6]。

數據可能對個體的了解更為全面深入,各種社交網站、電子商務網站積累的數據,可以準確地對用戶進行數字畫像,全面分析了解用戶的心理特征,知道用戶個體的性別、年齡、興趣愛好、性格特征、職業專長、政治立場、思想動態等多個維度,對這些特征進行分析后,不難發現不同人群的興奮點、共鳴點、關注點、懼點、淚點、笑點等內心隱秘之所在。掌握了這些,就能夠精準評估出一個人最容易受到哪種信息的影響,從而將希望用戶接受的信息包裝成用戶喜愛且最能接受的樣子推送給他/她,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網絡用戶的選擇和判斷。美國前總統特朗普2016年競選美國總統獲得成功,就是運用了網絡數據影響選舉,通過數據對選民進行分類,向不同類型的選民推送量身定制的拉票信息,引導選民做出預設中的政治行為與選擇。

可見,數據可以成為影響、操縱、控制他人心理和觀念的工具,在思想和文化以及價值觀上起到同化的作用,進而能夠對意識形態進行有目的性的調控和引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利用其在網絡大數據方面的領先優勢,不斷地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和文化入侵,推動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傳播,導致我國本土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受到侵蝕與沖擊,我國意識形態的安全受到了巨大威脅。

(三) 數據迷信

有宗教信仰的人們對某種神秘力量會產生敬畏和崇拜,信仰者相信這種神秘力量超越一切并統攝萬物,擁有絕對權威,表現為一種特定形式的思想信仰,屬于社會特殊意識形態。宗教信仰者相信上天有個萬能的神,無所不知,在天上看著你,監視著你,所以信徒要為善。

大數據在某種程度上具有這種宗教般的力量,無所不知、無所不在地看著你。隨著傳感器的越來愈多,天眼的無處不在,存儲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的全民化,每個人的活動及個人信息都被數據所記錄,從出生到死亡,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數據記錄,大數據猶如上帝一樣,對個體無所不知,能發現犯罪分子的各種違法行為,甚至于能洞察出其圖謀不軌的想法,可以向公安局發出預警抓捕罪犯。

另外,人們猶如迷信宗教般迷信大數據,數據成為了一種迷信,相信數據是萬能的,認為數據是不會撒謊的,完全相信數據顯示的任何結果。有任何不知道的問題會隨時“百度”一下,出去吃飯哪家餐館好吃便問“大眾點評”,找要去的地方便用智慧地圖導航,甚至還有速配APP幫你找伴侶等等,人們對于數據顯示的結果毫不懷疑,所以才會有司機跟著導航走掉進河里的悲劇。因為對數據的絕對相信,人們逐漸放棄了自己的決策與判斷,凡事皆依靠數據的分析。數據也許真實客觀,但是背后的數據分析師卻是主觀故意,為了某種目的,其數據分析的結果帶有明顯的導向性。比如“某度”的莆田系事件,廣告的競價排名欺騙了廣大的用戶,大家信賴排在第一的數據,殊不知只是因為廣告費交得多,被“某度”人為置頂為第一。對數據的盲目相信,讓一些用戶上當受騙,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按髷祿蔀榱思w選擇的工具,但也放棄了我們的自由意志”[7]205,人們盲目地崇拜數據,跟隨數據,成為了大數據的信徒。

值得擔憂的是,一旦大數據的這種宗教般的力量被權力者所利用,便很有可能會走向極權社會。大數據猶如“老大哥”般無處不在地監視著每一個人,個體在數據面前毫無隱私。嫌疑人是否有罪可能不再以犯罪事實來判斷,而是以大數據的分析預測為依據。如果權力者想排除異己,只需拿出數據分析來證明其有可能犯罪,也許就能把對方真的定性定罪了?!叭藗儾皇且驗樗龆艿綉土P,而是因為將做,即使他們事實上并沒有犯罪?!盵7]202

(四) 數據霸權

數據作為一種資源,其重要性可以媲美石油。單個的數據沒有價值,但是當此數據和彼數據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或者是深入地挖掘大數據后,得出了新的信息和知識,那么大數據的價值就會體現出來?!皵祿?是信息的載體、是知識的源泉,當然也就可以創造價值和利潤,可以預見,基于知識的競爭,將集中表現為基于數據的競爭,這種數據競爭,將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盵8]305

在今天的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然變成了一種新型的戰略資源,數據的競爭也不僅限于經濟方面,在政治領域、意識形態話語權的爭奪上,都集中在對數據的爭奪與占有上。2013年美國政府的情報雇員斯諾登曝光了美國的“棱鏡計劃”,這個秘密監控計劃表明了美國從2007年就開始了對數據權的強占,包括微軟、雅虎、谷歌、蘋果等在內的9家國際網絡巨頭均向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提供了用戶的各種數據資料,全球范圍內的用戶都在其掌握中,電郵、信息、視頻、照片、存儲數據、語音聊天、文件傳輸、視頻會議、登錄時間和社交網絡資料的細節都被政府監控。世界主要的網絡技術公司的總部都在美國,全世界只有13臺根服務器,主要用來管理互聯網的主目錄,1個為主根服務器,放置在美國。其余12個均為輔根服務器,其中9個放置在美國,所有的根服務器均由美國管理。美國是大數據的領跑者,在數據的收集挖掘上有先天優勢,美國幾乎已成為全球數據的掌控者,形成了全球范圍內的數據霸權。

另外,美國還利用其經濟霸主地位,搶奪別國的數據資源,進一步強化其數據霸權。2020年1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外資公司問責法》,要求在美上市公司披露機密信息,同時美國政府還要審核。這就意味著外國公司只要想在美國上市,就得向美國交出公司的核心機密信息,包括所有用戶的各種數據信息。2021年6月30日,中國滴滴公司在美股上市,幾天后,被國家網信辦等7大部門聯合審查,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問題,被應用商店下架。滴滴掌握著海量的用戶數據信息、交通大數據和我國的實時地圖數據,這些數據如果被美國所掌握,就會嚴重地威脅到中國的國家安全?!懊绹鴮θ驍祿斓谋O控是在信息社會對他國的一種奴役,在從‘規訓世界’向‘控制世界’的過渡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顯示出美國中央政治權力的巨大擴張,這種直截了當的全球監視與控制是一種新型的世界霸權主義形式?!盵9]

二、 大數據意識形態性的技術生成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數據的處理變得更加容易、更加快速,人們熱衷于讓數據“說話”。數據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發出的聲音理應最為真實、最為客觀、最為公正。但實際上,大數據作為一種技術,依然蘊含意識形態性,數據擁有者在對數據的處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觀故意,那么數據發出的聲音也就不再那么客觀公正了。

(一) 數據攝取:選擇某些事實

數據攝取,提供數據收集、輸入、處理和預分析技術。攝取是數據處理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確保模型框架里具有豐富的數據,涵蓋所有可能的數據來源,無論是內部、外部還是今天已知或未知的數據。

通過數據攝取,可以獲取有關意識形態的所有可能收集到的數據。一部分數據來源于互聯網,可以攝取訪問者的各種瀏覽數據:網頁地址、點擊時間、頁面停留時間、訪問來源、從何處進入頁面、離開頁面去何處、開始時間、結束時間、訪問時長、用戶信息等等。

最多的數據來源于終端設備,主要是來源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機。今天的手機功能也很強大,具有互聯通信、拍照攝像、社交往來、新聞瀏覽、地圖導航、上網沖浪、影音娛樂、支付消費等多種功能,可以媲美一臺裝備良好的電腦。手機的功能越強大,它所記錄的行為數據就越多,一個人使用手機越頻繁,在云端產生的個人數據就越多,而所能攝取到的數據也就更多、更全面。通過這些攝取到的數據,能夠對一個人進行數據畫像,反映出他的行為特征和心理狀況。

攝取一個人的數據也許價值不大,但是攝取一群人的數據就是有價值的,數據越多、價值越大。比如整個社會的思想流變,一個人的行為數據價值有限,但是大量群體或全部社會成員的數據價值就很能反映問題了,攝取的數據越多越大,也就越能顯現思想的發展趨勢。

(二) 數據挖掘:凸顯某些事實

數據挖掘,是指通過特定的計算機算法對大量的數據進行自動分析,從而揭示數據之間隱藏的關系、模式和趨勢,為決策者提供新的知識[8]98。數據挖掘,前提條件是得有數據可以挖。在大數據時代,海量的數據提供了巨大的“數據礦藏”,反而開始面臨數據泛濫,產生到底“挖哪里”才出效率的問題。

即使數據挖掘涵蓋了所有的數據,但它也不是事實的全部,因為大數據只是一種碎片化的記錄,是對某一個點的事實之記錄,但是這種記錄并不連續,對事實的記錄也只是一個或幾個側面。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數據的增多,以前認定的“事實”悄然發生了改變。廣大群眾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現在網絡上就算爆出了驚天大新聞,網友們也不再著急評論和表態了,而是“坐等反轉”,因為他們知道,當數據慢慢增多,不同的數據集合后又帶來了全新的觀點與認識,曾經的“事實”將不再是“事實”了。大數據時代,每個人都有數據,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的數據即是事實,但實際上每個人擁有的只是自己的事實,可能只是事實的某一個方面,而非事實之全部?!皵祿平聦?但數據再大,終究不是事實”[7]297。

在這種情況下,數據挖掘出的真相也許只是事實的一部分。在龐大的數據倉庫里,如果想挖出能夠支持自己觀點的數據,總是可以挖出來的,即使這個觀點完全是與主流相悖的,也總能找到相應的數據來支撐自己。歷史虛無主義之所以有市場,正是因為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都是存在的,從真實的人和事中總能找出一個轉折點,性質就完全改變了,于是“好人不好、壞人不壞”了。同樣,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和鞏固自己的統治,也總能在海量的數據中挖掘出能證明其合理性與合法性的依據。

(三) 數據分析:算出某些事實

當數據被挖掘后存放到數據倉庫里,下面一步就是數據分析,而數據分析的工具就是算法。當萬物皆是數據,說明萬物都能用算法進行數據分析。算法是在對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建立各種模型,發布解決問題的指令,但是這種技術問題只有專業的數據分析師能夠勝任,普通人幾乎完全不了解什么是算法,算法的原理又是什么,是基于什么,算出了什么?這很顯然會產生一種信息鴻溝,誰掌握了數據,誰運用了算法,誰也就能制造出某些事實?!八惴Q策使用的數據,及其處理的方式、應用的規則,都是由算法設計人員創建的,作為人類個體我們難以避免都有主觀隱含的偏見?!盵10]算法工程師難免會在算法中帶入自己的偏見,借助算法進行的數據分析,難免會有一種主觀偏見性的導向,會帶來一種不公正。

最常見的就是推薦算法,一直以領先的算法作為自己競爭力的“今日頭條”,據說比你自己更懂你,通過用戶的數據對其進行算法分析,算出用戶的喜好、特征和行為,從而精準推送用戶感興趣的資訊。推薦算法的實質就是迎合用戶的胃口,讓用戶感到愉悅。但是推薦算法的這種迎合,讓我們只能聽見讓自己愉悅的聲音,和自己意識形態一致的信息才會被推送,把異見都隔離在外了。久而久之,人們就陷入了“信息繭房”而不自知,視野變得越來越狹窄,對其他意識形態的信息了解得越來越少,陷入一種思維固化中,只認同自己覺得正確的,即使實際上是錯誤的。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伊?!ぴ寺鼡挠纱藥怼盎匾羰摇毙?“推薦算法”為每個人建立一間專有的“回音室”,所有人不斷強化自己的固有認知并誤以為就是真理,認為這會增加社會的兩極分化,有孕育極端主義的風險。

(四) 數據監控:看出某些事實

在奧威爾創作的《一九八四》中,有一個“老大哥”無處不在地監視著他的國民,確保他們忠誠,思想純潔,不會有什么反叛的行為。一旦有“出軌”的思想和行為,就會遭受殘酷的監禁和嚴刑拷打,直至洗腦成功改造完成。毫無疑問,在這里,人性被扼殺,思想被控制,隱私被偷窺,整個人里里外外都處在“老大哥”的監控當中,顯而易見,這是一個專制的極權社會。

在今天的大數據時代,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所有數據都能被記錄并上傳到云端數據庫中?!疤詫殹鄙系馁徺I記錄、支付寶的資金往來、微博上的互動、微信上的曬圈、QQ上的聊天記錄、百度上的搜索記錄等等信息,單獨看這些不同網絡平臺上的數據沒有任何問題,發現不了用戶的明顯特征。但是這些數據通過技術整合起來之后,就可以窺視出用戶的生活軌跡和性格特征,各個平臺的系統數據還可以彼此印證、互相解讀,每個人在大數據面前幾乎就是透明的。

在大數據時代,我們實際上是在被數據監控著?!疤詫殹北O視著我們的購買習慣,支付寶監視著我們的資金流,微博監視著我們的閱讀習慣,百度監視著我們的搜索喜好,微信監視著我們的社交關系網。難怪吉利公司董事長李書福曾經不無憂慮地擔心自己的聊天記錄被馬化騰看光了。近日的“今日頭條”竊聽事件也印證了這種擔憂,很多用戶反映今日頭條監聽了用戶的手機麥克風,用戶線下說了什么,“今日頭條”第一時間線上推送相關資訊。當大眾在數據面前無所遁形時,自然就陷入到一種被監控的恐慌中。

隱私學者認為,這種信息加總和數據整合,無異于一種監控,準確地說,是一種“數據監控”,其對個人隱私的侵害,無異于奧威爾《一九八四》中的電幕。進入大數據時代之后,甚至有專家提出:“大數據就是老大哥!”

(五) 數據預測:預知某些事實

大數據的核心就是預測,通過運用數學算法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從而預測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肮雀枇鞲汹厔荨笔谴髷祿晒︻A測的典型案例之一,谷歌通過用戶搜索的關鍵詞數據,成功預測了流感的來臨,2007—2008年,“谷歌流感趨勢”比疾控中心提前兩周預報了發病率。另外,智能手機通過你每天的出行數據,能夠準確預測出你還有多少分鐘到達單位,也能推測出你還有多久可以到家;高德地圖能夠通過在線用戶的實時數據,預測出哪里正在堵車,推測需要幾分鐘能夠通過擁堵路段;“淘寶”能夠預測出用戶下一次的購買選擇;QQ可以猜出哪些是你可能認識的人,并推薦你加為好友。過去,人類需要通過自身的經驗和知識儲備來做出判斷,而今天只需要收集到足夠大的數據,就能夠準確地做出判斷,精準地進行預測。

基于大數據分析,可以預測人們未來的可能行為,讓人恐慌的是,這種預測可能作為定性的依據。當一個用戶“百度”了如何開鎖的相關信息,又在視頻網站上觀看了開鎖的各種視頻,最后在“淘寶”上購買了開鎖的相關工具。通過這些數據信息,警察就能判斷這是一個小偷,在為行竊做準備,于是果斷地把他抓起來。但是對壞人的懲罰應該是因為他做了壞事,而大數據的預測告訴警察這將有一個小偷出現,這個小偷將會做出犯罪行為。這種懲罰不是因為做了什么,而是因為將做什么,而事實上他們并沒有做違法犯罪的事情。法律的審判是基于事實、基于證據,而不是因為將要發生的事情。否則,社會失去了公平正義,有可能會演變成強權專制的社會。

三、 大數據意識形態性的應用生成

在大數據的洪流中,產生了各種意識形態,多元的意識形態威脅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安全,而大數據的意識形態性可以被充分利用,以助力于我國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構建,在各種意識形態的你爭我奪中,利用好大數據的意識形態性,捍衛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安全。

(一) 精準“灌輸”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

“灌輸論”是列寧提出的重要理論之一,是一種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其目的是為了啟發和引導人的思想意識由自發到自覺的轉變,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教育方法。但是在傳統的意識形態灌輸中,基本采用紙媒和電視媒體的方式進行宣傳,灌輸的方式較為單一。另外,灌輸的內容也很統一,缺乏差異性和針對性。其次,灌輸的方法基本是“我說你聽”,是單向的傳輸過程,灌輸效果差強人意,經常是“灌而不進”。

而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的算法可以精準地預測出受眾者的心理特質,了解受眾的興趣愛好,通過“數據畫像”實現精準灌輸,完全可以做到“千人千面”。即使對同一個事實和信息,大數據也可以根據受眾不同的心理特質,變換語氣和語句,改變描述方法,用每一個受眾最易接受的方式去灌輸,同樣的內容可以量身定制推送給不同特質的受眾,實現影響力最大化。對易于情緒化的鍵盤俠,可以推送各種揭秘和“標題黨”內容;對知識精英,則推送比較溫和的、理性的分析類信息;對于文藝青年,則推送各種“心靈雞湯”;對一顆紅心的愛國者,可以推送“雞血”文章。針對特定細分群體推送的不同信息,符合不同受眾的個性化口味,迎合了人性的需求,直達一個人心靈的最深處,對所推送的信息自然全盤接收。在這個過程中,思想得到了同化,思想意識也由自發轉變為自覺。

(二) 創新我國主流意識形態話語體系

傳統的意識形態話語大多較為生硬,習慣使用政治話語和學術話語,晦澀、枯燥,普通民眾接受度不高,話語傳播的效果不理想。在大數據時代,這種情況有了改變的契機,因為數據化的核心就是量化一切,萬物皆是數據,文字可以轉化成數據,方位可以轉化成數據,影音圖像可以轉化成數據,溝通也能轉化成數據。大數據讓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的創新有了可能,首先是話語的表現形式變得多樣化,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影音視頻、可以是圖像照片,也可以是網絡聊天。其次,以前的政治話語和學術話語可以轉變為老百姓樂于接受的日常話語。普通民眾的思維方式大多比較感性,大數據可以把較為抽象的理論性話語、政治性語言轉化為較為直觀的可視化或圖像化信息,比如《人民日報》通過快手抖音等方式,發布短小的新聞視頻或者滿滿正能量的小故事,接受度高、傳播面廣,普通大眾對這種意識形態的話語認同感也大幅度提升,容易達成價值共識。另外一個方面,普通大眾喜歡哪種表達方式,能夠接受哪種話語,又形成了一種新數據反饋給了數據工程師們,他們從中分析出符合當下符合社會發展潮流的話語體系,又反過來促進大數據時代下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的構建。

(三) 創新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理論體系

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不斷發展創新的理論。作為中國主流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同樣需要不斷地進行理論創新,而大數據則為這種理論創新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徑。第一,大數據為意識形態理論創新提供了一種新的學術理論表達方式。以前的理論表述基本上都是文本類,現在可以用大數據更加形象具體地表達理論的本質內涵,讓高深的理論更為通俗易懂。例如,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熱詞“人民”出現了177次,充分說明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這種理論表述,大數據演變成了一種新的理論術語,未來大數據將是理論闡釋的重要方式。第二,大數據為意識形態理論創新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傳統的意識形態理論研究主要是以定性研究為主,大多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大數據的特性則實現了跨學科研究,另外也能對數據全覆蓋,有條件對全部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也更為全面徹底,得以發現新的問題和建構新的理論。第三,大數據為意識形態的理論創新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研究資源。隨著大數據的價值日益明晰,各個領域都開始建立自己的數據庫和數據中心,數據中蘊含的意識形態要素就是理論工作者的研究對象。如果各個數據庫之間能夠互聯互通,數據壁壘被打破后,研究者將有海量的數據研究資源,這些大數據都是即時反映當前社會的前沿動態和大眾的心理、行為,是意識形態理論創新的現實基礎。

(四) 維護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安全

大數據現在是國際競爭的焦點,擁有數據特權的國家就擁有意識形態的領導權和話語權。西方國家也不斷地利用自己的大數據技術,大力宣揚其所謂的“普世價值觀”,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和擴展,嚴重威脅到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安全。

面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安全威脅,我們要搶占大數據的所有權,保護好數據安全,利用好數據去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化解危險。在傳統的意識形態安全工作中,大多是“有病看病”,也就是當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安全問題,我們才發現問題,然后去解決問題。但是在大數據時代,可以提前預防問題的產生——因為大數據的核心就是預測,我們可以通過全面的數據,預測出意識形態會出什么問題,提前預防,對意識形態的控制變得更為主動;還因為大數據中包含著各種海量信息,通過數據挖掘,能夠完整再現受眾個體的行為軌跡,甚至暴露出其思想狀況??梢哉f,每一個受眾所發的微博、朋友圈、點贊的信息、討論的話題,等等,都能反映出受眾的關注點、價值觀和政治立場。

把控好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安全,可以借助大數據的意識形態性,通過數據挖掘和數據監控,準確把握社會思潮的發展方向,了解民眾的思想動態以及政治立場,預測出在意識形態領域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從而能夠在問題出現前及時化解潛在威脅,主動出擊把控住意識形態的走向。首先,要從海量的數據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就必須有數據可挖,這就要求各個部門、各個領域、各個公司等數據掌握者都能把數據拿出來共享,打破數據壁壘。其次,通過數據分析,找出可能的相關性,發現大眾的價值觀和政治傾向。最后利用數據監控,了解民之所系,心之所向,時刻關注著民眾的思想狀況以及事態的發展變化,建構網絡輿情監控體系,防患于未然。一旦發現意識形態領域可能出現危機,能夠及時預警,并且高效處理,保障主流意識形態的安全。

哈貝馬斯認為,科技本身就是一種意識形態。大數據作為新興的科學技術,從技術層面、工具層面、思維方式以及話語權層面,都具有一定的意識形態性?,F代國家之間軟實力的較量,意識形態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誰掌握了數據,誰就獲取了信息,誰就擁有了話語權,誰就在意識形態的博弈中搶占先機。在意識形態的戰爭中,我們要利用好大數據的意識形態性,發揮其在意識形態中的工具價值,捍衛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安全。

猜你喜歡
話語信息
主持人話語
現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一句鼓勵的話語讓生活更美好
訂閱信息
展會信息
話語新聞
話語新聞
“那什么”的話語功能
信息
健康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