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建輿論場,講好武漢發展故事
——長江日報報道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評析

2023-05-11 14:59楊翠芳鮑風
武漢廣播影視 2023年11期
關鍵詞:長江日報學位輿論

楊翠芳 鮑風

如何借助重點活動搭建輿論場,在把重點報道做出影響力的同時,在進行價值輸出的同時,體現主流媒體價值引導的能力,是融媒話語語境下,黨媒必須回答的傳播課題。從傳播實踐層面而言,觀點的產生也許并不困難,但將觀點的輸出搭建在活動平臺上,讓價值觀的“輸出”與引導呈現“潤物細無聲”的境界,讓價值觀本身體現出巨大的傳播張力,達到應有的傳播效果,則是黨媒在融媒語境下要重點著力的實踐探索。

2023年7月3日至6日,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暨中國研究生教育長江論壇在武漢召開,長江日報在對這次教育大會的報道過程中,借活動本身搭建輿論場,將武漢創新精神與科教優勢融入報道的全過程,將武漢英雄城市精神融入價值傳播的新聞實踐,體現了黨報的責任擔當與新聞傳播的專業精神。長江日報對這次教育大會的報道,是借助活動搭建輿論場,引領正確價值觀,講好武漢故事,傳播武漢城市精神的成功案例。

一、在議程設置上,輿論場打造意識明確,突出了教育大會報道的“武漢元素”

長江日報報道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暨中國研究生教育長江論壇,在輿論導向的議程設置上,緊緊扣住“科教”“人才”“武漢”等關鍵詞,在傳播上強化“科教”“人才”“武漢”等關鍵詞的出現頻率,形成有關“科教”“人才”與“武漢”的輿論場,強化受眾對這些關鍵詞的關注,以此增強這些關鍵詞的傳播力,從而形成輿論焦點。在具體宣傳報道中,這些關鍵詞頻繁地出現在新聞標題上,如7月1日刊發了有關大會的3篇報道:《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下周召開(引)百余院士高校書記校長聚漢研討培養拔尖人才(主)》《研究生教育頂級盛會為何花落武漢(主)校城融合提升城市能級、帶來創新底氣(副)》《構建引育并舉梯次銜接全面覆蓋的人才支持體系(引)讓人才在武漢像英雄一樣得到尊崇(主)》,每一篇報道的標題上均出現“武漢”(或“漢”)字樣,強化了武漢與該大會的關系,將受眾的注意力有效地引入對武漢科技強市的關注,尤其是《研究生教育頂級盛會為何花落武漢(主)校城融合提升城市能級、帶來創新底氣(副)》這篇報道,該報道直接提出問題,強化了問題意識,而這問題意識本身就是輿論生成的起點,而對該問題的展開與回答,讓輿論場得以初步形成。

在報道節奏上,長江日報對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暨中國研究生教育長江論壇的報道上,有預熱報道、程序報道及后續跟進報道,每一階段都體現出主題明確、輿論形成意識強烈的特點。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于7月4日至6日在武漢召開,7月1日即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發記者從相關新聞發布會上獲取的消息,并在4版用半個版面的篇幅刊發相關報道。7月2日,又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發《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開幕前(引)六位院士專家組團推介:我在武漢等你來(主)》。7月3日,頭版重要位置推出報道《“首屆研究生”劉文勵:老師這樣對我,讓我懂得怎么教學生》,并配發了評論員文章。7月4日,除了在頭版重要位置刊發會議即將召開的消息外,還用三個整版的篇幅刊發相關報道,為大會的召開預熱,為將大會召開的相關議題形成輿論場做足充分準備。這些會前的報道及評論員文章,為大會的召開營造了積極、健康、濃厚的輿論氛圍,為在大會上形成關于武漢城市精神、武漢科教優勢的輿論焦點、占據輿論高地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大會召開的第二天,7月5日,長江日報除了在頭版重要位置刊發了會議動態報道《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暨中國研究生教育長江論壇在漢開幕(主)懷進鵬視頻致辭 翁鐵慧出席 郭元強致辭 邵新宇程用文出席(副)》,還在當日報紙的第3版、第4版用兩個整版的篇幅報道會議聲音,對會議進行了全方位報道。這種對會議的動態報道,容易讓讀者對會議精神、會議主題、會議完成議項等有一個總括式了解,也能夠及時、準確地把握當天報道的會議主題。7月6日又用一個整版的篇幅刊發報道《三所高校書記校長做客云端會客廳探討人才自主培養(引) 高質量發展呼喚高水平人才》,與此同時,該日報紙的第4版在頭條位置刊發《院士同臺“論道” 會場座無虛席(主)中國研究生教育長江論壇等六大板塊論壇舉行(副)》等報道,繼續報道教育大會動態。

7月7日,長江日報刊發數篇報道,報道武漢市在科技創新、人才引進諸方面的新成果、新政策。如刊發于7月7日頭版重要位置的《產業集群強強聯合 產業鏈缺啥補啥(引)上半年武漢以創新“拼”出競爭力(主)》、刊發于2版的《近4萬名大學畢業生申請入住獲得批準(引)武漢人才公寓里七成住客系碩士博士(主)》,等等。這些報道既是對教育大會報道的有效補充,又是教育大會引發的輿論熱點的后續發力。

從報道節奏看,長江日報在這次教育大會報道中,充分利用會議施放的輿論信號,緊扣武漢與教育做文章,從推出報道的數量與質量看,報道密集,版面安排適度,版序刊發突出,強化了教育大會上的武漢元素。讓大會形成有關武漢科技強市、科技興市、科技創新的輿論沖擊波,極大地突出了武漢科教優勢的城市表情。

二、在價值輸出上,密集報道專家學者的聲音,讓武漢城市精神更加突顯,強化了武漢科教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強大蓄能的輿論主調

輿論場的形成靠的是人,輿論場輿論價值走向同樣依靠人。長江日報在這次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報道過程中,始終抓住“人”來做文章,具體地說,始終抓住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做文章,形成關于武漢科教優勢的強大輿論場,突出了武漢將科教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的強大能力,強化了武漢城市精神在這種轉化中的重要作用。

7月1日,長江日報在頭版突出位置刊發報道《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下周召開(引)百余院士高校書記校長聚漢研討培養拔尖人才(主)》,該報道是對教育大會的預熱,這篇報道,將“百余院士高校書記”做到了標題上。報道中介紹說,除此之外,還有數百名各領域高層次人才代表,將齊聚大會。這就點出了輿論高地得以產生的話語空間。在接下來的報道中,長江日報集中展示了教育大會上形成的輿論話題,突出武漢城市優勢,將講述武漢優勢的聲音盡量放大,內容做實做透,報道充分。

首先,通過報道外地專家聲音,傳導正面輿論,讓武漢的聲音成為教育大會的強音。無論是大會預熱報道,還是對大會會議議程的報道,長江日報都盡量傳遞大會上專家學者的聲音,重點提煉出他們關于武漢的發言,突出武漢優勢,形成建設武漢、創新發展武漢的輿論氛圍。7月2日,仍處于教育大會預熱期,長江日報在當天報紙的頭版突出位置,刊發報道《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開幕前(引)六位院士專家組團推介:我在武漢等你來(主)》,并配發六位院士照片,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強化了傳播力。該報道說,“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開幕前夕,六位院士、學者組團推介武漢:武漢是一座紅色之城、英雄城市、文化之城、教育之城,武漢更是一座科技之城、創新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他們相信,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必將在新時代成就英雄偉業?!?月6日刊發動態報道《三所高校書記校長做客云端會客廳探討人才自主培養(引)高質量發展呼喚高水平人才(主)》中,廈門大學校長張宗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武漢擁有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大學生群體,有豐富的高層次人才資源。不管是大學還是科研機構,水平非常高。同時,武漢的經濟結構、經濟形態也適應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的需要,在芯片、集成電路、新材料、光學光纖、生物醫藥等方面都有建樹,在全國都走在最前列?!辈⒄J為,“武漢本身有足夠的人才,而人才是多元的。在利用好本地人才資源的同時,還應加大從全球其他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吸引最尖端人才來漢發展的力度?!鄙綎|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武漢是教育之城、活力之城,聚集了眾多高等學校,而且這些高等學校很多都是在我國起領先作用的高等學校。此外,武漢還有眾多科研機構和創新企業,有天然的創新優勢。湖北省及武漢市都特別重視科技、教育、人才,這是教育、科技、人才能夠統籌發展的基本保障?!边@些專家學者對武漢的肯定,使論壇中有關武漢的聲音得到強化,長江日報對這些聲音的有效傳播,為武漢科教創新做足了積極的輿論準備。

其次,報道在漢專家學者的科技創新故事,為建設武漢,推動武漢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輿論氛圍。長江日報在這次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報道過程中,不僅及時準確傳遞外地專家學者對武漢的積極評價,還通過對在漢專家學者的科技創新故事,形成“武漢創新之城、科技之城”的輿論氛圍,為發展武漢、建設武漢、創新武漢給予強大輿論支撐。如7月4日長江日報2版用三分之二強的版面,以《他們,在漢發出自立自強的科技之光》為總標題,報道了3位在漢科技工作者科技創新的故事。該報道說:“武漢高層次人才不僅在基礎研究領域,而且在重要科技領域頻頻實現突破,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在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大會在漢召開前,長江日報記者走訪張平文、徐紅星、謝先啟三位院士,從他們口中感受到,武漢有一大批專注創新的頂尖科研工作者,從各自領域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边@組報道緊緊圍繞在漢科技工作者干事創業的總基調,以他們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業績與成就,傳遞武漢是一座科技之城、創新之城、英雄之城的價值認定,為建設武漢、創新武漢注入了強大的信心與動力。

再次,報道落戶武漢的大學生的聲音,傳遞創業武漢的信心與愿景,營造了武漢重視人才的積極輿論氛圍。7月4日,長江日報在頭版突出位置、以近整版的版面,刊發報道《半數以上華科大碩博畢業生選擇留鄂留漢(引)武漢:以人才“智高點”搶占發展“制高點”(主)》,采訪到近年留漢的大學生研究生,報道說,“武漢連續6年人才凈流入,穩居全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第一方陣?!眻蟮劳ㄟ^對留漢創業大學生的采訪,傳遞了留漢大學生安居樂業、創新創業的聲音,強化了武漢人才優勢的輿論。

三、在城市精神宣傳上,將市委市政府有關城市發展、科技創新、新英雄城市打造、人才建設諸方面重大決策與部署,融入報道的整個過程,增強了城市的內聚力,強化了創新武漢、建設武漢的輿論張力

在重要活動中形成輿論場,并進行價值輸出,離不開對城市價值定位的宣傳介紹。而城市定位與城市精神的打造,與一個城市的相關政策與工作部署緊密相連。長江日報在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整個報道中,圍繞創新武漢、科技武漢、英雄城市打造主題,及時介紹武漢市委市政府在人才建設、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政策及工作部署,增強了人們創新武漢、建設武漢、發揚英雄城市精神的信心。如報道《半數以上華科大碩博畢業生選擇留鄂留漢(引)武漢:以人才“智高點”搶占發展“制高點”(主)》,介紹了武漢向人才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以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人才資源優化配置、促進人才發揮作用諸方面的人才政策,介紹了武漢各類人才政策,宣傳了武漢人才政策的比較優勢。長江日報借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在武漢召開的契機,把武漢科技創新政策部署、把人才引進政策,把市委市政府打造創新城市、新英雄城市的舉措,進行了詳細的新聞解讀,并輔以一個個鮮活的個案,提振了人們建設武漢、看好武漢、創新武漢的信心。再如報道《研究生教育頂級盛會為何花落武漢(主)校城融合提升城市能級、帶來創新底氣(副)》,介紹了武漢在深化產教融合、 科教融匯、 推動“965”產業體系創新發展所取得的最新成就,以及武漢充分發揮院士專家的學術領軍、技術領先、產業領航優勢,推動人工智能、數字產業、氫能產業、大健康產業等領域所取得的重大科技進步,從而起到了鼓勁提氣、勵志奮發的精神引導作用,強化了建設武漢、創新武漢的輿論張力。

輿論場建設意味著輿論主動權掌握。借重大活動搭建輿論場,并將輿論進一步引向深入,強化輿論傳播力度,讓輿論具有價值生產與意義生產的強大張力,體現著專業傳播機構強大的生命力。在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報道中,長江日報主動作為,將在武漢召開的這次大會搭建成傳播武漢、講好武漢故事的輿論場,宣傳了武漢創新進取的城市精神,體現了長江日報搭建輿論場與傳播正能量的專業性與主動性。

猜你喜歡
長江日報學位輿論
將來吃魚不用調刺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輿論
獨特視角詮釋改革開放40年變化——以《長江日報》“回望為了奮進”報道為例
『博士后』是一種學位嗎?
線索與議程設置:提高黨報傳播力引導力的切入點
地方媒體參與國家敘事大有可為——長江日報講中國故事力作頻出
俄羅斯兒童教育:超80%入園率與供不應求的學位
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
國內ERP研究現狀——基于學位論文的統計分析
誰能引領現代輿論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