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旅游專業英語教學的改革實踐

2023-05-24 00:52
當代旅游 2023年4期
關鍵詞:中華思政英語教學

侯 芳

[內容提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在新時代文旅融合背景下,如何將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旅游專業英語的教學中,提高旅游類課程思政建設效果是擺在高職院校旅游類英語教師面前的一項課題。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表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旅游英語教學的路徑中,學生學習效果凸顯的同時也存在著問題,因此,筆者在反思的基礎上提出加強課程思政的幾點建議,為旅游類專業英語教師的教學提供借鑒思路。

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高職院校旅游英語課程普遍側重于講授英語導游工作過程及旅游景點等,存在不重視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問題。為落實“立德樹人”的課程教學理念,教師深入挖掘課程內容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充分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地融入旅游英語課堂教學中。

一 旅游專業英語課程改革背景

(一)國家大力推進文旅融合,落實課程思政教學

文化興旺,國家才能興旺,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20 年,教育部發布《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 版)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應主動融入學校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使之在高等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時代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旅游與文化深度融合成為旅游類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新課題,也是對旅游類課程建設提出的新挑戰、新任務。

(二)行業發展需要高素質旅游人才

近年來,旅游行業有大批優秀人才轉行或者流失。為了促進旅游行業的復蘇與可持續發展,亟須培養一大批高素質、高質量的旅游人才。目前,旅游類高職學生在踏入工作崗位后,將成為直接服務一線國內外游客、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文化自信的先鋒隊伍。英語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屬性,承擔著蘊含中華文化品格、搭建中西方文化交流平臺的作用。

(三)學院重視課程思政育人質量

近年來,國內很多高職院校都在積極構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大格局。教師逐步認識到課程思政教育就是要讓教育回歸本真面目,各類課程都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擔負起育人的職責。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主要途徑,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近年來,筆者著眼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旅游專業英語教學的研究,深入挖掘旅游專業英語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發揮專業英語課程承載的育人功能,使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 課程簡介與改革目標

(一)旅游專業英語課程簡介

筆者教授的旅游專業英語課程名稱為“旅游英語聽說訓練”,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基礎必修課,承擔旅游工作場景下的聽、說實用英語的教學任務。該課程共36 學時,于大一第二學期授課。

“旅游英語聽說訓練”課程的教學實施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旅游行業典型工作能力為核心,兼顧對其跨文化溝通能力的提升。根據旅行社、酒店、景區等旅游行業崗位群的職業能力開發課程,重點圍繞英語導游員的工作流程設計教學內容,包括:接機(站)服務、酒店住宿、行程安排、參觀游覽、用餐安排、購物與娛樂、應對旅游突發事件和投訴、送別客人共8 個教學模塊。

(二)課程改革目標

2021 年3 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高等職業教育??朴⒄Z課程標準(2021 年版)》,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朴⒄Z課程的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能夠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中用英語進行有效溝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新時代文旅融合背景下,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旅游專業英語教學中的融入,幫助即將踏入旅游行業的“準旅游人”學會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助力他們帶領外國游客在中國旅游時,不僅能完成景點參觀游覽,而且能進一步把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滿滿的正能量傳遞給外國游客。課程以旅游工作任務為引領,融匯培養學生英語聽說應用能力,提高學生職場涉外溝通、多元文化交流、語言思維提升和自主學習完善四大核心素養。

三 將傳統文化融入旅游英語教學的路徑探索

(一)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對比中西文化差異

旅游英語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好頂層設計,在制定課程標準、教學進度安排、課程考核方案時,努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職業道德修養、工匠精神等都融入旅游英語教學過程中去。筆者充分把握課程頂層設計,深入挖掘貫穿本門課程始終的“食、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中的思政元素,在中西文化對比中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并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反思(見表1)。

表1 旅游六大要素中的思政元素對比

(二)遴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題,建立專題素材庫

搜集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旅游專業英語教學中可選用的代表性素材,建立英文版本的中國文化專題素材庫,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梳理精選的中華文化元素,將其有序分類后巧妙地融入旅游專業英語教學當中,借助智慧樹等在線教育平臺打造旅游英語金課,全面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旅游專業英語教學中的融入水平與效果。筆者結合文旅融合背景和實際教學需要,從浩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遴選出了30 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專題,其中包括老子與道家思想、清明節、北京烤鴨、書法藝術等20 個中國文化與藝術專題以及長城、故宮、泰山等10 個中國名勝古跡專題。

(三)開展基于“翻轉課堂”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在整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題素材庫和課程傳統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將素材庫的資源向學生發布,開展基于“翻轉課堂”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四)改革考核內容和形式,增加中國文化元素考核

課程改革的落地實施離不開考核改革。在旅游類專業英語的課程考核方面,大量增加對中國文化元素的考核,尤其是使用英語進行文化介紹傳播的能力。把中華優秀文化元素的形成性的過程考核與結果性的集中考核相結合,實施學生自評、小組互評與教師評價的多元主體評價。

(五)發揮社團“第二課堂”的延展育人作用

借助社團活動平臺,舉辦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慶,書法與國畫等專題社團文化活動,發揮社團“第二課堂”活動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旅游專業英語中的育人作用。如在學習“食在中國”主題單元時,通過英語社團組織《舌尖上的中國》英語配音大賽,培養學生對中華飲食文化的自信和“中國味道”的家國情懷。

(六)賽教融合、賽訓融合,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學院營造良好的競賽氛圍,每年定期組織“向世界講述中國”演講大賽、紅色旅游線路推介大賽等,以大賽推動教學改革,提升學生文化內涵和綜合職業素養。

四 課程改革效果與反思

(一)教學效果良好

1 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自信得到提升

通過對瓷器、茶葉、絲綢、中醫中藥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顯著提升,在與外國客人交流時的文化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強。

2 技能大賽成績顯著

得益于綜合文化素養和職場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學生參加全國導游服務技能行業大賽和省級導游服務一類大賽均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績。

3 實習就業表現優異,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在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培養與浸潤下,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有了較大提升,在實習與就業中除了為客人提供專業性、高品質的服務,還展現出了卓越的工匠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堅毅品質,受到了旅游企業的廣泛好評。

(二)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

1 英語基礎普遍較弱,文化術語掌握欠佳

高職學生入學時普遍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情況。筆者在授課時對旅游管理(中新)專業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超過80%的學生不能正確說出儒家思想、端午節等詞匯,僅有少數幾名同學能夠翻譯兵馬俑、中國功夫等詞語。

2 授課課時不足,課程建設任務艱巨

中國文化浩如煙海,旅游英語一門課程僅可觸其“冰山一角”。為了解決此問題,可優選海量中國文化元素資源并開發建設小而精的微課,通過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解決單門課程課時不足的問題。

五 課程思政教學實施的幾點建議

(一)增強課程思政意識,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教師應當不忘教育初心,牢記教書育人使命,深刻理解課程思政的意義和價值,增強課程思政意識,這是教學實踐行動的先導。教師與學生建立尊重友愛、互親互信的師生關系,才能夠促使學生“信其道、奉其教、效其行”。

(二)線上培訓與線下學習相結合,提升課程思政能力

積極參加各類線上線下課程思政培訓,采取專題講座、問題研討、實操指導、總結交流、網絡研討、專家答疑等研修形式,提高研修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實踐性、專業性。注重學習身邊的優秀課程思政案例,采取課堂觀摩、小型研討等,以榜樣課程為引領,反思自身教學實踐并將所學進行內化、轉化,在行動中不斷自主、創新地提升課程思政能力和水平。

(三)把握課程思政的“合適”原則

課程思政不能生搬硬套和一刀切,不管什么專業和學科,“合適的”就是最好的。要關注教學對象,做到“心中有學生”,還要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使課程思政內容自然貼切、入腦入心,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四)解決課程思政考核問題

課程思政內容的考核主要涉及態度類的目標,評價有難度是學界一致認同的。以筆者教授的旅游英語課程為例,很難考核學生能否通過某一內容的學習提高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自信。在教學實踐中,比如通過設計問卷答題,調查學生在講解劉公島紅色旅游景點前后的情感與態度變化,來評判學生民族自豪感的提升情況是可行的。

六 結語

在新時代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旅游業正日益成為人民群眾生活里的必需品,發揮著提升“幸福指數”的重要作用。高職院校旅游類專業英語教學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學實踐是有積極意義的改革嘗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專業人文底蘊和文化素養,另一方面順應了文化與旅游融合的潮流,帶動了旅游人才對于傳統文化的認同與傳承,從而推動旅游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中華思政英語教學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