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有感覺”的文字相擁

2023-05-26 19:07凡籬
知識窗 2023年5期
關鍵詞:讀書筆記草木人間

凡籬

高中時我極愛讀書,卻對寫讀書筆記深惡痛絕。前幾日,我無意地看到了自己高中時期的讀書筆記。我高中的一位老師說:“讀書要留痕跡,讀完書,要讓人能看出來這本書被讀過了?!睋Q而言之,老師是讓我們直接在書上寫筆記。

可我對書有很深的癖好,一本書買回來,要先擦桌、洗手,然后才翻看,生怕書頁被污損。好巧不巧,老師指定的書單里,那本汪曾祺的《人間草木》是我新買的精裝書,從插圖到文字都讓我愛不釋手,翻來覆去讀了又讀,怎么也舍不得在上面寫字。

于是,我去找老師求情。我說:“我實在喜歡這本書,不愿在上面留下痕跡,能否將讀書筆記寫在另外的本子或者便利貼上?!?/p>

可惜,這折中的方法被拒絕了。老師說:“寫在書上才能長久地留下印記,以后每次打開都能看到,方便萌生新的感悟?!?/p>

我覺得老師說的有道理,或許我應該嘗試一種新的讀書方式,于是硬著頭皮,將《人間草木》這本精裝書從頭到尾寫滿了,想著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再次打開這本書,我也會頗有感慨吧。

如今已經過去四年了,大概算得上是“未來的某一天”了,我從書架上取出那本《人間草木》,小心翼翼地翻讀。我默默在心里祈禱“會有驚喜吧”。但說實話,我唯一的感慨只有“好多批注啊”。因為喜愛這本書,所以我努力把字寫得很工整,但是再工整也沒用,那密密麻麻的字跡像一群螞蟻,啃得我心口難受。那時那么用心寫的東西,再讀只覺得像答題一般。

不是說老師教我的方法不好,而是這方法不適合我。對我來說,一本干凈的書才能“時讀時新”。

如今,我依舊極愛讀書,卻熱衷寫讀書筆記。一本書拿到手,先痛痛快快地讀一兩遍,然后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下,再通讀一遍,邊讀邊把有感覺的句子摘抄下來。

我這里說的“有感覺的句子”其實很微妙,這段文字或許是我讀來歡喜,或許是我心存疑慮,又或許是瞬間的心動……無所謂,重點是我想把它摘抄下來。

而這樣寫讀書筆記,絕不會寫完就置之腦后,因為都是自己一遍遍精讀后留下的文字,就算隨手放在桌子上,某一天你忽然注意到它,也一定會驚喜無比——我曾寫過讀書筆記呢。

只要拾起來讀,便覺津津有味,因為一字一句都是自己“有感覺”的文字。讀來若有所感悟或靈光乍現,那就放一支鉛筆在旁,若是有疑問,就寫下自己的問題或是索性只圈出疑問之處,標一個問號。

初二時,我初讀熊培云的《自由在高處》,高一時再讀,我便將其中頗有感觸的句子記錄下了,大一時又重新謄抄到現在的筆記本中。如今,我再翻開曾經摘錄下的文字,依舊頗有感慨,尤其是看到文字旁用鉛筆輕輕標注的疑惑,有時忍俊不禁:當年自己竟對這樣的問題充滿疑問,有時則要再思量,重新解答。

大一時讀饒平如的《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大概是我生而至今讀過的最讓我為愛情動容的文字。那段時間,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走在哪里都要帶著,一遍又一遍地看喜愛的片段,眼淚也一次又一次地流。這本書也是我大學重新拾起紙筆寫讀書筆記的開端。

好像對我來說,這才是讀書筆記帶給我的意義。我一次次翻看,又一次次回到書中的情節,感受作者的沉思,然后回憶起自己的感受,情至深處,我還要再翻開書重讀一回。

你看,在這整個過程中寫下的每一個字,我完完全全在享受,沒有一絲絲負擔。因為反反復復地讀這些令我著迷的句子,它們已經在潛移默化地改變我,我不必刻意模仿就能寫出一些帶有它們味道的文字,像,也不像,因為它們不是同一人所寫,我所留下的、所吸納的,是這些作者統一的令我著迷的地方。

高中被老師催著讀《蔣勛說宋詞》時,我只覺索然無味,昏昏欲睡,但大學時捧起重讀,卻恍如身臨其境,為作者的文筆所傾倒。只讀了四五天,不知不覺間,我那時寫出來的文字也有了些詞的韻味。

雖不精,也不堪細讀,但我將這種變化稱為“神奇”。

不過,縱是闡述了這么多我對讀書筆記的看法,我依舊要承認,對大部分時間緊張的高中生來說,那種循規蹈矩的記錄與背誦可能才是最快捷的方法。

寫這篇文章,并不是為了論證寫讀書筆記方法的好壞。道路萬千條,你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那條。我們總會遇到與自己相契合的靈魂,讀書筆記上那些令你“有感覺”的文字便是靈魂的相擁。

猜你喜歡
讀書筆記草木人間
春暖人間
愛讀書與讀書筆記
人間第一情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眾號
繪心一笑
草木皆有
草木深
錢鍾書的讀書筆記
錢鐘書的讀書筆記
草木的控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