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有效環節 提高課堂效率

2023-05-26 07:40黃業勇
小學教學參考(數學) 2023年3期
關鍵詞:課堂效率教學設計

黃業勇

[摘 要]“雙減”背景下,教師要主動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及壓力,發揮課堂教學應有的作用,為學生吸收和應用知識提供必要的幫助。教師通過抓實學情前測、設計有效課堂環節、及時梳理總結、落實課后測評、開展易錯題集訓練等措施,可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筆算除法;教學設計;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23.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08-0068-03

課堂效率是指教師和學生在規定的課堂教學時間內,雙方活動所消耗的勞動量和所收獲的教學效果之間的比率。教學中,教師要設計有效環節,及時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活動。下面,筆者以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教學為例,談談如何設計有效環節,提高課堂效率。

一、學情前測,號準課堂脈搏

為了讓教學設計有依據、教學過程有目的,筆者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學情前測(如圖1),分析學生的解題習慣和學習水平,號準課堂脈搏。

部分學生的測試情況如圖2所示。

對前測情況分析后可知:(1)學生沒有掌握估算的方法,更沒有樹立好估算的意識;(2)學生能夠從商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遷移到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并能夠正確計算;(3)學生在解答被除數與除數間倍數關系不明顯的題目上存在困難??梢?,試商方法的選擇和補充尤為重要。

針對以上學情前測中學生存在的問題,筆者從兩個方面入手解決。

1.注重舊知識的鞏固

許多知識點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舊知識沒有掌握好,就會制約新知識的接受程度。因此,在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之前,學生必須熟練掌握“整十數的口算除法”和“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于是筆者在新課教學前利用幾分鐘時間來鞏固這兩個內容的重難點知識。

2.利用知識遷移來發展學生思維

剛剛接觸“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學生會覺得既陌生又有難度,因為它比“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的難度要大——各個數所表示的意義不同。如果教師只是生搬硬套地告訴學生每個數表示的意義,那學生就只能機械地去記憶。如何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效地掌握這個知識點呢?中年段學生的思維是從直觀形象逐步向抽象概括過渡的,因此,筆者在設計這一內容的教學時,在讓學生估算“84÷70≈”“105÷50≈”前,會讓學生先做思維題:()里最大能填幾?70×()<84,50×()<105。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前測,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設計有效課堂環節,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1.溫故知新,夯實基礎

如圖3所示,先讓學生復習“整十數的口算除法”,再讓學生回憶“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以此鞏固計算算理,使學生提高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的正確率。

2.理解概念,探究算理

為了讓學生計算準確,在用豎式計算前,筆者帶領學生先估算大概的商,然后用擺小棒的方法確定商,達到“知算法,明算理”的目的。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看被除數里面有幾個除數,在這一過程中,用估算試商是學生的易錯點。出現“商大”或“商小”的情況時,如“178÷30=”,教師要讓學生明白30乘什么接近178,而不是把178估成180,商6。

3.多層次練習,形成技能

“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知識點較多,對四年級學生來說較難掌握。怎樣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呢?筆者在前測后分析錯誤原因:(1)試商容易出錯;(2)沒養成檢查的習慣;(3)沒掌握驗算的方法。因此,在課堂練習中,筆者訓練學生做到:(1)理解算理,如[)8 0][40] ,說出商是幾,應該寫在什么位置;(2)養成檢查的習慣,如運用“余數比除數小”檢查計算結果(如圖4);(3)掌握驗算的方法,如運用數量關系“商×除數+余數=被除數”進行驗算。

三、及時梳理總結,完善知識結構

教學“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后,筆者發現部分學生對它的算理、算法認知模糊,不能夠確定商的位置,尤其容易混淆“被除數的前兩位夠除”和“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就看第三位”這兩種情況,因此,筆者課后引導學生通過豎式進行梳理(如圖5)。

在課堂實施環節,大部分學生都能動腦想一想、動手寫一寫、動嘴說一說、動耳聽一聽,調動各種感官參與課堂,豐富感性認識。為了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合理地歸納整合,筆者要求學生課后自己繪制思維導圖,對“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這一知識點形成更全面的知識系統。

四、課后測評,檢驗課堂教學效果

為了更好地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筆者在教學完畢后對學生進行了后測(如圖6),主要考查學生是否已經理解算理,是否能確定商的位置,是否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

本次測驗共4題,第1題是理論題,檢驗學生對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算理的理解;第2、第3題為計算題,檢驗學生對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數感認識和學生的基礎計算能力;第4題為解決問題,主要檢驗學生能否用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本次測驗限時15分鐘,參加測驗的學生共321人。測驗結果顯示,全部寫完的有313人,未能寫完的有8人;全部正確的有243人,約占總人數的76%,其中錯誤最多的是第3題,其次是第4題。

【存在問題】

(1)對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算理不熟悉。第1、第2、第3題是檢驗學生對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的算理理解程度,第1題大部分學生都能判斷商是幾位數。從第2題來看,還有學生錯寫為182÷58=2……66,這是沒有認識到余數要比除數小。個別學生試商正確,但是商的位置又寫錯了。第3題中,個別學生沒有理解“除被除數的前兩位”和“除被除數的前三位”的區別,出現了商錯位置的情況。

(2)審題不認真,對題目理解不夠透徹。第4題注重考查學生的生活常識,但部分學生認為求每袋大米多少錢就是求單價,直接列式為900÷12=75(元),忽略了“還剩60元”這個條件。

【策略調整】

(1)加強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算理的理解,通過應用數形結合,繪制思維導圖,讓學生反復練習、背誦等方式,幫助學生掌握算理。

(2)加強豎式筆算的練習。先規范格式,一個數占一行,寫完一題空一行再寫下一題,同時強調書寫工整。規范的書寫格式可以減少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的錯誤,有利于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3)加強審題訓練。讓學生養成認真讀題的習慣,每題至少讀2遍,看清楚題目的每一個要求、每一個數據,邊讀邊思考。

五、易錯題集訓練,找準對策,鞏固提高

在后測的檢驗中,筆者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編輯單元易錯題集(如圖7),找出錯因并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

收集學生的易錯題,分析錯因并找出策略。

1.除法算理理解不到位

【第1題】分析: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寫商。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如果被除數的前兩位比除數小,就再試除被除數的前三位,然后在個位上寫商,這樣商就是一位數;如果被除數的前兩位大于或者等于除數,那商就是兩位數。這是一個理解算理的過程,也是一個鞏固算法的過程。此外,學生還要注意題目中“最大”“最小”的要求。

2.筆算格式不規范,商的位置寫不對

【第2題】正確的豎式為:

分析:部分學生在筆算時沒有養成規范列式的好習慣,不是商的位置書寫不對,就是商偏小,抑或是忘記調商,導致余數比除數大。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強調書寫工整,加強書寫格式的規范性,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缺乏有序思考的能力

【第3題】這類題學生往往只填寫一個答案,未寫出所有的可能情況。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思維的全面性、可逆性,帶領學生加強一題多變、一題多形、一題多解、一題多編、一題多答等訓練。

4.缺乏生活常識,易受思維定式影響

【第4題】分析:解決問題比較注重考查學生的生活常識,如題目求“能做幾個花籃,還余多少支花?”,部分學生受“四舍五入”法的影響,認為剩下的花也可以做成一個花籃,而忽略了這個問題的現實性,即這個問題需要用“去尾”法來解決。

經過策略的實施及調整,在這一單元學習結束后,筆者整理了學生作業中易錯的題目,用來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經過統計,321名學生中全部按要求來完成并計算正確的有307人,約占總人數的96%。全年級僅有14人對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不過關,約占總人數的4%。相對后測結果,正確率明顯提高了很多。大多數學生的審題能力得到了提高,能正確理解題意,不管是填空題、判斷題,還是筆算題,整體的答題效果都是良好的。

綜上所述,教師設計有效的教學環節,可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的學習真正發生。

[ 參 考 文 獻 ]

[1] 周群,翁海燕.設計有效環節,實施精準教學:“有余數的除法”磨課實踐與思考[J],小學數學教育,2021(21):33-36.

(責編 覃小慧)

猜你喜歡
課堂效率教學設計
淺析如何進行高效率的初中英語教學
如何利用好課堂的四十五分鐘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