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應用

2023-05-30 19:06楊曉萌
關鍵詞:學生能力研究性學習教學應用

楊曉萌

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滲透研究性學法,不僅能夠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而且能夠開闊學生學習的視野,因而教師要有創新設計意識。教師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展開研究,通過激發生本研究興趣、組織生本研究活動、豐富生本研究體驗,促使其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實踐探索中形成研究成果,提高學生的學科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 研究性學習;教學應用;學生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02-0017-02

研究性學習帶有探索、創新意味,高中生思想趨于成熟,對語文閱讀學習有更高追求,教師針對學生學習訴求展開設計,推出一些研究課題任務,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啟示,并順利啟發學生學習思維,在創新探索中形成豐富的學習認知和體驗。學生進入研究性學習環節后,教師要跟進指導,為學生提供學法支持,并對教材內容做深度研究,設計合適的學習活動任務,延伸閱讀學習維度,拓寬學生學習視野,進而創造更多的研究契機,滿足學生的個性學習需求。

一、創新方法,激發生本研究興趣

教學方式會對學生形成直接影響,因而教師要有創新設計的意識,對教法做改進和創新,推出更多新教法,并針對學生學習需要展開設計,同時利用誦讀、演繹、講述、表演、對話、設懸等手段,創設研究性學習情境,以順利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研究性學習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與新課程改革精神高度契合,因此,教師要做積極探索,推出更多的研究學習任務,以為學生順利進入研究性學習環節創造條件。

例如,郁達夫的《故都的秋》。這是一篇帶有回憶性質的散文,作者用寫實的手法,對故都的秋色做描繪,突出故都的“靜”“清”“悲涼”等特點,這肯定與作者情感有直接關聯,教師從這個角度展開任務設計:這篇散文運用清秀的語言,描繪出故都的五幅圖畫,任選其中一幅畫做為研究任務,用素描寫生的手法展示出來。如果不能用美術手段做展示,也可以選擇從文學角度對這幅圖畫做精彩描寫,可以帶上仿寫的味道。學習任務布設之后,學生積極反饋。學生對美術繪畫展示散文畫面比較敏感,很多學生雖對繪畫展示感興趣,但大多不敢選擇從這個角度展開操作,因此,教師需要及時跟進指導,引導學生利用多種形式做學習呈現。在成果展示環節,教師驗收學生研究成果,應對學生研究學習情況做歸結和點評,并提出學習建議,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啟示。

學生對繪畫、描寫等展示形式有較高的認同感,其調動作用更為突出,教師做創新設計,可成功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將課堂學習推向高潮。學生對研究性學習任務有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且能夠主動展開思考和探索,對學習任務做創新展示。高中學生雖然不會像小學生那樣熱衷繪畫,但對其他同學的繪畫展示卻充滿期待,這本身就帶有研究性質。

二、研究教材,組織生本研究活動

教師設計教學方案時要研究教材,掌握第一手教情,以提升教學方案設計的適合性。學生閱讀教材文本時,要運用研究的方法,對教材內容做深度閱讀和思考,由此形成的學習體驗會更為深刻而全面。與此同時,學生研究教材存在一些認知短板,教師需要做出積極引導,設計一些研究活動任務,組織學生發揮集體力量,提升研究學習的品質。

此外,由于學生對教材的認知呈現差異性,且教師對學生學力基礎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因而在教學設計環節,教師需要圍繞學生學習要求做設計和組織。例如,魯迅先生的小說《祝?!?。教師與學生一起展開研究性閱讀,魯迅先生的語言具有個性特點,學生閱讀魯迅作品較多,對魯迅先生的語言風格有一定了解。因此,教師可設計話題辯論活動:關于祥林嫂悲劇產生的原因,可謂是眾說紛紜。有人說,祥林嫂的悲劇是社會原因造成的,但與魯四老爺分不開,如果沒有這個人,祥林嫂不會這樣悲慘。你贊同這個觀點嗎?學生展開獨立思考和互動交流,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棒斔睦蠣斨皇欠饨▌萘Φ囊粋€代表人物,即便沒有這個人,也會有其他什么老爺,照樣會給祥林嫂帶來災難,因此,歸根結底,祥林嫂的悲劇是封建社會造成的?!?/p>

教師設計的話題討論任務是一個帶有研究性學習特點的學習活動。教師要求學生主動發言,可給學生提供深度思考和廣泛交流的機會。從學生發言情況能夠看出,學生的學科思維已經順利啟動,其研究意識正在逐漸建立。

三、延伸閱讀,豐富生本研究體驗

研究性學習不能局限在教材之中,需要做延伸訓練設計,讓學生主動借助信息渠道拓展閱讀,實現課內課外對接,并在主動閱讀、分析、交流、歸結中完成認知內化。延伸閱讀需要課內課外融合,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做好教研調查和分析,對學生閱讀悟性做出客觀評價,為學生準備適合的閱讀素材,以形成更多的研究任務,讓學生在主動學習探索中完成學習目標。

教師在設計延伸性研究任務時要考慮多種制約因素。例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是長篇名著《水滸傳》的節選內容,教師可設計多個研究學習任務,讓學生自由選擇。其一:課外利用多種信息渠道展開延伸閱讀,圍繞林沖這個人物進行重點研究,他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對其思想演變做深入分析,寫出分析報告。其二:課外閱讀這部名著,選擇最喜歡的一個英雄好漢做重點研究,并與林沖這個人物做對比分析,歸結兩個人物性格異同點,形成人物鑒賞。其三:利用你最擅長的手段,對林沖這個人物做展示,可以是造型,可以是繪畫,可以是演繹。學生拿到這些任務后,都積極做出研究和回饋,教師深入學生群體展開學習觀察,關注學生研究進程。

學生對《水滸傳》這部名著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對其中的英雄好漢也比較喜歡,教師圍繞學生學習要求展開設計,讓學生選擇林沖,或者是對其他英雄人物形象做鑒賞分析,將學生帶入研究性學習環節。教師設計研究性任務沒有提出更多要求,而是給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的權利,這無疑能夠產生更多的動力,順利啟動學生學科思維,使其自覺參與到研究學習之中。

猜你喜歡
學生能力研究性學習教學應用
就業導向視角下中職美術課堂教學提升學生能力路徑探析
優化體育教學方法要有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靈活開展研究性學習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類課程研究性教學的探討
論機加工實訓的綜合一體化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多媒體教育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階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