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OC+雨課堂”教學模式下藥物化學思政育人研究與實踐

2023-05-30 12:23閆樂玉徐小波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3期
關鍵詞:藥物化學雨課堂課程思政

閆樂玉 徐小波

摘? 要:加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新時代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戰略舉措。文章在“SPOC+雨課堂”教學模式下,對藥物化學課程思政教學的路徑和方法進行探究和實踐,并以青霉素為例闡述本課程的設計理念、課堂實施過程以及教學評價方式。實踐表明,基于“SPOC+雨課堂”教學模式,藥物化學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有效提高課程達成度,并提升藥物化學課程思政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育人效果。

關鍵詞:“SPOC+雨課堂”教學模式;課程思政;藥物化學;育人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09-0071-05

一、研究背景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2016年12月7日至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強調,“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一招,課程思政則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戰場和‘主渠道,必須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的育人作用,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協同效應?!保?]為此,各高校大力推進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建設,充分發揮專業課教師在課堂的育人主體作用,完成 “各門課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的立德樹人使命[3]。藥物化學是藥學相關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其內容涵蓋藥物化學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體內代謝、合成制備等相關知識,是關于藥物的發現、發展和確證,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藥物作用方式的一門學科,是多種化學學科和生命科學學科相互滲透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藥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有其兩面性:既可以預防、治療、診斷疾病,為人類健康服務;但若在藥品研發、生產、流通和使用過程中管理使用不當,則有可能會危害人類健康[4]??梢?,藥學人員的素質在確保藥品科學、合理地進行研發、生產、流通和使用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5]。

藥物化學本身具有專業性、前沿性以及學科交叉性,傳統的教學模式受限于教學內容,呈現出多而雜,難度大、學時緊等問題[6],高?;旌鲜浇虒W將在線教育以恰當的方式融入傳統教育線下課堂,克服了傳統教育與在線教育的缺陷,實現了優勢互補[7]?;旌辖逃淖罱K目標是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質量,實現高質量育人[8];而課程思政中的“思政”亦是應以知識傳授為內核、以能力培養為路徑實現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價值塑造[9]。由此可見混合教學的功能定位與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價值訴求高度吻合。本研究結合黃淮學院新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基于“SPOC+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藥物化學課程思政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SPOC+雨課堂”教學模式下藥物化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研究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黃淮學院制藥工程專業和生物工程專業制藥方向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在2019年和2020年秋季學期開展,將2017級制藥方向的60名學生和2019級制藥工程專業的112名學生全部納入研究。

(二)研究方法與內容

本研究采用行動研究法,選用藥物化學授課教師作為研究人員,在藥物化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中,針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改革傳統教學方法,設計“SPOC+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實施、驗證與改進該模式。

1. 課程教學設計

課程從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三個維度設置每個教學單元的教學目標,圍繞大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四個關鍵性因素[10-11],結合藥物化學課程內容,明確藥物化學各專業知識點所蘊含的思政元素以及核心素養實現路徑,構建了藥物化學課程思政融入體系(表1),為國家培養既具備過硬專業知識和良好的科學素養,又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藥學專業人才。課程教學設計遵循“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的教學理念,基于“SPOC+雨課堂”進行線上線下一體化活動設計,通過線上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打破學習的時空界限,使學生“忙起來”;線下課堂利用雨課堂實現課堂翻轉,讓課堂“活”起來。

2. 課程教學實施

藥物化學課程在中國大學慕課平臺開設獨立SPOC,共設有10章課程資源,包含知識點微視頻、融入思政主題的試題庫、科學前沿閱讀專區、思政案例庫等。在微視頻錄制中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重現藥物發現史、藥物發展史以及真實的藥害事件等,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專業知識傳授;同時在藥物發現及結構改造的科學實驗重現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并讓學生懂得其中蘊含的批判、探究、創新、合作共贏、無私奉獻的科學精神,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奠定基礎。

線上導學階段,教師通過中國大學慕課和雨課堂雙平臺推送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在課前利用線上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線下課堂教學階段,基于項目式教學、案例教學、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等進行多元教學活動設計,適時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借助雨課堂平臺,以線上簽到考勤、課堂隨機點名答題、彈幕搶答、紅包獎勵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線下助學階段,教師通過中國大學慕課和雨課堂推送藥物最新研究進展等教學資源鞏固課堂教學成果。

3. 課程教學評價

傳統的終結性考核方式很難反映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力的變化,也很難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思想變化進行分析反饋。本研究基于“SPOC+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學生成績的評定分為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部分。過程性評價重點考核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在課堂學習中取得的成績,包括個人出勤記錄、學習記錄、課堂答題表現以及課堂測驗和單元測驗的完成情況等;總結性評價以期末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重點關注學生對本門課程知識體系的全面掌握程度。此外,在單元測驗、期末考試等多個教學評價環節,系統設計了以知識和能力為載體的多種思政主題題型,進而實現課程思政育人目標。

4. 教學設計樣例

抗生素章節是藥物化學的重點章節之一,抗生素是應用非常廣泛且抗菌作用非常強的一類藥物。下文以最經典的抗生素之一——青霉素來詳細展示本課程“SPOC+雨課堂”混合式思政教學的課程流程設計與實施過程。

(1)課前導學

教師根據課程標準進行課程準備:準備青霉素的預習PPT,包括課前思政閱讀材料“青霉素的百年傳奇人生”以及關于發現青霉素的微視頻,并按照學情將學生進行分組,布置分組討論內容:對青霉素如何進行結構改造可以克服臨床應用缺陷?將上述課前材料通過雨課堂推送至班級群。

學生在接收到雨課堂推送的預習提示后,通過預習PPT初步了解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思考并分析思政元素:敏銳的觀察力、敢于創新探索、無私奉獻的科學素養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并查閱文獻完成分組討論問題并在線提交,同時將自己不會的難點反饋給老師。

(2)課堂實施

在混合式課堂實施階段,學生首先通過雨課堂平臺進行課堂簽到,教師完成對學生的出勤考核后,進入授課環節。首先利用雨課堂彈幕搶答功能,復習上一節抗生素抗菌機制以及耐藥性機制。緊接著進入導課,通過自己親身的就醫經歷,提出自己的四個困惑:為什么要使用青霉素治療扁桃體炎?為什么還要皮試?為什么青霉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為什么沒有現成的青霉素注射液,要現配現用?然后帶著這些問題開始青霉素結構和理化性質以及臨床應用的講解,運用結構分解的方法,借助Chemdraw動畫詳細講解青霉素的平面結構和立體結構,加深學生對青霉素作用機制的記憶。在講解的過程中利用雨課堂彈幕搶答和隨機點名提問功能引導學生思考青霉素的結構決定其怎樣的化學性質、作用途徑以及臨床應用,進而解答導課環節提出的關于青霉素的疑問。

最后,教師總結青霉素的結構特點、理化性質、作用機制以及臨床應用,并提出問題:如何進行結構改造來改善青霉素臨床應用的缺陷?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和組間互評。教師進行總結點評,梳理青霉素結構修飾途徑:在青霉素的側鏈引入一些吸電子的基團可以得到耐酸可口服的抗生素;在青霉素的側鏈引入一些較大體積的取代基團,可以得到耐酶的青霉素;在側鏈引入一些親水性基團能夠得到廣譜抗生素。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組內合作、分組討論和組間互評,在不斷深化對專業知識理解的同時,能夠切身體會到藥物研發的不易,并內化為探索創新、堅持不懈、無私奉獻的科學素養和愛國主義情懷的課程思政要素。

(3)課后提升

課后,教師利用雨課堂推送課后作業、非標考核試題、青霉素類抗生素的最新研究進展等課后學習資源,學生在線完成課后作業、參與非標考核試題討論??蓭椭處熣莆諏W生專業知識和思政目標達成度,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以及高階思維。此外,教師還可通過雨課堂不定時推送課堂問卷,了解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持續改進課堂教學。

三、藥物化學課程思政實施效果

藥物化學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探索和實踐的目的就是將藥物化學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以“轉基因”方式植入課程專業內容中,實現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協同發展,讓藥物化學專業課程思政教育“如鹽入水”“潤物細無聲”。為及時全面地對藥物化學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情況進行評價,本研究采用基于CIPP的高校課程思政綜合評價指標體系[12],以“過程評價(P)和結果評價(P)”2個一級指標、5個二級指標和19個觀測點對藥物化學開展課程思政的教學情況進行評價。

(一)同行專家認可度提高

參照評價指標體系中過程評價一級指標下教學過程與教師表現、學習過程與學生表現兩個二級指標和結果評價一級指標下的課程影響二級指標設計聽評課專家評分表(見表2)[12],通過學院課程思政公開課以及邀請專家聽評課活動收集評分表統計發現、經過兩年的混合式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課程思政教學的過程評價得分以及課程思政教學的專家認可度均有所提高。

(二)學生對課程思政改革滿意度較高

參照評價指標體系中學習過程與學生表現、教學效果兩個二級指標點項下的若干觀測點設計學生問卷。在完成一個學期藥物化學教學之后,讓學生以匿名方式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問卷調查,85%以上的學生表示樂于接受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有關政治、公共道德、文化、職業和創新創業等方面的拓展性話題,在涉及課程思政相關內容時能保持良好的狀態,課堂上能積極參與課程思政有關話題的討論與互動,對教師開展的課程思政教學活動的滿意度比較高、獲得感比較好。

(三)課程學業成績目標達成度提高

藥物化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以來,通過系統設計基因式根植思政元素,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基因式表達課程思政內容[13],并在教學評價的各個環節設計融入思政主題的多種題型,以期提高課程達成度。統計發現,教改后課程的總體目標達成度(圖1)和學生的課程目標達成度(圖2)均大幅度提升。

四、結語

基于“SPOC+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效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短板,使學生的學習突破了時空限制,能夠更全面地掌握專業知識,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回歸,更好落實了思政育人目標。簡言之,這種教學模式有效實踐了教育信息化2.0的號召[14],順應了互聯網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潮流[15],為提升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 人民日報,2016-12-09(01).

[2] 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J]. 新教育,2020(19):32.

[3] 成桂英,王繼平. 教師“課程思政”績效考核的原則和關注點[J]. 思想理論教育,2019(01):79-83.

[4] 周惠燕,徐蓓華,馬英. 在高職高?!端幬锘瘜W》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J]. 廣州化工,2014,42(11):227-228+245.

[5] 張小溪,李坤,徐緩,等. 突出實踐能力的藥物化學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創建與研究[J]. 化學教育,2016,37(02):51-54.

[6] 楊家強. 提高藥學生學習藥物化學興趣的探討[J]. 衛生職業教育,2019,37(06):84-85.

[7] 馬紅亮,袁莉,白雪梅,等. 基于MOOC的中外合作混合教學實踐創新[J]. 開放教育研究,2016,22(05):68-75.

[8] 張男星,孫繼紅,王春春,等. 我國在線高等教育發展的國際比較及推進策略[J]. 中國高教研究,2021(01):48-55.

[9] 李蕉,方霽. 課程思政中的“思政”:內核、路徑與意蘊[J]. 思想教育研究,2021(11):108-113.

[10] 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 中國教育學刊,2016(10):1-3.

[11] 張應強,張洋磊. 從科技發展新趨勢看培養大學生核心素養[J]. 高等教育研究,2017,38(12):73-80.

[12] 許祥云,王佳佳. 高校課程思政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基于CIPP評價模式的理論框架[J]. 高校教育管理,2022,16(01):47-60.

[13] 周惠燕,計竹娃,李衛宏,等. 高職院校藥物化學融入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 化學教育(中英文),2020,41(20):70-75.

[14] 祝智庭,魏非. 教育信息化2.0:智能教育啟程,智慧教育領航[J]. 電化教育研究,2018,39(09):5-16.

[15] 何平月.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創新模式發展研究[J].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20(03):100-101.

(薦稿人:閆鳳美,黃淮學院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

猜你喜歡
藥物化學雨課堂課程思政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雨課堂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提高《電工基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
雨課堂在經管類本科經濟法教學中的微應用
五年制大專藥物化學教學改革初探
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藥物化學雙語教材編寫模式初探
藥物化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創新
翻轉課堂在大專藥學專業藥物化學實驗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