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特寫鏡頭”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人物描寫能力

2023-05-30 03:32來偉萍
廣西教育·A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特寫鏡頭人物描寫小學高年級

【摘要】本文基于第三學段習作指導中出現的人物描寫方面的問題,提出借助“特寫鏡頭”,引導學生在寫作前細讀文本、隨手抓拍、隨時練寫,在寫作時聚焦人物神態、關注人物動作、重現人物心理,在講評時通過畫一畫、演一演、反復看的方式對人物描寫進行修改等教學建議,從而提升學生描寫人物的能力。

【關鍵詞】特寫鏡頭 人物描寫 小學高年級 第三學段 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04-0105-04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語文課標》)明確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并從三年級開始就要求學生寫作。寫作是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到了第三學段(五年級、六年級),寫作的內容主要以觀察活動及場面描寫為主。不管是活動描寫還是場面描寫,勢必穿插著人物描寫,人物描寫是否到位,成為決定習作成敗的關鍵。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巴爾扎克曾說:“當一切的結局都已準備就緒,一切情節都已經過加工,這時再前進一步,唯有細節組成作品的價值?!庇纱丝梢?,細節描寫在習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人物描寫更是重中之重。

一、第三學段人物描寫的教學現狀

“老師,人物描寫怎么寫呀?”“老師,我作文中的人物描寫不是很多嗎?您為什么還要我修改呢?”“老師,您不是說要加入人物描寫,為什么又把我寫的全給畫掉了?”這是筆者教學統編教材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形形色色的人》一課時,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課后,筆者與同年級教師一起討論這個話題,同時收集了一些案例和課堂實錄,發現很多一線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人物描寫時,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以下問題。

(一)教師缺乏培養學生人物描寫能力的意識

傳統的作文指導,教師往往通過講述、讀范文的方式來開展。這樣教學,無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聽過就不了了之,在寫作時依舊“我行我素”,根本沒有把教師講的人物描寫方法用到寫作中,最后寫出來的作文只注重描述完整的故事情節,忽略了對寫作對象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細節的描寫。由于教師缺乏培養學生人物描寫能力的意識,導致學生對人物描寫的興趣淡薄,寫出來的人物形象不突出,情感表達不到位,無法打動讀者。

(二)人物描寫教學的側重點不夠突出

有的教師從三年級開始在作文教學中逐步滲透人物描寫這一概念。雖然也有部分學生意識到人物描寫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師在指導時只是反復提到動作、神態等描寫,至于如何進行細節描寫、重點在哪里,并未傳授具體方法。有的教師則面面俱到,不懂得取舍。有的教師講解沒有重點,只是籠統地說一說,導致學生云里霧里。最終,學生的習作就出現了“面面俱到”和“蜻蜓點水”兩種情況(如表1)。

(三)對人物描寫中的情感把握不到位

《2022年版語文課標》多次提到“在寫作教學中,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要表達真情實感”。事實上,學生因為缺乏生活經驗,往往根據教師“在描寫人物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對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的描寫”的要求去寫作文,至于如何用才能更好地刻畫人物形象,大部分學生、甚至教師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就出現了學生說假話、空話、套話的現象。學生所描寫的人物缺乏真實性,存在“失真”、與表達的人物不相符合的現象,脫離了生活實際。為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感,筆者曾對本校高年級6個班的262名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圖1。

以上調查結果表明,用心觀察寫作對象的學生人數只占21%,大多數學生缺乏觀察意識。

二、借助“特寫鏡頭”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人物描寫能力的方法

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片枯葉能顯現出肅殺的清秋。精彩動人的人物描寫正如那一滴水、一片枯葉,而“特寫鏡頭”則能讓學生找到那一滴水、那一片枯葉。如何讓學生借助“特寫鏡頭”,樹立重視人物描寫能力的意識,并能圍繞人物重點展開描寫、使情感表達到位?筆者認為,可以著重從三個方面探索學生人物描寫能力提升的路徑。

(一)寫作指導前,賞析“特寫鏡頭”——夯實人物描寫基礎

學習寫作初期,賞析與模仿是前提。在不斷地感染和熏陶中,學生更容易激發寫作興趣。學生只有在意識上重視起來,認真觀察,才能逐漸提升人物描寫的能力。教師在教學課文中的經典片段時,要引導學生細讀文本,與視頻里的“特寫鏡頭”作對比,以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庫;要親自示范,鼓勵學生隨時練寫,逐漸培養學生描寫人物的能力。

1.對比文本和“特寫鏡頭”,體會人物描寫技巧

對經典片段進行細細品讀,是體會人物描寫技巧的第一步。就像人們品茶一樣,只有慢慢地品、細細地嘗,才能品味茶的甘甜。經典片段之所以能經久不息地在文學中占有一席之地,肯定有它的“甘甜”之處。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經典片段的教學,把文字和影片結合起來,通過引導學生不斷對比,讓學生體會到人物描寫的技巧(如表2),慢慢地激發寫作興趣(本文所舉例子涉及的課文為語文統編教材,下同)。

上表羅列的經典片段,作者通過動作、外貌、神態等描寫方法,準確地刻畫了人物形象。因此,教師在教學這些課文時,千萬不能囫圇吞棗,而應該和視頻相結合,通過先看視頻再讀課文,或者先讀課文再看視頻,又或者邊讀邊看視頻,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細節描寫,明白刻畫人物形象的要領,增強寫作意識。

2.巧用“特寫鏡頭”,積累人物描寫素材

通過文本與“特寫鏡頭”的不斷對比,學生對人物描寫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學生對這些知識的記憶往往是短暫的,所以當教師布置寫作任務時,絕大多數學生的腦海中常常一片空白,不知道寫什么好。隨手抓拍“特寫鏡頭”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如下頁表3)。

經過長期積累,學生寫作時腦海就不會是一片空白,寫作興趣和意識逐漸增強。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外出時做個有心人,把看到的“特寫鏡頭”用照片和視頻的形式保存下來,以作為今后寫作的素材。慢慢地,學生頭腦中的素材庫就會越來越充實。

3.借助“特寫鏡頭”,學習人物描寫方法

有了技巧的傍身、素材的積累,教師就可以借助“特寫鏡頭”,從外貌、動作、人物神態等方面進行片段練習,引導學生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教師一旦發現教室里出現特別有趣的、別致的“特寫鏡頭”,就可以引導學生開展人物細節描寫的訓練。比如,發現一名學生閱讀時的樣子特別有趣,教師可以說:“你們瞧,小張同學時而皺眉,時而咧嘴,還時不時地從嘴里蹦出‘哎‘呀‘真棒……連同桌輕聲提醒、微微地拉拽,他都無動于衷。他看書可真專心呀!”“只見明明昂著頭,雙手迅速地擺動,咬牙切齒的,跑起來時,那高高扎起的馬尾一甩一甩的,特別與眾不同?!苯處熋摽诙龅摹疤貙戠R頭”描述,很容易引發學生對人物描寫的關注,進而激發寫作興趣,增強寫作意識。

(二)寫作指導時,遷移“特寫鏡頭”——內化人物描寫技法

學生習作中的人物描寫重點是否展開,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特征,離不開教師的精心指導。面對特寫鏡頭中的人物,教師應有的放矢地進行遷移、指導,引導學生聚焦人物的某一方面,內化人物描寫的技法。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明白:在進行人物描寫時,可以人物神態、動作為切入口,有針對性地展開描寫,以此落實人物描寫的重點,提升人物描寫的能力。

1.聚焦人物神態,提升人物靜態表情描寫能力

人物的神態即人物的臉部表情。臉部表情的變化能真實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人物的個性特征,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感真實。匈牙利著名電影理論家巴贊說過:“各種各樣的思想和感情,通過面部表情的變化而綜合成一個和諧的整體,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人物復雜的心靈?!?/p>

筆者在教學統編教材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多彩的習作》時,把平時放在QQ群相冊里的照片整理出來,選出最有代表性的“特寫鏡頭”,如小王同學拔河時的畫面進行展示,讓學生重新感受當時的活動和人物表情,以此刻畫人物的形象。筆者引導學生重點抓住小王同學的眼神、額頭、嘴巴、牙齒、臉進行描寫,把豐富的人物表情描寫出來,從而提升學生描寫人物靜態表情的能力。例如,某學生在教師指導前寫的人物神態片段為:“小王同學拼盡全身力氣拽住繩子,頭向后高昂,額頭上全是汗珠,衣服被汗水浸得濕漉漉的?!苯涍^教師指導,其把片段充實為:“小王同學拼盡全身力氣拽住繩子,他的胳膊和腿繃得硬邦邦的,頭向后高昂,額頭上全是蠶豆一般大的晶瑩的汗珠,眼睛緊緊瞇成一條縫兒,好像快要把牙齒給咬碎了。啦啦隊在旁邊快要把嗓子喊啞了,不斷為拔河隊員吶喊助威,為隊員們打氣。小王同學憋得臉紅脖子粗,一張臉紅得像個熟透了的大蘋果,衣服被汗水浸得濕漉漉的?!鼻昂髮Ρ?,學生描寫人物靜態表情的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

2.關注人物動作,提升人物動態過程描寫能力

人物的動作是人物在特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反應,能較好地體現人物的內心活動、處事態度及思想品質。一個細微的動作足以顯示人物的地位,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從而達到推動情節的作用。

筆者在教學統編教材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形形色色的人》時,找出平時素材庫里學生間的“特寫鏡頭”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重溫那些感動的、驚喜的、開心的畫面,并找到自己特別有感觸的“特寫鏡頭”展開描寫。筆者重點圍繞這些人物的動作展開寫作指導,讓學生觀察手、腳、頭等分別是怎樣的,其中哪部分的描寫特別能體現所描寫人物的特征,然后著重對此進行描寫,從中提升人物動態過程的描寫能力。例如,某學生在教師指導前寫的人物動作片段為:“只見他拿起一個易腐垃圾袋,用手挑出里面的紙巾、塑料袋之類的,順手放進了其他垃圾桶里?!苯涍^教師指導,他改為:“只見他拿起一個易腐垃圾袋,先打開扎緊的結,接著又低下頭,好像在辨認,用戴手套的手挑出里面的紙巾、塑料袋等,順手放進其他垃圾桶里。對最后一個垃圾袋,他利索地翻倒,把廚房垃圾倒入綠桶,再把垃圾袋放入黃桶?!庇纱丝梢?,學生抓住了人物動作細節描寫的方法。

3.重現人物心理,提升人物心理變化描寫能力

人物的心理主要通過人物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來塑造。如果這些細節描寫到位,人物的形象就會非常逼真。筆者在教學統編教材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讓真情自然流露》習作時,挑選特別有代表性的“特寫鏡頭”,重點圍繞這些人物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次皺眉,引導學生準確把握人物心理。某學生在教師指導前所寫的人物心理片段是這樣的:“我看見她的兩鬢已經沾上了一抹花白,淚水在此刻止不住地流淌。我抑制不住淚水,任它流淌下來?!苯涍^教師指導,該生把習作片段修改為:“那滴晶瑩的淚珠是如此不經意地滑過她的臉龐,卻又無比沉重地擊中了我的心臟。我看見她的兩鬢已經沾上了一抹花白,她任歲月不緊不慢地改寫自己的眼角,放任淚水在此刻止不住地流淌。那些淚水如炮彈不斷地擊中我的心窩,留下一個深不見底的小洞。我再也抑制不住淚水,任它在臉上嘩嘩地流淌?!?/p>

在學生運用這些策略時,教師還可以提供一些“寫作錦囊”,如描寫人物神態、動作、外貌方面的詞語等,以備學生習作時加以運用,促使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習作講評時,反饋“特寫鏡頭”——修改人物描寫片段

互評是學生修改文章時經常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筆者發現每次互評時,學生給予同學的習作評價過于籠統,如“語言優美,用上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能把錯別字圈出來”。其實這樣的點評意義不大。筆者嘗試通過“特寫鏡頭”的反饋,讓學生演一演、畫一畫、反復看,仔細地觀察,發現其中的問題,再進行修改。這樣互評習作,效果事半功倍。

1.揣摩“文本”,靜態呈現人物描寫的差異

有了習作指導前的積累和指導時的方法,學生完成了人物描寫,但這些描寫是否符合人物情感的需要呢?讓學生畫一畫“特寫鏡頭”(簡單的線條畫),以此檢查習作中人物描寫的情況,無疑是不錯的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或者同學描寫的面部表情畫下來,使學生能迅速發現其中的問題,并馬上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修改。

2.搭建“舞臺”,動態演繹描寫過程

對于神態的細節描寫,習作互評時可以采用畫一畫的方法;對于動作的細節描寫,則可以采用“演一演”的方式,讓學生把自己寫的文字轉換成角色扮演,像“特寫鏡頭”那樣表演出來。一目了然的表演,讓學生很快發現人物描寫方面存在什么問題——是哪個動作描寫不合理或者哪個細節描寫太夸張,并清楚地知道從哪方面著手進行修改。

3.播放“細節”,反復體會人物描寫的心理

不管是人物動作方面的描寫,還是外貌、面部神態方面的描寫,教師都可以借助“特寫鏡頭”,反復播放視頻,讓學生觀看、體會人物心理,比對自己的人物描寫部分是否合理恰當,然后做適當的修改。

通過不斷嘗試,筆者發現借助“特寫鏡頭”指導學生展開人物描寫的效果明顯。經過訓練后,學生一拿到作文主題,腦海中就會浮現寫作的素材,同時寫作意識有所增強,能針對主題選擇需要的人物,并通過動作、神態、心理有側重地展開描寫,使刻畫的人物形象鮮明,栩栩如生。久而久之,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把控、刻畫越來越有章法,并把人物描寫的方法延伸到環境描寫中。在不斷的練筆中,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了,語文綜合實踐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楊小良.網絡視頻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技術,2016(Z1):46-48+79.

[2]陳炳澎.借助電影特寫鏡頭,指導作文細節描寫[J].考試與評價,2018(5):73.

[3]膳書堂文化.電影藝術基礎學習與欣賞[M].成都:成都時代出版社,2013.

[4]陳麗萍.于細微處見精彩:細節描寫略談[J].語文天地,2012(22):3-5.

作者簡介:來偉萍(1975— ),浙江杭州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

(責編 黎雪娟)

猜你喜歡
特寫鏡頭人物描寫小學高年級
敘事也要人物描寫
向《少年閏土》學習人物描寫
小學生人物描寫素材
新聞攝像中特寫鏡頭運用探討
對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滲透的思考
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及有效策略
關于特寫鏡頭在新聞攝像中運用的分析
新聞攝像中特寫鏡頭的運用
從文本中學習人物描寫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