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X社區養老機構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23-05-30 10:48劉榕
國際公關 2023年2期
關鍵詞:對策研究

摘要:創新社區養老模式是當前解決養老問題的熱點。社區養老機構以社區為依托,利用社區資源為老人及家庭提供便利服務。本文選取重慶市X社區養老機構,探討目前社區養老機構存在的問題,提出拓展社區養老機構的服務內容和通過增加機構運營資金的籌集方式,來提升員工的養老服務能力、提高整合社區資源的能力,解決社區養老機構服務供給單一及運營方面的問題,促進社區養老機構發展,提高社區養老機構服務水平,讓老人能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安享晚年。

關鍵詞:社區養老機構;服務問題;對策研究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例為18.70%,65歲及以上約為1.9億人。2010—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提高了5.4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增長了4.63個百分點。老年人口所占比例的提高,表明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在不斷增長,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解決養老問題,成為社會的熱點與焦點。另外,在“孝” 文化的熏陶下,家庭養老仍然是我國主流的養老模式。但近年來,家庭養老能力日漸弱化,需要借助其他養老模式來輔助解決養老問題。社區養老以社區為依托,整合家庭與社區資源,是最接近家庭養老的養老方式。老人不脫離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留在熟悉環境中,并利用社區資源為老人提供多元化的養老服務。社區養老成為養老服務的最佳載體,社區養老機構在逐漸增多。但現階段,國內社區建設還不夠完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和機制也不夠健全。[1]了解目前社區養老機構的運營情況及老人生活現狀,有利于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的不斷發展。本文以重慶市X社區養老機構為例,論述社區養老機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相應對策,力求促進社區養老機構發展,提升社區養老機構的養老水平。

X社區養老機構位于重慶市某區中心,交通便利、周邊社區多。公園和醫院在X社區養老機構的不遠處,步行15分鐘即可到達公園,步行20分鐘即可到達醫院。以X社區養老機構為中心,周邊設有社區衛生站、街道辦事處及社工組織,還有商場、超市等。整體來看,X社區養老機構周邊商業資源與公共服務資源豐富,能夠滿足老人的日常生活。X社區養老機構床位數為100張,入住老人48人,均為從鄰近社區而來的能夠自理的老人。X社區養老機構工作人員11人,人員配備包括辦公室行政人員、保安、廚師、清潔工和護理員。

一、X社區養老機構存在的問題

(一)機構服務供給問題

1.僅能滿足基本生活照料

由于入住的都是自理老人,因此機構為老人提供的日常服務僅限于一日三餐、打掃房間和清洗老人衣服三方面,很少涉及其他照顧領域。機構提供的基本生活服務無法滿足老人日益增長的需求。隨著年齡增長,老人在滿足生理需求后,對精神慰藉、醫療保健等方面的渴望便越來越強烈。一方面,人老后容易產生孤獨感、寂寞感,希望有人聊聊天緩解寂寞之情;另一方面,人老后身體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容易患上各種疾病,對醫療保健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如今,機構僅為老人提供上述三種服務,未能達成“老有所樂” 和“老有所醫” 的目標。

2.文體娛樂方式少

入住機構的老人文體娛樂活動通常是由自己安排,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通過棋牌活動來打發自己的時間;第二類,看電視或看書看報,不與其他老人交流;第三類,通過聊天打發自己的時間。機構為老人提供的文體娛樂方式較少,僅有每日晨間健身操、每月集中為老人過生日和重陽節等活動。機構沒有設計額外的、有趣的養生康樂活動,活動形式少,導致老人日常生活枯燥乏味。養老機構內雖然設有老人活動室,但活動室常年緊鎖導致使用率低。

3.忽視對老人的精神慰藉

機構內沒有社會工作者或心理咨詢師幫助老人梳理情緒,老人的精神慰藉工作全由機構行政人員來完成,其他員工很少與老人進行深入交流。一方面,行政人員更注重維持養老機構的日常運作,在老人心理疏導、精神慰藉等方面關注不足,不能滿足老人晚年生活中希望得到關心、關注和關愛的需求;另一方面,行政人員在選擇為老人提供服務時也會有個人偏好和個人選擇,更多關注與自己關系較好的老人,這樣的服務行為對同樣需要心理關愛和精神慰藉的其他老人來說不公平。機構員工應平等對待每一位老人,多與老人交流以了解老人的心理狀態,以優先滿足老人需求為目標。

4.醫療健康服務不足

人老之后機能隨之下降,會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加大了對醫療健康方面的需求。機構是否擁有較好的醫療條件也成為影響養老機構入住率的一個重要因素。[2]目前,機構內沒有配備醫生或護士為入住老人提供日常血壓血糖測量服務,未重視和監測老人的身體狀況;也沒有向老人宣講疾病預防、藥品服用及突發疾病時如何自救與他救的相關知識。老人進入晚年后,十分注重自身健康,需要時刻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況。老人只有掌握了醫療知識,突發某種急性病時才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發生額外風險的概率。

(二)機構運營問題

1.運營資金不足

X社區養老機構運營存在著資金不足的問題。X社區養老機構的運營資金主要來自政府的運營補貼和入住老人每月繳納的入住費用。機構費用支出主要在租用場地費、人員管理費和機構運營費三方面。生活成本增加、場地租用和人員薪酬不斷提高,導致經營成本大幅上漲。一方面,政府的運營補貼和優惠力度遠遠不夠,機構只能削減給老人開展活動的次數及減少服務人數,導致養老機構文體娛樂活動少且僅能滿足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機構可容納100位老人入住,但實際入住者僅有48位,入住率不高,48位老人每月繳納的費用也不能支撐機構的日常運營。另外,社會資金投入不足,未能吸納到社會團體或個人的慈善捐款,投資者考慮到養老機構投資大、回報率低,短期內難以有較高的經濟收益。因此,為了規避資金風險及追求高回報率,不愿將資金投入到社區養老機構的建設和運營中。

2.專業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專業服務水平的高低影響著養老服務的質量和老人生活的舒適程度。X社區養老機構中僅有行政人員受過高等教育,擁有大專文憑。機構其他員工均來自農村,學歷較低且較少接受專業化訓練,僅有一位具備養老服務資格,整體服務水平較低。如機構的護理員負責為老人分發藥物、藥品。在為老人分藥時存在分錯藥的情況,行政人員并不會對護理員分類的藥品一一進行核實比對,若分錯藥物也只能由護理員自己承擔責任?!吨貞c市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0)》指出要積極培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但從目前機構人員配置來看,還缺少社會工作者、營養師等專業人士為老人提供專業服務。原本應由專業人士提供的養老服務,現由非專業的員工承擔,導致機構在日常照料、康復護理和設置文體娛樂活動等方面的服務能力還有待加強。

3.整合社區資源的能力不足

機構整合社區資源的能力不足,缺乏整體規劃。首先表現為社區醫養融合程度不夠,機構從未主動聯系社區醫療站定期為老人體檢或開展健康宣教等活動;其次表現為與社會組織聯系不緊密。在機構附近有一家社工組織,但機構從未主動聯系社工組織,共同攜手為老人舉辦符合老人生理、心理特點的活動;最后表現為未能發揮社區居民的非正式力量,未能組織社區志愿者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若機構主動聯系有意愿為老人提供服務的社區醫療站、社會組織和愛心鄰里,就能降低養老機構的運營成本,提供更周到的養老服務,從而增強居民的服務意識,在社區內營造出一種尊老、敬老、愛老的和諧氛圍。

二、社區養老機構的對策建議

隨著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社區養老承擔了家庭養老社會化的角色,使老人留在熟悉的社區環境內繼續安享晚年。不可否認,社區養老模式在解決我國養老問題方面發揮的作用:既能降低養老成本,又能讓老人不脫離熟悉的生活環境。如何解決社區養老機構所面臨的問題,是促進社區養老機構發展的核心,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拓展機構服務內容

針對社區養老機構僅能滿足老人的基本生活照料、文體娛樂方式少、忽視老人的精神慰藉和醫療保障服務不足的問題,社區養老機構應拓展養老內容,提高養老服務能力。一是社區養老機構要完善基礎服務建設,包括照料服務、康復保健、文體娛樂和精神慰藉等。社區養老機構為老活動設計簡單,不能滿足老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不能體現社區養老機構以老人為服務中心的理念。為此,要做好老人的需求評估工作,聆聽老人的聲音,并根據老人需求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豐富老人的精神世界;二是工作人員要經常與老人進行深入交流,關注老人的心理、情緒變化,對于情緒異常的老人要及時溝通,梳理排解其不良情緒;三是開展醫療保健服務,每日早晨為老人測量血壓血糖。與社區衛生站或社區醫院深度合作,定期檢測老人的身體情況。為老人提供個性化的醫療服務,幫助老人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態。社區養老機構通過多層次、多方面的服務供給,在滿足老人基本生活的同時也能讓老人享受到良好的生活品質。

(二)提高機構運營能力

1.增加機構運營資金的籌集方式

面對社區養老機構運營資金不足的問題,可從政府的相關政策、愛心企業的投資或援助及機構自籌的方式三方面來解決。一是政府方面可以給予更多的優惠補貼和財政投入,如在租用地、用水、用電等方面進行減免,減輕機構運營負擔,讓機構的關注重點從運營轉到為老人服務上。另外,政府增加財政投入是保障機構維持基本運營的條件,有利于解決養老問題;二是愛心企業方面可以通過捐款或捐物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心。社區養老若能獲得民間企業的幫助和支援,不僅能夠拓展運營資金的來源,也能推動愛心企業的發展,增加社會對企業的認可度;三是社區養老機構可通過收取低價服務費的形式為居家養老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拓展機構的服務范圍。這不僅能增加社區養老機構的運營費用,也能為居家養老的老人提供專業的養老服務,有利于改善人們對機構養老的負面看法,增加對機構養老的接受度。

2.提升員工養老服務能力

做好養老服務歸根結底是要提高養老服務能力。針對社區養老機構專業服務水平較差的問題。一是社區養老機構要加強對員工的技能培訓,提高員工的養老服務能力,培養員工以老人實際需求為導向的專業技能,提高社區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如定期培訓行政人員的辦公技能、養老護理員的照護技能等,力求提升員工的養老服務水平,更好地為老人服務;二是社區養老機構在員工招聘中應多吸引社會工作者、心理咨詢師和營養師等養老專業人才,工作人員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擁有專業資質,能夠運用專業知識為老人提供健康教育、文娛活動和人文關懷等專業化服務,以滿足老人精神、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社區養老機構有了專業人才的加入,不僅能促進社區養老機構的發展,也能使整個養老服務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3.提高整合社區資源的能力

提高社區養老機構整合社區資源的能力,充分利用社區內現有資源,深挖社區機構養老優勢,綜合考慮社區養老機構發展布局。[3]首先,社區養老機構要加強整合、利用社區養老服務資源的能力,拓展社區養老服務內容,提高社區養老機構的養老能力;[4]其次,調動社區中的企業與社會組織等各方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養老服務活動,主動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提供社區養老服務,努力營造社區尊老愛老的文化氛圍。社區養老機構的良好發展同樣能夠推動社區建設的發展,如將圖書館的書籍存放于機構的書柜內,供老人翻閱、學習;鏈接社區表演隊專為機構老人進行文化匯演,豐富老人的文化生活;最后,鼓勵和培育社區居民成立志愿者隊伍,建立“時間銀行” 的互助養老模式,向老人表達關心與關愛,滿足老人對精神慰藉和文體娛樂的需求,讓老人感受到來自鄰里的關愛和關懷。

三、總結

我國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家庭養老遭受著諸多挑戰。社區養老機構依托于社區,利用社區中現有資源為社區中的老人及家庭提供服務,彌補了家庭養老的不足。目前,X社區養老機構面臨著養老服務內容供給單一和運營方面的問題,為此筆者提出了拓展機構養老服務內容、增加機構運營資金籌集方式、提升員工養老服務能力和提高整合社區資源的能力的對策,以促進社區養老機構的發展和提高其養老服務水平,讓老人能夠在機構中享受到專業的照護服務。

參考文獻:

[1] 史利娟.老齡化背景下社區養老機構建設的法治化研究[J].法制博覽,2022,(3):9-12.

[2] 崔樹義,杜婷婷.居家、社區、機構養老一體化發展研究[J].東岳論叢,2021,42(11):36-44.

[3] 凌文波.社區養老機構的困境與出路:杭州市社區養老機構發展研究[J].浙江經濟,2021,(2):64-65.

[4] 程欣.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還是機構養老?基于社會支持的影響研究[J].統計與管理,2020,35(8):84-90.

作者簡介: 劉榕,女,漢族,重慶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社會工作、社會保障。

猜你喜歡
對策研究
暑期游泳培訓班現狀及對策研究
鄉村傳統財會工作轉型升級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