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實踐與優化研究

2023-05-30 10:48孫艷蕾邢戰雷張思芮王雨昊
技術與創新管理 2023年2期
關鍵詞:體系建設西安市

孫艷蕾 邢戰雷 張思芮 王雨昊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也越來越大??蒲姓\信建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本文以我國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的發展歷程為切入點,綜合文獻研究、比較研究、實證調查等方法,結合目前與我國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相關的國家政策文件,針對性研究西安市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發展現狀,分析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空間。研究認為,應該從加強科研誠信規范引導、建設信用評估監督體系、健全科研信息共享機制、開展科研誠信教育培訓等視角,對西安市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進行改進與完善,以期優化西安市當前的科研生態。

關鍵詞:科技監督;科研誠信;體系建設;西安市

中圖分類號:G 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312(2023)02-0159-10

Research on Practice and Optim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and Supervision System Construction

——Taking Xian as an Example

SUN Yanlei,XING Zhanlei,ZHANG Sirui,WANG Yuha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21,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tinuous acceler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contributed more and more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import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This paper tak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and supervision system in China as the starting point,integrates literature research,comparative research,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d other methods,and combines the current national policy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and supervision system in China to review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and supervision system in Xian,and finds out the long-term problems in its construction.The paper argues that we can reconstruct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and supervision system of Xia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rengthening the normativ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to build a credit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system,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formation sharing mechanism,and carry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so as to optimize the current scientific research ecology in Xian.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ervision,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system construction,Xian

1 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作為科技創新的基石,科研誠信是科學研究過程可信性的內生保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可否認,目前我國科研誠信與科研監督體系建設整體上仍存在短板。近年來出現的大面積被撤稿事件以及部分科研腐敗案例,深刻反映出目前我國科研誠信環境存在的治理體系不完善、治理主體失責、聯合治理機制缺失等問題,誠信問題影響國家形象已到了非解決不可地步[1]。為加強科研誠信與監督建設,從中央到地方都圍繞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要健全穩定科研支持機制,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為科研人員減負,讓其沉心靜氣于科學研究,從而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2]。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文中以西安市科研誠信體系建設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基于我國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的現有發展歷程,主要結合目前我國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過程中的相關國家政策文件,運用文獻研究、實地調研與問卷調研等方法,在綜合分析西安市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發展現狀基礎上,挖掘西安市科研誠信體系建設中長期所存在的問題,并從預防學術腐敗、學術不端行為,營造誠實守信、崇尚創新、勇攀高峰的良好科研學術氛圍,進一步完善西安市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機制等層級,提出了科學、可行的路徑選擇,以期推動西安市科研誠信體系規范化建設取得新突破和新進展。

2 文獻綜述

2.1 國內研究現狀

1981年,鄒成魯發表《科研和學術道德問題》,隨后一些學者開始在論文中提及“科研誠信”和“學術不端”。研究整理發現,我國學者關于科技誠信體系建設研究側重“知識性”誠信建設,對于科技誠信缺失問題相關研究集中在科技誠信問題定性和具體表現、科技誠信缺失的原因、建立學術科技誠信的具體措施這些內容上。關于科研誠信的內涵方面,如劉軍儀等[3]、史兆新[4]、陳雨等[5],分別為“科研誠信”與“科技監督”詮釋了不同的定義;在科研誠信缺失的原因分析上,蘇娜等[6]綜合科研主體自身及所處環境分析科研失信的深層原因,提出了建立科研誠信的具體措施;李妃養等[7]反思了造成科研失信現狀的幾個考量因素,例如治理主體、管理機構、思想文化等。和棟材[8]將科研誠信的成因歸結為環境和個人兩個方面的原因;在科技監督的措施上,張櫻[9]基于對現行科研項目資金監督體系突出問題的分析,提出了構建政府主導治理的科研項目資金監督體系,著重強調其統一完整性;周維強[10]提出建立健全職責明確、高效協同的科研誠信管理體系;在科研誠信教育方面,杜永紅等[11]分析了當前研究生學術誠信教育面臨的挑戰,提出應該通過各類教育方式、策略來推動學術誠信教育。同時很多學者也對不同國家的科研誠信體系建設實踐以及相關政策進行了針對性分析,如劉學等[12]、董建龍等[13]??偟膩碚f,國內學者多從宏觀上概括性地去談科研規范、科研失信問題,闡述科研不端行為問題及對策建議的較多,但是專門針對某一自然科學或者人文科學的具體學科領域做研究的較少,在某個學科領域里研究科研誠信體系實現機制問題的相對較少。

2.2 國外研究現狀

20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最先關注到了科研誠信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英國、愛爾蘭、匈牙利、法國、挪威等其他許多國家或地區也逐漸對科研誠信問題有不同程度的研究探討,主要涉及科研誠信的概念界定、科研誠信問題的認知和重視度、科研誠信問題的產生原因、各國處理科研誠信問題的具體實踐、科研誠信問題的具體改進措施等主題[14]。從整體上看,國外學者對于科研誠信的研究開始得比較早,并且在理論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實踐中出現了一些具有影響力的學者,如[美]尼古拉·斯丹尼克、[美]布羅德和韋德、[日]山崎茂明和[澳]布里奇斯托克等。歸納總結發現,國外學者的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以下3個具體方面:一是對科研誠信及其相關概念的綜述性研究,如KHANYILE[15]提出科研誠信的概念、科研人員的責任與倫理道德等;二是對科研不端行為的判定與分析,對產生偽造、剽竊他人成果等科研不端行為的原因等進行討論,如PRICE[16]、FORSMAN[17];三是根據學者所在國國情,結合科研誠信的實際狀況,對建設完善措施的實踐性研究,如FELICE等[18]。

綜合國內外研究現狀和對比分析表明,迄今為止,國內有關于科研誠信的研究仍處于初始階段,關于科研誠信的基礎理論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性研究,對其實現機制問題的相關研究也存在著研究方法上的不足??傮w而言,國內針對科研誠信的探討在研究廣度、深度,以及研究方法上都

存在較大的研究空間,值得進行系統性的深度關注。

3 西安市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歷程及措施

3.1 基本歷程進展

近年來,圍繞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中央和地方為了加強建設,從不同角度、不同程度都持續在進行積極探索。以西安市為例,2021年12月,西安市科技局依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陜西省科學技術廳《陜西省科技管理違法失信“黑名單”和誠實守信“紅名單”懲戒激勵機制管理辦法》、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西安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等文件精神出臺了《西安市科《西安市科技計劃誠信管理辦法》(市科發〔2021〕134號),建立起西安市的科技計劃誠信與監督實施的管控流程(如圖1),對科技計劃誠信的目的與意義、管理與內容、評價與獎懲、調整與監督等進行了明確規定。

3.2 西安市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主要措施

3.2.1 逐步實現科研誠信信息系統互聯互通

目前,西安正式獲批建設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由西安市聯合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的《西安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白皮書(2018)》及《西安市民信用生活指南(2019)》中,明確了建設最佳信用城市的基本目標,探索了西安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新的發展模式及思路,推動了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诖?,2021年12月出臺的西安市科《西安市科技計劃誠信管理辦法》(市科發〔2021〕134號)正式明確了西安市的科研誠信的管理范圍,具體包括市級的財政科技計劃項目和市科技局管理的其他科技專項工作的業務和流程,實現了科技創新工作的信用監督全覆蓋。同時,尊重科研不確定性規律,區別對待科研誠信與社會信用,將"一般失信名單"資料作為科技管理部門內部掌握使用,嚴格執行信息發布、查詢、獲取和修改的權限,并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信用修復容錯糾錯機制。

3.2.2 不斷完善科研誠信制度管理體系建設

西安市科技局牽頭負責、統籌協調及組織實施全市科技計劃誠信管理工作,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用權、誰盡責”的原則對科技計劃活動開展了逐級審核,對于科技計劃誠信相關情況進行了收集記錄,并依法調查處理科研失信行為。在此過程當中,西安市科技局會同承擔單位和主管部門,從監管、評價、反饋等角度對現存科研誠信管理體系進行完善。①在監督與評價方面,采用在參與和執行中持續記錄的形式,監督、評價科技計劃活動中三大主體(執行者、評價者和管理者)的信用情況;②在反饋方面,基于現有數據庫(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系統、科技專家庫)逐步建立西安市科研誠信管理數據庫,記錄管理科研活動相關責任主體的信用信息[19],使反饋機制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

3.2.3 探索建立科技計劃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

為加強科研項目申報、科技評估評審咨詢活動、科技管理服務事項、科研成果評獎評優等方面的準入信用評級和信用等級限制,西安市科技局探索建立了科技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明確了各類不同監督主體的職責(如圖2),以信用記錄為監督、核查標準,對項目承擔單位和科研人員等責任主體進行“AA、A、B、C”的信用評級,形成科技計劃信用監督的四分類管理。明確將科研人員的信用評價與科研項目立項、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評選表彰等進行了直接掛鉤,作為探索建立科技計劃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的重要舉措。

3.2.4 建立科技計劃誠信資格審查制度

建立的科技計劃誠信資格核查制度,將參與單位和科研人員誠信狀況監控貫穿于相關責任主體參與科研活動的全過程。辦法要求對相關責任主體開展誠信流程化、動態化的“事前審核”,將具備良好誠信狀況作為相關責任主體參與項目申請、評審立項、項目驗收、劃撥資金、授予榮譽等各類工作的前置必備條件,時時發現、時時報告、時時處置,對在失信期內的相關責任主體實行“一票否決”。

4 西安市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存在主要問題調查分析

4.1 對象選擇與數據來源

文中選取以西安市科技局為代表的政府工作人員,以及企事業單位、高??蒲性核葘W術科研主體作為調研的主要對象,對各主體科研誠信工作建設情況進行實地深入的調查和跟蹤。同時,采用在線填寫網絡問卷與線下發放紙質問卷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數據收集調查,增加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本次調查研究中有300位學術科研主體人員進入調查問卷,有249人完成全部調查問題,問卷有效回收率83%。調查對象的主要學歷構成比例本科學歷人數占比為13.65%,碩士學歷人數占比53%,其余博士學歷人數占比33.33%。同時,為保證研究的科學性與全面性,調查對象分布于文科、理科、工科、醫科等學科專業,保證了調查數據的專業廣度和可信度。

4.2 西安市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調研結果分析

4.2.1 科研不端行為問題發生的主要環節

如圖3所示,調查研究發現,更多地科研人員認為科研誠信問題發生的環節主要集中在數據的搜集和整理、科研項目的申請環節上,所占比重分別為72.32%和71.43%,除此之外,職稱評定和參加評獎環節也是科研不端行為發生的高危環節,所占比重達62.5%,另外還有學位論文評定和發表論文著作被認為占比超過20%。同行評定環節被認為是科研誠信問題發生率較低的環節。

4.2.2 科研不端行為的主要表現

如圖4所示,調查研究顯示,

科研人員對科研不端行為的認知集中在這幾個方面:偽造、篡改實驗(調研)數據,抄襲剽竊,不當或友情署名,重復發表或一稿多投,發布關系稿或找中介發稿等行

為。此外,該群體對偽造學術履歷、騙取科研經費或學術榮譽,隨意侵占他人學術成果,科研成果粗制濫造或者低水平重復,學術專制或霸權,在課題、成果評審中以權謀私等科研不端行為的認知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誤,說明對學術不端的認知程度存在一定差異。

4.2.3 約束科研不端行為的主要因素

約束科研人員行為的主要因素很大程度上為我們指出科研誠信建設存在的薄弱環節,針對約束因素反推建設措施,有利于幫助我們更好的解決科研不端行為頻發的現狀。如圖5顯示,法律法規、學術規范、社會道德、職業操守這些因素在科研人員的認知里對于科研不端行為的約束作用還是比較強的。

4.2.4 科技監督的責任主體結果分析

在關于西安市科技監督的責任主體調查研究過程中,根據《西安市科技計劃誠信管理辦法》內容,主要調查西安市社會公眾在主觀評價方面對西安市科技監督主體的認知情況,并對科技監督責任主體進行選擇分析。

在科技監督責任主體的選擇方面,見表1,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可知,73.49%的被調查者認為,作為科技監督的首要主體——科技計劃項目申報人員,也即科研工作者,必須從根本上杜絕學術不端等科研誠信問題發生,嚴格樹立誠信意識,從自身做起。

4.2.5 信用等級劃分的態度

在對于科技計劃項目信用等級劃分的態度,對于嚴重失信名單的劃分認定標準方面,調研分析顯示:西安市探索建立以信用記錄為基礎的科技計劃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對項目承擔單位和科研人員等責任主體進行“AA、A、B、C”四級信用評級。如圖6所示,從數據可知,有59.04%的調查者認為相應的分級分類評價的認定和隨附的懲戒措施是應當的,但約有13.65%的調查者認為過于嚴苛應當予以調整。

4.2.6 誠信體系建設途徑方面

在西安市科研誠信體系建設的途徑選擇問題

上,由調研數據可知,96.79%的被調查者認為治理

科研不端行為,應該建立健全科研誠信與科技監

督體系建設,完善頂層設計;有88.76%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從法律法規層面入手加強科研誠信治理,完善科研誠信與科技監督的相關法律制度,強化過程監督控制,依托國家平

臺,建立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加強信息服務能力。

4.3 西安市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4.3.1科研信息共享機制不完善,信息服務能力較弱

目前西安市仍然缺乏完善的科研誠信信息共享機制,各科研主管部門之間未達成充分的信息共享路徑。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隸屬于不同高校和科研單位的不同科研人員或科研團隊之間,受限于各科研主管部門層級分明的行政管轄體系,各科研主管部門只掌握各自科研項目科研人員和科研團隊的相關信息,因此不能形成充分的信息共享。由于各科研主管部門之間缺乏充分的信息共享資源,進而導致在學術不端行為發生時,難以做到對其進行及時的誠信監督和懲處。此外,科學研究的過程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會不斷出現新的問題,科研活動的靈活性與復雜性致使學術不端行為有時候很難清晰并及時界定。

4.3.2 科研評價體系方式不科學,科研誠信問題仍存

當前我國科研評價改革尚未達到預期目標,在這種背景下,科研評價制度中現實功利性評價和學理價值評價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西安市對科研人員的評價依舊停留在文章發表數量、出版物等級、獎項數量等主要方面,且評價結果對科研人員的職稱評定、獲取基金和項目及資金支持等直接產生影響,眾多科技創新工作卻沒有被納入到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核心考核指標中,這種狀況致使高校和科研機構只注重論文數量,不注重論文質量。抄襲剽竊他人已有成果、論文重復發表、一稿多發、友情署名、不當署名的這些學術不端現象也時有出現。

4.3.3 科研不端懲戒機制尚待健全,學術不端現象時有發生

針對科研不端行為,西安市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管理機構都采取了一些具體措施,國家層面也有一些相應的制度條例規定。例如,《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明確表示,要根據科研不端行為的情節輕重對科研人員采取警告、降職、開除等處罰[20]。但現實中,真正把科研誠信落到實處的機構卻很少。雖然西安市部分高校也在國家號召下制定了一系列對于科研不端行為規定和制度,但能夠得到真正實施的并不多,對于科研不端行為的查處工作也就漸漸流于形式,學術不端現象仍未杜絕。

4.3.4 科研誠信文化建設不系統,科研學術氛圍不足

西安市科研誠信文化建設的工作處于艱難的上坡期,在科研誠信文化的培育、宣傳、引導方面尚沒有形成清晰的思路和完整的培育體系。高校作為主要的科研院所,在此方面的有效實踐尚不夠豐富。在這種氛圍背景下,科研人員的學術研究態度會與學術利益直接掛鉤,進行人性博弈,稍有自律松懈,就會劍走偏鋒。如果再有群體持有“無法可依”“法不責眾”的心理,便會積久弊生,給學術界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5 西安市科技監督與科研誠信體系建設的優化與提升

5.1完善科研誠信管理體制,加強科研誠信規范引導

5.1.1 強化過程監督控制,完善科研誠信承諾制度

科研誠信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需要一個過程。建立并持續完善西安市科研誠信承諾制度,堅定不移按照《西安市科技計劃誠信管理辦法》,展開對科研誠信管理體制各環節的監督、評價、控制等活動。相關責任主體應在申請、承擔或參與科技項目、科技專家、科技創新平臺、專業服務機構或評比表彰獎勵時,自覺簽署承諾書并加蓋所屬管理機構公章。其中,對于承諾事項和違背承諾的處理要求須在承諾書中具體明確體現。對違反承諾書事項的組織或個人,應給予嚴肅懲罰,情節嚴重者應追究所屬管理機構的連帶責任,將參與單位和科研人員誠信狀

況監控貫穿于相關責任主體參與科研活動的全過程。

5.1.2 改善評估指標體系,建立科研誠信檔案制度

科研評價是科研管理的核心環節,其科學構建對于科研人才、機構、項目建設,促進基礎創新和成果轉化,發揮著導向和支撐作用。西安市科技局相關部門應繼續在科研管理制度和科研政策層面優化制定科學合理、指標清晰的科技評價體系,改進、優化科研人員績效考核指標、學術成果出版審核制度、職稱評聘制度等[21],堅持以品德、能力、貢獻為核心的人才評價導向,引導和加強科研誠信規范建設,讓人才評價改革落到實處。同時,以西安市科技局為代表的科研項目管理機構,應為本市承擔科學技術項目的科研工作人員組織建立科研誠信檔案,根據科研誠信檔案情況對科研工作人員項目貢獻度、科技創新能力等情況全面了解,在此基礎可以針對性做好資金獎勵和支持工作,逐步建立起科研誠信信息共享機制。

5.1.3 發揮好橋頭堡作用,加強科研誠信規范建設

西安市內所有市轄科研機構和高校應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及時對所屬的科研工作者、管理者及研究生加強科研誠信和科研規范的教育與引導,配套建立起適合不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誠信管理制度體系。做好引導的同時要在此基礎上發揮好監督作用,使得科研誠信規范建設在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下逐漸形成完善的體系,以期在完善科研誠信制度體系的總體戰略布局中發揮好“橋頭堡”作用。

5.2 建設信用評估監督體系,完善學術不端懲戒機制

5.2.1依托科研誠信數據檔案,整治學術腐敗之風

在西安市探索建立科技計劃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的基礎上,建設以信用為基礎的科研誠信和科技監督評估體系。

積極完善科研誠信建設的相關工作,應建立包羅萬象的科研誠信數據檔案,建設各類科研誠信數據庫,按創新主體類型儲存誠信信息。通過科研誠信數據檔案和科研人員歷史誠信信息數據庫的建立,強化對科研活動過程中的誠信狀況的監管,涵蓋科研項目經費預算、自籌經費籌集、經費匹配、財務情況報告、各項目經費使用與核算等全方位的活動進程,以此倒逼科研誠信建設完善升級,使相關科研主體不得不提升自身的信用意識和信用水平,以期從根本上整治學術腐敗之風。

5.2.2 制定完善透明調查程序,監管約束科研行為

在建設信用評估監督體系的基礎上,同時針對學術不端行為制定完善透明的調查程序。調查程序的制定不論是高校還是其他科研機構主體都應參與其中,制定詳細的工作制度,必要情況下成立專門的調查機構,培養調查學術不端行為的專職人員。為使科研不端行為的調查程序以及后續工作的處理程序更加完善,需要政府相關主管部門提供必要的實質性保障,包括法律、資金支持等,使科研不端行為的懲處工作順利進行。此外,應重視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賦予媒體對相關科研不端事件的調查報道權利,促進調查過程的透明公開和調查結果的公平公正,向社會群體層面傳遞科研誠信與科技監督懲戒體系重視發揮外部監督的信號。同時,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科研誠信典范榜樣,建立宣傳報道科研進展和科技成就制度,營造誠信創新的良好科研氛圍。

5.2.3 助推建立信用分級監管,完善懲戒機制模式

以信用評估、監督體系為基礎,建立起西安市科技計劃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在科研項目申報、科技評估、評審、咨詢活動、承擔科技管理服務事項、評獎評優等方面加強對準入信用的評級和信用等級限制,根據信用記錄對項目承擔單位和科研人員等責任主體進行信用評級。在政府主導信用分級監管的同時,完善學術不端懲戒機制,還需引導社會主體的參與,強化多元主體在科研誠信引導、科技監督和學術不端行為懲戒方面的作用。通過加大失信懲治力度,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聯合懲戒機制,以期最終在全市層面形成“政府+社會”的學術不端懲戒機制模式。

5.3 提升科研信息服務能力,健全科研信息共享機制

5.3.1依托良好信息基礎設施,加強信息服務能力

加強信息服務能力,充分運用現代管理技術大數據、智能化、信息化的特點,通過建立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高效的信息網絡,幫助高校及其他科研主體獲取有用的關于政策支持、資金申請條件等各類有效信息?;诤暧^時代背景,采用政府與社會合作的模式,共同投資,為信息服務系統的建立提供資金支持,幫助高校、科研院所實現信息化發展。持續完善鼓勵科研的相關政策,不斷拓寬科研誠信信息和政府服務渠道。

5.3.2 加大信用西安戰略投入,實現大數據的共享

整合各級各類數據資源,加大對"信用西安"戰略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實現數據的開放和共享,推進數據互聯互通,從而建立并逐步完善西安市科研誠信信息管理系統,使科研項目、科研人員、科研團隊信息數據能夠真正實現大數據時代下的互通有無,使數據成為發揮科技監督、制約學術不端行為的有力工具。當前,由于技術和數據標準不統一,導致各科研院所、科研管理部門、高等院校的部分數據可能無法實時共享交換,所最終導致數據利用效率低,因而加大“信用西安”戰略性財政資金的保障,也是提升科研誠信信息服務能力和健全科研信息共享機制的核心要義。

5.3.3 健全科研信息共享機制,發揮制約監督作用

雖然“信用西安”通過加強科技計劃誠信信息歸集、匯交和共享應用的科研誠信信息模式,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國家、省、市之間科研信息的互聯互通,逐步實現了全市科研誠信信息與“全國科研誠信信息系統”“信用中國(陜西西安)”等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間的聯通。但由于不同的科研人員隸屬于不同的高校和科研單位,而各科研主管部門只掌握各自科研項目科研人員和科研團隊的相關誠信信息,缺乏信息溝通,致使在學術不端行為發生時,仍舊是難以做到對其進行及時的誠信監督和懲處??蒲行畔⒐蚕頇C制的建立是西安市解決目前西安市科研領域所訴諸多問題的關鍵,而明確科研誠信信息數據來源、建立健全科研機構的組織管理體制、重構績效評價和激勵機制、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平臺保障機制等是健全科研信息共享機制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也是能夠如實發揮共享機制對學術不端行為制約監督作用的保障。

5.4 開展科研誠信教育培訓,營造良好科研學術氛圍

5.4.1做好科研學術道德建設,加強教育引導培訓

部分科研工作者受科研利益驅使容易誤入學術不端的歧途。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第一要務便是做好科研人員自身的學術道德建設。開展科研誠信教育培訓工作對于加強西安市科技監督與科研誠信體系建設是長久性、可持續性的建設方略,堅持科研誠信要求科研人員審慎面對現實中繁復的誘惑與考驗,保持絕對理性。各科研管理部門也應及時加強有關自覺遵守學術道德的宣傳、引導、教育、培訓和監督,時刻給科研人員“緊緊弦”,促使科研人員能夠在長此以往的過程中自覺遵守科研誠信。

5.4.2 加強科研誠信法制建設,依法處置學術腐敗

加強科研誠信法制建設,科研誠信環境的治理、科研誠信體系的建設均需要法律的支持與維護。我國2021年新修訂的《科學技術進步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了違反科研誠信行為的法律責任。其中規定違背科研誠信的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活動,虛構、偽造科研成果,發布、傳播虛假科研成果等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些法律責任形式包括責令改正,終止或者撤銷相關科學技術活動,追回財政性資金,沒收違法所得,向社會公布違法行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和處分,禁止一定期限內承擔或者參與財政性資金支持的科學技術活動、申請相關科學技術活動行政許可等[22]。雖然我國已經在相關立法上做了上位法的原則規定,但還需要進一步細化落實,因此制定更為細致的的規范科研誠信活動的實施細則和更加嚴格的懲戒措施,并將細則落實到位,能夠進一步明確科研誠信主體行為的法律責任,為科研不端行為處罰提供法律依據,對于依法處置和懲戒學術腐敗都能夠起到相應的效果。

5.4.3 建設科研誠信文化環境,營造良好學術氛圍

科研誠信建設離不開良好的政策環境,也離不開與之互動的文化環境。西安市應發揮好“橋頭堡”作用,在宣傳、引導、教育、培訓和監督的過程中逐步培育出具有西安特色、中國特色的科研誠信文化環境。西安市內所有市轄科研機構和高校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及時對所屬的科研工作者、管理者及研究生在科研誠信和科研規范加強教育與引導,配套建立起適合不同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誠信管理制度體系,做好引導的同時要在此基礎上發揮好監督作用,更好地優化西安市當前科研生態,進一步預防學術腐敗、學術不端行為,營造誠實守信、追求真理、崇尚創新、鼓勵探索、勇攀高峰的良好科研學術氛圍。

6 結語

文章在對西安市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的發展歷程、成效與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剖析的基礎上指出,西安市政府應該進一步完善科研誠信與監督體系建設機制,創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并從科研信用評估體系、科研信息服務能力提升、科研誠信教育培訓等關鍵層面,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堅定不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西安市科研誠信體系規范化建設取得新突破和新進展。

參考文獻:

[1] 高尚全.誠信問題影響國家形象已到了非解決不可地步[J].創新科技,2002(11):24.

[2]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N].人民日報,2021-03-13(001).

[3]劉軍儀,王曉輝.促進科研誠信——美國科研道德建設的經驗[J].外國教育研究,2010,37(05):35-40.

[4]史兆新.科研誠信論[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9.

[5]陳雨,李晨英,趙勇.國內外科研誠信的內涵演進及其研究熱點分析[J].中國科學基金,2017,31(04):396-404.

[6]蘇娜,陳士俊.當前我國高??蒲姓\信問題成因及對策探討[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1):131-133.

[7]李妃養,袁永.我國科研誠信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6(S2):47-49.

[8]和棟材.科研誠信問題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科技和產業,2015,15(05):79-82.

[9]張纓.改進和加強我國科研項目資金監督體系建設的思考[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7(01):111-116.

[10]周維強.以制度保障科研誠信[J].浙江學刊,2018(05):11-12.

[11]杜永紅,王彩麗.論研究生學術誠信教育的創新——基于畢生發展觀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06):102-106.

[12]劉學,張樹良,王立偉,牛藝博.英國科研誠信體制建設的經驗及啟示[J].科學管理研究,2017,35(06):110-112+116.

[13]董建龍,任洪波.國外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經驗與啟示[J].中國科學基金,2007(04):223-228.

[14]周湘林.科研誠信:研究進展與趨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32(01):1-8.

[15]KHANYILE T D,DUMA S,FAKUDE L P,et al.Research integrity and misconduct:A clarification of the concepts[J].Curationis,2006,29(01):40

-45.

[16]PRICE A R. Definitions and boundaries of research misconduct: perspectives from a federal government viewpoint[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4,65(03):286-297.

[17]FORSMAN B. An ethical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misconduct in research.[J]. Acta oncologica(Stockholm, Sweden),1999,38(01):107-110.

[18]FELICE? F J,JOYCE J M.Challenges in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scientific societies on research integrity[J].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2003,9(02):257-268.

[19]西安市科技局.西安市科技計劃誠信管理辦法[Z].2021-12-16.

[20]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試行)[Z].2006-11-07.

[21]吳艷,楊志維.我國科研誠信體系建設實踐中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研究,2020,4(02):1-4.

[22]蔣玉宏.《科學技術進步法》:加強以法律制度為基礎的科研誠信治理[J].中國科技人才,

2022(05):21-28.

(責任編輯:嚴焱)

收稿日期:2022-09-27

基金項目: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陜西高??萍紕撔履芰υu價及提升對策研究”(2020R023);西安市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科技創新驅動發展中的西安科技誠信體系建設研究”(JX38);西安市科技計劃項目“科技監督與科研誠信體系建設研究——以西安市為對象”(XA2020-RKXYJ-0175);2023年陜西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軟科學研究計劃一般項目“基于要素配置優化提升陜西省科技成果轉化市場化水平的路徑研究”(2023-CX-RKX-091)

作者簡介:孫艷蕾(1981—),女,河南鞏義人,講師,主要從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及知識產權保護的工作。

猜你喜歡
體系建設西安市
基于GIS的西安市土壤保持空間分布研究
親子創意美工展
家鄉
西安市第四醫院
123的幾種說法
淺談工廠化施工項目成本管理
淺談風力發電企業培訓體系建設
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區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警犬使用法制化體系建設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