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環境下教師教學與教研一體化的路徑探究

2023-05-30 10:48馬楠
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 2023年1期
關鍵詞:一體化模式教師發展教學研究

馬楠

[摘 要]以人工智能創新教師教育模式正成為當前破解教師專業發展困境的新途徑。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工智能環境下教師教學與教研一體化既符合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與中學教師發展的客觀實際,又有助于提高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人工智能環境下,教師教學與教研一體化方略的實施能夠在深入挖掘教師自身潛力的基礎上,充分借助外界資源,推動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推動學校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一體化模式;教師發展;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 ?G637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03-0061-03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師教育已成為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2018年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要重點推進教師教育,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引導教師將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融入教育教學中,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F階段,我國的教師教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這一背景之下,探究以人工智能為依托的教師教學與教研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

一、人工智能環境下探究教師教學與教研一體化的意義

教學與教研關系密切。教學是教研的實踐應用,教研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教研引領和創新課堂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實用、特色更鮮明,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因此,教師培養要做到以研促教,教研結合,從而助推教育的整體發展。

但是當下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教師觀念相對滯后,接受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智慧課堂較為被動;二是教學、教研相脫節,教研無法滿足人工智能環境下教學的需求;三是教師存在學習能力、反思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研究能力強弱參差不齊的狀況。

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理念和技術,如果能與教師的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繼而達到創新融合,則能促使教師教育創新發展,促使教師構建豐富的教育模式,并能提供更多樣的教育資源以及更精準、更有針對性的教育測評。教研工作的主要對象是教師,教學改革的主要執行者是教師,教師專業水平影響著教育發展程度和學生發展水平。因此,教師教育是影響學校發展,乃至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

人工智能環境下教師教學與教研一體化,能幫助教師基于濃郁的學習、教研氛圍,積累豐富的教育教學知識,不斷提升理論水平,也能給教師提供實踐的平臺,讓教師在實踐中不斷調整教學手段、提高實踐技能,從而實現快速成長。

二、人工智能環境下教師教學與教研一體化的路徑及策略

探究人工智能環境下教師教學與教研一體化為的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以下以銀川市唐徠中學為例進行說明。

(一)成立學校聽評課委員會

成立學校聽評課委員會,以教學為基點,依托人工智能構建智慧課堂,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凸顯教師培養的常規性。學校組建了以中層干部、教研組組長、備課組組長為核心的各學科聽評課委員會,開展常態化聽評課活動,致力于實現以聽評促研、以聽評促改、以聽評促教,從而幫助教師成長。

1.助力教師打造高效課堂。首先,學校以“互聯網+教育”為契機,依托智慧課堂,提供各種賽課展示平臺來推動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學校每年都會舉辦新教師匯報課活動、中青年教師展示課活動、資深教師的觀摩課活動。每一個教師均能在賽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通過相互研討,不斷學習成長。

其次,學校組織開展校際發展合作體“同課異構”等活動,以人工智能學習環境為支撐,幫助教師更新觀念、變革課堂教學行為、創新教學設計、改善教學方法,在促進學校間深度交流與合作的同時,加強各學校各學科之間的主題教研,以打造高效課堂,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升。

2.引領教師創新教學方式。課堂是實踐教師教育理念的重要場所,教師帶著什么樣的理念,以什么樣的狀態走進課堂,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學習狀態。聽評課委員會鼓勵教師在人工智能支持下的課堂中進行自主實踐、大膽創新,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定位課堂教學風格,最終逐步形成最佳的教學模式。

(二)建立教師學習共同體

建立教師學習共同體,以教研為焦點,依托人工智能聚焦培訓和集體教研,提升教師的教研水平,凸顯教師培養的高階性。教師學習共同體,是一種學習化管理模式。借助集體教研可以有效培養教師的合作意識。學校依托人工智能進行調研,對大數據進行分析,關注培訓形式及教師的個體需求。

1.推進國培、區培、市培、校本培訓一體化。學校依托人工智能開展教師教育精準測評,組織教師高效完成繼續教育工作,督促教師參與國培計劃、寧夏繼續教育培訓、新課程培訓、智慧課堂校本培訓等任務。同時,學校引導教師抓住每次校內外培訓機會,借助專題研修,既豐富教育教學實踐,又提升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從而為校本教研奠定基礎。學?;诖髷祿治鲩_展的培訓特點鮮明、效果明顯。一是以需定訓,培訓內容切合實際,具有前瞻性;二是培訓方式強調研訓一體化,多實操類培訓研修,且各學科均有工作坊式的個性化團隊合作開展探究活動,教師的參與積極性高;三是有效利用互聯網,分層次有針對性地培訓,盡可能小規模分學科培訓,關注培訓形式的多樣性,變單一的講座培訓為形式多樣的組合式培訓。如圍繞一個主題采用集體授課和分散學習相結合、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理論講授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等方式開展培訓。

2.校本教研扎實有效開展。一是發揮集體智慧,重視集體教研、集體備課。如為了保障集體備課的質量和效果,學校專門組織人員,反復修訂完善集體備課的實施程序。第一,有分工,備課組成員輪流執筆,對指定章節的教學內容進行初步備課。第二,有合作,每周一次備課研討,確定教學目標、討論思路框架,并做好整理提煉。第三,有實踐,備課組成員依據所帶班級學生學情,對備課組集體研討過的教學設計進行再加工、再改造后,進行課堂教學實踐。第四,有反思,教學實踐之后,備課組成員及時深入反思并在備課組會議上進行交流,最后確定最優的教學設計。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形成了“分工備課—集體研討—形成個案—交流反思”的備課模式。二是豐富教研內容,研讀新教材,研究新課標,研磨優質課,研討考試命題。為提高教研活動質量,學校不斷豐富教研形式,改進教研方法,對教研過程及時進行調控。學校借助校本培訓,指導教師了解并掌握人工智能的特點與發展趨勢,在教師教育全過程中有效嵌入人工智能。學校有效開展了互動式教研、主題式教研、反思式教研等活動,引導教師先后完成了高考試題分析、學科核心素養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聽評課技巧研究等。三是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科所教研活動,增強學校教研的效度。人工智能時代,教師角色正面臨轉型與變革。教師正逐漸轉變為更具創新力的教學設計師。學校借助上級部門開展的各種教研活動,引導教師積極完成角色的轉變。各教研組借助銀川市大教研平臺,主動與兄弟學校的教師進行交流,營造濃郁的學術氛圍。學校印發《銀川市“推進課堂變革”五項核心指標解讀》手冊,組織教師對照“五項核心指標”扎實學習,積極參與“推變”活動,以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智慧。

3.專家入校面對面助推課題研究。為了幫助教師更快地提高專業素養,進一步激發廣大教師創新課堂教學和課題研究的意識,使教師切實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與研,有效地解決教學實踐及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學校邀請專家進校園,對教師進行面對面指導。近年來,學校十分重視課題研究工作,引導教師廣泛參與課題立項,致力于使課題成為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加速器。

4.名師引領助推教師共同成長。學校歷來非常重視教師專業發展,著力打造學習型校園。學校十分關注名校長、特級教師、自治區名師、塞上名師、鳳城名師、學科名師、創新人才、名班主任、銀川市勞模創新工作室的示范與輻射作用,助推青年教師隊伍發展;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組織骨干教師借助人工智能,定期開展講座、示范課研討等活動;開展常態化崗位練兵,舉行各類教學技能大賽,激勵每一位教師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實現自我價值。

(三)建立教學與教研一體化機制

建立教學與教研一體化機制,以培養為支點,依托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教研能力,凸顯教師培養的持續性。依托人工智能開展教師教育精準測評,進而推動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形成一致連貫的教師培訓一體化機制,并在大數據的支持下搭建教師檔案系統,將教師的教學成果、教研成果等存儲留檔,以便精準測評,并基于此制訂有效培訓方案,努力將培訓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另一方面則建立數據獲取和分析的有效機制,結合大數據獲取教師的學習數據信息,并精準分析了解教師的發展狀況,為教師培訓提供有力保障,促進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

1.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速度。人工智能將改變教學的形態,改變青年教師的培養方式,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速度。學校歷來十分重視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通過隨堂聽課、師徒結對、聆聽講座、同課異構、專家聽課指導等有效措施,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成才提供幫助。

2.發揮老教師的帶動作用。為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步伐,提高青年教師的理論水平與教學能力,學校采用“青藍工程”“師徒幫帶”等教師培養模式強化對青年教師的指導與幫助。當今,網絡催生了“互聯網下的新師徒制”——以互聯網為媒介,由某一領域的行家里手,以長期言傳身教的方式,帶領眾多徒弟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與實踐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學校適時進行變革,借助互聯網與大數據,為教師搭建便捷的交流平臺,方便他們經常性地開展互助研討、互幫互學活動,進而促進老中青教師的共同發展與進步。

三、對人工智能環境下教師教學與教研一體化探究的一點思考

要實現人工智能環境下教師教學與教研一體化,就要思考人工智能環境下怎樣將教學與教研結合起來,思考如何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部分學校的教學所占的常規工作時間長,而教研所占的時間相對較短?;旧厦繉W期開學初學校都會分別制訂教學與教研計劃,但實際工作中教學與教研并不能形成雙向平行互進的態勢。學校與教師需要正確認識教學與教研的關系。教師的備課、上課等都需要研究。學校要引導教師正確處理好教學與教研的關系,讓教師以教研成果引領課堂教學,以課堂教學助推教學研究,真正實現教學與教研一體化。

在處理好教學與教研關系的同時,要突出教研的地位。一是教研能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促使教師及時更新知識、改進教學方法。只有以科學的教研做支撐,積極參與課題研究等實踐,教師在教學時才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鮮素材,才能將教學內容融會貫通,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有科研素養的教師常常會不自覺地將信息篩選、論點提取、實驗驗證等科研方法應用在教學設計中。這樣做不僅能豐富教學手段,還能引領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索,進而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獲得感和成就感。二是教研能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依靠平時的實踐活動,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實踐活動。

人工智能的普及應用,使教師教學與教研一體化成為可能。教師教學與教研一體化是促進教師由經驗型轉向研究型再發展為專家型的必由之路,也是助推教育創新與教學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手段。人工智能時代,教育模式、教學手段、教學形態等均被重新定義,擔負著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使命的教師也應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重新定位角色,提升專業素養,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增強創新意識,善于發現問題,勤于反思,勇于探索。當然,教師教學與教研一體化的落實還需依托校本教研。學校要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以推動教師在研究探索中快速成長,使教師教學與教研一體化真正落到實處。

[ ? 參 ? 考 ? 文 ? 獻 ? ]

[1] ?張松祥.我國義務教育教師一體化發展探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4(2):20-25.

[2] ?徐芳亞.“教研一體化”卓越歷史教師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研究[J].中國教師,2014(S1):1-2.

[3] ?張清水,周斌.基于教師教育一體化的小學教師培養模式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6):215-216.

[4] ?黃小武.薄弱學校教師教育、教研、培養一體化模式的研究[J].文理導航,2017(2):76.

[5] ?胡小勇,曹宇星.面向“互聯網+”的教研模式與發展路徑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9(6):80-85.

[6] ?呂愷悅,孫眾.“人工智能+教師教育”的現狀、動態與問題[J].現代教育技術,2019(11):114-120.

[7] ?肖瑤,張學斌.教師教育一體化課程資源及其建設[J].教育研究,2015(8):112-115.

[8] ?杜玉霞.基于“互聯網+”的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7(8):86-92.

(責任編輯 農越華)

猜你喜歡
一體化模式教師發展教學研究
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供電企業調控運行崗位培訓研究
中高職人才培養一體化模式的實踐與反思
教師發展自律動力問題探討
民辦本科院校教師發展現狀、分析與對策
中國—東盟背景下廣西地區大學英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的問題和對策
機械類專業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就業工作一體化模式的構建
交替傳譯中聽記平衡教學研究
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