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循環”格局下陜西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

2023-05-30 07:01李建輝
關鍵詞:綜合評價雙循環高質量發展

【摘 ?要】為了更加精準地提出陜西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路徑,論文首先建立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其次給出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及其協調發展水平的測度模型,并以陜西省制造業指標數據為樣本進行了實證研究,最后基于研究結果提出了陜西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及其對策建議。研究結果可為相關部門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參考。

【關鍵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F4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1-0146-04

1 引言

當前,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雙循環格局的形成不僅為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賦予了新的任務要求,同時,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推動我國“十四五”時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面對高質量發展目標,我國制造業需要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助推我國從“制造大國”向“智造強國”邁進。陜西省區位優勢明顯,“一帶一路”等多個國家重大戰略陣地為全省制造業進一步開放合作、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既是陜西省“十四五”時期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支撐陜西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

學者對于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進行了豐富的研究,特別是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測度及路徑方面已經有了豐碩的成果。關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測度方向,在已有研究中,學者大多將研究集中于經濟高質量發展領域,僅是在對其測度時將制造業產業領域納入其中。具體來說,陳啟斐和李偉軍[1]在研究逆向金融服務外包與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時,運用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測度制造業的增長質量。李春梅[2]認為,我國制造業發展過程中,經濟、社會、環境影響等多個方面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并以經濟為中心,以社會與環境期望為出發點,選取了8個維度衡量制造業的發展質量,并得出我國制造業發展質量水平較低的結論。劉國新等[3]同樣以高質量發展為指導理念基礎,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包括經濟效益、研發能力、對外開放程度、產業結構、生態環境的五大類指標,運用熵值法對全國各省市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測度評價。同時,有學者基于國家層面或跨區域層面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徐建中和謝晶[4]基于國家層面和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的考慮,從經濟、科技、能源、環境、社會5個方面對我國制造業先進性屬性進行了探究。江小國等[5]認為,實現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要以優化供給體系為主,創新能力為核心,由制造到智造為主要抓手,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涵蓋經濟效益、技術創新、綠色發展等六大類共12項指標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進行測度,并得出我國制造業發展呈現出“東強西弱”態勢的結論。趙卿和曾海艦[6]采用熵權TOPSIS法,基于我國30個省份2005-2018年的數據,從經濟效益、創新驅動、綠色發展3個方面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進行測算,并以此為基礎研究了產業政策是否對高質量發展產生影響。劉怡君和方子揚[7]選取長江經濟帶108個地級城市作為研究對象,采用主成分-變異系數結合的方法從保障支撐、綠色生態、品質品牌、經濟效率、開放創新和民生共享6個維度構建長江經濟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以此評估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蘇永偉[8]根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從經濟效益、技術創新、品牌質量、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對我國中部六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測度,對中部地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分析。上述研究對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具有借鑒意義,由于高質量發展是一個新穎且具有中國特色的概念,因此,對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測度尚未形成統一定論,現有大多數學者認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與企業發展競爭力、市場環境、綠色經濟等相關聯,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注,其相關指標的測度與選擇也在不斷豐富,學者以期建立一個更加合理、適用性更廣的評價體系與指標。

已有文獻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測度及路徑展開了豐富的研究,但對于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如何科學、有效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還需深入研究。因此,本文構建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并以陜西省制造業數據為樣本進行實證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了陜西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2 指標體系與數據

“雙循環”格局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既要考慮新發展格局形成的環境,又要考慮國際循環與國內大循環的內在聯系,即從以外循環為主朝著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方向轉變,以及要實現“雙循環”,需要統籌考慮內外需之間的關系[9]。鑒于此,本文參考并修正了鄭耀群和鄧羽潔[10]建立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從創新驅動、效率變革、綠色發展和開放融合4個維度建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本文研究的樣本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官網(https://data.stats.gov.cn/index.htm)和《陜西省統計年鑒》(2009-2021年),經過數據采集、整理和清洗,最終得到了19個三級指標2010-2020年的面板數據。

3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評價

3.1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測度模型

在此采用改進的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以陜西省制造業為研究對象,根據指標體系對應的樣本數據,開展高質量發展水平的評價。首先,對數據進行無量綱處理,對于“正向”指標利用公式X*=(X-Xmin)/(Xmax-Xmin)進行處理;對于“負向”指標利用公式X*=(Xmax-X)/(Xmax-Xmin)進行處理。式中,X*表示處理后的數據;X表示指標的原始數據;Xmin表示指標值的最小值;Xmax表示指標值的最大值。

3.2 實證研究

本文選取2010-2020年陜西省制造業指標數據進行實證研究。根據式(1)和式(2)分別從總體和創新驅動、效率變革、綠色發展和開放融合4個維度進行了測度,具體結果見圖1。結果顯示,陜西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及4個維度的發展水平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效率變革和創新驅動發展水平略高于其他兩個分維度水平。在“十二五”期間,陜西省制造業的發展水平變動平緩且略有上升,相比之下,“十三五”期間,后期即后3年的發展速度略有加快,其中,創新驅動的發展水平提升最為明顯,融合開放水平略有下降。陜西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呈上升趨勢,總體近似為線性增長。

根據式(3)和式(4)對陜西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協調度與協調發展水平進行了測度,具體結果見圖2。協調發展水平體現了制造業在創新驅動、效率變革、綠色發展和開放融合4個維度的發展協調性,是一個系統內部發展協調性的度量。從計算結果來看,在整個“十二五”期間和“十三五”前期大多處于“臨界協調”的狀態,到“十三五”后期上升到了“初級協調”的狀態。

4 發展路徑

基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與評價模型的構建,以及針對陜西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證研究,提出相應的發展路徑。

4.1 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抓手,推動陜西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是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關鍵時期,是制造業由傳統走向創新的關鍵階段,在“雙循環”發展格局下,面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陜西省制造業企業亟需對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等進行布局。在外部環境的不斷施壓下,只有突破重圍,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陳出新,才能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首先,加快產品創新。產品能為用戶帶來直觀的使用感受,當制造業企業將“制造產品”轉變為“智造產品”時,能夠提升國內用戶對“中國智造”的信心,以此達成以國內循環為主體的目標。其次,通過深度產學合作,實現技術創新。技術作為制造業企業持續發展的“命根”,是使產品和品牌走向國際的核心。技術的創新有助于企業優化生產技術、提升產品性能,是走向國際舞臺的有力“武器”,是與國外先進技術抗衡的“法寶”。陜西是教育大省,要充分利用陜西豐富的高校資源,將產學研用進行深度融合,通過深度產學合作、技術創新激發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從而使陜西制造業參與到國際大循環當中,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相互促進。

4.2 以遵循綠色發展理念為原則,協助陜西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制造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新要求。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為實現陜西省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將“中國制造”轉變為“綠色智造”,需要督促各制造業企業由傳統向綠色轉型,培養一批掌握綠色技術、開展綠色生產的標桿企業。目前,陜西省涉及石油、煤炭、橡膠、鋼鐵等需要強化高科技綠色環保、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的現代工業產業,陜西省要通過降低這些產業的生產排放、資源消耗,以促進制造業與生態環境的高質量發展,從而提升我國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國內與國際中的聲望,提高國際競爭力,使得國內國際雙循環實現生態化、綠色化,為陜西省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4.3 加大科研創新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重塑和完善內循環生產鏈

陜西省要引導企業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圍繞智能創新技術布局產業鏈、供應鏈,將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從供應、質量、資金來源、人才配置入手,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質量發展鏈條。堅持以智能化為發展方向,聚焦六大支柱產業、五大傳統產業和一批新興產業的重點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并在重點領域全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完善產業技術創新鏈條、創新體系,大力推動智能產業數字化轉型,深化各產業各環節的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引導產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商業化與產業化應用,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智能全產業鏈條建設,夯實產業技術智能創新基礎。發揮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作用,推動企業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創建創新聯合體,聚集創新資源,發揮企業“創新”基因優勢,開展關鍵產業鏈技術研發與突破,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

4.4 加快區域產業升級,促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壯大優質企業群體

一方面,順應產業升級和發展趨勢,依托區域產業集群,推動產業集群區域發展、區域品牌建設形成產業集群。圍繞重點優勢傳統企業,加快促進冶金、建材、食品、輕工、紡織五大傳統產業升級,增強品牌意識,以打造知名品牌、行業領先品牌為目標。另一方面,要堅持推進綠色安全化發展方向,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全面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優勢與品牌競爭力,劃分重點培育產品與領域,加快產品質量升級與競爭優勢提升。

4.5 加深雙向開放程度,主動對接國家、地方開放發展戰略

首先,聚焦市區間協同合作發展,促進城市之間的優勢互補。其次,深化區域間合作,加快省際合作平臺和渠道建設,更好地實現與周邊城市地區的合作與資源共享。在推動本地企業發展的基礎上,加強與省內外其他企業供應鏈連接,擴大開放合作,增強持續發展活力,擴大本省產業鏈向外延伸廣度,加快形成西部陸海新通道,打造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最后,充分發揮“一帶一路”核心區的重要作用,拓寬海外市場,積極推動核心行業的企業“走出去”,尋求更多新的合作機會和發展前景。

5 對策建議

5.1 規劃先行,優化頂層設計和戰略引領

在陜西省“十四五”規劃總體部署要求的指導下,持續完善與國家區域戰略緊密結合的制造業領域“十四五”系列規劃,明確各級政府和相關單位職責,加快出臺相關配套措施,在重大技術攻關方面,要發揮好政府的引導作用,注重強化市場在科技攻關中的主導作用以及社會的協同作用。加強制造業創新中的長期性、基礎性工作,將資源更加有效地投入制造業發展的關鍵核心位置。

5.2 創新驅動,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十三五”期間,數字化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笆奈濉逼陂g,必須搶抓發展機遇,以智能制造為發展方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培育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向產業中高端邁進。積極打造契合陜西省制造業集群發展的數字化集成應用平臺,構建數字技術驅動的智慧互聯、綠色互融的制造業生態新體系。

5.3 教育改革,強化制造業人才隊伍建設

陜西省教育資源豐富,能夠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高精尖人才保障,但是部分領域仍然面臨人才隊伍的結構性缺口,難以滿足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有關需求。因此,在“十四五”期間,創新教育理念,積極探索企業和院校協同育人模式,加強制造業人才隊伍建設勢在必行。鼓勵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積極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制造實踐基地,提升從業人員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滿足智能制造時代對復合型人才的需要,為制造業智能化綠色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撐。

5.4 擴大開放,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

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依托陜西省區位優勢加強國際合作,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市場,積極開展制造業國際貿易,加快引進資源和技術,在更大范圍內更大力度地持續保持更高水平的開放。從之前的單一出口導向轉變為既鼓勵出口,又鼓勵進口,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并行。

5.5 產業協同,促進區域制造業協調發展

深入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結合,積極推進信息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同時,利用信息技術賦能制造業研發設計、流程再造、經營管理、運營維護等關鍵業務,努力提升制造業信息化水平。此外,要注重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相結合,通過技術滲透、產業聯動、鏈條延伸、內部重組等途徑,打破原有產業邊界,促進產業交叉融合,育成新業態、新模式,實現制造業和服務業相互支撐、高效協同、融合互動的動態過程,最終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升級。

【參考文獻】

【1】陳啟斐,李偉軍.逆向金融服務外包戰略能否提高制造業增長質量:基于投入產出表的分析[J].南開經濟研究,2017(2):96-111.

【2】李春梅.中國制造業發展質量的評價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來自制造業行業面板數據的實證[J].經濟問題,2019(8):44-53.

【3】劉國新,王靜,江露薇.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機制及評價分析[J].管理現代化,2020,40(3):20-24.

【4】徐建中,謝晶.基于屬性視角的我國制造業先進性的判斷與測度[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3,34(5):53-60.

【5】江小國,何建波,方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測度、區域差異與提升路徑[J].上海經濟研究,2019(7):70-78.

【6】趙卿,曾海艦.產業政策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了嗎?[J].經濟體制改革,2020(4):180-186.

【7】劉怡君,方子揚.長江經濟帶城市群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析[J].生態經濟,2021,37(2):48-53.

【8】蘇永偉.中部地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研究——基于2007-2018年的數據分析[J].經濟問題,2020(9):85-91+117.

【9】周中勝,李卓,周胡迪.“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理論邏輯、戰略方向與實現路徑[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3(1):38-48.

【10】鄭耀群,鄧羽潔.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測度與區域差距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22(2):3-12.

【11】李建輝,韓二東,劉鑫.能源-經濟-環境系統協調發展水平測度[J].統計與決策,2021,37(13):88-91.

猜你喜歡
綜合評價雙循環高質量發展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經貿合作的新內涵
打造內外“雙循環”安全生態系統
玩具產業如何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
李奇霖:“雙循環”下的宏觀調控政策取向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10kV配電線路帶電作業安全綜合評價應用探究
基于熵權TOPSIS法對??谑嗅t療衛生服務質量的綜合評價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學英語寫作評價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