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戲劇專業“聽”“唱”新解

2023-05-30 11:24陳敏佳
音樂探索 2023年1期
關鍵詞:視唱練耳課程改革

摘 要:傳統教學模式在新興專業課堂遭遇瓶頸,課程改革之聲呼之欲出,課程創新之舉勢在必行。作者長期致力于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的視唱練耳課程教學,以一個親歷者的角度從歷史沿革、課改設想、實操效果等諸多方面對于傳統院校新興專業的“課程改革”進行多維度論述。從新視角加入新元素并注入新理念,試圖為新興專業的課程建設提供可行性方案。

關鍵詞:音樂戲??;視唱練耳;課程改革;新解

中圖分類號:J603;K825.7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2172(2023)01-0094-07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3.01.010

引 言

音樂戲劇專業作為上海音樂學院戲劇與影視學科中重要的支柱專業之一,近年來在學科建設、科研成果以及藝術實踐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對國內其他院校同類學科的建設具有很強的先導意義。身為培養專業人才的高等學府教育工作者,在一片叫好聲中,還應多一份冷靜、多一份思索。對于學生專業音樂基礎能力,尤其是“聽”“唱”能力的培養及提升,更需注入前瞻性的教學新理念。

放眼國內外音樂教育領域,視唱練耳課程在各級院校是一門覆蓋面極廣的專業共同課,以發展和提高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并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將此能力延展至演唱、演奏及創作等方面為主要任務。它是不同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為學生的專業化學習及藝術實踐打下堅實而廣博的基礎。然而在音樂劇專業建設初期,如何精準定位音樂基礎類課程著實棘手。管弦、聲樂等傳統表演專業均有一套經典體系的視唱練耳課程教學方法,在此能否全盤借鑒及引用?

一、歷史沿革在求索前行中的缺欠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劇系成立于2002年。20年前,面對這樣一個新興的通俗專業,如何全面測試第一批考生的音樂素質,確實是一道難題。相關學科的專家們經過仔細考量,制定了別具一格的入學考查方案:舍棄傳統的樂理基礎知識書面答題,保留視唱練耳科目測試??荚囶}型側重觀察被測試者的音樂反應、音樂天賦而并非傳統意義中的音樂基礎。事實證明,這種方式行之有效。

筆者從2004年起承擔音樂劇系(后更名為音樂戲劇系)的視唱練耳課程教學任務。早年該系學生的來源構成基本分為3類:1.學過一段時間的美聲或民族唱法,并同步接觸樂理及視唱練耳科目的相關內容,屬于“基本入門型”;2.以各類舞蹈為專長,對于音樂基礎相關內容的認知以節奏類為主,屬于“一知半解型”;3.通俗音樂或表演愛好者,考學前以個人興趣為主,未曾進行相關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屬于“無心插柳型”。

針對這樣一種音樂基礎極不平衡的生源分布現象,筆者從教初期確實頗費一番思量。筆者曾經嘗試大量借鑒本院聲樂、管樂等專業的視唱練耳教學進度,以聽辨音程、和弦性質及連接為主要突破口,同時加入大量經典視唱教材中的內容。但實踐之后的反響并不盡人意,教學進程步伐過快、教學內容偏于陳舊,直接導致學生對課程的求知欲急速下降。由此可見,傳統專業墨守成規般的流程化模式已顯現出弊端。

有鑒于此,課程內容及授課形式的改革與創新就顯得迫在眉睫。筆者在課后與學生加強互動交流,由此得到不少反饋:他們更享受視唱的樂趣;對于構寫及聽辨和弦、和弦連接這類需要邏輯思維的題型主觀上尋求回避;而旋律聽寫,他們并不抵觸,希望增加可聽性因素。

有效的調研增加了筆者對傳統課程進行改革的底氣。從新視角加入新元素并注入新理念,才能順應新時期的新專業。

二、改革設想在實際操演中的體現

課程改革的總體概況設想,緊緊圍繞音樂戲劇系培養“具有敏銳捕捉力、快速對接力、綜合競爭力的人才”目標,大致分為以下3個方面:

(一)精簡聽覺內容

在上海音樂學院視唱練耳教學體系中,傳統專業非常注重音程及和弦的構唱及聽辨。

練習模式有以下幾個步驟:預備構寫——熟悉音程及和弦的結構并進行若干方向的構寫;構唱和弦—— 一般以最低音向上構唱和弦產生音響模塊記憶;聽辨分析——通過接受鋼琴音響信號結合自身模唱與大腦中原有的和弦音響記憶進行匹配,最終推演出答案。上述分析方法極其客觀而且最大程度避免了情緒化、主觀化思維對于和弦判斷的干擾,猶如平面幾何中的證明題般,條理清晰、環環相扣。

這對于學生建立良好的立體化聽覺思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循序漸進的訓練模式實屬精品教育的典范。但此項內容在音樂戲劇系的視唱練耳課堂中,教學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生源的音樂基礎在此直觀顯現,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第二類及第三類學生的原生音樂基礎——他們能夠理解該項練習的目的及意義,但進入大腦推演時,很難把已有模唱的音調進行有機整合,導致出錯率很高并逐漸產生聽覺畏懼感。課堂效果欠佳,促使筆者對此內容做出調整,轉而采取一種構寫選擇模式,不再拘泥于單個和弦點對點的反饋。具體方式呈現如下:要求從同一低音向上構寫若干和弦,然后筆者在其中抽取部分和弦隨機彈奏,學生最終的回應調整為和弦先后序號的排列組合。

課堂大量實踐表明:“寫—聽—選”的思考過程并未影響學習者的思考頻率,紙面構寫的正確性恰恰累積了向下一步聽辨選擇邁進的信心?!按竽X是一個模式制作系統……學習是大腦中儲存的模型與環境中我們遇到的現實狀況之間的對比。鼓勵學生識別不同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相同是聽/說學習階段的目標?!雹僦鲃訁⑴c感隨著由淺入深的方式而逐級遞增,最終反應的正確信息量比傳統模式高出一籌。書面反饋中準確率的大幅提升,對于學生建立聽覺能力的自信心起到了助推作用。技術訓練的形態調整打破了由于枯燥引發的一系列負面行為,這種“聽”的新意,筆者認為也可以在其他流行專業的視唱練耳課程中加以推廣。

(二)擴充視唱占比

筆者在教學伊始,曾嘗試“均分”每一個教學板塊的時長,力求涵蓋教學大綱內的各項規定內容。但受限于學生的音樂基礎個體差異以及理解反饋速率等方面的客觀因素,課堂教學進展并不順利。既然無法面面俱到,那就需要有所側重、有所取舍?;趯I屬性的特點,音樂戲劇系的學生偏愛開口演唱,那么在課程中強化視唱方面的訓練便順理成章。通過課余時間的全方位調研,筆者深入了解學生在專業聲樂課程中所涉及的曲目大綱,打開了教材選用的新思路:在精選經典視唱教程的基礎上,大量加入與專業課程相匹配的爵士音樂、舞蹈音樂及中外電影音樂等通俗元素?!按蟊妭髅揭驗閷Ω鞣N音樂潮流常常能及時作出反應,甚至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而受矚目。作為教育者,有必要時時研究教育對象在主動地和被動地聽什么風格類型的音樂,他們為什么對那些音樂感興趣,然后相應地更行教材、教法,使教學內容與今天的音樂生活聯系起來?!雹谀壳?,筆者選編的視唱曲例中已有一定比例內容能夠體現學生較為熟悉、喜歡的音樂風格類型,使學生在愉悅的課堂學習中掌握知識點,技術和樂感獲得同步提高。

曲例一:《一步之遙》。這首歌曲的知名度正是隨著美國電影《聞香識女人》的全球上映而聲名鵲起。影片中,這首由小型編制樂隊呈現的《一步之遙》細膩典雅,這恰巧與劇中人物剛剛步入舞池時謹小慎微的探戈舞步完美貼合。隨著音樂線條的發展,他們的肢體形態不斷松弛,舞步愈發奔放,兩者彼此有機結合將整個電影片段推向高潮。此處是音樂與劇情密不可分的范例,同時舞步中包含著對人生的思考及對生活中“亮點”的不斷探尋,將探戈音樂優雅華麗的外表與不易察覺的憂郁情緒融為一體。歌曲結構清晰(單二部曲式及其反復),調式明了(同主音大小調布局)。大調部分若干調外音級豐富了旋律音樂語匯(見譜例1);小調部分反復出現的三連音音型與探戈本身的節奏形成了鮮明對比(見譜例2);同主音大小調交替更富戲劇性。

正是由于以上各種因素的疊加促使我將其引用到課堂教學中。此類膾炙人口的作品其實不乏技術訓練要點:譜例1中的半音、譜例2中的三連音節奏、整體樂段中的分句等方面都要求視唱時高度精細化,強弱處理應與音高走向吻合。由于耳熟能詳的緣故,本系學生對于這一類富有時代氣息的實例作品更感興趣,完成效率及質量遠高于傳統模式中的訓練條目。

至于視唱的訓練方式,則力圖形式多樣,如單聲部清唱、單聲部帶伴奏視唱、單聲部自彈自唱、二聲部及多聲部練習等。其中重點訓練多聲部視唱,對于培養學生彼此傾聽、合作以及提高“抗干擾”能力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曲例二:《法國視唱教程》6B第25首。這條曲目引用了莫扎特的鋼琴獨奏作品《土耳其進行曲》。亨利·雷蒙恩、古斯塔夫·卡盧利將其改編為二聲部重唱,練習要素涵蓋了聲部之間的“三/六度”融合、同主音大小調轉換以及樂曲快速行進中需格外注意的唱名清晰度(見譜例3)。雖然它屬于嚴素音樂范疇,但又不乏通俗特質。正是由于古典音樂流行化的特性,學生對此類練習興致盎然,從另一個側面再次印證了合適的“唱”對于課程質量的正向指引作用。

(三)提升旋律美感

“聽寫旋律一直被稱作‘練耳的總和,因為它是音高感、節奏感、調性感、和聲感及寫譜、音樂記憶、音樂分析等許多能力的綜合訓練?!雹佟皹藴室?、第一個音、速度……”相信歷經音樂學院練耳科目考試的所有人都會記憶猶新。作為聽寫旋律的基本模式,這樣的考查流程客觀、合理、有效,可最大限度檢測考生單線思維的譜面轉化能力。然而此種方式延伸至課堂以后反響如何?筆者曾經在課堂中沿用傳統方法,彈奏難度要素明確的單旋律,要求學生聽記。絕大多數同學依據以往的學習積累及應試技能給予了機械式的回應。這不由讓筆者產生了疑惑:按部就班的流水線式灌輸真的適用于新興專業?通過調查問卷得到了答案:“單調”“乏味”“枯燥”“生澀”“程式化”等等,均是對于傳統旋律聽寫模式的評價。旋律有其自身的屬性,蘊含豐富的色彩成分。如果再以應試化的方法,將其強行量化,拆分成“練習要素”予以單調的展示,那么音樂的核心因素——美感——將消失殆盡。

作為培養音樂人才的教育工作者,需具備多元的綜合素質能力,“知、情、意的均衡,可使人的心理結構平衡、協調、全面地發展,以保證既定目標與理想的實現?!雹僖庾R到這一點后,筆者在課程中大膽擯棄“應試化”彈奏方式,以極具可聽性的多媒體具象音樂取而代之,學生的注意力驟然聚攏,求知欲陡然提升。

曲例三:Nescafe。該段音樂選自于雀巢咖啡的廣告之中,筆者曾在課堂中用鋼琴對原作重新編配,將整段旋律素材的聽寫要點集中于小節內連線的組合上,見譜例4。建議學生在聽寫訓練時分句模唱,先確立音高,再通過拍點確定復雜連線節奏的組合形式。

由于廣告音樂的特殊屬性,大家在心中已經確立了固有的音調節奏走向。筆者時常提醒學生聽記旋律時應該盡量排除干擾、減少主觀臆斷,用客觀理性的態度進行分析推導后再落筆,聽畢再比較現有改編版本與原作實例的區別,找出細微的不同之處。同時,筆者會結合另一種“后續方法”要求學生回顧聽寫全程中所產生的誤差——如音高、節奏,或是某個片段、某個音的細節,或是調性、節拍判斷這些指向性要素的失誤。通過大家的“自省”,營造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使大家都受到啟發、取長補短。通過“了解—聆聽—分析—記錄—視唱—拓展”的步驟,亦幫助學生對于音樂片段有更深層次的認知?!按寺牎痹缫殉搅嗽瓉淼穆犛X范疇。

綜上所述,在改革之后的課程課件中,分析型、推理型的練習項目已精簡并以其他方式呈現,具體化、實用化的對應項目得以增加。各類視唱作品的涵蓋面(包括中外各國教材)、聽寫旋律素材的取材面(包括影視音樂、古典音樂、動畫音樂)均有亮點。對于課程科目中的“聽”與“唱”有不同側重:“聽”延展廣度,“唱”強調精度。

三、固有蘊蓄在應激環境中的考驗

在近幾年的音樂戲劇系研究生招生考試中,新增“看譜即唱”的環節測試。有現場考官反映:本系學生在此方面并未體現出優勢。筆者作為一名具有多年視唱練耳教學經驗的從業人員,有必要對此類情況進行剖析。

縱觀整個教學工作過程,“看譜即唱”確屬薄弱環節,它考驗應試者的音樂基礎積累及臨場應變能力。音樂基礎如同羅馬城一般,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建成。這與應試者是否從小經歷規范、持續的音樂學習密切相關。持之以恒的規范學習,往往在不經意間打磨并加固了相關的音樂理論知識,自然的沉淀積聚了基礎的厚度,轉化為應用動能也就順理成章。反觀音樂戲劇系大多數學生,他們缺乏長時間有效有序接觸音樂基礎類課程的周期。固有的跳躍式學習習慣并未在入學后有根本性的改變。

以“視新譜”為例,大部分學生的思維仍然停留在模仿層面或需借助輔助音源設備對譜面進行把握。固然對于音樂的模仿能力是本系學生的特點及優點,但這種不正規的視唱習慣所導致的依賴性,顯然阻礙了學生本身視譜能力的提高。從傳統模式、科學模式來進行引導,以音級調性為先導進行音級之間的構唱,外加節奏方面的念讀輔助及結合是完全可行的。這種訓練方式唯一的不足就是見效緩慢,需要學生連篇累牘式地反復訓練。況且,“音調學習順序和節奏學習順序中不同階段的順序與音型的難度水平并非總是緊密相隨”①。時不我待的社會發展特征已使“慢郎中”的模式難以為繼。

那么如何在不增加課時量的客觀條件下提升本系學生的此項能力?筆者建議學生:1.對課堂所學的視唱內容,尤其是復雜音調句段演唱中所產生的失誤要在課后加以總結歸納,多做一些錄音記錄,自行聽辨并分析;2.部分片段宜采取“舉一反三”式的加固操作,比如音高不變但改動節奏(見譜例5);3.在平時預覽聲樂作品新譜時,盡量堅持固有的科學視譜方式及步驟,又必須給自己限定時間來提高視譜效率。相信通過大量“陌生”的練習,學生對這些譜面的技術難點能先有認識、有把握、有總結,那么轉化為內心聽覺的積累指日可待,畢竟量變才能真正引起質變。

此外,筆者還將在以下幾個方面給予同步指導:1.對于相同作品中學生出現的不同問題進行歸納,使大家在比較互動中進步及受益;2.在教學指導中增加各類中外教材及自編教材的廣度,擴充新譜視唱的曲目范圍;3.在現有程度的基礎上,借鑒其他系別專業的學習進度,提升新譜視唱的曲目難度;4.模擬考場環境,加壓化“實戰演練”,有助于應試者積累臨場經驗、磨煉心智。

除了上文提及的應試環節,“看譜即唱”也在各類青年歌手比賽中高頻次出現,是衡量選手音樂素養的標尺之一。而在市場化音樂劇的角色面試中,對于應試者快速視譜合成歌曲的能力也日益倚重,這已成為音樂戲劇系學生未來在業界發展的必備技能。

結 語

當今社會,“改革”一詞在各高校出現的頻率不可謂不高。在傳承原有經典教學體系的前提下,整合優勢資源、發掘創新理念,對于新興專業基礎課程的內容進行精煉提升,同樣也是大勢所趨。筆者非常贊同于蘇賢先生的觀點:“創新不是反傳統,而恰好是推動傳統的發展……任何創新成果,哪怕表面上離開傳統已經十分遙遠,然而,其內涵與外延卻與傳統保持著一定的聯系,有時甚至是直接來源于傳統?!雹偻ㄟ^大量教學實踐以及調研,筆者嘗試賦予“聽”與“唱”全新的含義—— “少聽”(精減聽覺類型范圍)、“多聽”(擴充實例作品賞析);“泛唱”(延展視唱曲目門類)、“即唱”(提升即興唱譜能力)。在整體教學理念不變的前提下,教師需有序維系課程平衡并突出重點。本文之中“聽”“唱”新解并非理想化的紙上談兵,而是通過教與授的信息傳導,使學習者拋棄原有的因循守舊的固化概念。在多維度并行的引導下領會新解之意,將“學以致用”一詞的精髓充分釋放,領悟“聽”與“唱”的真諦。

◎本篇責任編輯 李姝

參考文獻:

[1]戴勁松.音樂劇專業視唱練耳教程[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21.

[2]埃德溫·戈登.音樂的學習順序:現代音樂學習理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8.

[3]鄭敏.視唱練耳教學研究札記[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4]蔣維民.音樂聽覺訓練12講精選實例56[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5]趙宋光.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22-10-08

作者簡介:陳敏佳(1979— ),男,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副教授(上海 200031)。

猜你喜歡
視唱練耳課程改革
論視唱練耳對于節奏的訓練
淺談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在教學中融合應用策略
運用多媒體加強高考生音樂視唱練耳輔導的幾點認識
音樂軟件EarMaster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基于創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