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探索實踐

2023-05-31 17:11胡廣玉
教育實踐與研究·理論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探索實踐專業發展中小學

胡廣玉

摘 ? 要:隨著信息技術教育和整個教育改革步伐的快速推進,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信息技術教師隊伍迫在眉睫。以秦皇島市中小學為例,全市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為提高信息技術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秦皇島市教師發展與教研中心從開展新課標新教材培訓、組織校際聯合和跨學段教研、開設“教師成長天空講壇”、積極推動學校開展校本研課磨課活動等方面積極探索,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素養,提升信息技術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關鍵詞: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探索實踐

中圖分類號:G45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06-0004-04

為提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隊伍整體素養,適應信息技術教育改革的步伐,本課題組堅持“把問題找準,把舉措找實”的基本原則,對秦皇島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隊伍狀況進行了摸底調研,制定了務實的改進舉措,有效促進了信息技術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

一、信息技術教師肩負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重要職責

(一)信息技術教師是學生信息素養培育的指導者和支持者

信息素養是個體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培養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是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理念。中小學階段是學生信息素養形成的關鍵時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強調,“培養適應信息技術的新型教師,實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推動教師轉變角色定位,做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支持者”。這對教師的信息技術專業素養提出了明確要求。信息技術教師要通過信息技術學科課程教學,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形成完善的信息素養,做學生信息素養培育的直接指導者和支持者。

(二)信息技術教師是學校教育信息化的主力軍和先鋒隊

信息技術教師不僅是學生信息素養培育的指導者和支持者,其職業特點還決定了其必然要承擔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乃至區域教師信息素養提高的重任。作為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骨干力量和信息技術教學應用的先鋒隊,信息技術教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校、區域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建設,影響著學校信息化教學的發展。因此,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教師在信息化建設中的骨干作用及在課堂教學中的引領指導作用,能有利地促進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和各學科教師信息技術素養的提升。

(三)信息技術教師是實現鑄魂育人的重要力量

信息技術教師直接的職業價值在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持續深入推進信息技術在基礎教育教學領域的深度應用。與此同時,信息技術教師同其他學科教師一樣,同樣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實現鑄魂育人的重要力量。信息技術教師能否以正確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堅毅的人格品質教育引導學生,直接影響著基礎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信息技術教師不僅要樹立科學的信息技術觀,而且要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按照“四有好教師”和“四個引路人”的標準提高自己的師德水準,落實全員育人。

二、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為厘清秦皇島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建設情況,秦皇島市教師發展與教研中心于2020年初,對全市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了摸底調查??傮w情況是:截至2020年2月,全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共712人,其中,小學431人,初中226人,高中55人??傮w來看,學歷比較高,本科及以上學歷600人,占比84.27%;職稱成正態分布,中小學高級職稱85人,占比12.00%,中小學中級職稱377人,占比53.00%,中小學中級以下職稱249人,占比35.00%;年輕教師占主導,從事信息技術教師工作10年及以下357人,占比50.14%,11~15年104人,占比14.63%,15年以上251人,占比35.23%。分析秦皇島市信息技術教師現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信息技術教師兼職崗位多、事務工作繁雜

信息技術教師一般身兼數職,長期且穩定地兼任攝影錄像、機房管理、網絡管理、電腦維修、網站維護、成績統計等事務性工作。調查統計顯示,全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兼職比例約為80%,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兼職比例約為70%,高中情況較好,但兼職比例也達到了50%。兼任工作占用了信息技術教師學習培訓及校本教研的時間,他們難以專注地進行課堂教學與開展教學研究。

(二)學校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教與學重視不夠

部分學校片面地將信息技術課程視為副科,未開足課時,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約有60%的信息技術教師專業不對口,是從其他學科教師或人員中抽調而來;學校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投入相對較少,計算機房、智能教室、教學實驗室等建設難以滿足信息技術教學需求;信息技術教師在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等方面也難以與其他學科教師競爭;學生對中、高考文化學科重視程度高,信息技術學習積極性不高,投入一定學習時間也是應對考試需要。

(三)集體備課等教研活動參加次數少

由于學校信息技術教師總體人數較少,加之學校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指導學科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等事務,導致信息技術教師無法更好地組織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據調查,信息技術教師一個學期內參加集體備課的次數為:沒有參加過的約占27.31%,參加過5次以下約占67.76%,參加過5~10次約占17.46%,10次以上約占14.78%。教研活動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勢必會影響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四)對鑄魂育人的職責認識程度不高

很多信息技術教師認為開展德育工作僅僅是班主任的職責,鑄魂育人也只是道德與法治或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任務,而自己只是信息技術知識的傳播者。這就使得一些信息技術教師忽視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過分強調信息技能訓練、實踐操作,有些信息技術教師甚至在課堂上放任學生做與學科學習無關的事情,如瀏覽無關網頁等。

三、提升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素養的實踐舉措

針對秦皇島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秦皇島市教師發展與教研中心制定和實施了務實的改進舉措,以提升全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隊伍整體素養。

(一)開展新課標新教材培訓,增強教學責任感與執教能力

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特點是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教育理念,以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為統領,凸顯信息技術學科的獨特育人優勢。完整把握新課程理念和信息技術課程內容,是實施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關鍵。課題組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認真組織新課標和新教材學習培訓活動。一方面,圍繞培育學生核心價值觀、學科核心素養兩重指標,采取專家講座、互動研討、撰寫反思等方式,引導信息技術教師理解與把握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和教學要求,提高其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社會參與能力、實現全面發展的責任心與使命感;另一方面,圍繞鉆研新教材、落實新課標兩項內容,采取案例分析、現場觀摩、資源建設、任務分解等方式,引領信息技術教師找準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厘清教學策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二)組織校際聯合和跨學段教研,助推互學互助共享與學段銜接

針對學校信息技術教師人數不多、教研活動無法順利開展等問題,課題組結合本地實際積極開展校際聯合教研,拓展信息技術學科校本教研平臺,促進信息技術教師實現智慧共享,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研究的實效性。從2020年開始,全市共組建信息技術學科校際聯合教研組48個,確立了聯合教研活動的實施方案。在新冠疫情形勢下,借助信息技術優勢堅持開展聯合教研活動,克服了新冠疫情對教研造成的不良影響,實現了信息技術教師的合作共享、相互學習、個性發展。

針對信息技術教學需加強學段銜接的問題,課題組積極組織了跨學段聯合教研,合理安排不同學段教學內容,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加有序、科學、系統。從2021年起,全市共組建跨學段聯合教研組9個,由市、縣信息技術學科教研員牽頭,以縣區為單位開展覆蓋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的聯合教研活動??鐚W段校際聯合教研打破了學段邊界,貫通銜接了不同學段學習內容,促使教師整體把握各學段學科知識,并在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上有效互補,促進了各學段培養目標的落實。

(三)開設“教師成長天空講壇”,強化“領頭雁”培養

作為聯合教研活動的組織者,聯合教研組組長是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與教研的“領頭雁”,是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帶頭人,是影響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關鍵人物。為提高聯合教研組組長的專業領導力,課題組給他們安排了培訓任務,通過壓擔子促其專業領導力的提升。2021年,秦皇島市教科所組織開設了聯合教研組“教師成長天空講壇”。50位聯合教研組組長每人舉行一次以“提升教研組長領導和指導能力”為主題的專題講座,每位聯合教研組組長對全市信息技術教師承擔二次培訓?!敖處煶砷L天空講壇”有力地促進了聯合教研組組長自身專業素養和領導力的提升,把教師培訓任務更好地落到實處,適應了新時代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專業發展的需求。

(四)反復磨課研課,匯集提升教育智慧

研課磨課活動凝聚教師智慧,引發教師專業思考,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提升教學研究能力、實現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路徑。課題組積極推動學校開展校本研課磨課活動,并以參加省、市優質課評比活動為契機開展研課磨課活動。研課磨課活動大體包含四個環節:一是備課、上課,參賽教師按照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備課、講課;二是觀課、仿課,參賽教師經過一輪講課后,再次觀看獲得國家級獎勵的優秀課例,研究其優勢和長處,并效仿改進重新進行自己的備課活動;三是議課、導課,參賽教師再次試講第二輪課,組織曾獲省級優質課一等獎的教師、縣區教研員進行討論商議,提出改進建議;四是悟課、合課,參賽教師從二輪試講的建議中感悟一節好課應當樹立的先進教學理念、達致教學目標的策略、實現素養培育的技巧、凸顯的教學特色等,再結合自身教學特點重新整理出新的教學設計,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試講,達致基本滿意。這樣的研課磨課活動使教師匯聚更多優秀課例和眾人的教育教學智慧,對教師開展好優質課評比活動、提升教學專業素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跟蹤信息技術前沿動態,保障專業知識與能力不斷更新

信息技術具有快速持續的更新性,這就需要信息技術教師不斷跟蹤信息技術專業發展的前沿動態,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變革。課題組從全市信息技術教師隊伍中遴選出150多名種子教師組成信息技術2.0培訓者團隊,對其他教師開展信息技術前沿動態的培訓活動。培訓者團隊不斷追蹤信息技術專業發展的前沿動態,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專業水準,有力地保障了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知識與能力的不斷更新。

四、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初見成效

(一)教書育人使命感顯著增強

課題組開展的豐富多彩的教研培訓等活動,使信息技術教師對“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提高立德樹人的使命感、責任感,尋找合適的教學契機,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質教育不斷滲透到每一節課中,堅持用自己的理想信念熏陶學生、影響學生、感化學生和昭示學生。

(二)教師專業素質有效整體提升

全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已形成由6名省級骨干教師、38名市級骨干教師和70名縣區骨干教師組成的優秀教師隊伍。課堂教學能力不斷提升,2020年,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參加省優質課評比榮獲一等獎第二名,2022年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參加省優質課評比榮獲一等獎第一名。深度服務能力得到強化,提升了其他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有力保障了學校信息化建設深入實施。

(三)學生信息技術素養不斷提高

在教師的有效教學下,廣大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得到不斷提高。2021年,全市中小學生在教育部和河北省舉辦的學生信息素養創新實踐活動中,獲得國家級獎項9項,省級獎項67項。在市級舉辦的學生信息素養創新實踐活動中獲得獎項210項。

(四)教師職業幸福感不斷攀升

信息技術教師對信息技術教育職業認同更加堅定,他們把精力和心思更多地放在課程上,放在課堂教學上,力爭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位學生。很多信息技術教師獲得省、市級優秀教師、師德標兵等綜合獎勵,以及省、市級優質課、公開課、基本功比賽等教學評優專業獎勵。學生的成長和自身的職業進步等讓他們的職業榮譽感和幸福感不斷攀升。

猜你喜歡
探索實踐專業發展中小學
“家用紡織品設計”專業中高職課程體系構建的探索實踐
新時期校企有效結合的探索與實踐
油田服務單位混合用工條件下工會工作探索和實踐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
略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
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探究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論學習共同體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