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愿意“失敗”的孩子

2023-06-06 11:44和康丹心
家教世界·V家長 2023年1期
關鍵詞:失敗贊美情緒

和康丹心

“媽媽,我貼紙貼不好,你來貼好嗎?” “媽媽,我畫不好,你來幫我畫好不好?” “這個題目好難,我不會,我不想做!” “不要!我不要玩了,再玩我就輸了!”……孩子這樣的話語,媽媽們是不是常常聽到?

很多孩子很容易“輸不起” “害怕失敗”,遇到一點失敗就備受打擊消沉不已,或者因為害怕失敗干脆逃避困難和挑戰。有的孩子更受不了一點批評,光愛聽表揚的話,一批評就不高興,哭鬧不止。那么,當孩子受挫,害怕失敗時,家長應該怎么做?

有位媽媽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件事:有一次她跟女兒玩五子棋,可是“小朋友輸不起,最終不歡而散”,弄得媽媽也很是苦惱。

類似這樣的經歷恐怕不是個例,相信其他媽媽在家庭中也常常遇到。特別是已經接受了“父母需要多陪伴孩子”觀念的家長們,我們意識到陪伴孩子游戲的重要性,不惜花費寶貴的個人時間,興致勃勃地要跟孩子開始一場親子游戲的愉快之旅。然而,孩子不能接受游戲中的失敗,情緒很壞,不歡而散。最終,父母燃起的“多陪伴孩子”的愿望火苗也被這樣的結果澆滅。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重新認識與孩子一起游戲的原則。一場游戲中,孩子如果贏了,很多父母往往會非常激動地表揚和贊美孩子。孩子通過觀察自己父母,從而在心里得出一種結論:“爸爸媽媽喜歡我贏?!钡绻斄?,父母又會換上一副失望的表情,有的甚至會批評幾句。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種失敗就像一種雙重否定——不僅輸了,而且爸媽會不認可我。他們會感到很丟臉、覺得自己很笨,從而產生負面情緒。當我們在觀念上有一個轉變和正確的認識之后,親子游戲就會變得輕松起來。

孩子不愿意面對失敗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是人保護自己的本能在起作用。因此,當孩子心里不愿意接受失敗的時候,往往會大哭大鬧,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

自我意識的萌芽

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合理的勝負欲是正常、健康的。孩子一般在2歲左右,開始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隨著他們的社會情緒能力的發展,也開始了解周圍環境的運作規則,這個時候孩子才會開始形成“自我意識”。

2歲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識萌芽,對一個剛開始了解自己的孩子來說,他們會認為自己是最棒的,自己是無所不能的,同時他們也希望獲得他人的評價?;谶@些評價,孩子們逐漸形成對自我的評價。

隨之而來的是情緒問題。孩子除了最基本的喜怒哀樂,還開始出現尷尬、嫉妒、內疚、驕傲、羞恥等多種情緒。孩子的“輸不起” “一定要第一名”這些表現,往往也發生在這個階段。某種程度上說,這是孩子長大的必經之路。孩子會逐漸地發現,世上并不是只有我自己,還需要和別人合作、溝通,有時候還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做法來配合他人。

調整態度,學會放手

如果孩子每次都“不能輸”,作為家長應該考慮一下自己在孩子面對輸贏時,是否給出了不恰當的暗示。當孩子大哭著不愿意承認輸的時候,父母的負面回應中常見的有兩種:“沒輸沒輸,我們寶寶最棒了?!?“哎,可惜了,就差一點就贏啦?!?/p>

這兩種回應,前者太過夸大其詞,后者映射出父母的負面情緒。當家長忽視客觀事實,對孩子的表現過分夸大或消極對待時,很難令孩子建立起系統的自我認識,也不易使他們辨別他人的客觀評價,從而對自我價值的認知產生偏差。于是,有的孩子會出現自卑、膽怯等“回避”表現,還有一些孩子會變得爭強好勝,需要別人的肯定、贊美,才能獲得自我價值。所以家長如何看待輸贏,才是影響孩子面對輸贏時心態的深層原因。

有的家長面對號啕大哭、不肯服輸的孩子,會一再退讓,假裝自己輸給他,或是替孩子找出一個失敗的理由進行安撫,這樣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是具有消極作用的。

英國心理治療師尼克·盧克斯摩爾說:“無休止地從失敗的經歷中保護孩子們,對他們是有害無益的。當失敗再次發生時,孩子們就會覺得很羞恥,難以理解,甚至難以接受?!痹诤⒆印摆A”的時候,不用表現得過于激動;在孩子“輸”的時候,也無需過分關注。避免與孩子在游戲過程中故意假“輸”。經?!摆A”得太容易,下次“輸”的時候,必然會受不了。畢竟孩子終將長大,踏入社會。父母需要讓孩子盡早明白:別人不會時刻讓著你,哄著你。

孩子摔倒了,試著鼓勵他自己站起來;多讓孩子做“協作性”游戲;家里的家務也應該讓他們一同承擔。在生活中,父母不需要刻意回避競爭,也無需刻意制造“競爭”。雖然比較與競爭是人類的天性,但有的家長卻濫用競爭機制,常將兩個孩子放在一起比較,讓孩子們比賽,看誰吃飯快,看誰得第一。使用這種方法去激勵孩子,會養成孩子的一種功利心理:“我并不想做這件事,而是希望獲取別人的贊美”。這樣久而久之,如果大人沒有在旁督促,孩子就容易失去動力,不愿努力。

與孩子共情

當孩子沉浸在失敗的情緒中時,父母不要簡單粗暴地使用“標準教子語言”進行說教。

曾奇峰老師曾給這樣的話語起過一個名字,叫作“正確的廢話”。父母說這樣的話的特點是:第一,絕對沒錯;第二,說的人越說越高興,聽的人越聽越難受。所以說教得越多,效果就越差,甚至效果相反。

首先,父母要肯定孩子們的努力,讓孩子了解到與結果相比,努力付出的過程同樣是值得肯定的。面對失敗,父母也不要急于打擊孩子,要先幫助他們擺正心態。家長可以蹲下來,與孩子的視線在同一高度,這樣不易給孩子造成壓迫感,同時看著他們的眼睛,可以向孩子傳遞一種信號:我在認真聽你說話。

假如輸了比賽,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因為輸了,沒有拿到第一,所以很難過,對嗎?”家長需要做到與孩子共情,得到父母善意對待的孩子是會敞開心扉的。作為家長,此刻可以肯定孩子在比賽過程中的努力之處。給出的評價要實際、具體,不要空泛使用“你真棒”之類的贊美。并向孩子分享一些自己的失敗經歷。通過這種方式,先去疏導孩子的情緒問題。

引導孩子建立體育精神

以下棋為例,贏了的家長可以效仿圍棋選手,起身鞠躬,和孩子握手:“謝謝你和我一起下棋?!焙⒆訒7赂改该鎸斱A的態度。父母給孩子做出表率,使用禮貌、友好的姿態,用行為告訴孩子:比賽、游戲的樂趣在過程,而不是結果。從而引導孩子建立體育精神,尊重對手,擺正心態。

猜你喜歡
失敗贊美情緒
遠離否定式贊美
寫一句贊美別人的話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一份寫滿“失敗”的治愈系簡歷
引發“失敗”實驗中蘊藏的正能量
蛋解創業:熬一碗“失敗”的雞湯
贊美胡子(共4則)
情緒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