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沖突,怎么應對?

2023-06-06 11:44蒙蒙
家教世界·V家長 2023年1期
關鍵詞:發生沖突打人沖突

蒙蒙

應對孩子社交中的沖突,具體應該怎么做,沒有標準答案。因為不同的孩子所具備的能力是截然不同的。但有用的建議依然可以參考,只是在執行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根據孩子的特質做出靈活的調整。

過年回家,除了一家人團聚的歡喜以外,還有一個讓我們頭疼的問題——“孩子之間的社交問題”。

親朋好友好不容易見一次,自然是說不完的話,訴不完的情??蓪τ诤⒆佣?,面對不那么熟悉的環境和好久不曾一起玩的小朋友,如何好好相處,是個難題。

剛開始玩得好好的,過了一會,孩子就哭起來,面對親戚家的小朋友,你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畢竟,父母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受委屈。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怎么做?

首先,我們是否介入過孩子的社交場景?答案是肯定的。但在介入孩子的社交場景時,要避免兩件事情。

我們總喜歡把孩子之間打打鬧鬧的行為一律視作“被欺負”。因為心疼自己的孩子,一旦發生沖突,就不讓他和別人一起玩。孩子需要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去理解和建立規則,了解人際關系,認識和表達情緒。情商是如何被培養起來的?不是在溫室里,而是在真實的生活里,通過孩子的親身經歷逐步培養。有的時候,過度保護孩子,反而會阻礙孩子成長。

我們還喜歡忽視孩子的感受。一旦發現孩子與別人發生沖突,第一反應是“指責”自己的孩子。孩子相互玩鬧,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平和,發生沖突難以避免。但在發生沖突后,如果我們因為面子不分青紅皂白地怪自己的孩子,對孩子而言,是不可逆轉的傷害。

事實上,如果雙方在有一點小沖突后,還愿意一起玩,是沒關系的。如果其中一方明顯表示“不想玩”,并且受到了傷害,我們就不要再顧及別人的面子,而忽視孩子的感受。

“沒關系的”,不應該是你自以為的認知,有沒有關系是孩子自己的感受。然后,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解決社交問題。

養育孩子,靈活的是方式,不變的是底線。在處理孩子的社交沖突時,我們要記住最重要的一點:父母永遠是孩子的安全守護者。面對孩子之間的社交沖突,我們可以分兩個階段來進行。

0~3歲的孩子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具有的特征很明顯:語言發展不夠好,沒有辦法明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對社交規則還處在沒有或是模糊的階段;兩歲前的孩子對別人的行為還無法做出明確的區分,不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我們應該做的是時刻關注孩子并承擔監管的職責,在孩子進行社交行為的時候,守護好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如果遇到別的孩子喜歡打人,我們要制止打人的小朋友,告訴孩子們打人是不對的,再主動把孩子抱走;如果孩子的玩具被搶了,我們要幫助他把玩具拿回來。特別是一歲半之前的孩子,對“我的” “你的”這種物品所有權的認知還不夠清晰?!氨粨屚婢摺焙?,他們除了哭以外,沒有辦法有禮有節地把玩具拿回來。

父母遇到這種情況一般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安慰哭泣的孩子,嘴里說著“寶貝,沒關系,我們讓哥哥玩一會好不好”;一種是先教導孩子“去把玩具要回來”,然后站在旁邊冷眼旁觀,還自我安慰,“我是讓孩子自己解決”。前一種方式是對孩子感受的忽視,不利于孩子以后自我意識的發展;后一種方式是對孩子的期望超過了孩子目前的能力,自認為孩子在你一兩句話的教導下,就能去把玩具要回來,如果孩子扭扭捏捏,你可能還會抱怨孩子一句“笨”。

這兩種態度在孩子的視角里,都是爸爸媽媽對自己的冷漠:“原來處于困境時,爸爸媽媽是不會幫助我或者是不能保護我的”。在孩子需要我們時,不要讓我們局限的經驗和認知消磨孩子的信任?!斑m當的保護和理解”是建立親子依戀最好的方式。

當然我們也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在同階段的孩子中,總會有少部分孩子的發展是超前的。他可能已經具備了良好的表達能力和強烈的解決問題的自主意愿。這個時候,尊重和放手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只需要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及時做出回應即可。

不偏袒孩子也不委屈孩子,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難。有的孩子性格氣質類型是溫和型的,這種孩子常常在別人打他的時候,不會還手,別人搶他玩具的時候,他還會主動遞過去。面對這種類型的孩子,我們硬教他打回去,反而是為難他。

我們可以在尋找朋友的時候,盡量為孩子尋找性格溫和的孩子。有的父母擔心過分“遷就”孩子,可能會造成孩子性格懦弱。只要我們一直給孩子溫暖的支持,持續輸出正確的認知,等到孩子年紀稍長,遇到的朋友越多,他自然會明白面對哪種情況、哪些人,應該怎么做。

3-6歲

3歲以后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迅速發展,社交能力也與日俱增,5歲以后就可以和別的小朋友合作玩游戲了。

我們可以教給他一些策略,來解決與同伴相處中遇到的問題。

解讀:幾個孩子一起玩積木,其中一個孩子站起來把孩子好不容易拼好的作品撞翻了。當事情發生后,我們要教孩子對別人的行為進行解讀,教孩子去觀察別人,理解別人,正確區分有意行為和無意行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讀,這與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有關。如果家庭環境是溫和的,孩子會更多地判斷為無意;如果家庭環境總是充滿敵意和沖突,孩子會更傾向于把別人的行為解讀為不懷好意。

目標:解讀的不同,孩子希望事情的結果就會不同。無意的解讀,孩子會選擇原諒,繼續和小朋友玩耍;有意的解讀,孩子希望事情的解決結果多半是另一個小朋友受到懲罰。

策略:解讀的不同,造成孩子希望事情的結果不同,為了達到自己內心的目標,孩子解決事情的策略就會不同。有意解讀的孩子會用暴力,比如“打人”;會告狀,會用哭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無意解讀的孩子會選擇原諒“你是不小心的,我們一起把它修好吧”。孩子的成長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孩子的行為是父母行為的折射?!皟和且粋€細心的觀察者,他特別容易被成人的行為所吸引、進而模仿他們?!泵鎸⒆拥纳缃粵_突,父母的做法與孩子無數次經驗的累積同等重要。

猜你喜歡
發生沖突打人沖突
耶路撒冷爆發大規模沖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師生沖突
孩子總打人怎么辦
打人的年紀
寶寶“打人”,就是不友好嗎?
標簽
打人
“鄰避沖突”的破解路徑
一次沖突引發的思考和實踐
巴以在圣殿山發生沖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