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E 理念-PBL 教學法-TL 學習法”一體化思路下《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探索*

2023-06-06 08:04
智庫時代 2023年16期
關鍵詞:宏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榮 璟

(巢湖學院)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是將國民經濟總體作為考量對象,研究經濟體各有關總量的決定、變化及其互動關系的一門課程,具體來說,研究聚焦于國民收入、總體就業量、物價水平以及國際收支的決定、變化及其相互聯動關系。而與之對應的《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則以單個經濟主體(居民、廠商)為研究對象,研究單個市場參與者的經濟行為。二者共同構建成《西方經濟學》主要內容。

一、課程定位與特點

(一)課程定位

《宏觀經濟學》屬于經濟與管理類專業學科基礎課程,通常開設于本科二年級第一學期,前修專業課程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會計學基礎》等,后修課程涵蓋《財政學》《金融學》《證券投資學》等專業課程。

該課程系屬于經濟學科理論經濟學中西方經濟學的組成部分。此外,該課程也是大部分經濟類專業以及部分管理類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科目考察內容之一。

(二)課程特點

《宏觀經濟學》課程在經濟與管理類專業本科學習中具有“一早三多”的特點:“一早”是指開設時間早,“三多”分別指概念與模型多、關聯科目多、思政要素多。具體而言:一是開設時間早。該課程通常開設于本科二年級第一學期,開設時間相對較早,學生相關前修專業課程較少;二是概念與模型多。該課程內容涵蓋了經濟學科中大部分核心概念(諸如GDP、CPI、利率、稅收、經濟周期等300 余個)以及國民收入決定理論(Y-AE模型、IS-LM 模型、AS-AD 模型)、消費理論、菲利普斯曲線、奧肯定律等20 余個分析模型;三是關聯科目多。該課程涵蓋的相關概念與模型將成為其他專業課程研究的核心對象(諸如稅收相對于《財政學》、利率相對于《金融學》、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相對于《國際金融學》等)。該課程基礎是否扎實,對學生后續專業課學習的影響深遠;四是思政要素多。該課程作為《西方經濟學》的組成部分,從根源上看,它是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制定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也是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觀察和分析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主流經濟學。鑒于此,在該課程講授過程中,尤其是在課程部分內容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有所背離時,應充分貼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與實踐實際進行辯證分析。因此,該課程思政屬性強,實施的必要性大。

二、教研現狀分析

通過梳理當前已有文獻,《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在以下三個方面達成了較高的共識:一是《宏觀經濟學》課程概念多,模型較為復雜,學生掌握難度較大;二是《宏觀經濟學》課程蘊含思政要素多且實施課程思政十分有必要;三是不斷創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以及優化考核評價方式等對促進《宏觀經濟學》專業知識與思政要素融匯貫通有著促進作用。然而,當前研究在以下兩個方面尚有留白:一方面,缺乏對《宏觀經濟學》課程學習方法的重視與培養。大多數研究僅聚焦于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重點強調課堂的“供給側”優化,但作為課堂“需求側”的學習方法優化研究討論較少。另一方面,《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系統化分析較為薄弱。大部分研究僅僅基于某一教學方法的引進(如翻轉課堂、線上+線下課堂等)對《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的作用,鮮有研究基于“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學習方法”三個維度系統性分析該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

三、“OBE 理 念-PBL 教 學法-TL 學習法”一體化思路下《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思路

如圖1 所示,本文基于“OBE理念-PBL 教學法-TL 學習法”一體化思路,對《宏觀經濟學》課程“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怎么學”三方面問題進行了系統剖析與探索。

圖1 設計思路框架

(一)《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之“教什么”

如圖2 所示,基于OBE(目標導向教育理念)教學理念,本文從三個角度探討了《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的主要內容與目標。一是打下扎實的經濟學專業基礎。鑒于該課程在經濟與管理專業本科學習過程中的基礎樞紐功能,在教學目標設計時,應強化學生對該課程知識點的掌握度要求,并注重講授分析相關知識點在經濟學體系中的前后承接關系。二是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在教學內容設計時應,著重介紹該課程專業知識來源的背景(主要來源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踐)及其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運用局限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喚醒學生對該課程思政與實踐應用的意識;三是備考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著眼于近年來大部分學生攻讀碩士研究生的現實需求,該課程內容是絕大多數經濟類專業與部分管理類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考察科目,因此,在教學內容設計方面,應將相關考研專業課考察內容納入教學方案設計。

圖2 OBE 理念下《宏觀經濟學》教學內容分析圖

(二)《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之“怎么教”

如圖3 所示,本文依托PBL教學法(問題導向教學方法)對《宏觀經濟學》專業與思政要素有效融合進行了探索。具體來說,圍繞《宏觀經濟學》探討分析的四大宏觀經濟目標“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充分就業”以及“國際收支平衡”對該課程進行體系化梳理,同時,將課程具體內容歸納概括進“宏觀經濟分析”“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宏觀經濟目標”三大模塊,并融入相關思政元素建立宏觀經濟分析案例庫,使學生在運用專業知識進行實踐分析的過程中,做到對相應思政要素的領會貫通。

圖3 PBL 教學法的運用思路框架

(三)《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之“怎么學”

《宏觀經濟學》作為一門開設較早的經濟與管理專業必修課程,如何使學生更為清晰地明白“怎么學”是教學的必備環節。如圖4 所示,針對《宏觀經濟學》課程具有“一早三多”的特點,應充分借鑒TL 學習法(遷移學習法)在知識點融會貫通方面的積極作用,從三個層次構建遷移學習框架,提升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掌握度。具體來說,應從課程專業知識之間的遷移學習、分析模型之間的遷移學習以及課程之間的遷移學習三個遞進維度對《宏觀經濟學》課程學習方法進行探索與實踐。

圖4 TL 學習法的運用思路框架

四、“OBE 理 念-PBL 教 學法-TL 學習法”一體化思路下《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實踐

基 于“OBE 理 念-PBL 教 學法-TL 學習法”一體化思路下《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思路,本文從課程思維導圖、課程內容模塊化設計、案例分析庫建設、課程思政設計以及教學反饋機制五個方面對《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設計實踐內容進行了探討。

(一)設計構建《宏觀經濟學》課程思維導圖

基于TL 學習法的運用,充分貼合《宏觀經濟學》課程特點,制作并講授該課程整體的思維導圖,對學生全面把握該課程內容可以起到清晰的向導作用,避免因學生局限于單個知識點的學習,而缺乏對該課程整體知識框架的把握。

(二)《宏觀經濟學》課程內容模塊化歸納設計

在該課程思維導圖的全景下,對具體內容進行模塊化分類,有助于學生對各模塊內容以及模塊之間的聯系進行清晰的把握。如圖5 所示,本文圍繞“宏觀經濟分析”“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宏觀經濟目標”三大主題模塊對該課程內容知識點進行歸納梳理,進而繪制各模塊的知識圖譜。

圖5 《宏觀經濟學》模塊化分類框架

(三)構建《宏觀經濟學》課程案例分析庫

根據上述三大模塊,設計宏觀經濟運行案例分析庫。在設計相關案例時,應充分依托PBL 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依循“經濟運行現象”-“經濟問題”-“經濟分析方法”-“經濟分析結論”-“思政要素升華”五個遞進步驟,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與思政要素的融合吸收與應用。

(四)《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如圖6 所示,在《宏觀經濟學》思維導圖、模塊化圖譜以及案例分析庫的基礎上,以OBE 教育理念為指導,對《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教學方案進行有效探索。

圖6 《宏觀經濟學》思維導圖構建框架

(五)搭建《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教學反饋機制

針對《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教學方案的實施,設計相關過程性反饋機制(含案例分析設計(分析)競賽、期中考核、問卷調查、同行聽課等方式)、教學成果反饋機制(含期末考評成績(對比分析)、問卷調查、后續追蹤調查等方式)、教學設計優化機制等,暢通“教-學”反饋機制,為不斷提升該課程教學質量提供實踐基礎。

五、具體建議

貼合《宏觀經濟學》課程具體特點,在“OBE 理念-PBL 教學法-TL 學習法”一體化思路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豐富該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提升該課程思政教學效果。一是針對《宏觀經濟學》課程“一早三多”的課程特點,應用TL 學習法,設計《宏觀經濟學》課程思維導圖、《宏觀經濟學》模塊化知識圖譜,強化學生對該課程專業知識與思政要素的系統性把握。二是貼合《宏觀經濟學》課程知識來源與應用場景有所差異的特點,應用PBL 教學法,設計《宏觀經濟學》案例分析庫,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辯證地運用該課程專業知識用以分析中國宏觀經濟問題,做到專業知識與思政要素的融匯貫通。三是貼合當下大多數經濟與管理類本科生畢業考研的現實需求,將相關專業研究生考試入學考試專業課考察內容納入OBE 教學理念的目標之一,設計《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教學方案,并建立相關過程性與教學結果反饋等機制,及時掌握教學方案實施效果,為其優化提供相關實踐支撐。

猜你喜歡
宏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移民與健康經濟學
簡明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宏觀與政策
經濟學
宏觀
MBA宏觀經濟學[HT19.H]教學理念的多維視角探討
宏觀
經濟學的優雅
宏觀資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