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制約因素和對策建議

2023-06-07 06:22李連俊
北方經濟 2023年5期
關鍵詞:民營經濟制約因素解決對策

摘? 要:民營經濟對宏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適逢國家諸多利好政策,促進內蒙古民營經濟主體擴大投資、順勢發展亟需破解自身及創業環境、營商環境、信用環境、金融環境存在的諸多困局和制約因素。建議通過完善環境、便利融資、激勵投資、引進智力、協同推動等對策措施,助力地區民營經濟走出低迷并乘勢而上。

關鍵詞:民營經濟? ? ?制約因素? ? ?解決對策

民營經濟是極具活力和創新動力的經濟主體,對推動宏觀經濟發展、提升經濟活躍度、促進就業和稅收增加等具有重要作用。且其發展適逢國家諸多利好政策和發展機遇。內蒙古民間投資不旺、民營經濟活力和發展意愿不強的現狀,亟需采取措施加以破解,從而激發民間投資及民營經濟發展的意愿和信心。

一、制約內蒙古民營經濟更好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自身因素

包括資金、技術、人才、管理、契約和守法意識、財務狀況、信用狀況以及對行業發展市場機遇的把握等。民間投資資金,主要來源于企業或個人的自有資金、金融機構貸款、自籌資金(向企業或個人的借款)等。

(二)創業環境

主要包括資源、區位優劣勢以及自然環境、交通條件,政策環境、政策扶持,宏觀經濟整體發展趨勢、產業發展機遇等。

(三)營商環境

即經濟主體生存發展的大環境,包括政府職能部門經濟調節、市場監管、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水平,以及提供的政策指導、行業發展指導,辦事效率;咨詢、服務機構多寡,中介市場和商貿、物流業發達程度;經濟社會發展基礎、人文環境優劣等。

(四)信用環境

主要是地區整體信用環境、誠信意識、法治狀況、對失信行為的懲戒等。民營中小企業信用意識普遍較低,加之近幾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債務違約率明顯高企。雖國家實施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貸款不良率和違約率仍較高,嚴重制約金融機構信貸資金的投入。違約率高的原因:一方面是經營收入下降,財務陷入困境,無力償還貸款;另一方面是信用意識、合約意識不強,失信、違約行為相互傳染、效仿,且失信、違約違規成本低,出現拖欠債務和賴賬現象。

(五)金融環境

存在的主要短板是金融機構資金供給不足,服務觀念滯后,缺乏業務營銷意識,融資及客戶選擇方面抓大放小,金融普惠意識不強。民營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評估等級高,信用等級低,針對民營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較高。而國有、大型企業基于資產雄厚、經營穩定、信譽和業績良好,信用等級高,金融機構往往主動降息讓利,且在融資市場的議價能力較強。民間投資中占比較高的資金來源——金融機構貸款,主要涉及融資難易程度、融資總量滿足度和融資成本。

國有商業銀行(包括政策性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各類金融機構,對大、中、小型企業貸款利率明顯表現出從低到高的特點,小企業貸款利率最高。2022年,內蒙古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85%,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43%。年末,全區民營經濟貸款余額(存量)5934.5億元,占比22%;新增貸款205.8億元,占比10.5%,新增貸款占比較低①。

二、內蒙古民營經濟發展有關問題分析

(一)民間投資總體狀況

總體來看,內蒙古民間投資規模近幾年不斷擴大。2022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6%,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6.8%,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4.0%。2023年前2個月,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9.4%,民間投資同比增長44.6%。

從民間投資資金來源中占比較高的金融機構貸款來看:2023年前2個月,內蒙古人民幣貸款新增762.2億元。其中,企事業單位貸款新增649.5億元;民營企業貸款新增245.5億元,新增額創歷史同期新高,新增貸款占比32.2%。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發力,為民營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持。

但從較長時段來看,內蒙古民間投資總量、占比與全國及發達省份對比,仍存在差距。

(二)融資環境和金融機構貸款供需匹配度問題

1.經濟主體貸款需求不足問題分析

一是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存量)與GDP的比值:2022年末,貸款/GDP,內蒙古為116.2%,全國為176.9%。2001~2022年末,貸款/GDP,內蒙古平均(算術平均,下同)為91.2%,全國平均為132.1%。內蒙古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存量與GDP的比值,一直明顯低于全國。

2022年,內蒙古GDP在全國GDP總量中的占比為1.91%,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存量在全國人民幣貸款總量中的占比為1.25%,低于地區GDP在全國GDP中的占比。表明內蒙古金融機構供給的信貸資金偏少。

二是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速與GDP增速對比:2001~2022年末,內蒙古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速的平均值比地區GDP增速的平均值高4.19個百分點,全國平均高7.73個百分點。這22年,內蒙古GDP增速的平均值比全國高3.64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增速的平均值只比全國高0.1個百分點。

三是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比例:2001~2022年末,存貸款比例,內蒙古平均為86.8%,全國平均為72.7%。內蒙古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比例,明顯高于全國??梢妰让晒沤鹑跈C構人民幣存款較高比例用于發放貸款,資金運用較充分。

四是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存量)與GDP的比值:2022年末,存款/GDP,內蒙古為139.5%,全國為213.6%。2001~2022年末,存款/GDP,內蒙古平均為103.8%,全國平均為180.9%。內蒙古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存量與GDP的比值,一直明顯低于全國。

以上說明,內蒙古金融機構供給的信貸資金偏少的直接原因是金融機構存款即資金來源較少,并非經濟主體有效或滿足條件的信貸需求不足。

2.金融機構惜貸問題分析

金融機構作為投資者,資金是“借”來的(主要資金來源即居民和企事業單位存款是負債),投放出去需要有收益回報(貸款利息)。其行為具有經濟人、投資人的特征,“擇木而棲”,追求利潤回報又需防范風險,即出現謹慎投資行為。

近幾年,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持續下行,但貸款不良率仍較高。2019~2022年,內蒙古新發放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6.54%、6.29%、5.74%和5.03%,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7.99%、7.46%、6.75%和6.43%。

2019~2022年內蒙古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持續“雙降”,2022年末分別為548.4億元和2.02%。全區地方法人銀行機構貸款余額占比25.7%,不良貸款余額占比49.1%。地方法人銀行中,高風險機構多、風險隱患大。目前,地區金融風險蔓延態勢得到有效遏制,但地方法人銀行和部分領域潛在風險仍比較突出,并且存在一些隱性不良資產未在賬面反映,部分延期還本付息貸款在政策過渡期結束后將面臨較大風險壓力。

2022年末,內蒙古民營經濟集中的房地產業、商貿零售業、住宿餐飲業、文化旅游業關注類貸款占比均較大幅度提高。由此造成行業信譽塌方,導致金融機構壓減對該行業的貸款規模。貸款不良率高,制約金融機構資金供給即貸款投放的積極性。2022年末,內蒙古銀行業人民幣存款余額3.23萬億元,同比增長17.4%,新增4779.6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2.69萬億元,同比增長7.8%,新增1953.9億元。全區貸款增量不足存款增量的一半,貸款與存款增速差擴大至9.6個百分點。

(三)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必要條件及市場選擇

如同培養好的運動員,想取得好成績,需要各方面條件配套,包括教練員、經費保障、自身條件、競賽規則,比賽場地服務和管理、比賽秩序,隊員參賽激情和技能,以及項目開展基礎等。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需具備的必要條件包括:創業指導(對經營主體開展創業培訓,行業未來、市場前景和政策指導)、創業資金、自身具備的經營條件(技術、經營能力和經營規則)、政策保障、政府部門必要的服務和管理(維護市場秩序、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及對違規行為的懲戒措施)、良好的展業環境(法治環境、信用環境、公平競爭環境),經營主體投資創業欲望、信心和能力;還包括地區產業發展基礎、經驗傳承等。

民營企業大多數規模和資金實力小、產值和市場占有率小、抗風險能力弱,市場環境和條件良好才會選擇進入。民營企業對市場波動、政策變化、發展前景等敏感,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經濟環境變化對其的影響首當其沖。新冠肺炎疫情集中爆發期間,受經濟社會大環境影響,民營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大量注銷,選擇退出市場,特別是商貿零售、住宿餐飲和旅游行業的中小企業數量大幅減少。

三、助力內蒙古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改善環境

一是改善經濟大環境,穩增長,改善經營發展環境。綜合運用減稅降費、貸款貼息、財政獎補政策,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擴大民間投資。二是政府職能部門需履行好服務和管理職責,提升服務質效。與工商聯、行業協會等聯手守護行業信用,改善信用大環境,改善投融資環境。完善融資擔保機制,提升融資增信服務能力。完善營商環境評估機制,將評估結果作為實績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構建良好的創業環境。

(二)便利融資

一是金融機構需更新觀念,增強金融普惠意識,合理配置資源,擴大對民營經濟信貸投放,發揮長尾效應。對地方法人銀行機構制定指導性業務增長指標,引導合理增長信貸規模,便利民間投資。對于出現的風險,容許金融機構實行授信盡職免責。二是采取激勵措施,典型示范引領,促進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推動普惠小微貸款增量、擴面、降價。增加不同層次政金企對接會的組織頻次,政府有關部門當好投資主體和項目的引介人,并完善常態化對接機制。三是發展政府投資基金、引導基金,推動民營企業股權、債券融資,優化融資、負債結構,多種途徑解決民營經濟主體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高以及供需不匹配的問題。四是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協助金融機構解決資金來源少的現狀,并大力支持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化解,懲治逃債賴賬行為,緩解金融機構資金和風險壓力,將支持民營經濟與化解金融風險協同推進。

(三)激勵投資

一是在政策扶持的同時,政府職能部門發揮掌握政策及時、信息廣泛、各行業動態全面的優勢,做好政策宣講、創業引導,開展項目推介,充分發揮對民營經濟的投資咨詢和指導作用。二是行業管理部門與新聞媒體等聯手推介地區成功經驗,樹立典型,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推動民營企業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強化科技支撐,發揮比較優勢,發展相關產業。

(四)引進智力

一是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解決科技支撐不足的問題,提升創新能力。吸引企業診斷、戰略咨詢等方面專家,舉辦論壇、講堂,開展交流研討,發揮專家顧問和智囊作用,開拓激發思路,了解掌握未來發展方向,擴寬投資領域、行業,突破發展行業局限。二是招商引才引智帶動,深化合作領域。培育和引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促進經營管理模式、產品創新及產業提檔升級,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

(五)協同推動

一是大力推行主管部門主辦及相關部門協辦聯動聯辦機制,推動各部門觀念、認識與行動協調一致,健全權責清單,破除各自為政,化解人為設置的門檻和掣肘行為,疏通各個環節。同時,推行監督機制、巡查制度。二是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展會和博覽會的作用,溝通信息,搭建平臺,指導展業,并開展行業風險、投資風險提示與預警。組織帶領民營企業參訪,協助開展市場營銷和業務拓展。推動民營經濟“量、新、強、優”全面提升,共同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內蒙古發展要素外流破解機制研究》課題組:李中天,李連俊.內蒙古資金外流現狀及破解對策研究[J]北方經濟,2022,(12).

[2]寧波市工商聯課題組.讓民企在甬江科創區建設中“策馬奔騰”[J].寧波經濟(財經視點),2023,(3).

[3]程旭嶸.投資活力持續增強 乘數效應有效發揮——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五[J].內蒙古統計,2022,(10).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

責任編輯:康偉

猜你喜歡
民營經濟制約因素解決對策
探析民營經濟的發展對于我國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
武漢市部分高職高專院校足球課的開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民辦高校師資隊伍發展制約因素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