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下甘肅省蔬菜和水果種植產業融合發展路徑探究

2023-06-07 23:08張穎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3期
關鍵詞:三產融合發展策略甘肅省

張穎

摘 要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集“三農”領域,要求落實鄉村振興。在此背景下,甘肅省依托優勢蔬菜種植業和水果種植業,嘗試與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但是在具體發展中暴露出了農產品全流程產業鏈條整合不力、與第三產業發展融合深度不夠、當地農產品缺乏品牌等問題。為給鄉村振興戰略下產業發展融合提供可靠、有效的實施路徑和策略,結合甘肅省“十四五”規劃及鄉村發展實際,從建立農產品全流程產業鏈、探索農業與第三產業的深度融合、積極打造品牌農產品等方面提出甘肅省蔬菜和水果等種植產業融合發展策略。

關鍵詞 鄉村振興;三產融合;發展策略;甘肅省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6.055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出臺,明確提出國家農業強國發展戰略,這是21世紀連續20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三農”工作。實現農業強國戰略,關鍵在農業現代化,關鍵要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家提出要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加快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業,這些發展策略都把推動鄉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性因素集中到了產業發展融合上。傳統農業發展易受到季節、市場等多方因素的影響,加之信息不對稱,導致農民整體收入偏低,種植熱情喪失;隨著農村市場改革的深入,農業+工業的組合實現了由初級農業產品到工業深加工的轉變,進而提高了農業產品的附加值,農民種植收入大幅提高,種植熱情被充分激發;隨著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農業發展的廣域被打開,如以農業發展為依托,可實現農業+第三產業的組合。

三產融合的本質就是將農業作為發展本體,擴大其發展外延性,并通過其他產業的介入和支持,提高自身的發展潛力和發展前景。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持下,甘肅種植業深度挖掘發展潛力,與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深入融合,將“單產價值”擴展為“多產價值”。

1 產業融合發展現狀

甘肅省狹長的地理地貌和多元的自然環境,導致農業發展出現一定程度的不均衡性,加之黃土高原多年水土流失的現狀,促使甘肅省農業發展處于“靠天吃飯”的狀態。在黨的十八大后,甘肅省按照產業興旺的發展布局,優化農業空間發展環境,建立健全現代農業發展體系,完善現代農業發展機制,在傳統的農業種植優勢作物基礎上,謀求農業與工業和服務業的結合發展,實現了鄉村產業振興和產業發展[1]。

1.1 蔬菜種植業

甘肅省是典型的寒旱發展環境,受到自然環境和雨水條件的限制,甘肅省的傳統農業作物以玉米和馬鈴薯為主,酒泉市、張掖市、定西市等地是傳統的農業種植區域。在近年來的三產融合發展中,酒泉市采取科技+農業的發展策略,加快關鍵種植技術和核心技術的攻關,實現農業科技化種植,進而提高了產能產量;政府積極促進農戶與企業進行對接,將農產品直接從田間地頭搬到工業廠房,提高農產品附加值[2];在農業+第三產業的發展中,積極謀劃農業生態大棚建設和觀光農業走廊建設,吸引游客觀光參觀游覽,進而實現更多人口就業和更大市場收益。

1.2 果品藥材種植業

甘肅省南部氣候溫潤,光熱資源豐富,適合蘋果等經濟作物生長。天水市、靜寧縣充分利用當地自然環境,培育出甜度高、營養價值高的花牛蘋果和富士蘋果。天水市等地在發展果品種植業過程中充分發揮農業合作社作用,集中片區種植、采摘、銷售,確保果農的果品有穩定的銷售渠道;同時與國內各地大型商超達成收購協議,讓優質果品銷售到全國各地。在果品種植業上,天水市等地充分利用果品采摘等休閑農業的發展機會,深入挖掘打造“花牛村采摘園”,吸引游客采摘果品,擴大對花牛蘋果的宣傳。通過農業與第三產業結合,提高果品知名度和休閑農業的市場價值。

2 存在的問題

2.1 農產品產業鏈整合不力

甘肅省農產品產業發展過程中,農產品在種植—銷售—加工等環節還缺乏整合,容易出現供應和需求脫節、產業鏈“斷鏈”等情況。1)甘肅省各地政府對農產品產業鏈整合的政策力度還存在不足。酒泉市、天水市等地整合方式相對粗放,導致生產、加工、銷售等環境相互脫節。2)部分農戶仍受固有觀念的影響。部分農戶在加入農業合作社過程中還存疑慮,特別是部分農業合作社和銷售、加工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導致種植品類相對隨意,并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如2022年因市場信息不對稱,天水市等地的花牛蘋果出現大面積滯銷的情況。3)種植過程中缺乏品種改良等技術指導及監督控制,急需將農業合作社的粗放種植轉向精細化種植,并在其中加入相關流程監督措施。4)未與上游供應方、下游客戶建立穩定、長期的購銷關系,交易方各自為政,追求自身短期利益,且整個產業發展鏈條缺乏財政、稅收等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急需政府、企業、農戶等主體進行各類型資源整合。

2.2 農產品與第三產業融合深度不夠

農產品與第三產業的發展融合是產業融合下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但當前甘肅省存在產業融合過程簡單粗放,沒有深度挖掘農業與第三產業融合的關鍵點等問題。1)甘肅省部分地區產業融合發展缺乏綠色理念支撐。部分地區政府在發展產業融合過程相對粗放,部分地區缺乏打造生態融合的意識。2)產業融合過程單一。當前甘肅省種植業的產業融合以生態、綠色采摘為主,主要通過引導游客到當地生態園進行參觀體驗發展服務業,缺少從養生、教育等更加多元角度進行的融合發展,導致整體產業融合發展單一。3)科技及互聯網與種植產業融合還存在困境。部分農業合作社和企業的合作相對單一,開展科技興農的力度和廣度還存在不足和差距;部分農戶對互聯網的信息應用和信息共享還存一定的不足,導致整個產業融合的深度明顯不足。

2.3 當地農產品缺乏品牌

馬鈴薯、百合、花牛蘋果是甘肅省特色農產品,在甘肅省具有顯著的地理標簽。但和其他地區已經形成品牌優勢和品牌競爭力的特色農業產品相比,甘肅省的農產品整體缺乏品牌影響力。如定西市的馬鈴薯,普通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很難區分定西馬鈴薯和普通馬鈴薯,加之定西馬鈴薯沒有龍頭企業的品牌支持,導致其品牌影響力和宣傳能力相對較弱;蘭州百合是中國馳名的甜百合產地,但和定西馬鈴薯一樣,消費者只是認可蘭州甜百合這個地理標識,但具體到企業和品牌還存在認識不足;天水花牛蘋果構建了以“潘蘋果”品牌為主的產品標簽,但由于品牌故事和品牌宣傳手段的不同,導致天水蘋果在煙臺蘋果和阿克蘇蘋果等同類產品之間難以脫穎而出。

3 發展策略

3.1 建立農產品全流程產業鏈

甘肅省具有馬鈴薯、百合等多種優勢農產品,但由于受到基礎設施建設和傳統農業發展制約等因素影響,種植業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存在一定程度的困境。為破解發展難題,甘肅省需要構建農產品全流程產業鏈,進而實現農產品市場的規?;?、規范化發展。

1)省、市等各級政府出臺一系列支持農業發展,特別是支持鄉村龍頭農企發展的針對性政策,針對農戶開展農業技術指導和核心技術攻堅,確保上市的農產品具備競爭優勢[3]。2)農戶要轉變觀念,積極適應市場化發展態勢,積極融入農業合作社,實現由單片種植向規模種植轉變。3)以農戶為主體,以企業為主線,打造精細化農業發展的產業集群和產業園區,進而形成規?;陌l展格局。4)政府要從宏觀政策上極力推進產業鏈發展,并從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形成促進農業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工作合力。如地方銀行給予一部分農業企業低息和無息貸款,減少企業在投資和發展中的后顧之憂。建立農產品全流程產業鏈,將農產品納入產業發展體系中去,在確保農戶穩定收入的前提下不斷激發農戶的種植熱情,在確保企業收益的前提不斷激發其投身農業發展的熱情。

3.2 探索農業與第三產業的深度融合

在現代經濟的構成中,農業和工業是基礎性產業,而持續推動保持市場活力的是第三產業,也是可以吸納更多勞動力和提供更多就業崗位的關鍵性產業。甘肅省優勢種植業發展中與第三產業的融合應是以農業產品為根基,深入挖掘農業與文旅產業、農業與康養產業、農業與生態綠色產業、農業與研學和養老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潛力。

1)要以綠色融合為前提。農業與綠色的結合是綠色發展理念在鄉村振興發展中的有益實踐。甘肅省圍繞百合、馬鈴薯、蘋果等優勢作物打造生態園和生態長廊,積極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如甜百合是甘肅省重要的優勢農業產品,在把握農業產品的產量和產值的同時,將百合種植和百合觀光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深度融合。

2)要以多功能融合為基礎。鄉村振興戰略下,甘肅省農業產業融合要加大農業多功能性的開發。政府要主動加大農業多功能性的開發,鼓勵制定休閑農業的發展規劃,推動農業與休閑、觀光、體驗、養生、教育等的融合發展[4]。三產融合發展過程中,農業產品是基礎,與第三產業發展融合是關鍵。如甘肅省沿黃農業厚植產品開發、工藝改進、技術創新,建立和延伸農產品“初級產品—初加工產品—精深加工產品”縱向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供應鏈;建立田園綜合體,促進種養殖業生產、觀光體驗、休閑娛樂、文明傳承等多業態橫向交融,壯大農業產業化發展規模;依托產品加工企業,逐步打造和形成高原畜牧產業集群、旱作農業產業集群、黃灌區農業產業集群。由此促進甘肅省沿黃各區域依托特色優勢產業,拓展拓寬產業鏈和供應鏈,加快打造沿黃流域各具特色的農業產業

集群。

3)要以科技+互聯網融合為保障。積極與當地農業高校進行深度結合,將產學研相結合,實現農業反哺科學發展。同時在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中,三產融合還需要提高優化各類資源的整合力度。特別是傳統農業、傳統工業和服務業的融合與互聯網深度結合,加快發展農村電商平臺。農村電子商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把實體店與電商有機結合,使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產生疊加效應,有利于促消費、擴內需,推動農業升級、農村發展、農民增收。

3.3 積極打造品牌農產品

品牌是消費者對產品的第一印象。甘肅省要圍繞優勢農業產品打造品牌,積極爭取地理標志認證。甘肅省各地應在打造特色農產品過程中積極引入優勢農業企業,對農產品進行品牌化包裝和品牌化運轉,擴大品牌價值[5];同時利用不同媒介進行宣傳和推廣,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特點,講好甘肅農產品品牌故事,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和品牌影響力。如新疆、云南等地依托自然資源和優勢產品,積極引入農夫山泉等農業產品加工生產企業,通過企業的產品研發,進一步提高新疆蘋果和云南臍橙的品牌影響力,同時加大品牌故事宣傳,提高消費者對品牌故事的接受程度和關注程度,促使消費者形成“同類型產品的高端產品”認識,進而提升企業和農戶的收益。對于甘肅省的特色農產品而言,需要引入行業龍頭企業,完善品牌供應鏈和品牌價值鏈,深度挖掘產地的獨特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內涵,確保品牌故事更加生動形象[6]。如天水市利用品牌手段在高端商貿超市打造“潘蘋果”和“中國蛇果”的概念,通過花牛蘋果與美國進口蛇果的對比,提高蘋果的附加值和其在同類型產品中的影響力。

4 結語

鄉村振興戰略下,甘肅省農業要實現產業發展融合,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原則,不斷提高農業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農業產業鏈整體收入,進而實現產業振興。

參考文獻:

[1] 楊玲,李文慧.鄉村旅游對鄉村振興的貢獻率研究[J].旅游縱覽,2020(20):16-19.

[2] 李波,薛華菊.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影響因素與模式研究:以青海省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5):103-106.

[3] 蘇飛,王中華.鄉村振興視域下的中國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動力機制與國際經驗借鑒[J]. 世界農業,2020(2):115-119.

[4] 曹媛.甘肅省現代旅游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7(9):91-93.

[5] 周腰華,宮喜庫,潘榮光.關于遼寧省休閑農業發展的政策建議[J].遼寧農業科學,2019(1):52-54.

[6] 甘信斌,吳仁明,李麗華,等.發展休閑農業,助推鄉村振興[J].作物研究,2018,32(S1):18-19.

(責任編輯:劉寧寧)

猜你喜歡
三產融合發展策略甘肅省
致敬甘肅省腹腔鏡開展30年
甘肅省機械工程學會
甘肅省發布第1號總林長令
甘肅省天水市泰安縣橋南初級中學
諸城:工業強縣的“三產融合”之路
基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理念的農業園區規劃
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小崗村三產融合續寫新篇章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在線視頻用戶付費的商業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體育競技能力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