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文化自信在高校學生黨建中的應用

2023-06-07 01:54崔璀李明奇
南北橋 2023年5期
關鍵詞:制度建設黨建高校學生

崔璀 李明奇

[摘 要]中醫藥自信教育是引導學生了解中醫藥文化、拓寬中醫藥知識視野的有效途徑,將黨建與中醫藥自信教育相結合對高校學生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因此,高校教育應積極采用中醫藥自信教育和黨建融合的模式,不斷改革學生黨支部制度,以學生黨支部的組織建設為切入點,將中醫藥文化自信融入其中,同時提高對網絡陣地建設的重視度,積極開展網絡教育。但從目前來看,中醫藥文化自信在我國高校學生黨建中的應用程度較低,中醫藥文化自信相關活動匱乏,忽略了對學生文化精神的培養,學生黨支部制度建設也有所欠缺,這些問題均影響了中醫藥文化自信和黨建的融合。本文首先闡述了中醫藥文化自信在高校學生黨建中應用的重要意義,其次介紹了中醫藥文化自信在高校學生黨建中的應用現狀,最后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中醫藥文化自信;高校學生;黨建;制度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文獻標志碼:A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對中醫藥發展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進程中,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中醫藥人才培養納入重要事程,使中醫藥發展與時俱進,為人民健康福祉的營造提供有利保障。中醫藥高等院校肩負著傳授中醫藥文化知識、傳播中醫藥文化、助力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職責,學校的任何一項教育工作,都要以黨建思想為基礎,才能推動專業建設更好地發展,這也是當代中醫藥高等院校發展道路上的必修課程之一[1]。在此背景下,使黨建與中醫藥自信教育相結合十分必要,直接影響著高校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全面發展。但目前我國中醫藥文化自信在高校學生黨建中的應用存在較多不足,如高校對中醫藥文化自信的關注度不足,未認識到中醫藥文化自信的內涵,忽略了中醫藥文化自信與黨建的關聯性,不夠重視黨建引領學風建設,等等。在上述問題的影響下,中醫藥文化自信難以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增添新的生機。

1 中醫藥文化自信在高校學生黨建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中華文明的發展涉及諸多元素,中醫藥文化便是其中一個要點,體現了中國人民特有的品質,對當代國人產生了較深的影響。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陣地,應將培養文化傳承人為己任[2]。新時代高等教育與之前明顯不同,除了側重于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之外,更注重立德樹人,要把“德”放在第一位,通過“德”對學生進行教育及感化。從中醫藥院校的角度來看,中醫藥文化自信是德的一種體現,“德”除了涵蓋品德之外,也涵蓋了醫德,要求中醫藥學生具備堅守崗位、不斷付出的品質,堅定從事中醫藥事業的信念[3]。培養高校學生中醫藥文化自信是構建創新型國家的核心動力,開展中醫藥文化自信教育與黨建教育融合共生是一項積極舉措,可以使學生轉變落后的思想觀念與思維模式,深刻感受到中醫藥文化自信教育的內涵與魅力,以現代化視角來看待中醫藥文化教育,樹立正確的職業理念,提升中醫藥學生的專業素養。而對于高校中醫藥文化自信教育而言,其與高校學生黨建密切相關。建設新型現代化國家是時代所需,中醫藥文化自信建設勢在必行。在高校開展中醫藥文化自信教育和黨建工作,能夠引導大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重要性產生明確認知,提升其知識水平與技能,為其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有利于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為建設新型現代化國家而不斷努力,促使我國的內在力量不斷增強。

2 中醫藥文化自信在高校學生黨建中的應用現狀

首先,大多數中醫藥院校認為專業課程才是最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中醫藥文化自信與黨建的融合,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缺乏現代化教育理念及模式,以講解理論知識為核心,對中醫藥文化自信缺乏明確認知,沒有全面普及中醫藥文化。學校沒有積極營造中醫藥文化氛圍,難以使學生沉浸在中醫藥文化與教育中,導致學生的思想深度不足。

其次,當今時代,我國掀起了多元價值文化的熱潮,大學生對中醫藥傳統文化的了解較少。再加上現實問題、學業壓力等因素的干擾,學生的大部分精力與時間均投入在專業知識中,沒有明確學習中醫藥文化和黨建課程的真正目的,在學習過程中較為被動、機械存在“單一性”的認知偏差。部分高校對中醫藥文化自信的理解存在偏頗,出現了就文化談文化的現象,未從本質意義上看待文化,錯誤地認為中醫藥文化和黨建是相分離的,沒有認識到二者之間的關聯性,教學方式也不夠多樣化。

最后,在我國高校中,中醫藥文化自信與黨建的融合還未趨于成熟狀態,主要受客觀條件的限制[4]:第一,復合型教師匱乏,中醫藥文化自信與黨建存在很大區別,教師想要盡快掌握中醫藥文化存在極大難度,所以融合式教學水平較低,中醫藥院校也非常缺乏復合型教師;第二,辦學條件不足;第三,對現代技術的關注度不足,實際教學中未做到與時俱進,沒有積極使用互聯網,導致文化載體的價值受到限制。

3 中醫藥文化自信在高校學生黨建中的應用策略

3.1 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

首先,應提高對學生黨支部組織建設的重視程度,將中醫藥文化自信教育融入其中。以學生黨員為對象,依據實際情況開展中醫藥文化自信教育。應遵循生活化的原則對中醫藥素材進行深入挖掘,確保中醫藥自信教育體現生活的特點,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從而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5]。并且,還應認識到“三會一課”制度的積極作用,將該制度融入實際教育中,從學生中選擇帶頭人,摒棄落后的形式,提高工作的實效性。開展以中醫藥力量、中醫藥學子典型事跡等為主題的活動,與學生的學習目標相結合,使中醫藥文化自信的地位得到提升。

其次,應進一步強化網絡陣地建設,在黨建工作中占據主動位置,轉變早期單一的黨課形式,使黨課通過新媒體網絡進行。在此過程中,應在學習平臺上定期推送相關的黨建信息,并發布有關中醫藥的國家發展戰略的內容,或者發送中醫藥名家大家、中醫藥領域優秀黨員事跡等信息[6],進一步完善傳統學習方式,解決黨課覆蓋范圍狹窄的問題,提升學生黨建工作的效果。

3.2 黨建引領學風建設

黨建與學風建設存在緊密聯系,學風建設可以為黨建提供新的支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黨員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只有擁有足夠的中醫藥文化自信,才可以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并擁有較強的探索精神。優異的成績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專業自信的魅力。對于廣大學生群體而言,學生宿舍是主要活動場所之一,也是黨建工作的薄弱環節[7]。近年來,學霸寢室集體保研的案例備受矚目,對大學生的影響力較大。學生黨員需以良好的專業課成績為其他同伴做好榜樣,在寢室內規范自身行為,選擇宿舍讀書角、拉幫結對的方式,在宿舍內營造活躍的學風氛圍,帶領大家共同進步。

3.3 打造學生品牌黨建活動

首先,在推動學生黨員活動與中醫藥自信教育高度融合的過程中,應從專業特色入手,打造彰顯學校文化特色的品牌黨建活動,高度重視黨建品牌,使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確保黨建工作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并使學生黨員在學生群體中起到模范作用。同時,學院黨委應樹立品牌意識,深刻認識到品牌的巨大影響力,強化頂層設計,營造中醫藥自信教育的濃厚氛圍,明確支部學生黨員的特點,對其中藥學學科專業定位產生明確認知,打造與眾不同的品牌黨建活動,即“黨建+N”。例如:“黨建+醫院”,帶領支部黨員來到醫院認真觀察,了解普通患者對醫藥知識的認知程度,對其用藥需求產生清晰認識,提供健康咨詢服務;“黨建+社區”,帶領支部黨員走進社區,調查普通居民是否比較重視中醫藥文化,是否了解中醫藥文化知識,圍繞相關知識展開宣傳;“黨建+中小學”,帶領支部黨員走進中小學校園,采用喜聞樂見的方式為中小學生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將中醫藥文化小課堂落實到中小學。

其次,學生黨員需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更多理論知識,加深對中醫藥文化的印象,如查閱書籍或互聯網、向臨床中醫大夫請教、向任課教師咨詢等[8]。受眾學習足夠的中醫藥文化知識后,將會產生較強的信服感,并詢問學生黨員有關中醫藥文化的其他內容,或者圍繞所講中醫藥文化知識提出具體問題,當學生黨員看到受眾對中醫藥文化如此感興趣,將會更加重視中醫藥的創新發展,使自身在醫藥領域發揮價值。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境界,而且處理了很多實際問題,在學思踐悟中得到實際體現,從而有助于中醫藥文化自信的培養,進一步完善科研、教育工作。全面發揮品牌黨建活動的影響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其中比較關鍵的為學生黨建工作顯隱結合的維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提升工作時代感。

3.4 發揮專業教師黨員的作用

教師黨員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著全員育人的效率及質量,也直接影響著對學生中醫藥文化自信的培養,與學生黨員工作存在緊密聯系[9]。想有效解決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相分離的問題,就應從專業教師黨員入手,進一步強化其育人功能?,F階段,高校黨建教師黨員活動存在較多不足之處,與學生黨員活動之間缺乏較高的契合度。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單一授課的模式,較少學生與教師進行課題設計,課題學業指導占比較高。在此過程中,教師沒有針對學生的專業自信指出問題,并及時糾正問題,在職業規劃指導方面明顯不足,也沒有為學生的思想信念等提供新思路。如果學生對所學專業領域具有明確認知,并具有前瞻性的了解,將在考慮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規劃職業發展,同時對待本行業的熱情將更加高漲。很多主觀因素導致中醫藥學生就業受到直接干擾,其中最關鍵的因素為專業信心不足, 如現代化研究技術匱乏、中藥發展模式滯后、產業化難度偏大[10];客觀因素主要涵蓋了三項內容,分別是薪資收入、城市等級、辦公環境舒適程度,致使畢業生對自身定位產生偏差,就業方向不夠多樣化。所以,應選擇業務水平好、黨性修養佳的教師積極開展黨建工作,明確專業課程的特點,及時融入中醫藥自信態度、中醫藥文化認同,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感受中醫藥文化、熱愛中醫藥文化。同時,還需提高對復合型教師的關注度,對現有教師開展專業培訓,邀請專家或學者為教師講解中醫藥文化自信與黨建的內涵,闡明二者融合發展的益處,圍繞專業的理論知識進行培訓,使其了解開展中醫藥文化自信與黨建教育時應注意哪些事項,掌握哪些技能,鼓勵教師來到企業掛職鍛煉,形成豐富的實踐經驗,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中醫藥高校應以黨建為載體,全面貫徹落實中醫藥自信教育,注重其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深刻認識到中醫藥文化自信的內涵、特點,以培育新時代的中醫藥事業的建設者為目標,環環相扣、齊頭并進;提高對中醫藥文化自信教育的關注度,并認識到黨建工作的益處,強化二者的融合發展,設置相應的融合育人平臺,注重該平臺的創新性,鼓勵學生、教師在該平臺積極互動;加大對中醫藥文化自信教育與黨建工作教師的培養力度,以專業培訓和教育講座的方式為主,確保教師掌握先進的技能與理論知識;構建完善、創新的育人體系,分析學生黨員教育模式存在哪些疏漏之處,制定合理且有效的措施加以彌補,確保教育效果更加理想。在強化黨建和中醫藥自信教育的環節,應將黨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側重于中醫藥文化知識的宣傳與普及,打造多層次的育人工作體系, 鼓勵企業、高校、政府共同為中醫藥文化自信教育助力,確保我國能夠形成中醫藥人才輩出的局面。

參考文獻

[1]蔡宏坤,李暉. 公立中醫醫院基層黨建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 湖南中醫雜志,2022,38(4):200-204.

[2]李秋雨,陳秀芬,翟小林,李欣,張子龍. 新時代中醫藥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思考[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1,19(14):196-198.

[3]孫成聰,樊程程,周芳伊. 高等中醫藥院校學生黨建特色品牌活動創建探索[J]. 時代報告,2021(7):34-35.

[4]白珺,龐維榮,梁峰崗,韓藝. 中醫藥文化自信在高校學生黨建中的實踐探索[J]. 西部學刊,2021(6):100-102.

[5]江雪沁,平凡,言楓. 以黨建引領新時代中醫藥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J]. 中國臨床研究,2021,34(12):1742-1744.

[6]黃紀波,張凡,郭堯. 黨建引領國有中醫藥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廣藥星群實踐[J]. 國家治理,2021(26):35-42.

[7]胡鐘秀,趙琛. 中醫藥文化融入中醫藥院校教師黨支部“點、線、面”政治理論學習的機制[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21,29(20):221-223.

[8]唐雪梅. 高等中醫藥院校高質量黨建領航“雙一流”建設實踐探索[J].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1,23(4):95-97.

[9]余慧玲,林濤. 高等醫學院校品牌研究生黨支部創建路徑探析——以福建中醫藥大學為例[J].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11):50-51.

[10]周丹丹,梁春賢,駱妍. 中醫藥特色文化“三全育人”黨建品牌建設的實踐與研究[J]. 高教學刊,2021,7(28):190-192,196.

猜你喜歡
制度建設黨建高校學生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