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種水肥處理模式對小麥產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養分的影響

2023-06-07 16:30邵俊飛李慧敏李漢燕孫素霞于進杰趙成雷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1期
關鍵詞:土壤養分小麥產量

邵俊飛 李慧敏 李漢燕 孫素霞 于進杰 趙成雷

摘 要 噴灌是一種重要的農業節水灌溉方式。通過試驗研究不同水肥處理對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峰山村小麥產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養分的影響。結果表明,處理H-SL(常規施肥+噴灌)與L-SL(常規施肥減量25%+噴灌)小麥產量分別較CK(不施肥+畦灌)增加10.21%和17.72%;在肥料減施25%處理下,噴灌能夠較好地維持土壤含水量和養分含量;在小麥拔節期,處理L-SL 0~40 cm土層養分含量最高,無機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分別為97.33 mg·kg-1、46.73 mg·kg-1、201.02 mg·kg-1;處理L-SL養分利用率最高,氮磷鉀肥利用率分別為48.57%、19.22%、49.52%。

關鍵詞 小麥;噴灌;產量;水肥利用率;土壤養分

中圖分類號:S512.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2.002

華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之一,該地區用全國6%的水資源支撐了18%的耕地,同時產出了23%的糧食,對于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1]。小麥作為華北平原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其生育期長且生育期內降水稀少,50%~75%的需水量需通過灌溉進行補充[2]。小麥灌溉用水占農業用水量的70%,長期抽取地下水灌溉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資源匱乏,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3-4]。因此,水資源短缺成為影響華北平原農業可持續生產的重要問題[5]。

噴灌作為一種重要的農業節水灌溉方式,在小麥栽培上可實現節水30%~40%,節肥20%~30%,增產15%~30%[6-7]。筆者選擇冬小麥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噴灌模式下的節肥增效潛力,以期為華北平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筆者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澤頭鎮峰山村進行大田試驗。供試土壤類型為石質干潤正常新成土,pH值為7.15,有機質含量為10.25 g·kg-1,硝態氮含量為45.64 mg·kg-1,銨態氮含量為8.24 mg·kg-1,有效磷含量為24.3 mg·kg-1,速效鉀含量為90.57 mg·kg-1。供試小麥品種為濟麥22,生育期約240 d。供試氮肥為尿素(46%),磷肥為過磷酸鈣(12%),鉀肥為硫酸鉀(50%)。

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小區面積為20 m2

(4 m×5 m),各試驗小區隨機排列。試驗共設3個處理。1)CK:不施肥+畦灌。2)H-SL:常規施肥+噴灌,其中氮、磷、鉀肥施用量分別為220.0 kg·hm-2、130.0、kg·hm-2、100.0 kg·hm-2。3)L-SL:常規施肥減量25%+噴灌,其中氮、磷、鉀肥施用量分別為165.0 kg·hm-2、97.5、kg·hm-2、75.0 kg·hm-2。每個處理設3次重復。氮肥分基肥和追肥兩次施入,施肥量為1∶1;磷、鉀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肥料均勻撒施后翻耕。小麥于2020年10月中旬播種,2021年6月中旬收獲,播種量為165 kg·hm-2,生育期管理措施與農戶常規管理措施相同。

1.3 樣品采集與測定

小麥關鍵生育期采集樣地0~40 cm土層樣品,測定土壤養分含量。小麥成熟期收獲,測定籽粒產量;同時采集樣地0~100 cm土層樣品,測定土壤含水量。小麥產量采取實打實收的方式,測產同時測定穗數、穗粒數、千粒重等。根據植株養分含量、生物量、產量計算養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

2 結果與分析

2.1 小麥生育期不同處理對0~40 cm土壤養分含量的影響

隨著小麥生長發育,土壤中無機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均呈下降趨勢(見表1)。

小麥幼苗期,處理H-SL土壤無機氮含量最高,為121.93 mg·kg-1。小麥拔節期,除處理L-SL外,各處理土壤無機氮含量均有下降,而處理L-SL土壤無機氮含量升高,為97.33 mg·kg-1,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小麥收獲期,處理H-SL土壤無機氮含量最高,為69.54 mg·kg-1,顯著高于其他處理。

小麥幼苗期,處理H-SL土壤有效磷含量較高,為71.56 mg·kg-1。小麥拔節期,噴灌處理間有效磷含量差異不顯著。小麥收獲期,處理L-SL土壤有效磷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為40.76 mg·kg-1。

小麥幼苗期,各處理土壤速效鉀含量無顯著差異。小麥拔節期,處理L-SL土壤速效鉀含量最高,為201.02 mg·kg-1,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小麥收獲期,噴灌處理土壤速效鉀含量均高于處理CK,但噴灌處理間無顯著差異。

2.2 不同處理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處理H-SL與L-SL較CK小麥產量分別顯著增加10.21%和17.72%。小麥產量與穗數、穗粒數及千粒重均成正相關。在肥料減施25%處理下,噴灌能夠提高小麥產量,其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分別為574.02萬株·hm-2、26.80粒和39.83 g。

2.3 小麥成熟期不同處理對0~100 cm土層含水量的影響

小麥成熟期各土層土壤含水量隨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漸降低,處理L-SL在0~80 cm土層中土壤含水量均高于處理H-SL和CK(見圖1)。0~100 cm土層中土壤含水量變化趨勢表現為L-SL>H-SL>CK,在肥料減施25%處理下,使用噴灌技術能夠較好地維持土壤含水量,平均含水量在15%左右。

2.4 不同處理對小麥養分累積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響

由表3可知,各處理氮素累積量在84.48~

187.91 kg·hm-2,處理H-SL和L-SL氮肥利用率分別為47.01%和48.57%。各處理磷素累積量在16.01~

34.75 kg·hm-2,處理H-SL和L-SL磷肥利用率分別為12.46%和19.22%。各處理鉀素累積量在52.21~

95.28 kg·hm-2,處理H-SL和L-SL鉀肥利用率分別為43.07%和47.52%。試驗結果表明,處理L-SL氮、磷、鉀肥利用率均最高。

3 結論與討論

水分是養分運輸的介質,二者存在著相互調控與互補的效應,適宜的水肥措施能夠促進小麥增產,提高肥料利用率[8-9]。而噴灌作為一種重要的農業節水灌溉方式,能夠有效節約農業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ZHAI等研究表明,微噴灌能夠提高谷物產量,減少20%用水量[10]。因此,注重水氮資源的調配,對提高冬小麥水氮資源利用率,實現以水促氮具有重要意義。張帆等研究表明微噴灌配施水溶肥可提高小麥光合速率,增加有效穗數,進而增加產量[11]。劉見等研究表明,小麥噴灌灌水定額26~35 mm,施氮量193~

204 kg·hm-2能夠節水11%,節氮21%[12]。于淑慧等研究表明微噴灌可提高小麥產量3.3%~9.8%,在減肥20%范圍內均能夠實現增產[13]。

本研究表明,處理H-SL與L-SL小麥產量分別較對照增加10.21%和17.72%,處理L-SL產量最高,為3 618.62 kg·hm-2;在肥料減施25%處理下,使用噴灌技術能夠維持土壤含水量;小麥拔節期,處理L-SL 0~40 cm土層氮、磷、鉀含量均最高,無機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分別為97.33 mg·kg-1、46.73 mg·kg-1、201.02 mg·kg-1,收獲期處理L-SL土壤的有效磷含量依舊較高,為40.76 mg·kg-1;處理L-SL相較于H-SL有著較高的養分利用效率,氮、磷、鉀素利用率分別為48.57%、19.22%、49.52%。綜上所述,在減量施肥25%處理下,使用噴灌技術能夠維持較高的土壤含水量,并提高土壤養分含量及小麥養分吸收量。

參考文獻:

[1] 黃峰,杜太生,王素芬,等.華北地區農業水資源現狀和未來保障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19,

21(5):28-37.

[2] 劉鈺,汪林,倪廣恒,等.中國主要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間分布特征[J].農業工程學報,2009,

25(12):6-12.

[3] 張凱,曾昭海,趙杰,等.華北平原壓采地下水對小麥生產的影響分析[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6,18(5):111-117.

[4] 胡實,莫興國,林忠輝,等.黃淮海平原冬小麥種植的氣候變化適應評估[J].自然資源學報,2016,31(11):1892-1905.

[5] 操信春,劉喆,吳夢洋,等.水足跡分析中國耕地水資源短缺時空格局及驅動機制[J].農業工程學報,2019,35(18):94-100.

[6] 石雄高,裴雪霞,黨建友,等.小麥微噴(滴)灌水肥一體化高產優質高效生態栽培研究進展[J].作物雜志,2022(1):1-10.

[7] 宜麗宏,王麗,張孟妮,等.不同灌溉方式對冬小麥生長發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17,36(10):14-19.

[8] 劉衛星.不同水氮運籌對冬小麥根系生長及氮素利用調控的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18.

[9] 周加森,馬陽,吳敏,等.不同水肥措施下的冬小麥水氮利用和生物效應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19,38(9):36-41.

[10] ZHAI L C,L? L H,DONG Z Q,et al. The water-saving potential of using micro-sprinkling irrigation for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21,

20(6):1687-1700.

[11] 張帆,周加森,馬陽,等.水氮調控對冬小麥光合特性和產量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21(1):70-74.

[12] 劉見,寧東峰,秦安振,等.黃淮南部平原噴灌冬小麥灌漿特性及水氮優化耦合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21,35(1):244-250.

[13] 于淑慧,朱國梁,董浩,等.微噴灌追肥減量對小麥產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20,52(11):46-50.

(責任編輯:劉寧寧)

猜你喜歡
土壤養分小麥產量
主產區小麥收購進度過七成
2022年11月份我國鋅產量同比增長2.9% 鉛產量同比增長5.6%
今年前7個月北海道魚糜產量同比減少37%
孔令讓的“小麥育種夢”
葉面施肥實現小麥畝增產83.8千克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哭娃小麥
2018上半年我國PVC產量數據
不同施肥模式對油茶植株營養生長和土壤養分的影響
廣靈縣平川區土壤養分變化及施肥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