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色:中國共產黨(四)

2023-06-09 06:18陳晉
新湘評論·下半月 2023年5期
關鍵詞:五年計劃理政經濟體制

陳晉

問:扶貧是代表困難群體的利益,這對執政黨來說,是天然的義務。但在多樣化的群層中,就有西方說的中產階級,即你們說的不斷擴大的中等收入群體,還有收入偏上的一些新階層,比如私營企業主等。他們大多是在公有制經濟之外發展起來的。面對他們的訴求,中國共產黨怎么辦?

答:辦法就是“統籌兼顧各方利益”,體現中國共產黨廣泛的代表性。

非公有制經濟在中國也叫民營經濟?,F在有將近1億家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他們機制靈活、貼近市場,抓住創新創業、轉型升級的機遇發展了自己,同時也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它們貢獻著中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就業人口,90%以上的企業數量,撐起的何止是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

2017年10月,改革開放后中國大陸第一代民營企業家代表性人物魯冠球去世了。在最后的時光,他對接班的兒子說:“這輩子我夠了?!币馑际撬麑ψ约旱囊簧菨M足的。

魯冠球的人生足夠精彩。1984年,他把自己創辦的萬向企業生產的萬向節賣到了美國。10年后,又在美國成立了公司,不出幾年銷售額便達到20億美元。如今,美國的三輛汽車中,就有一輛車上有萬向集團生產的零部件。這也使得魯冠球成為中國政府訪美經貿團的???,曾創造四年三度隨國家領導人出訪的紀錄。

民營企業的發展勢頭,民營企業家的精彩人生,說明了中國共產黨和民營企業家的關系。沒有企業家們的奮斗創新,民營經濟發展不起來;如果中國共產黨的政策不代表他們,不支持他們,民營經濟也很難發展起來。

這幾年,由于內外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債務壓力陡增而融資支持偏弱,使民營企業的日子很不好過。為此,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2018年11月專門同一些有代表性的民營企業家坐在一起,開了一個座談會。他明確提出6條具體舉措,來幫助民營經濟克服困難,還說,“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自己人”,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

問: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難道沒有危及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基礎和社會主義制度?

答:中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本來就有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樣一些規定。這是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制度依據。

問:也就是說,民營企業家也屬于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

答:當然。民營企業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屬于人民的政治范疇。有的民營企業家創業前,本身還是中共黨員。根據黨章規定,他們依然保留著黨員的政治身份。

2002年中共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時候,便有一個叫蔣錫培的擁有12億元人民幣資產的民營企業家,成為以“民營企業主”身份填表登記的當選代表。2018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時候,也有好些民營企業家,因為對改革開放作出杰出貢獻而受到中央表彰。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回顧歷史,說了一句名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擔負國家領導角色的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初心和使命,很重要的方式,就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政策,把不同群體的人民組織起來,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做正確的事情,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利益。

治國之道

問:你前面談到,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它用什么方式領導中國?

答:首先是引領中國的政治方向,比如探索提出中國道路,帶領人民堅持和發展這條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其次,統領政府、人大這樣一些權力機構,在這些部門,都設有黨的組織,以保證權力運行過程體現黨的領導。再次,負責制定各種重大決策并領導實施,比如制定和實施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內容和方式還有很多。

問:在中國的政治語言中,經常出現“中央”這個概念,通常是在什么語境下使用這個概念?

答:通常情況下,“中央”是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簡稱“中共中央”。中央委員會是黨內最高領導機關,其成員是領導中國的政治家集團。它由每五年召開一次的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按得票多少,差額選舉產生。2022年選出的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有205名委員,171名候補委員,基本上都擁有本科或研究生學歷。

問:是否可以說,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似乎就是黨的中央委員會治國理政。

答:大體上是這個意思。中央委員會每年都要召開全體會議,簡稱“中央全會”。每次全會都要討論一個專題,諸如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黨內政治生活、文化建設、國家制度建設等,大多也會通過一個相應的決定、決議或建議,成為治國理政的大政方針。

比如,中國共產黨每5年都要召開一次中央全會,討論通過一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建議”。制定五年規劃,從一個側面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國家建設的方式。

從1953年至今,中國共產黨已經制定了14個“五年規劃”,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從中反映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

第一個階段,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制定的5個“五年計劃”。這些計劃主要采取指令性的管理方式,將目標任務層層分解下達到地方和企業。這5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基本形成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第二個階段,是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過程中,制定的4個“五年計劃”。此前的計劃,主要是經濟建設,從第5個“五年計劃”開始,增設了社會發展的內容。計劃的執行方式,也從行政指令性安排和政府直接配置資源,逐步向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宏觀經濟管理轉變。這4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第三個階段,是進入21世紀后制定的5個“五年規劃”。其間,中國共產黨對執政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并且把名稱從“計劃”改為了“規劃”。這些規劃的實施,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

猜你喜歡
五年計劃理政經濟體制
圖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怎么學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
我國產業技術政策綜述
???
制訂未來“五年計劃” 萬達打造全球傳媒娛樂巨頭
“四個全面”:黨治國理政的哲學遵循
國務院批轉《意見》:今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清單明確
今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清單出爐——國企改革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2015年經濟體制改革八大重點
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