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總理訪華背后的中美俄大博弈

2023-06-14 20:46
新傳奇 2023年22期
關鍵詞:俄中俄羅斯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率“豪華商業代表團”開啟上任后的首次訪華之旅,強調繼續加強雙邊金融合作,提高經濟主權。當G7廣島峰會聚焦圍堵中俄之際,俄羅斯加速“向東轉”,中美俄博弈便成了米舒斯京“中國行”備受矚目的原因所在。

5月23日至24日,應國務院總理李強邀請,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米舒斯京率“豪華商業代表團”開啟上任后的首次訪華之旅,強調繼續加強雙邊金融合作,提高經濟主權。當G7廣島峰會聚焦圍堵中俄之際,俄羅斯加速“向東轉”。

米舒斯京訪華前夕,中國海關總署宣布,同意增加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即海參崴港作為吉林內貿貨物中轉口岸,6月1日正式生效。海參崴位于東北亞中、朝、日、俄四國交界區域,是整個歐洲和亞洲地區的交通核心地帶。俄羅斯遠東的開放將大力推動中國東北經濟的發展。

俄政府的一次“境外會議”

5月23日,上海北外灘的“世界會客廳”高朋滿座,中俄商務論壇在這里隆重舉行,來自中俄兩國政府部門、有關地方和工商界的1100余名代表出席論壇。俄媒稱,俄方嘉賓包括俄總理米舒斯京率領的高級別官員和重量級商人代表,他們中有3位副總理、5位部長和一些大型企業高管,俄訪華代表團成員有“數百人”。

國務院總理李強向中俄商務論壇致賀信稱,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成功進行國事訪問,同普京總統共同擘畫雙邊關系新藍圖。本次論壇是落實兩國元首共識的重要舉措。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出席論壇并致辭。何立峰說,中方愿同俄方一道,落實好兩國元首重要共識,推動雙邊貿易擴量提質,深化投資合作,提升互聯互通水平,促進工業合作提質升級,加強農業合作,推動中俄合作持續向前發展。

米舒斯京在俄中商務論壇上發表講話稱,今年,俄中貿易額有望實現兩國元首確立的2000億美元的目標。他表示,對華能源合作仍然是俄無條件優先事項。兩國將提高雙邊金融合作的獨立性,去年兩國本幣結算占比已近2/3。此外,俄中機械制造領域潛力巨大,兩國合作的其他優先事項還包括擴大航空交通和發掘北方海路潛力等。雙方集中資源以打造具有競爭力和物美價廉的商品非常重要,而俄中農產品雙邊貿易正以更快的速度發展,有必要簡化農產品市場的相互準入。

米舒斯京在俄中商務論壇上談及俄中關系時,引用了王之渙《登鸛雀樓》中的名句。他說:“中國唐代詩人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建議我們一起邁出這樣的一步,加強俄中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造福我們的國家和人民?!?/p>

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報道稱,米舒斯京這次訪問被稱為俄羅斯政府的一次“境外會議”,這不僅僅是因為代表團的組成和規模,而且因為在中國討論的問題對俄羅斯經濟至關重要。

據塔斯社報道,俄副總理兼總統駐遠東聯邦區全權代表特魯特涅夫當天在俄中商務論壇上表示,“一個月內,俄遠東地區可能會啟動多個與中國的合資企業”。

俄經濟發展部長列舍特尼科夫表示,為盡快恢復履行俄中互免團體旅游簽證協定,俄方已向中方提交2023至2024年度可承接中國旅客免簽團體游的俄旅行社名單,并等待中方提供類似名單。今年一季度,中國躋身赴俄旅游最大客源國之列。俄下諾夫哥羅德州州長尼基京則表示,該州正計劃確保中國制造的乘用車的本地化生產,同中國制造商已開始談判,當地政府將全面支持該項目。

俄副總理兼能源部長諾瓦克在出席論壇時表示,預計今年俄對華能源供應將增長約40%?!拔鞑麃喠α?2”天然氣管道建成后將通過蒙古國境內每年向中國提供5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去年,“西伯利亞力量-1”管道向中國輸送了155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預計到2025年,俄供給中國的天然氣數量將增至380億立方米。如果“西伯利亞力量-2”建成,預計到2030年俄對華天然氣供給量將達到980億立方米。

俄外貿銀行行長科斯京在上海宣布,俄央行已在儲備人民幣,并為超過70%的俄中貿易提供人民幣和盧布。

把中俄各領域合作推向更高水平

5月24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米舒斯京。

習近平請米舒斯京轉達對普京總統的誠摯問候。習近平指出,“今年3月,我對俄羅斯進行成功國事訪問,同普京總統擘畫了今后一個時期中俄關系發展和各領域合作藍圖。鞏固好、發展好中俄關系,既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勢所趨。希望雙方繼續發揮中俄合作空間大、前景廣、動力足的優勢,把各領域合作推向更高水平,不斷豐富兩國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內涵”。

習近平強調,中方愿同俄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繼續相互堅定支持,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等多邊舞臺加強協作。雙方要繼續深挖潛力,提升經貿投資合作水平,健全雙邊合作體制機制,鞏固和擴大能源、互聯互通等合作基本盤,打造更多新的增長點。要繼續擴大人文交流,開創民心相通新局面。中方愿同俄方及歐亞經濟聯盟各國一道,促進共建“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推動形成更加開放的區域大市場,確保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為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米舒斯京轉達普京總統對習近平主席的親切問候和良好祝愿,并表示,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進行的歷史性國事訪問非常成功,開辟了俄中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新時代。俄方愿同中方認真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充分利用兩國總理定期會晤及相關合作機制,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俄方愿同中方一道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鞏固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俄方期待同中方進一步加強人文交流,使俄中友誼世代相傳。

中美俄博弈

俄羅斯媒體對米舒斯京訪華給予高度評價。據俄紅星電視臺報道稱,此次米舒斯京訪華,是俄中關系與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的一個重要信號。當前,兩國已建立完備的高層交往和各領域合作機制。此訪有助于拓展和完善雙方各類政府間合作機制,進一步為兩國關系發展提供重要體制機制保障。

對于中俄走近,一些美國媒體憂心忡忡?!爸卸砘锇殛P系是美國的戰略難題”,美國“地緣政治”網站稱,中俄兩國正在走得越來越近,建立起牢固的伙伴關系。這將有利于兩國獲得地緣戰略、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利益。俄羅斯對中國的持續支持可能有助于進一步加強中國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此同時,北京和莫斯科之間的密切關系將為美國及其盟友在經濟一體化和維護其在世界上的地緣戰略和政治利益方面“創造難題”。中俄都在作出重大努力,以對抗美國的傳統影響力,并推動一種允許所有國家維護其核心利益的多邊方式。中俄提倡用平衡與秩序的回歸,來應對美國的“單極時刻”。

香港《南華早報》稱,外媒普遍關注到,米舒斯京率團參加的中俄商務論壇正好在廣島G7峰會后舉行,G7準備對俄實施新一輪“實質性”制裁和出口管制。5月早些時候,歐盟還提議對幾家涉俄交易的中國公司實施制裁。

美國彭博新聞社稱,中俄商務論壇邀請了受西方制裁的俄羅斯商人,他們來自化肥、鋼鐵和采礦等行業。

在被問到可能有西方國家會對中俄加強合作表示擔憂或者不滿,甚至會考慮因為涉俄因素而進行制裁時,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一貫反對沒有國際法依據、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中俄之間的合作既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擾和脅迫”。

上海交通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雨桐表示,米舒斯京此行是在特殊的背景下進行的:一方面,以美國為主導的G7集團峰會在日本廣島舉行,目標就是要對中俄發起“無死角制裁”;另一方面,中國在西安成功召開了中國與中亞五國的首次峰會。當東西方兩個大國同時彰顯自身影響力時,俄羅斯自然不能“缺席”。因此,中美俄博弈便成了米舒斯京“中國行”備受矚目的原因所在。

G7峰會本是一個以經濟為主要議題的機制,但這兩年在俄烏沖突背景下,會議的地緣政治色彩明顯加強。但與歐洲國家更加“關心”俄羅斯不同,此次東道主日本夾帶不少“私貨”把更多重點放在了中國。除了老調重彈的臺海、南海、涉港、涉疆等問題,G7峰會公報涉華部分還出現了“去風險化”“經濟脅迫”等措辭。

不過,并非所有國家的領導人都贊同這種打壓中國的行為。

頗為諷刺的是,長期以來,技術封鎖、單邊制裁的正是美國。截至2021財年,美國已生效的制裁措施累計超過9400項,美國已對世界上近40個國家實施過單邊經濟制裁,全球近一半人口受到影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經濟脅迫”這頂帽子無疑美國最配戴,日方也應深有體會。而日本“不計前嫌”積極配合美國大搞對抗、“脫鉤”,構筑“小院高墻”,也正是G7影響力萎縮的體現。

在近期一系列雙邊和多邊會晤中,中國在這些會議中成為了主要議題,尤其是在G7會議上。盡管各國明確表示準備與中國發展建設性和穩定的關系,但仍然有人批評中國所謂的“非市場政策和做法”擾亂了全球經濟。

G7還發布了針對中國所謂的“經濟脅迫”的聲明,其中主要涉及兩個關鍵詞:第一個是所謂的“脫險而不脫鉤”,這主要指的是美歐日等發達國家仍然希望保持傳統的貿易關系,但在高科技領域加大對中國的圍堵和限制。第二個是強化所謂的“友岸”或者“近岸外包”,即在意識形態前提下與美國的盟國或鄰國建立排華供應鏈。此次會議特別提到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3D打印和第六代移動通信網絡等領域建立所謂的“大西洋標準”,意味著要將中國排除在外。

然而,盡管G7在圍堵中國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仍然表現出表面上的一致和實際上的分歧。例如,“脫險不脫鉤”的政策顯示出各國難以割舍對中國巨大市場和經濟潛力的依賴,這也使得美國的反華策略難以完全生效。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各國仍然對美國持有戒心。眾所周知,美國是近現代經濟威脅的始作俑者。無論是對中國華為的打壓,還是之前對法國阿爾斯通的長臂管轄,更不用說讓日本至今痛徹心扉的《廣場協議》。因此,如果美國的霸權主義思想沒有根本改變,無論是G7、“四方投資者網絡”還是“美日韓”同盟,都難以避免走向衰弱。

雖然中美關系在無數的矛盾摩擦中“冰封”已久,但美國總統拜登在離開廣島前表示,預料與中國的關系將“很快解凍”,引發外界關注。加之中美之間近來互動頻率明顯增加:5月10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維也納舉行超過8個小時超長會談;5月23日,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抵美履新;5月25日,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在赴美參加APEC部長會議期間,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會面。這些信息的疊加,讓外界對中美關系“止跌企穩”有了些許期待。

總體而言,隨著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和主導權逐漸增加,特別是在氣候危機、俄烏沖突以及其他全球治理的重大問題上,包括美國可能更為關注的通縮、通脹以及大宗農產品和能源貿易等方面,美國確實需要依賴中國,而這些方面也可能成為未來中美關系恢復的重要突破口。

(《環球時報》2023.5.24、澎湃新聞網2023.5.26等)

猜你喜歡
俄中俄羅斯
俄羅斯貓展
普京:莫想破壞俄中關系
普京:俄中合作對國際局勢穩定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另辟蹊徑
先救誰——原載俄羅斯漫畫網▲
同舟共濟
嚴防死守
欲蓋彌彰
本 期 導 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